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八一軍旗‧逐鹿中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孟良崮戰役
 瀏覽8,243|回應11推薦3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鈴聲(老老)
安津

三字詳解孟良崮戰役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以下簡稱“華野”)發起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殲滅了包括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和整編第八十三師的1個團在內(以下省略“整編”二字)的國民黨軍3.2萬人,使山東戰場的國民黨軍40天內不敢發動進攻,開創了華野在敵重兵集團密集並進的情況下,割殲其進攻主力的先河,可謂“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堪稱粟裕的經典之作。

  “險”——黑雲壓城城欲摧

  從1947年3月開始,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坐鎮徐州,親自指揮24個整編師60個旅,計45.5萬人的兵力,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兵力配置為:7個師17個旅約20萬人部署在徐州、濟南和魯西南三地,擔任守備和策應;17個師43個旅約25.5萬人配置在一線,擔任突擊和進攻。以國民黨軍三大主力——七十四師、十一師(即後來的十八軍)和第五軍為核心,編成3個兵團,分左、中、右三路大舉進犯,其中第一兵團以地處中心位置的七十四師為核心,包括左翼的二十五、六十五師,右翼的八十三師,第七軍和四十八師。

  國民黨軍在作戰方法上也做了調整:吸取魯南戰役的教訓,改“長驅直入、分進合擊、乘虛進襲”為“集中兵力、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避免突出”;又總結萊蕪戰役中南北對進而兩線相距過遠(150公里以上)的教訓,採用“密集靠近,加強維繫、穩紮穩打”的戰法。國民黨軍3個進攻兵團成縱深梯次配置,成弧形一線式推進,挨打即縮,以防止被各個擊破,企圖以此將華野趕到黃河以北,或迫使華野在魯中與其決戰。3月底,志在必得的湯恩伯在臨沂誓師時誇下海口:“要奉送的是一記鐵拳……要把陳毅這個山大王捉拿歸案。”

  開始,國民黨軍進展順利,到4月上旬,打通了徐州至濟南段的鐵路,滋陽(即今兗州)到臨沂的公路。佔領魯西南後,又分別自臨沂、泗水和大汶口向沂(水)蒙(陰)新(泰)萊(蕪)方向推進。從3月底到5月初,我華野指揮部雖然5次定下決心求殲來犯之敵,但由於國民黨軍抱團進攻,隊形密集,行動謹慎,難以得手。如5月3日華野以4個縱隊包圍了在新泰立足未穩的敵十一師,但國民黨援軍迅速趕到,華野被迫主動撤圍。對國民黨軍的“烏龜式”推進法,華野感到無從下手。一時間,山東戰場出現“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嚴峻形勢。顯然,華野不能坐待對方出現失誤,而必須以變制變。
“變”──以變制變創戰機

  一是變“圍點打援”為“持重待機”。如果說以前的戰機是國民黨軍奉送的,現在的戰機則需要華野主動創造,並準確捕捉。為此,粟裕和對方玩起了被陳毅稱之為“耍龍燈”的遊戲,憑藉華野官兵的“11路車”與國民黨軍的“四輪車”比賽,南來北往,左右迴旋,行蹤飄忽,持重待機。5月初,粟裕計畫以第一、六兩個縱隊南下魯南,第七縱隊南下蘇北,威脅國民黨軍後方,迫使其回師或分兵回援,以創造殲敵的機會,但第六縱隊進入魯南敵後並未能阻止國民黨軍北進。不久,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指示華野不要輕易分兵南下,並建議北攻昌(樂)濰(縣),相機殲滅援敵。5月上旬,粟裕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停止了第一、第七縱隊的南下計畫,又根據第六縱隊西、北、東三面受敵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同意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的建議,讓已位於新泰以南的第六縱隊繼續南進到平邑以南,以為奇兵(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著極妙的棋);另一方面將主力撤至萊蕪、新泰以東待機。國民黨軍則乘機迅速推進,佔領河陽、蒙陰、萊蕪等地。

  二是變殲滅敵第七軍和四十八師為圍殲七十四師。由於國民黨軍進展順利,華野東撤,蔣介石老毛病又犯了,認為“魯中共軍連日由新泰東北地區向博山方面逃竄”,於是改“穩紮穩打”為“穩紮猛打”,命顧祝同向東北方向疾進。顧祝同則作出如下部署:第一兵團向坦埠、沂水進攻;第二兵團向博山、張殿方向進攻,第三兵團集結於新(泰)蒙(陰)地區,待第一、第二兵團進攻得手後協力向東發展。5月10日,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不待第二、第三兵團統一行動,即決定向前推進,其第七軍和四十八師於當天下午就推進到界湖,進逼沂水。5月11日,粟裕得此消息,鑒於其處於第一兵團右翼,孤軍冒進,位置暴露,當晚即定下決心,命第二、七、八3個縱隊迅速向東突進,圍殲該部于沂水、蘇村之間,第一、四、九3個縱隊在坦埠一帶阻擊可能東援的國民黨軍,並派專人給圍攻部隊配備充足的彈藥,以確保迅速全殲。11日晚,粟裕又探明湯恩伯的部署以及歐震第三兵團之第十一師和王敬久第二兵團之第五軍等部也分別由新泰和萊蕪向東出擊的消息,加上坦埠數日前曾遭到國民黨飛機轟炸,據此,判斷國民黨軍已偵知坦埠為華野指揮部所在,其行動將是以坦埠為最終目標的全線進攻。針對這一突變形勢,粟裕做出了客觀全面的分析,並於12日果斷改變原計劃,發佈了迎殲七十四師、二十五師的作戰命令,不久又做了修改,明確為“集中力量殲滅整七十四師,寧願放走整二十五師全部,不願放走整七十四師一個連”!

  粟裕為何突變計畫,舍弱打強?首先,敵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一向認為新四軍不能打硬仗,只要長驅直入就可直搗王巢,因此有冒進之勢,在推進中與左右兩翼又出現罅隙,而且該師平日驕橫跋扈,其他各軍早就對其心懷不滿,不會奮力營救。其次,華野指揮部和華野第四、九兩個縱隊都在坦埠附近,迎擊七十四師不需轉移勞頓,如兵力部署得當,將對第七十四師形成5比1的絕對優勢;第三,蒙(陰)坦(埠)沂(水)一帶多為岩石山區,便於隱蔽穿插,而敵第七十四師為重裝部隊,其機動能力和裝備威力將會受到很大限制(後來七十四師上孟良崮堅守待援時,12門一〇五榴彈炮等重型武器果然被迫丟棄於山下)。第四,若能全殲七十四師,將會沉重打擊國民黨軍士氣,大大改善華東戰場局勢。

  攻殲七十四師雖然有諸多有利因素,但也有不利方面:

  其一,七十四師是塊極硬的骨頭。該部名為師,實為軍,兵力達3萬多人,多次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官兵多為軍校畢業生,其裝備和訓練都完全美國化,指揮和戰術技術水準都相當高,在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首屈一指;其二,七十四師雖然稍顯突出,但周圍仍然有眾多外援。其左翼近有二十五師和六十五師,遠有十一師和第五軍;右翼近有八十三師,稍遠有第七軍和四十八師,這些部隊大多距孟良崮只有1至2天的路程,其中最近的離七十四師只有4至6公里。一旦七十四師受到圍攻,這幾路最近的部隊都可以迅速施援,形成對華野的反包圍,不能把寶全押在其不會全力施援上。華野如果不在敵軍靠近之前解決七十四師,很可能陷入重圍,使投入此次作戰的9個縱隊的全部家當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其三,我軍長期以來堅持的戰法是避強打弱,圍殲國民黨軍的側翼或孤立之敵,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目標,極少與其強敵對陣,更不要說從中央實施反攻。

  因此,粟裕的臨機變動不能不說具有一定的冒險成分,其改殲計畫和行動不但引起國民黨大本營和現場部隊的極大震動,也大出華野內部指戰員的意料。粟裕回憶:“這一突然變化,開始引起了一些同志的驚訝。”但粟裕偏偏這樣做了,還做得十分成功,以致國民黨軍方面後來也不得不承認:共軍“在我雲集區內……竟能大膽集中兵力,圍攻我七十四師,此誠一般始料所不及,亦造成奇襲之基本原因”。

  為揚長避短,迅速實現全殲七十四師的目標,粟裕計畫以5個縱隊擔任圍殲任務,4個縱隊擔任阻擊任務,具體部署為:

  攻擊方面,陶勇和許世友的第四、第九縱隊阻止七十四師繼續進攻,待各兄弟縱隊到達指定位置後一起發動反攻;葉飛的第一縱隊插入七十四師左翼,阻擊敵六十五師,切斷七十四師和二十五師的聯繫,從左側後對七十四師實施攻擊;王建安的第八縱隊插入七十四師右翼,切斷其和八十三師的聯繫,從右後側進行攻擊;王必成的第六縱隊急占垛莊,切斷七十四師的退路,會同各縱隊圍殲七十四師。阻援方面,宋時輪的第十縱隊以積極攻勢牽制萊蕪的敵第五軍,何以祥的第三縱隊阻擊新泰的敵十一師,成鈞的第七縱隊阻擊河陽的敵第七軍和敵四十八師,韋國清的第二縱隊保障第八縱隊左翼安全並策應第七縱隊;魯南的地方武裝則以襲擾、破壞的方式拖住敵二十、六十四師。
“快”──三天全殲王牌師

  從13日黃昏到16日下午,華野僅用3天時間就達到了戰役目的,不可謂不快。12日晚到13日,在華野秘密調兵遣將期間,敵七十四師已進佔馬山、邁逼山、大箭,離坦埠僅6裏之遙,準備次日淩晨發動總攻,完全不知自己將遭受滅頂之災。13日黃昏,華野各路縱隊開始行動,到14日上午,初步完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我第四、第九縱隊頂住了七十四師的猛烈攻勢,並發起反攻,佔領黃鹿寨、佛山、馬牧池及隋家店;我第一縱隊第三師攻佔曹莊,阻擊敵六十五師,其主力佔領黃鬥頂山、堯山、天馬山、蛤蟆崮和界牌,切斷了敵七十四師和二十五師的聯繫;我第八縱隊則進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和老貓窩,隔絕了敵七十四師與八十三師的聯繫;我第六縱隊在12日14時接到命令後,即星夜疾進,于14日淩晨抵達觀上、白埠,離垛莊西南僅20餘裏。其他各路阻擊部隊也按計劃到達各自指定位置,解除了主攻部隊的後顧之憂。其中,第一縱隊13日黃昏至14日晨的穿插非常驚險,據時任第一縱隊司令員的葉飛回憶:

  由於兩軍過於靠近,我親眼看到山地敵軍的運動。敵人在山岡,我軍在山坡,我知道他們是敵軍,敵軍卻以為我軍是友鄰整二十五師,不吆喝口令,不打槍,坦然前行。當時暮靄濃重,視線不清。這時機是稍縱即逝的,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如果猶豫了,部隊停下來,敵人就會發覺是 “共軍”,火力一壓,處境就十分危險,那就麻煩了。

  張靈甫的一個參謀後來也回憶說:

  張靈甫與蔡仁傑在巡視陣地。濃霧之中,隱約可見有一支部隊在山下活動。蔡仁傑感歎道:“想不到黃百韜行動如此迅速,這麼快就趕上了我軍。不錯,有長進!”張靈甫把他慣用的手杖往腿上一橫,不以為然地說:“他黃百韜再長進也長不到哪里去。”蔡仁傑接著罵道:“媽的,黃百韜這傢伙怎麼也不打聲招呼,就這麼偷偷摸摸地在我們眼皮子底下調兵遣將?”張靈甫卻大度地擺擺手,說:“算了,跟上來就好,咱們別同他計較這些小事了,由他去吧!”

