前總統李登輝近來動作頻頻,矛頭一再指向執政黨,或多或少帶給馬政府壓力。但民進黨同樣面對挑戰,若無法掌握議題權,恐怕重演這一屆不分區立委得票率被台聯分食的困境,整個問政舞台受到限縮。台聯若不能精準掌握議題,未來也難逃邊緣化危機。
李登輝在這次總統大選投票前夕,高舉蔡英文的手,最後投票結果出爐,這位老帥雖無法順利將蔡英文送進總統府,但有更多綠營人士相信,許多支持者看到這一幕後,反而將政黨票轉投給台聯,使得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少了幾席,但台聯卻成功重返國會。
今年初的大選過後,民進黨出現權力真空狀態,想要盤整、重振旗鼓,缺乏領導人,對日後發展路線也沒有定論。相形之下,李登輝卻是開始下鄉,舉辦研討會,討論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李登輝催生的台聯,在許多議題上,不斷搶占民進黨發言權,特別是520的大遊行活動,台聯、民進黨互別苗頭,雙方關係雖未緊繃,但私底下都早已抱怨對方。
對李登輝來說,當然不願意看到兩個本土政黨兄弟鬩牆。但黨內都會同室操戈了,更遑論是掛著兩張招牌的不同政黨。李登輝當年成立台聯,目的是占住政治光譜的一端,讓民進黨向中間地帶推擠,穩固本土政權。因此,不論民進黨或台聯,都有著李登輝的戰略目標。只是這幾年走下來,恐怕只是徒增李登輝傷感。
民進黨除了無法擴大版圖外,每次選舉儘是鬧內訌、卡位,陷入權力競逐的糾纏裡,不再像過去擁有創造議題,設定戰場的能量。
台聯也始終無法深耕基層,甚至早就傳出李登輝與台聯漸行漸遠,儘管未到分手階段,但台聯若是自己不爭氣,只鎖定特定立場和議題問政,恐怕早晚會被邊緣化。
兩個政黨都未如期望,也難怪李登輝要拚老命,又是下鄉、又是舉辦研討會,表現的遠比兩個政黨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