  開始,張靈甫還認為華野於13日夜間的進攻是局部反擊,仍然準備進攻坦埠,但當他得知馬牧池被華野奪回時,開始猶豫了。14日上午10時,張靈甫又得知天馬山被華野佔領,垛莊附近也有華野部隊在活動,才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開始後撤。七十四師在後撤中雖然遭到華野各路圍攻縱隊的全速追擊、側擊、截擊,但若全力回撤也不是沒有可能與最近的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會合,但張靈甫既不願意投靠他的死對頭李天霞,也不想向黃百韜靠近,以貽笑柄,最後聽從了副參謀長李運良的建議,堅守孟良崮,等待外援,企圖中心開花,裏應外合,乘機殲滅華野主力。

  15日拂曉,我第六縱隊比規定時間提前8小時攻佔了界牌和垛莊,縫合了口袋的唯一缺口,徹底斷絕了七十四師的退路,至此,華野5路縱隊完全形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

  面對這一局勢,蔣介石既憂且喜,憂的是他的王牌師處於絕地,喜的是可以以此為良機,一舉聚殲雲集在七十四師周圍的華野部隊。所以,他一面命令張靈甫固守,一面急令附近的第十一、六十五、二十五、八十三、四十八師和第七軍等10個師的兵力火速赴援。對雙方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華野因此加強了內攻外阻。經過14日晚的徹夜猛攻後,粟裕於15日下午13時命令各路圍攻部隊從四面八方發起總攻。七十四師漸感不支,先後向南、西、東3個方向突圍,但均告失敗,當晚被壓制在五二〇高地至蘆山之間東西3公里、南北2公里的狹窄山區。此處草木少,水源缺,而國民黨飛機空投的水囊、食物和彈藥又大多落入華野陣地,七十四師陷入絕境。華野15日晚的快節奏持續進攻使七十四師處於崩潰的邊緣,據《國民黨第一兵團孟良崮戰役戰鬥詳報》記載:

  “我軍完全退守山地以後,飲料斷絕,渴不可支,體力漸弱,各種火炮以俯角全失,效力降低,且陣地毫無遮蔽,全受共方火制。而山地概系岩石,匪方射擊威力倍增,人馬損害更大,尤以我軍騾馬及雜役兵夫,受敵炮火驚擾奔竄,引起部隊混論,致使掌握困難,匪軍因得自各方滲入”。

  16日晨,湯恩伯以近乎哀求的口氣向各路部隊乞援:“我張靈甫師連日固守孟良崮孤軍苦戰,處境艱危,我奉令應援各部隊,務須以果敢之行動,不顧一切,星夜進擊,破匪軍之包圍,救袍澤于危困,以發揚我革命軍親愛精誠之無上武德與光榮,豈有徘徊不前、見危不救者,絕非我同胞所忍, 亦恩伯所不忍言也。”上午8時,蔣介石也向各路增援部隊發出手令:“山東共匪主力,今晚向我軍傾巢出犯,此為我軍殲滅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機……如有萎靡猶豫,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定以畏匪避戰、縱匪害國、貽誤戰局,嚴究論罪不貸。”

  但讓七十四師望穿秋水的援軍表現又怎麼樣呢?戰役開始前,張靈甫曾在給蔣介石的電文中稱:“以國軍表現於戰場者,勇者任其自進,怯者聽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機巧者自為得志,賞難盡明,罰每欠當,彼此多存觀望,難得合作,各自為謀,同床異夢,匪能進退飄忽,來去自如,我則一進一退,俱多牽制,匪誠無可畏,可畏者我將領意志之不能統一耳。”不料,此話果然在張自己身上再次得到驗證,多路援軍不是“馳援”,而是“遲援”。時任國民黨八十三師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團長的羅文浪記憶猶新:

  李天霞爭當整編第五軍軍長既未成功,對張靈甫更加嫉妒,而且他個性狡猾,打仗時慣於保存實力(自詡為打巧仗,不打硬仗)。因此,他不照蔣介石命令派出部隊,只令整編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派團附1員,率兵1連,攜帶報話機1部,冒充旅部番號,進出沂水西岸遊擊。

  戰至上午,華野攻佔雕窩、五二〇和五四〇高地;午後又占蘆山,將七十四師殘餘壓縮至孟良崮六〇〇高地中間谷地;16時又占六〇〇高地;18時克孟良崮山頂,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被打死,五十一旅旅長陳傳均、五十七旅旅長陳噓雲和五十八旅副旅長賀翔章等被俘。為擺脫危險,儘快撤離,粟裕命令迅速清理戰場,卻發現該地區仍有電臺活動,而上報的戰俘數字又與七十四師的建制出入甚大,於是命令搜山。結果發現七十四師一個旅的殘敵正在孟良崮和雕窩之間的一個山谷集結,準備突圍。華野第四、八、九3個縱隊克服疲勞,再次兜剿,肅清了這7000餘人,最終實現了全殲。華野各縱隊剛撤離,國民黨軍增援部隊的炮彈就炸響在孟良崮山岡。

  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哀歎:“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眾所陷害,真是空前的大損失,能不令人哀痛?”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也表示“對七十四師之失,有如喪父之痛”。結果,湯恩伯被撤職,黃百韜被撤職留任,李天霞被撤職並交軍事法庭審判,連參謀總長陳誠也因指揮不當,受到停職察看的處分。

  應該指出的是,孟良崮之役中,華野也付出了相當代價。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間,敵我傷亡平均對比數為1.26:1,孟良崮之役華野傷亡12189人,傷亡對比數約為1:1,比同期敵我傷亡平均對比數高出0.26個百分點。所以,毛澤東在1947年5月22日為中央軍委起草的給華野的電報中在肯定此役“意義極大”的同時,也委婉指出:“殲滅七十四師,付出代價較多。”
2006年12月06日08:46 许 述 张冬梅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117004
引用者清單(1)
2007/03/11 11:53 【To Love Taiwan】 看這些人!今天還在大言不慚地談「孟良崮」哩!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史海:孟良崮 葉飛等勇斬張靈甫74師"上將首級"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宋四根  

    一


  因為拍攝30集文獻電視片《八閩開國將軍》,我來到了心儀已久的孟良崮,時間是2011年9月,距離那次戰役整整64個年頭了。60多年來,人們時刻不忘那場戰爭,更是念念不忘曾在那裏戰鬥的閩籍將軍。


  1947年5月13日,以山東沂蒙山區一個小小的山崮——孟良崮為軸心的方圓幾十公裏山地,一夜之間被打成了血河火海,蔣介石的心頭肉、國民黨軍中的王牌勁旅——整編第七十四師3?郾2萬多兵馬,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那震天撼地、雷電劈雲般的圍逼聚殲下,頃刻化成了血紅的齏粉。


  消息一出,猶如巨石投水,使坐踞南京的蔣介石不由打了一個寒噤。驚愕之余,他竟一掃王者的尊儀,失態地從寫字臺後僵立而起,並像要搶回七十四師似地伸手在空中抓了一下。這神經質的一抓,使站立一旁的侍僚們目瞪口呆。


  七十四師被殲的噩耗,不僅讓蔣介石,就連由他坐鎮的南京政府朝野上下,也驟然泛起一陣驚波。白崇禧、陳誠等面面相覷;不少人更是雙眼迷離,連七十四師都落得如此下場,還有誰敢再去拼共產黨呢?


  再看蔣介石痛悼七十四師的敕文,字裏行間,揪心追悔之情,浸潤其中,哀不能控,真有如喪愛子之狀。


  而與南京那灰暗、沮喪的調子恰成對比的是:在陜北,在山東,在由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解放區中,則是一片激奮歡騰;人們為七十四師的被殲而振奮不已,為華東野戰軍的輝煌戰果而慶喜不迭!


  而孟良崮這個因讓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緊緊抱住而險些為戰火燒焦的彈丸之地,卻一夜成名,成了世界各大通訊社追逐的對象。不論是共產黨新華社的消息還是國民黨中央社的新聞,統統被他們拿過去,並按照各自的觀點稍加變通後,紛紛推上自己的要聞欄目中。


  一個七十四師的覆滅,何以能引起舉國的震動,並在交戰雙方的感情上引發如此大的心理反差?有人說:“七十四師是蔣介石一等的精銳部隊,是他的
‘天之驕子’和最大的一張王牌,是五大主力的頭一個,據說它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師長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心腹、嫡係,是蔣手下的一個‘常勝將軍’!”國民黨軍
中的一個基層軍官曾這樣說過:“如果七十四師被殲滅了,就沒有任何部隊能抵抗解放軍;解放軍不僅可以收復一切失地,就是要到南京也沒有人能夠阻攔!”


  正如當時的軍事行家們所言:“七十四師的被殲,標志著華東戰局的開始轉變。敵人將轉而處于被動,人民解放軍將從此開始奪取戰爭主動權……孟良崮戰役,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華東戰場上取得的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勝利!”


  怎麼可能呢?當蔣介石啟用45萬大軍向山東解放區實施他的“重點進攻”計劃時,為了盡快結束山東戰事,他是準備拼掉5至6個師的兵力的,從這一
意義上講,損失一兩個師,決不應該釀成如此大的隱患。但是,蔣介石做夢也沒有想到:共軍竟敢冒軍事上的大忌,于“我軍雲集區內……大膽集中兵力,圈殲我七
十四師”。這“始料未及”的一擊,用華野總司令陳毅的那句形象比喻,叫“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七十四師這顆“上將首級”的被斬,不僅一舉打亂了國民黨向
山東發起的“重點進攻”部署,使國軍的進攻銳氣和士氣都受到了嚴重打擊,而且自此,國民黨內部從上到下,便籠罩在一片失敗主義的情緒之中。盡管當時蔣介石
仍握有軍事上的優勢,還能屢屢發起進攻,但他的信心和底氣,卻再也沒有恢復到七十四師鎩羽而歸以前的狀態了。


  從這一意義上說,王牌七十四師的被殲,不僅打掉了蔣介石的一顆門牙,還揭開了他灰暗歲月的第一頁日歷;蔣介石老相已露,從此後,高懸的“青天白日”旗開始西斜,沉大的“中正艦”沿著歲月的江河順流而下了……


  在這次戰役中,讓我們追尋一下閩籍開國將軍光輝的戰鬥足跡吧!


  一個月匿星藏、大霧彌漫的日子,天地漆黑,山道崎嶇,一縱的三萬大軍就在這四面皆敵和茫茫霧海的險地中,如一股神秘的潛流,洶涌地插向敵人的縱深……


  年青的縱隊司令員葉飛,騎跨在他那匹高頭駿馬上,氣宇軒昂,目光炯炯。長無盡頭的部隊不斷地從他身後涌上來,又不斷地越過他,向前方滾去。濃黑
的夜色和坎坷陡斜的山路簡直要把部隊拖散架。在行軍隊伍中,不時有樹枝撞翻馱架和騾馬跌下懸崖的事件發生。葉飛一面掌握著部隊的行軍情況,一面警惕地打量
著前方和四周的種種動向,因為,一縱此時已闖進了敵人控制的地段。


  這位年青少壯的司令員雖然才只有32歲,但血光迸濺的戰爭歲月卻早已使他于橫劈豎砍的喊殺聲中積下了赫赫聲名和累累戰功。在華野,他與王必成、陶勇被稱為“軍中三虎”,其勇猛的殺勁和淩厲的招式,曾使得多少對手望風披靡、聞之喪膽。這次圍殲七十四師
總部原本沒考慮使用一縱,因為一縱在近幾個月的徵戰中屢屢擔負主攻任務,打了好幾場苦仗,部隊的消耗與疲勞程度都很大,頗需要恢復和補充。所以,在制定圈
殲七十四師的計劃時,華野首長最早只是把一縱作為總部預備隊,以留作關鍵時候使用。在召開作戰會議時,葉飛甚至沒有到會,而改由兩位副手何克希和譚啟龍去
聽會,葉飛則把自己關在小屋裏,嘻嘻哈哈地與參謀們下開了棋。


  哪知,會議進行到中間,在考慮使用哪支部隊來擔負穿插任務時,一縱這道菜卻被端了出來。


  圍殲七十四師,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先把它與二十五師分割開來,而分割七十四師的這支部隊,一面要頂住七十四師的反撲,一面還要擋住敵其他部隊的增援。如此險重的任務,若不是由一支敢拚敢打、經驗豐富的部隊來完成,那是讓人十分不踏實的事情。


  大家正在沉思之中,突然譚震林提出:能否使用一縱?


  譚震林的話,使陳毅和粟裕眉頭頓展。


  “合適得很嘛!”陳毅笑道:“一縱是穿插老手,擔任這樣的任務,可以放心!”


  參加會議的一縱副政委譚啟龍和副司令員何克希二人表態受領了這一任務,但二人又都覺得原部署中沒有一縱,戰前準備不足,需回去商量。


  “這樣吧”,陳毅把一支抽剩的煙頭撳滅,然後以一種理解的口氣對他倆說道,“你們倆現在就返回縱隊,去向葉飛同志匯報,然後讓他馬上到總部來一下”。


  葉飛聽罷譚、何二人的匯報,立即飛馬直奔西王莊,當他汗淋淋地來到華野指揮部時,陳、粟、譚三人都正在等著他。


  “哈哈,你這個‘梅蘭芳’不上臺,這個戲不好開場嘞!”親口點了葉飛將的譚震林一見到葉飛,便開口笑道。葉飛向三位首長行了禮:“報告首長,葉飛來遲了。”


  “不,不遲”,陳毅望著自己的老部下也笑道,“我這半包香煙還沒抽完嘛,哈哈”。


  簡短的交談後,粟裕把葉飛叫到作戰地圖前,向他交待了一縱的任務:


  “葉飛同志,任務你大概已經清楚了。這次,你縱作為右翼迂回攻擊部隊,主力由舊寨以西楔入,割裂敵七十四師與敵二十五師的聯係。爾後,配合友鄰
部隊,來共同圍殲七十四師。我們之所以動用了你縱,是因為你縱在楔敵縱深、穿插分割和斷敵退路方面,老練而有經驗,值得信賴。回去之後,望盡快做好動員和
準備,並盡快將行動方案制定出來。”


  “怎麼樣啊?”一直站在旁邊抽煙的陳毅聽到這裏,用徵詢的目光望著葉飛道。


  葉飛看著他的老上級:“既然這樣,我們承擔這個任務,但我們部隊確實太疲勞,也沒有足夠的準備……”


  陳毅把手放在葉飛肩上:“任務的確很重,但無論如何,你們也要完成!曉得啵?如果一縱不能保證于明天拂曉割裂七十四師與它左翼的聯係,那麼整個
戰役意圖就要泡湯了。我們已經把獨立師加強給你們,這樣你就有4個師了。葉飛,好好打!這一仗,關係到我們華野的前程命運啊!”

 就這樣,接受了任務的葉飛馬不停蹄,一口氣趕回縱隊部,立即召集有關人員擬定作戰部署。最後,葉飛稍加沉思,然後倏地站起來,他用紅藍鉛筆沿沂蒙公路東側劃了一道弧線,然後說道:

  “我們應當不惜犧牲,從敵人二十五師和七十四師中間插進去,我帶一師和三師攻佔塔山、堯山,打掉二十五師的牙齒,擋住六十五師從蒙陰東援,保證你們向縱深穿插;老何、老譚帶獨立師和二師搶佔天馬山、蛤蟆崮、界牌和垛莊,一直鑽到敵人肚子裏,割斷二十五師與七十四師的聯係,得手後,立即改造和構築工事,防備敵人反撲。”


  夜霧越來越大,道路也越來越難走,部隊在摸索中艱難地前進,隊形繞來繞去,忽左忽右。行至下半夜,先頭部隊的腳已踩到了敵人新挖的工事,山頂上已有星星點點的火光閃現,微風裏也傳來了含糊的口令聲——一縱已楔進了敵人的縱深。


  黑暗中,葉飛看了看表,時針指向了3點——此時,已是5月14日的淩晨,過不多久,天色就將放亮了。山頭上已有敵群運動。由于兩軍過于靠攏,葉飛不僅看到了敵人,甚至還聽到了他們的說話和咳嗽聲。


  他知道,七十四師也早已發現了一縱,之所以不吆喝口令,不打槍,是他們壓根就想不到,這麼一大群共軍會在這樣的時候不吭不聲地鑽進國軍腹地。加之大霧遮目,視景模糊,又都剛從睡夢中被喚醒,昏頭昏腦中,七十四師是錯把一縱當成友軍二十五師了。


  葉飛內心焦急,不由抬頭看了看天色,他清楚,這一僥幸的時刻會是多麼短暫,部隊必須以盡快的速度越過這一險地,去搶佔既定目標。否則,晨霧一散,天一放明,七十四師醒過神來,火力一開,不僅一縱要吃大虧,而且一連串的戰役意圖就都完了。


  想到此,葉飛向一師師長廖政國匆匆交待了幾句,便打馬追趕正帶領獨立師和二師穿插前進的何克希和譚啟龍,以督促他們加快前進,迅速擺脫眼前的險境。


  其實,在葉飛追趕前鋒部隊的時候,獨立師已經不辱使命地深插進了敵人的側後,並于孟良崮西南的天馬山和蛤蟆崮一帶,與七十四師接上了火,時間是5月14日淩晨2點。


  獨立師這次以它的第一團作為前鋒團,從集結地到抵達和攻下第一處指定目標,行程80華裏,用了10小時又20分鐘。雖歷經艱險,又打得極苦,但卻像一顆鐵釘,牢牢釘在敵人中間。


  黎明初現時分,插進敵人縱深的一縱與敵發生了全面戰鬥。葉飛趕到老鼠峪子時,獨立師已在縱隊副司令員何克希和師長方普生的指揮下,開始搶佔由二十五師把守的蛤蟆崮與天馬山。


  晨曦下,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部隊,使對手的心理受到極大的刺激,在相互通報過情況後,開始組織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撲……


  在北至黃鬥頂山,南到界牌以南的長達30多華裏的戰線上,敵七十四、二十五和自蒙陰東援的敵六十五3個師,在數十架飛機的掩護下,從三個側面重
炮猛轟一縱的陣地。山崩地裂的爆炸聲中,陣地上到處煙火滾滾,彈片與石片四處迸飛,被炸彈擊碎的石塊伴著泥土掀到半空中,然後又像冰雹般地落降到地上,其
景狀十分慘烈。


  上午9點,在張林村把握整個戰役進程的粟裕,又一次撥通了一縱電話,他告訴葉飛:要堵住七十四師,攻下孟良崮是關鍵的一步棋。因此,獨立師和二師應不惜犧牲,除以一個團于正面阻擊二十五師外,其余5個團要全力對孟良崮實施強攻。

 葉飛一面握著話筒,一面目光急掃著地圖,粟裕首長的意圖他心領神會,因為從七十四師目前所處的位置而言,要逮住它,拿下孟良崮不僅重要,而且還是保證戰役勝利的關鍵!

  但是,葉飛從報話機中已朦朧聽到敵人的一些動向,透過張靈甫與黃百韜的對話,葉飛判斷:七十四師此刻也正在打孟良崮的主意。張靈甫對我軍意圖似乎已有覺察,目前他已放棄了對坦埠的攻佔,並在黃百韜的大呼大喚聲中拉開了後撤的架勢。原來部署于坦埠正面的3個旅,已經收縮回撲,假若突圍不成,張靈甫便會全師開上孟良崮。


  怎麼辦?八、九兩縱現在均還未與一縱會師,六縱此刻也還在開進中,最快也要于明晨才能趕到。在這之前,七十四師若要全力殺過來,並與其友軍二十五師聯起手來,局勢將惡化到無以收拾!


  葉飛當機立斷:拚盡全力,死死纏住七十四師!只要不使其從這兒漏掉,主動權就還在我軍手裏。


  葉飛命令:第一師除留一個次要團守備黃鬥頂山一線陣地,其余兩個團和第三師均向孟良崮攻擊前進!


  孟良崮在戰火中,就這樣立起來了!硝煙遮住了烈日,在一條彎弓形的戰線上,敵我雙方打成了一團……覆浮山、蛤蟆崮、界牌和天馬山一帶竟日激戰,到中午後,戰火終于燒到了孟良崮上。


  一時間,孟良崮上幹戈大動,敵我雙方的主力都被吸引了過來,無間歇地爆炸聲中,氣浪翻飛,火光迸濺,團團的濃煙像群蛇裹纏著廝殺的人群。戰地上遺屍累累,草叢和石堆上涂滿了血跡……


  到下午3時,七十四師3個旅已全部收縮到孟良崮,使一縱的處境愈加艱難,但堅強的一縱死不松手,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孟良崮……只是現在的形勢是,七十四師的力量此刻已全部聚集到了孟良崮,再要強攻,就已不是一縱所能獨立承擔的任務了。


  于是,葉飛經過反復考慮,用電報向總部發出了這樣的報告:張靈甫已率其部佔據了孟良崮,並擺開了固守的架勢,二十五師和六十五師又在極力接應
它,而我大部隊在迂回攻擊中已攻佔了界牌和垛莊。情況已起變化,如果繼續強攻孟良崮,不僅會加重傷亡,還可能打成僵局!葉飛的建議是:只要七十四師不冒死
突圍,能否調整進攻部署,把強攻變成圍攻?


  華總回電:同意!


  此時,天色已黑了下來。


  在敵八十三師與敵七十四師的結合部,此時,熊熊的戰火已從汶河上遊燒到了這裏,因為在距此以西3公裏的地方,我四、九兩縱正與冤家七十四師殺得難分難解。


  5月15日清晨,八縱經過一整夜的苦戰,終于將敵八十三師五十七團全殲在萬泉山上。至此,七十四師的另一條去路也被關閉。當從東、南兩個方向進攻的援敵,在得知萬泉山失陷的消息後,銳氣大減,進攻的波次和氣勢頓時疲軟下來。


  此時此刻,在孟良崮西北方向五四○高地一塊巨石的後面有一個人,正透過望遠鏡,默默打量著被朝霞染紅的萬泉山以及山頂上迎風飄揚的紅旗。在默默
的觀望中,當他確認萬泉山已被共軍佔領之後,目光由迷離而變沮喪,最後終于灰冷下來。他知道,萬泉山的失陷,已經等于向他宣布:他在軍事上的主動權自此已
喪失殆盡,往後的處境,就要由友軍和對手來安排了。


  他就是張靈甫。


  在孟良崮戰役中,其他閩籍將軍個個都是英雄好漢。


  攻佔垛莊後,六縱第十六師師長張雲龍、副政委王直奉命率領四十七團、四十八團晝夜行軍,開始了奪取黃崖山的行動。


  四十八團作為前鋒部隊,克服疲勞、饑餓之苦,在15日的拂曉趕到了黃崖山東面山腳下。這時候,黃百韜的一支先遣部隊也剛好開到了西面山腳下。
“衝!”三營九連連長翟祖光率部隊從東坡攀援而上,國民黨軍隊則從西坡登山。這是速度、耐力和毅力的競賽,也是生死存亡的競賽。50分鐘後,九連登上峰
頂,搶佔了制高點,這時國民黨軍離山頂僅有30米。九連居高臨下打退了黃百韜的先遣部隊,黃崖山主峰牢牢控制在了四十八團手裏。十六師其余部隊隨即相繼佔
據了黃崖山附近的夢虎山、萬泉山等要點。


  黃百韜隨後出動營、團級的集團衝鋒,企圖奪回這些陣地,但地形上的劣勢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勞,他只能看著整編七十四師在槍炮聲中淪入滅亡而愛莫能助。


  32年後,當年的六縱司令員王必成在武漢回憶這一段歷史時,對搶奪黃崖山之戰仍然感慨不已:“如果國民黨軍先我一分鐘到達山頂,支援二十五師的戰鬥,乃至整個孟良崮戰鬥恐怕就是另一番場景了。”


  在阻擊援敵的戰鬥中,一縱陣地天馬山、覆浮山、蛤蟆崮全線告急。《葉飛回憶錄》記載:“我手裏已沒有預備隊,別的部隊也趕調不及,怎麼辦?正在
這時,第一師廖政國師長來了電話:已將敵人擊退,天馬山陣地穩定。他說,正在天馬山危急之時,有一支部隊在山溝裏向東急進,這是我第四縱隊第二十八團的一
個營。廖政國同志立即對該營營長說:‘我是一師師長,命令你們立即趕援天馬山。’那營長說:‘我營奉令跑步趕去攻擊孟良崮,任務緊急。’廖政國同志向煙火
彌漫的天馬山一指說:‘天馬山陣地的得失,關係重大。如果敵人打通聯係,全局皆輸。我手裏只剩下七八個警衛員,只有使用所有到達這個地區的部隊。’那營長
考慮了一下說:‘好,為了整體利益,我們執行你的命令。’這個營趕到天馬山,和守軍一起,終于將敵擊退。”


  華東野戰軍為殲滅敵七十四師,迅速調整部署,定于15日下午發起總攻。總攻部隊的指揮是葉飛,他在回憶錄中記載:“陳老總授權我統一指揮第一、
四、六、九縱隊總攻孟良崮。他果斷地說:‘不論付出多大代價,哪怕拼掉兩個縱隊,也要完成任務!’我承擔了這個指揮任務。粟裕副司令員接過電話問我:‘什
麼時候可以組織好總攻?’我回答:‘需要兩個鐘頭,下半夜一點可以實施總攻,現已制定了總攻信號。’我告訴他:‘我同四縱、六縱已接通電話,但第九縱隊還
沒聯係上,請總部通知他們做好總攻準備。’粟裕副司令員連聲說:‘那行那行。’”


  四縱司令員陶勇、六縱司令員王必成和一縱司令員葉飛常率部並肩作戰,並稱為“葉王陶”。這三個縱隊和福建有極大的淵源關係,一縱、四縱、六縱分
別是在新四軍初期的閩東“老六團”、閩西“老四團”、閩西“老二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上五千壯士,轉眼數萬雄兵。九縱原為膠東勁旅,司令員許世友。
這四個縱隊都是華東野戰軍頭等王牌主力部隊。


  一縱第一師副師長陳挺,第二師政治部主任張雍耿,第三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邱相田;三縱第九師師長郭廷萬;四縱政委王集成,第十師政治部主
任張日清,第十一師政治部主任陳茂輝,第十二師師長彭德清、政委伍洪祥;六縱第十六師師長張雲龍、副政委王直,第十八師政治部主任彭衝等閩籍將領都率部參
加了主攻戰鬥。


  七縱副參謀長張元培,第十九師參謀長王培臣、政治部主任闕中一;八縱第二十三師師長陳忠梅;魯中南縱隊第四十七師政治委員彭勝標等閩籍將領率部阻援,有力地支持了主攻部隊攻佔孟良崮。


  粟裕大將在回憶錄《英雄孟良崮》中說:“這一戰役,開創了華東我軍在敵重兵集團密集並進的態勢下,從敵陣線中央割殲其進攻主力的范例。”


  孟良崮戰役大獲全勝,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非常高興,口授了一首七律:


  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師無地逃。


  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


  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


  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2011年12月28日 

來源: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4766943
孟良崮战役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东南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一次山地进攻战役。



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编
成3个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于4月上旬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鲁中或迫使其北渡黄
河。



东野战军决心寻机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但除于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1个整编师外,由于国民党军行动谨慎而未获战机。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
员会指示:国民党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
毅、副司令员粟裕遵照这一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将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所部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担任右翼进攻之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相邻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
第25、第83师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及整编第48师北攻沂水,策应整74师作战。华东野
战军原拟首先集中兵力,截歼孤立、暴露之国民党军右翼第7军及整48师,11日晚获悉处于中间战线之整74师冒进,便于就近集中主力加以割歼,当即改变决
心,首先歼灭该师。第2、第3、第7、第10纵队分别钳制和阻击河阳、新泰、莱芜地区的国民党军第7军、整编第11师、第5军等部,使其不能向整74师靠
拢,而集中主力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实施中央突破和断其退路,歼灭整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



13日,整74师先后占领杨家寨、马牧池等地。当晚,华东野战军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1、第8纵队,分由整74师的两翼寻隙向纵深楔进。第1纵队第3师攻
占曹庄及其以北高地,构成对蒙阴整65师的正面阻击。该纵队主力则攻占黄斗顶山、天马山、界牌等要点,切断整74师与整25师的联系。第8纵队攻占桃花
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点,切断了整74师与整83师的联系,一部占领孟良崮东南之横山、老猫窝。与此同时,第4、第9纵队从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黄鹿寨、
佛山、马牧池、隋家店一线。第6纵队从鲁南铜石急速北进,于14日晨抵达观上、白埠地区。整74师在其外围各要点失守后,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收缩;华东野
战军随即加速进攻。第4、第9纵队经彻夜猛攻,进至唐家峪子、赵家城子一线;第6纵队在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于15日拂晓攻占垛庄,切断整74师的退路;
第8纵队攻占万泉山,同第1、第6纵队打通联系,形成对整74师的四面包围。



74师被围后,蒋介石一面命令该师固守待援,一面严令整编第11、第65、第25、第83师以及第7军、第84师等部,迅速向整74师靠拢,企图在蒙阴、
青舵寺地区合击华东野战军主力。此时,向孟良崮增援的10个师多数只距离孟良崮一至两天行程,情况十分紧急。华东野战军严令阻援部队坚决阻住援军,主攻部
队经调整部署后,定于15日下午发起总攻。



良崮主峰向西北连接两个540高地,西北端为520高地;其东南为芦山,东为雕窝,东西长约10公里,向北岗峦起伏直抵汶河,向南4公里为临(沂)蒙
(防)公路,该山区山峰陡峭,多悬崖绝壁,山上无水,草木甚少。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在向南突围未遂后,即以第58旅扼守主峰、芦山、雕窝高地;以第
51旅扼守520与两个540高地;第57旅位于两旅之间的570(史称600)高地:师指挥所位于东540高地,企图凭险固守,并致电国民党军统帅蒋介
石求援。蒋介石认为此乃与华东野战军决战的良机,遂令张灵甫率部固守,并令空军空投粮弹,同时令整编第25、第83师等10个整编(军)向孟良崮增援。



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迅速歼灭整74师,于当日13时调整部署后,即令部队发起总攻。第9纵队一部在炮火支援下,于16日8时攻占雕窝。第4
纵队一部于攻占330、高地后,首先楔入520高地与西540高地之间,切断守军退路,连续打退守军4次反击,与第1、第9纵队各一部于午夜占领520高
地,歼守军大部,其余部撤向540高地。各部继向西540高地发起攻击。第4纵队一部攀登陡峭山坡,从侧后插上西540高峰,突然向守军发起攻击,守军急
速向东540高地溃退。张灵甫被迫率指挥所转至570高地;16日拂晓,整编第74师以1个连至1个团兵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西540高地进行连续反
击,第4纵队坚守部队伤亡较大,在十分危急之际,第1、第4纵队各一部赶到,将敌击溃。第9纵队向东540高地攻击的部队遭守军优势兵力的反击,攻击受
挫。期间第8、第6纵队于歼敌一部后,正向芦山攻击前进。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整74师伤亡惨重,伤员、勤杂人员、骡马、辎重满山遍野,阵地已逞混乱。
国民党空军投下的大批粮弹,多为解放军所获。蒋介石严令督援的8个师又2个旅,于16日上午开始向孟良崮山区靠拢,又为解放军的阻援部队所阻击。此时,第
9纵队继续以一部兵力由正北和东北向东540高地攻击,一部向570高地和孟良崮主峰攻击。13时,第4纵队主力附山炮5门,向东攻击540高地,第6纵
队一部亦由南向东540高地攻击,战至14时,攻占该高地,守军第51旅大部被歼。第8纵队和第6纵队一部于13时攻占芦山,歼守军第58旅3000余
人。



解放军的猛攻下,整74师余部被迫收缩于孟良崮、570高地及其间的凹地,隐蔽进行整顿和组织顽抗。第4、第6、第8、第9纵队合力总攻,战至17时,将
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与此同时,第10纵队逼近莱芜,阻击第5军;第3纵队于新泰至蒙阴公路上,阻击整
编第11师;第2、第7纵队在青舵寺阻击整编第48师、第83师,歼其一个团;鲁南、滨海地方武装逼近临沂,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各阻援部队均达成阻击目
的,有力地保障了主攻部队歼灭整74师。



良崮战役胜利的意义,正如当时新华社所评述的: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打击了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这一打击又出现于解放区举行全面反攻的前夕,因
而,具有特殊重大的影响。毛泽东称赞说,歼灭整编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敌人由于损失了进攻山东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内部受到很大震动,
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山东的进攻。蒋介石哀叹该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借的一件事”。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因此被撤职。



评:此战,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魂,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
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此战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这一战役的胜利,是在诱敌深入。持重
待机,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于能应付各种可能情况的机动位置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的。关键的一着在于,前线指挥员粟裕善于分析敌情的变化,适时而准确地看出了
强敌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致命的弱点,从而当机立断,迅速抓住战机,毫不犹豫地定下“虎口拔牙”的决心;在战役指导上,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改变了攻歼侧翼之
敌的习惯战法,果敢地采取了“中间突破”的大胆行动: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隐蔽地楔入敌人纵深,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连续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整顿
的机会;并且严密组织了主攻兵团与阻援兵团的配合与协同,从而达成了全歼和速决。国民党军的战史在评述这一战役时说:共军“在我军云集区内……竟能大胆集
中兵力,围攻我七四师,此诚一般始料所不及,亦造成奇袭之基本原因。”此战共歼灭国民党军32680人,其中俘敌19680人,毙敌13000人,华东野
战军伤亡1.2万余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4395548
张灵甫一战成名:张古山歼灭八百鬼子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王耀武没有退路,张古山一仗对他来说,意味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张古山的地势,明摆着对在山上凭险据守的日军极为有利,谁都知道,在这样的山势前,靠仰攻拿下山头是要付出极大伤亡代价的苦差使。由谁来担纲主攻?在师部召集旅团长们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王耀武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在刚刚佩上少将将星不到一个月的张灵甫身上。

    张灵甫在1938年9月升上了第153旅少将旅长,这是他在南京战役后短短半年期间的二度晋升,张灵甫的官阶,这时已经越过早于他跟随王耀武的邱维达,与周志道平起平坐,再次证明王耀武对张灵甫前一时期战功的欣赏和肯定。51师副师长李天霞则因此被免去原先兼任的第153旅旅长一职。张灵甫升任旅长,留下的305团团长的空缺由唐生海填补,306团团长在这年的1月已经由常孝德升任。这是一个妥善的人事调动,看得出王耀武对张灵甫的特别关照。唐生海是王耀武黄埔三期的同学,虽然届期比张灵甫高,但是他在抗战以前长期在中央军校洛阳分校担任教官,经历以纸上谈兵居多,让他担任团长一职,有助于培养他的实战经验需要更正的是,在一些涉及万家岭战役的资料、作品中,不少编者和作者都将张灵甫与唐生海的职务倒错,称第153旅旅长为唐生海,而误认张灵甫仍为第305团团长。

    据台湾“史政局”编撰的张灵甫传略,他于1938年3月任153旅副旅长,同年9月已升任旅长,而唐生海才是305团团长,两人的职务在一些较原始的战史资料,如吴逸志于1940年所编《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及74军参战人员回忆文章中均有明确记录。 。而常孝德则不仅是张灵甫的黄埔四期同学,本身在原305团也给张灵甫当过将近一年的副手。因此张灵甫指挥这两个团长完全可以得心应手。

    对于王耀武的周到,张灵甫也是心领神会的,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打日本没什么可挑精拣肥的,张灵甫向来很看不起一打恶仗就耍滑头做缩头乌龟的家伙,认为这种人缺乏武德,不配称为军人,因而他打起仗来,越是艰险的战斗,反而越激发他与强敌较量的旺盛的求胜欲望,万家岭战役,王耀武在关键的时刻想要张灵甫出马,也是出于对他惯打硬仗恶仗的能力和斗志的信任。担纲夺取张古山的重任,于公于私,张灵甫都义不容辞,再说他这才当上153旅的旅长,也正想再立新功,为自己领上的将星增光添色。

    “师长,张古山就交给我吧!”张灵甫主动请缨,语气自信。

    他的确是有备而来。

  张古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没有足够的重炮配合,仅凭轻武器攻坚伤亡难免,这些不利因素大家都讨论过了,但是,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张灵甫想的是,如何利用地势,另辟蹊径,攻其不备。事先他对着地图将张古山的地形琢磨了一番,又带着团长们在附近作实地勘查,发现此山南陡北缓,仔细观察之后,张灵甫分析,日军的不备之处当在后山绝壁,于是心生一计。

   张灵甫熟读古书,说话时常引经据典,他对王耀武说:“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剑阁,拒十万魏兵于险关之外,魏将邓艾遂以精兵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举灭蜀,此谓出敌之不意也。我们今天可仿效此战法,以智取代替强攻。”

    接着,他向王耀武扼要说明自己的打法:“为避免重大伤亡,不宜对各山头直接正面仰攻硬冲。正面应仅取佯攻之态,同时选出精兵编成突击队,绕道后山,无人烟处料敌疏于防备,突击队攀岩附葛摸到山顶进行背后偷袭,成功后,正面部队即转入真正攻势,前后夹击,当收事半功倍之效。唯万家岭战场日军具有绝对空优和炸射频率,攻山拟夜间进行。”

    张灵甫一席话头头是道,听得王耀武频频点头。王耀武对这套出奇制胜的献议极为赞赏,153旅有305和306两个团,他马上为张灵甫再另配151旅的302团加强攻击力。也就是说,王耀武把大半个师都交给了张灵甫,让他一共指挥三个团主攻张古山,周志道率151旅其余部队作预备队。

    西沉的太阳落下张古山顶,当最后一道晚霞消失在天边,起伏的群山丘陵无声地隐没在悄然涌起的暮色之中,秋天山间的晚风,隐约飘来秋蝉的悲鸣。

    大战前异样的宁静。

 10月7日夜20时许,第51师进入了预定的攻击位置。

    依照张灵甫的事先指令,担任主攻的305团已经挑出一批精兵组成了突击队。一小队人马借着暮色的隐蔽,朝日军阵地的后山方向悄然行进,他们沿着后山绝壁,在黑暗中披荆斩棘,奋力向上攀登。

    前面响起了枪声,这是正面的部队在突击长岭北部的高地,张灵甫意欲先夺取这个由日军五个中队据守的高地作为支撑点,进而向张古山冲顶。日军通常不作夜战,而国军胆敢在夜里主动挑战日军的更是罕见,因此高地上的日军不像白天那样警觉,晚饭过后,除留下少数警戒人员外,其余准备轮换歇息。张灵甫指挥153旅主力突如其来的进攻,把日军打得措手不及,月黑风高的山地,山下的中国军队人影都看不清,鬼子们一时间乱作一团,等他们从混乱中反应过来躲进工事里放起枪来,长岭北部的山头已经遍布冲上来的大批中国士兵。这正是张灵甫所要的近距离对战效果,虽然日军单兵作战的素养远高于一般中国的士兵,但是在日军火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轻武器对轻武器,张灵甫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也具有相当的自信,何况他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仓促间,高地上六百余名日本守军依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迅速歼灭。

    拿下了高地,张古山几乎触手可及,张灵甫命第305团连续作战,拂晓出击张古山。张古山上的日本守军约有八百人,长岭北高地的战斗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日军不敢懈怠。305团参加佯攻的士兵们开始呐喊着向张古山做势进攻,严阵以待的日军不知是计,见对方来攻,果然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正面,正乒乓乓乓打得起劲,猛然间听得背后枪声大作,305团的突击队从后山登顶成功,张灵甫的这把尖刀,适时插入山上日军的后背,突击队员们与守军拼上了刺刀,正面进攻的部队趁山上日军自顾不暇之际,一口气冲上了张古山顶。日军腹背受敌,阵地全面崩溃,张灵甫的两面夹攻战术如愿奏效,约八百名鬼子死的死逃的逃。

    一夜之间,张灵甫指挥153旅攻占了最难克服的万家岭战场制高点,王耀武在师部彻夜守着电话,当得知张灵甫攻占张古山后,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在一线作抵近指挥的张灵甫仍不敢有丝毫放松,他很清楚,夜间偷袭成功,只能算是扬长避短获得的暂时性胜利,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那时他的士兵手里的武器连“中正式”步枪都很少,绝大多数还是“汉阳造”的笨重双筒步枪,轻重机枪更属宝贝,每个团只有两三挺重机枪,各团的一个迫击炮排还被王耀武抽调到师里集中使用参见叶方华《赣北南浔线战役片段》(《原国民党将领口述抗战回忆录 我所亲历记的武汉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年。作者时任74军58师参谋)。而日军陆空火炮的绝对威力,张灵甫在上海、南京、豫东早已领教过厉害,所以白天能不能顶得住敌人优势火力的冲击,老实说,他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张古山是松浦师团最后的退路,日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天亮之后必将会有更严酷的恶战,他告诫部下枕戈以待。

    果然,第二天清晨天刚亮,二十余架日军轰炸机就钻出厚厚的云层,飞临张古山上空,飞机的呼啸混和着炸弹划过空气发出的凄厉啸音,震耳欲聋,顷刻间,张古山上炸翻了天,从远处望去,张古山笼罩在浓烟火海之中,简直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火山。由于中国军队几乎没有防空能力,日机异常猖獗,肆无忌惮地作低空俯冲,对准山头轰炸扫射,而不必顾虑被对方防空火炮击落的危险,阵地上的人连飞机身上涂的猩红的膏药旗也肉眼可见。在敌机剧烈的空袭下,305团伤亡极其惨重。张灵甫蹲在掩蔽工事里,炸起的碎石浮土几乎埋了他半截身躯,头上的钢盔不时被爆炸的气浪掀动着,透过呛人的硝烟,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许多官兵在阵地上,还没出战就葬身于炸弹火海之中,而自己一方却得不到有效的炮火支援对日军进行压制,作为一线指挥官,张灵甫心情酸苦杂陈。

    上午10点,空袭方停,急于夺回阵地的第106师团出动二千余人向张古山发起了轮番冲锋。张灵甫一身尘土跑上305团防御阵地亲自督战。狗急跳墙的日军顶着山上洒下的弹雨,不顾一切地弯着腰向山上猛冲,直逼305团的阵地。当部分日军最终冲上山顶,305团残余的官兵在旅长张灵甫和团长唐生海的带领下,上剌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杀,拼了性命将日军打下山去。黄昏时分,106师团再度对张古山发动强大攻势,炮火密集地倾泻到张古山上。经过前一夜和当日的激战,305团已经伤亡大半,精疲力竭了,张灵甫也不能将部队硬挺在目标明显的山上白白挨炸,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利稍后再战,他不得不将305团残部撤下张古山。攻击中日军也丢下至少八百具尸体。

    阵地的丢失意味着前功尽弃,张灵甫并不认输,这一仗,他和王耀武都输不起,若松浦师团从他这里打开缺口跑掉,薛岳的整个战役计划将落空,这将是他军旅生涯的极大耻辱。入夜,张灵甫再次组织起四百余名精兵进行顽强反击,于拂晓夺回了阵地。张古山阵地就这样在激战中几经易手,白天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和重炮攻下阵地,晚上张灵甫再指挥部队以夜战夺回,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气喘吁吁。张灵甫不愧为一员善打恶仗的悍将,在他的凌厉攻势下,日军最终再次被赶下了张古山 。10月10日下午,又一股穷途末路的日军千余人窜到张古山、长岭一带,再次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作孤注一掷的进攻,试图冲破74军的阵地突围逃命,激战中,305团李石见营长重伤,该营阵地一度出现动摇,王耀武的师指挥部已经准备开始后撤了,张灵甫不信邪,他立即赶往李营阵地,亲自整理残部,将勤杂人员全部编入战斗队,终于顶住敌人的进攻势头,稳住了阵地。在指挥部队继续死守张古山的同时,张灵甫命令302团与306团一部配合58师向哔叽街发动两路夹击,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将哔叽街的五百余名日军也悉数消灭。两军交战勇者胜,张灵甫在74军人送外号“猛张飞”,张飞打仗玩起命来,对任何对手都是一场恐怖的灾难。五天里,张古山上直杀得尸山血海,任凭敌军再怎样狂轰滥炸,直至12日战斗结束,日军没能从张古山跑出一兵一卒。

    张灵甫在张古山上笑到了最后。

 张古山成了松浦的噩梦。

    战至第五天,第106师团的气数,也到头了。

    在张灵甫率部血战张古山的时候,十余万中国大军对包围圈中的松浦师团正全线出击,在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之下,松浦师团被打得丢盔弃甲,10月9日入夜,106师团已接近全面崩溃,国军开始扫荡战场上四散奔突的日军,第4军的一支部队甚至冲到了离106师团司令部仅数百公尺远的地方,如果不是情报不明,加上黑夜中目标不清,松浦的司令部极有可能被端。据后来被俘的日军说,当时淞浦已经在准备焚烧军旗,紧张得快要切腹自杀了。冈村宁次为了拯救106师团的残兵败将,破例冒险出动飞机夜航,用空投炸弹炸开一条血路,借着照明弹的指引,松浦才得以率少量残部逃出包围圈。

    10月10日,国军围攻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亲自起草嘉奖电给薛岳各部:“查此次万家岭之役,各军大举反攻,歼敌逾万,足征各级指挥官指导有方,全体将士忠勇奋斗,曷胜嘉慰,仍盼再接再历以竟全功……”《蒋介石致薛岳等密电稿》(1938年10月1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日之后,一些地方的战斗仍在激烈持续当中,根据陈诚10月15日致蒋介石的密电,74军的张古山、长岭阵地就战至12日后方停,由于日本援军纷至,战场上还是有部分溃散的第106师团残兵未及扫荡而得以脱逃,对此,陈诚在电报中遗憾地表示:“此次敌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但我集力围攻未将该敌悉数歼灭,至为痛惜。”《陈诚致蒋介石密电》(1938年10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不过,整个106师团在万家岭会战中被中国军队完全打垮了,还搭上了前来解围的第101师团的第149联队,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承认,该师团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战后,国军第139师师长唐永良在率部游击敌后时路过万家岭,他在《我亲眼看到的万家岭战场残景》一文中,描写了他目睹的万家岭战场一年之后的凄惨情景:“围绕着雷鸣鼓刘村都是敌人的坟墓,人骨、马骨……此外沿山麓、沿道路、沿溪流,无处无日兵骸骨,若说五步一尸、十步一马,并不算过分,统计雷鸣鼓刘村、哔叽街、万家岭一带战场,日兵骸骨至少在六千具以上,马骨至少在千具以上。”唐永良《我亲眼看到的万家岭战场残景》(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武汉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9年)

    万家岭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继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对挫败日军突破南浔线的企图,延缓日军对南昌的进攻和保卫湘鄂赣边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万家岭大捷的消息传来,全国军民精神也为之一振。尽管武汉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府机关正在撤离,刚刚度过一个苦涩的“双十节”的武汉群众依然兴奋不已,爆竹声昼夜不绝于耳,欢庆胜利。

    张灵甫不负众望,在万家岭战役中为51师立下了头功,荣获云麾勋章。而51师在此役中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损失最大的是张灵甫的老部队305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景瑗和李石见都身负重伤,接替唐生海任305团代团长的中校团附于清祥及营长王之干牺牲,另外,302团团长林秀峰和营长李文光、306团团长常孝德和营长尹本提、王梦庚等指挥官也在激战中负伤,而投入支援的151旅301团,团长张汉铎和营长卢醒负伤,营长陈铭牺牲。51师在张古山血战中,四个团一共伤亡五名团长(包括代团长)、七名营长和两千余名忠勇官兵。军官频繁的高伤亡率,说明74军的军官的确具有与众不同的忘我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74军的荣誉感和意志,在以后的抗战岁月中,一次又一次打出王牌军的军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3061010
最後一個生日的感言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47年5月,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七十四師被我殲滅于孟良崮。此後,對師長張靈甫之死,流傳著多種不同說法:張靈甫自殺或集體自殺,這是國民黨的最初版本;張靈甫被擊斃或炸斃于其指揮所的山洞裏,此為我方最初的版本;張靈甫被俘後,我軍某戰士為取其金錶而將其擊斃;張靈甫被俘後,又被我軍一名對國民黨軍隊刻骨仇恨的軍官打死……

    從1994年開始,為澄清張靈甫死亡之謎,同時受旅居美國的張靈甫遺孀王玉玲關於搜尋張靈甫遺骨、遷回老家安葬之委託,山東省臨沂市政協派遣崔維志等同志花了幾年時間進行調查,終於理清了事實真相。

    活捉張靈甫

    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後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說:“下午2點鐘,總攻開始了。我特務團首先突破孟良崮西側,直取敵師指揮所所在的山洞。絕望的張靈甫急令他的參謀長魏振鉞率1000多名匪徒衝到山腰拼命抵抗。我特務團指戰員經過反覆拼殺,將敵一部殲滅在山坡上,並乘勢向敵指揮所的山洞逼進。張靈甫指揮其衛隊100多名亡命之徒,從洞中衝出,佔據洞穴、石岩、山縫,作困獸之鬥。我一營三連幹部戰士奮不顧身,用抵近射擊和白刃戰消滅了敵人,擊斃了敵衛隊長,活捉了張靈甫,控制了洞口。”

    在接受採訪的老幹部中,大部分都贊同王必成關於張靈甫被俘的說法。

    槍擊張靈甫

    關於張靈甫被俘後又遭槍亡之事,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參謀處科長的金子谷回憶說:“張靈甫在洞內舉手投降後,衝進洞內的穿插排排長恨敵心切,端起衝鋒槍將其擊斃了。”這位排長後來還受到陳毅司令員的批評,並因違反俘虜政策被關了禁閉。

    調查得知:孟良崮大戰剛剛結束尚未打掃完戰場,國民黨增援的重兵就圍攻上來,我軍實施了迅速撤離戰術,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特務團官兵抬著張靈甫向北轉移,次日(17日)抵達孟良崮以北約15公里的原沂水縣野竹旺村。調查人員在野竹旺村實地取證時,老村民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槍擊後張靈甫並未當即死亡,而是受了重傷,被抬至野竹旺村時尚有氣息。戰士受令送其至六縱野戰醫院進行搶救,不料行至野竹旺村的汶河邊時咽了氣,因而就地埋葬在那裏。

    厚葬張靈甫

    調查人員獲悉:六縱副司令員皮定均曾要求時任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長吳強負責厚葬張靈甫。吳強花了1000萬元北海幣購買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著張靈甫的屍體,就地安葬于一村民的地瓜窖內,並築起了大墳丘,立有一塊上書“國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將軍之墓”的木牌。埋葬前,我軍參與轉移人員和部分張靈甫部被俘人員,還舉行了簡單的安葬儀式。我軍一負責同志講話稱:“張靈甫在抗日戰爭時期打過日本,負過傷,立過戰功,但後來跟著蔣介石進攻解放區,與共產黨為敵……”當時新華社還播發過張靈甫死亡及收屍的相關消息。

    歲月流逝,當年的墳丘、木牌已不復存在,張靈甫埋葬的地點先是人民公社生產隊的牛圈,後山崗建起村莊,其墓穴又被村民圈入宅院內。臨沂市政協通過艱辛的調查考證,才找到了張靈甫的埋葬地點與遺骨,並將此資訊通過統戰部門轉告當時旅美的王玉玲女士。

    綜上所述,張靈甫亡命的基本脈絡應該是:“戰敗被俘——槍擊重傷——搶救未果身亡”。(《百年潮》2007年第7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373838
我为张灵甫将军鸣不平
推薦3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Chang
鈴聲(老老)
安津















我为张灵甫将军鸣不平
禹晓睿 撰稿 2006年11月28日

中国黄埔军校网 提供图片
远去的面容-抗日英雄张灵甫将军

    
昨日下午闲暇之时浏览一爱国网络论坛,有一篇关于歌颂内战时期孟良崮战役的帖子,此贴之后跟帖无数,人气颇旺。其中一贴里有一段所谓一位“爱国志士”的留
言内容大致如下:“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
由此而名扬海内外.........在孟良崮,击毙那不可一世的张灵甫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击毙张灵甫处’......

    至此,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读罢,做为陕西人的我不禁伤痛的感叹到:“张灵甫是什么人?张灵甫正是抗战时期曾经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的抗日英雄!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
教育的基地之一竟然是打死抗日英雄张灵甫将军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请问击毙张灵甫将军的陈毅、粟裕部队除了内战英勇无敌之外,曾经可否有过张灵甫将军那样
辉煌的抗日功绩吗?把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做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岂不可笑!?岂不可悲!?终于有人击毙了令大日本帝国皇军闻风丧胆的张灵
甫,终于有人给大日本皇军报仇雪恨了,而给大日本皇军报仇的不是外人,相反正是深受大日本皇军践踏的中国人。中国人打内战可是真厉害啊!

    可笑可悲之余,吾颇感无奈!“胜者为王,败者流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历史定律。此刻,我的眼前隐隐约约浮现出当年西楚霸王项羽那誓死不肯过乌江,
拔剑自刎示天下时悲壮的场面!虽然项羽的确过于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但是他那高贵的品质,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一直令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所敬佩。楚霸王项羽是
我们所公认的重情重义,刚烈耿直的英雄人物.他的悲情故事也一直在民间广为的流传,他也一直是我们后世子孙所仰慕的盖世英雄。抗日英雄张灵甫却没有楚霸王
项羽那么幸运,虽然张灵甫也是一位清廉高洁,英雄一世的铁血汉子,并且他在抗日战争中九死一生,可是在他死后的多年,却落得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张灵甫将军又叫张钟麟,往日的张钟麟是我们陕西典型的美男子,玉树临风,英气逼人。这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抗日名将走到哪里,哪里就摇曳多姿、
一片光彩照人。人们敬佩他高贵的品质与深厚的学识,更敬佩他面对日寇时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精神与气魄。他活着的时候是风光无限,名震海内外的抗日猛将,
可他死后多年的如今还有会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他;还会有多少人能公正的看待他那光辉而短暂的人生呢?在此,并非因为张将军是我们陕西人的缘故,我就要为他命
不平,而是我真不知道这位曾经精忠报国,马踏倭寇的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的在天之灵如若知晓了今天的这一切会是如何的感受!?这位曾经魅力无穷,流光溢彩的
悲情英雄在九泉之下会做何感想?我们大陆书写的历史实在是对很多诸如张灵甫将军之类的国民党的抗日英雄们十分的不公正。即使张灵甫在内战中和我们中国共产
党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对于我中华民族来说,他可是一位顶天立地,救我四万万同胞于危难之中的大英雄啊!这位民族英雄却被我们后世子孙牢牢的钉在了耻辱的十
字架上面!

    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各种观念多元并存,纷繁交汇的时代,但是我们很多的国人深受“一言堂”的毒害,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缺乏
对主流意识与权威质疑的精神;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还是如此的偏颇,胸怀还是如此的狭隘,评判还是如此的不公正;甚至还有许多曾被扭曲的史实仍然被我们坚信不
疑。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内战的历史都是屈辱的历史,都是很多民族所极力回避的历史。相反,几十年前我们中国的那场内战,却被我们中国的主流媒体一
而再,再而三的大篇幅的浓墨重笔,极力的渲染。特别是只要参加过内战并且顽抗到底的国民党军人就会被全盘的否定,就会被全部化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敌人,他
们的抗日历史几乎提都不提或者更甚之用谎言加以扭曲。这主要因为1949年以后我党所制定的内战战犯名单中,绝大部分都是张将军之类的抗日英雄,他们自然
也就成为了御用文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我们党的某位作家在一部名为《红日》的长篇小说的“修订本序言”里就有这样的描写:“张灵甫这个匪
徒,......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为了传之后世和警顽惩恶,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大家可曾记
得儿时所看过的一部红色经典电影《南征北战》?可曾记得电影中的那位被刻画成“不可一世,桀骜不训”模样的张将军?可曾记得他和他的国军74师一遇到人民
解放军后就迅速溃败,抱头鼠窜的场面?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这些文艺作品的熏陶中长大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证明我们的“红色”艺术家们搅尽脑汁的对张灵甫
将军进行极力的丑化,而从来也不去问问,也不去摸摸自己的良心。

    从民族大义上来说,张灵甫的确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可是从我们共产党的立场上出发,他变成了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在御用文人们的笔下自然也
就成为了可憎的小丑与可恨的恶徒,功劳,名誉皆被否定不说,连人格也被否定。生在红旗下,又受过那么多“红色”作品熏陶过的我非常佩服“红色”艺术大师们
的精彩手笔,的确是“秒笔生花”,我更能体会到这些红色作品与主流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与巨大的社会效应。从网络这个非主流却承载着成千上万青年的思想意识的
媒体来看,拿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谈,网络上的现实不容乐观,反而现实的一切很是可悲,也很是可怕。我甚至开始怀疑我们这个民族的包容心狭隘的多么可
怕,连自己的中国人都不能包容,甚至对自己的民族英雄都不予以承认,我更不敢奢望他们对民族英雄能做到敬重,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来正确对待国军的抗日英雄
很难吗!?对于几十年前的那场内战,在此,我不妄加评判,但是对于那场抵御日寇之辱的抗日战争,我心中却很是不平。如今,在多数网络与其他媒体的场合中,
我们很多中华儿女因为受到主流意识影响而产生的观点是:只要是国民党军队面对日军的进攻便会消极抵抗,一打便溃不成军,节节退让;即使积极抗日也只是少数
极个别的而已,并且这?大部分都是抗日时战死或者内战时归降于我党的国军将领。但是只要提到我们共产党军队,就会大肆渲染我们共产党的功绩,就算是很少的
那么一点点。多少年来我们也一直认为:正是因为共产党积极主动的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敌后抗日,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抗日的坚持不懈,英勇无畏,最终使我们共产党
人所领导的这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迅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所以抗日英雄多数只能是我们共产党的军人,少数可能是国
民党的军人甚至没有,就算属于少数也很难列举几个或者完全的被我们否定。这一切的一切,些许年后,自然都会有水落石出之时。一旦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们知道
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真相,是非真假,谁对谁错,绝对会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

    张灵甫将军骁勇善战,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他在对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中书写了难以磨灭的辉煌。这位曾经名震海内外的张灵甫将军,不仅最终落
得一个败死于中国自己人手里的下场,而且在死后多年的现在,我们这些所谓的中华儿女与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们在主流历史文献理性谎言的教育下与主流文艺作品
感性谎言的潜移默化中,对于张将军往往都投之于不屑的目光与愤怒的责骂。这个论坛里面有很多了解历史真相的人也和我一样非常愤怒,我们大量的引用史实为伟
大的张将军鸣不平,但是那些所谓爱国的网民仍然对张将军和我们这些敬仰他与维护他名誉的人表现出强烈的愤怒,他们用否定一切的态度贬斥张将军和我们这些张
将军的忠实FANS,我们把能够找到的关于张将军抗日的官方史料和文字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有些人还是那样的一口否认,在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不得不承认历史事
实的情况下,甚至还出现某些不敢接受事实的顽固者竟然高唱起诸如:张将军抗日是为了反动的统治阶级,是为了报效蒋介石之类的“歪理邪说”,他们死死的盯着
张将军愤怒杀妻和内战中孟良崮战役的历史事实不放,这些人的结论是:张灵甫就是个暴徒,他打日本鬼子和他打内战性质都一样,他抗日和他打内战都是为了感谢
蒋介石的不杀之恩,都是为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卖力,他始终是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他打日本鬼子是假打,打内战是真打;他被解放军打死,死的活该,死有余
辜。并且讽刺我们这些敬仰与怀念张将军的人为“兔死狐悲”之徒,一心想为国民党的暴徒招魂;甚至于还有人说我们都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为一个历史罪人平反
洗冤,别有用心;还说我们这些坏分子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争论什么国军和共军的抗日功劳!假借着爱国的名义,实质上干着妄图分裂祖国的勾当;国民党那么
好!你们这些垃圾,你们这些匪徒为什么不早早的滚到台湾去!?

    哎!看到这些真的感到十分搞笑!他妈的!真不愧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母亲孕育下的新一代!全天下也只有我们大中国才会盛产如此大量的“奇
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百年难遇,绝无仅有啊!我终于见识到了他们胸怀与包容心是如此的“博大”!张将军!你实在是真的很冤!你看看今天这些所谓的炎
黄子孙,华夏之后是怎样的评价你!?就连我们为你说句公道话都受到如此的谩骂与诋毁!哎!你真的不应该,你也实在的不应该为保我中华之血脉不断而如此那般
的舍身抗日;你与日寇撕杀,身中十七块弹片,瘸了一条腿,你多少次身先士卒,孤军奋战险些丢了性命,你做这一切值得吗?你做这一切又图个什么呢?

    对于这些愚民,对于这些“奇谈怪论”,我只有一个字回复-“晕”!我真的无话反驳,我也没有那种“对牛弹琴”

    而让牛感动的能力与那份闲心。这些人在铁铮铮的事实面前仍然这样的强词夺理,他们自大而偏见,丝毫没有也看不到与他们正常对话与讨论的可能性。张
将军浴血舍命,撕杀于抗日战场的那段历史就被他们这些所谓的中华儿女们无情的否定了;就算张将军和我们共产党打内战实在的不应该;但是就凭他做为三民主义
信念的誓死捍卫者,他的那般刚烈,他的那般视死如归的气节,我们就应该由衷的敬仰他,张将军也绝对应该是天下所有军人应该学习的楷模。只是由于张将军和我
们共产党所倡导的拯救中国的信念不同,选择的道路与方式不同罢了。张将军至少也算一位为信念而牺牲的英烈,就连张将军的死对头陈毅将军和粟裕将军还有我们
党其他的很多领导人都对他非常敬佩,都对他的死感到惋惜,感到后悔,现在我们就连我们胡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都已经开始承认与歌颂张灵甫将军这些国民
党将领的抗日功绩,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否定和侮辱他呢?

    在此,我还想问问这些所谓的爱国而贬斥张将军的网民们:“按你们这种逻辑,从古到今,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民族英雄是不是都应该取消(当然,现在看来
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是不是都应该被否定了?我泱泱中华有多少抗击外辱的仁人志士,不都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了?那么岳飞死前为赵家做走狗,是
不是死有余辜?于谦死前,为朱家做走狗,是不是死有余辜?袁崇焕死前,为朱家做走狗,是不是也死有余辜?这样评价或许你们应该满意了吧?

    近日,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张将军的衣冠墓,据说因此还招致了不少的责难与非议,而我却终于可以为张将军轻轻松一口气了,将军,有朝一日,您一定能得到后人们的公正评定,希望您的在天之灵能够原谅这一份迟到而公正的评定。

    在此,我又看到那些很多的“白痴帖子”充塞于网络,实在是怒不可抑,又实在无可奈何。除了发发牢骚,表达我个人对张将军的无限怀念与敬意之外,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把介绍他那短暂一生的部分资料转载给大家,内容粗略,请多多包涵:

    张灵甫,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0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
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
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他的书法
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
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
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采纳家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
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张灵甫的仕途并不顺利: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此后的张灵甫
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但由于他书法出众,所以反而这段时间反而润笔颇多,南京街头张灵甫书写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但从此也看出
张灵甫暴躁、多疑的性格。

    张灵甫的转机在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
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
“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
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
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甫拍案而起,
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
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
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
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
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很快提升旅长。旅下辖团,实为师长。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1939年3月,张
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在不久的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
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
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分别放在东北和华东战场,而五大主力中,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一个主力。而74师师长,便是“杀身成
仁”的张灵甫。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
人”。湘西会战,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奖章。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

    然而,这样一位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功臣,他没有死在倭寇的屠刀下,却倒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枪口上,1947年国共两党内战的孟良固战役,张将军身陷
重围,解放军动用了15万人,经过三昼夜奋战,终于全歼了张将军的七十四师,张将军壮烈殉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18134
《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佐证张灵甫自杀
推薦2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鈴聲(老老)
安津























《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佐证张灵甫自杀
文史顾问 单补生 撰稿
《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一书封面

    张灵甫之死因历耒众说纷纭,有击毙与自杀之说,各持已见,其中以击毙说最为广泛,屡见国内刊物报端,版本多种,但各人所述情节不仅不能互相印证,反而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近年来国内又生出杀俘说,实为荒诞。

    本网为还历史本来面目,现将收藏史料《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公示以正视听:

    1947年8月由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编印的《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一书中(五.内战时期-从参加内战到孟良崮全军覆没)记载:“五月
十二日自垛庄北犯我坦埠,企图攻略沂水,甫遭接触,即南窜孟良崮山区,我野战大军加以重重包围,于五月十六日,全歼该顽于孟良崮,除张灵甫、蔡仁杰、卢醒
等自杀及战斗中击毙七千余名外,其官兵万五千人悉数被俘。”在这里已写明张灵甫等自杀,还有“其官兵万五千人悉数被俘。”引人注目,文字中如无漏字,“万
五千人”其意应是一万五千人,那么加上击毙七千余名,就是两万二千余人,这与泛说全歼三万二千余人,数字上相差一万人。

    《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编印始末:(原书文字)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该师是美械甲种装备,由美国军官训练,是敌军主力部队的典型,在敌军内部被称为模范师,是战斗力
很强的一支部队。该师被歼后,陈毅司令员指示对该师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实行“以战教战”、“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改进我军战术。敌工部吴宪部长集中全
体情报干部通过被俘的该师各级军官,对该师从历史到现状、从军事到政治作了三个星期的调查研究,编成《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为保证调查材料完整、确
实,制定了详尽的调查提纲,物色各方面的调查对象,对被俘军官晓以利害,指明前途,使他们感到过去有负于人民,如今是改过自新的好机会,还要采取措施、反
复对证,以防止他们用假情报蒙骗。对个别顽固的要施加一点压力,同时进行政策教育,使他说出全部情况。《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编成以后,野战军政治部
钟期光主任题写了书名。朱德总司令得悉索要四份,政治部赶印报送。野战军总部将《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下发部队,发动全野战军研究74师,洞悉敌军的
长处与短处,改进我军的战术、技术,对后来的作战胜利产生良好的影响。这份情报又上报军委、分送各大战略区,得到军委嘉奖与各大战略区的赞誉。

    解放后,钟期光上将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是在连续大规模运动作战的艰苦环境里形成的一大批理论成果中比较突出的一
项,较好地发挥了保证作战和部队建设的历史作用。”海军上将张爱萍司令员在提到《蒋军七十四师调查研究》一书时说:“当年敌工部做了件大好事,发动敌工干
部调查研究写成了这本书,很有研究价值。”这份调查研究现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原华东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敌工部)部长吴宪在“文革”中,因编写《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惨遭政治迫害,大脑功能严重损伤,丧失了思维与说话能力,四肢瘫痪,成为“植物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18061
张灵甫将军遗孀率子登临孟良崮-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黄埔四期张灵甫将军遗孀率子登临孟良崮-
2007年4月28日部分网站成员参加孟良崮战役60周年活动
站长 王坚 撰稿
王玉龄女士在丈夫张灵甫将军成仁之处敬献鲜花!

    60年前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新政权奠定了基础,同时原国民革命军陆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将军也为己方杀身成仁,成为职业军人的典范,成为中华文化传统中典型的忠孝节义式的历史人物。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并没有使中国大地在此后60年间安宁祥和,反而是各种“造山运动”陆续登上社会舞台!我在上中学、高中时读的历史课本、期刊杂志上对张灵甫将军的描述,是经过“三抹”的,即:

    抹黑-一个反动军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与得力爪牙;

    抹红-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抹黄-一个杀人犯,因生活问题杀妻。

    然而当21世纪来临之时,他的真实面目才逐渐清晰起来-一名不折不扣的抗日民族英雄,一名顶天立地的爱国军人!他所指挥的整编第七十四师曾是“抗日铁军”!!!


张道宇先生在父亲张灵甫将军成仁之处瞻仰鞠躬!
    
随着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与中国共产党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上握手问候,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拉开序幕;2005年9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高瞻远瞩,承认了中国国民党及国民革命军将士为伟大的抗日战争所付出的巨大贡献,并邀请张灵甫将军
遗孀王玉龄女士前往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至此张灵甫将军的光辉形象得以光照千秋。
王玉龄女士率子张道宇先生在74师指挥部旧址外张灵甫将军遗书题刻前敬献鲜花以示缅怀!
    
孟良崮战役的残酷及张灵甫将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悲剧结局,带给我们当今的两岸炎黄子孙一个启示:中国人不能再打中国人了,兄弟阋与墙,外御其侮。当今世
界,我们面对美国的一极霸权,面对小日本的觊觎,面对一些卖祖求荣、恬不知耻的民族败类,国共两党理应携手并肩,捐弃前嫌,站在历史和国家兴亡的高度,为
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心竭力。

    孟良崮战役的残酷及张灵甫将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页,应当让他过去。今天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将昨天的历史写的更加真实与完美,因为美好的未来有赖于过去的经验基础。
中国黄埔军校网成员在孟良崮和平广场留念。
    2007年春天,中国掀起和谐之风,山东沂南县、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在孟良崮战役举办了“纪念孟良崮战役六十周年”活动。

    4月27日上午,张灵甫将军遗孀王玉龄女士从上海乘小飞机到临沂,后转车抵达沂南县。

    4月27日傍晚,中国黄埔军校网王坚、单补生、王路易先生乘火车抵济南后,驾车抵达沂南县。

    4月27日深夜,张灵甫将军之子张道宇先生从美国乘飞机经香港转机到临沂,后转车抵达沂南县。   
中国黄埔军校网成员在“民族昌盛 共祈和平”的横幅上签名。
    
在战争硝烟远去的今天,2007年4月28日上午10时,黄埔四期张灵甫将军遗孀王玉龄女士不顾八十高龄率子张道宇先生登临沂南孟良崮,众人先来到位于大
庵顶高地东南山腰处,原整编74师师部旧址的山洞。王玉龄女士与张道宇先生分别向张灵甫将军成仁之处敬献鲜花以示缅怀。同时还参观了正在修建的“灵甫亭”
及整编74师史料馆。    
万人签名“民族昌盛 共祈和平”!
    
上午11时,王玉龄女士与张道宇先生来到孟良崮大崮顶与孟良崮之间的和平广场,由原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苗得雨及众多爱国人士共同开启万人签名“民族昌盛
共祈和平”纪念孟良崮战役60周年活动。首先,苗得雨先生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其后王玉龄女士发表演讲,讲述了自己来到孟良崮旧战场的感想和对丈
夫的怀念之情,最后她希望这段历史不要再重演,并将亲笔题写的“和平统一”字幅赠与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祝愿中国能早日和平统一。     
王玉龄女士将“和平统一”字幅赠与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中午12时,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所有与会者返回沂南县,参加午宴招待会。

    下午,当地友人带领我们一行前往沂南县郊区一户石雕厂,椐说该厂老板见过一枚从孟良崮挖出来的张灵甫将军所佩带过的勋章,我们见到该厂老板后,他
讲他的一个朋友曾在孟良崮山上挖出一枚相信是张灵甫将军所佩带过的勋章,他有勋章照片,而他的朋友已经到青岛打工去了。当我们看了照片后,发现是一枚“青
天白日”勋章,经本网人员鉴定实为赝品,且张灵甫将军也未曾被授予此种奖章。

整编74师指挥部旧址-山洞,左下图为雕刻在旧址附近的王玉龄女士诗词,右上图为正在建造中的“灵甫亭”。
    
晚上,由王路易先生编导、摄像,单补生先生向王玉龄女士提问,我们开始录制《再现孟良崮》记录片中的口述历史部分的节目,节目录制到直到后半夜。面对摄象
机镜头,王玉龄女士分别口述了她的家世、如何与张将军恋爱结婚、张将军的为人、74师的历史、孟良崮战役等诸多历史问题,许多当年发生的事件细节,她依然
记得清清楚楚,这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
《再现孟良崮》摄制组
    4月29日早晨9点,王玉龄女士与张道宇先生乘车离开沂南县,到临沂乘飞机回上海。

    上午9点半,《再现孟良崮》摄制组开始由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主管带领,依照1947年的军用地图分别攀登了孟良崮的大崮顶、540、600、620、雕窝等几个高地及惊魂谷、百丈崖、纪念碑等景点,现场拍摄了旧战场的画面。

    下午,摄制组前往孟良崮以北40公里范围内的汶河、马牧池、艾山、牧虎山等昔日解放军与74师激战过的地点拍摄。

    傍晚,摄制组由当地政府领导带领前往某村,勘察张灵甫将军墓所在地,到达村庄后,由乡政府领导请来知情村民,摄制组与知情人开了个座谈会,将双方所掌握的历史资料进行了交换,以便最终锁定目标地块。 
中国黄埔军校网、《再现孟良崮》摄制组向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王董事长敬赠黄埔军校文化帽、衫,以表敬意!
    当夜,摄制返回沂南县,与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领导研究孟良崮山区各个战役双方争夺要点的位置确定,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孟良崮旅游资源做伏笔。

    4月30日早晨,所有人员返回北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18053
从孟良崮战役的战果统计说开去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鈴聲(老老)


1947年,粟裕(左二)在孟良崮战役前线 资料图片

付 彪 作者文集


今年5月,是孟良崮战役胜利六十周年。近读《粟裕战争回忆录》,重温了孟良崮战役这段史料,令我难以释怀的是这场战役的战果统计。1947年5月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全歼了国民党军“王牌
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装备的整编74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战斗结束清点战果时,粟裕发现各纵队上报的歼敌人数加起来只有2.3万人,而敌整编师有3
万余人。粟裕即令各部逐个山头搜索,结果发现7千余敌隐藏在一个大山谷中,部队迅速围歼,终将其一网打尽。

实事求是,是我党我军
的优良作风,是我党我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试想,如果我参战各纵队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统计上报的数字不实,“隐藏之敌”就可能成为“漏网之鱼”。
后来,粟裕每每回忆起这场战役,高度赞扬我参战部队“都能如实报告歼敌数字,不事浮夸,才得以发现这股敌人。”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
出,“过去打仗,宁可少报战功也不多报,谎报战功要杀头。”打仗不能说假、不能浮夸,搞经济建设,做其它任何工作也应当这样。数字作假是最典型的弄虚作
假。电视中的假广告、商店里的假货害人不浅,我们身边的假话、假数字,同样害人、害事业、害国家。



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处 右下图为张灵甫 资料图片



据报道,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
数据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这说明,某些地方在数字统计中虚报、瞒报的现象非常严重,从下到上,层层虚报,层层掺水。
“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这是今年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向温总理转述的一则来自民间的顺口溜,可以说是对当前数字统计的形象描述。


一些地方为何热衷于数字造假,为何冒着风险在统计上动手脚?曾有人大代表以一幅对联深刻揭示了其根源——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
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像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原湖北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等贪官,无不是数字造假的高手,他们为官一任、祸害一
方,将地方搞得经济倒退、民不聊生,最后居然通过“妙笔”篡改统计数字,制造繁荣假象,为自己捞取升迁“门票”。

时值孟良崮战役
胜利六十周年,我们有必要借此机会重温我党我军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下决心根治时下数字统计作假的“痼疾”。要像过去打仗那样,以“谎报战功要杀头”的态
度和决心,严明法规纪律,严惩弄虚作假者,这样,才能还数字以“真面目”,保证党和政府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11799
历史上的今天 5月13日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历史上的今天 5月13日

1947年5月13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沂蒙山区发起孟良崮战役,以4个纵队钳制国民党军左右两翼,以5个纵队实行中间突破,经3个昼夜激战,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及整编83师一个团共3.2万余人,击毙国民党中将74师师长张灵甫,使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聚歼华东野战军的计划失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11789
歷史真是人寫的
    回應給: 安津(anjin0630) 推薦0


tanhsinh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裏面很多是陳毅的決策,全案到粟裕投上。估計粟將軍在九泉下也會不安的。
要正確了解華野的決策,要看華野司令部參謀等的回憶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13073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