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黨史‧中共簡史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華人的風采
 瀏覽1,790|回應26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博 古

博古,本名秦邦憲,1907年生於浙江省杭州。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我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7年1月,紅中社改名新華社後,曾一度兼任新華社社長。1941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共中央機關報《新中華報》與新華社出版的《今日新聞》合併,改為《解放日報》,博古任社長。

1941 年11月,黨中央決定,由博古兼任新華社社長。他任新華社社長後,首先根據黨中央的要求和新華社的具體情況,在各大戰略區相繼建立了總分社,使新華社的組 織和業務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次是努力擴展新華社的報導業務,於1944年9月1日正式開始了新華社英文文字廣播,我黨的聲音第一次通過自己的通訊社 傳播到海外。第三是克服重重困難修復了因機器故障而停播的廣播發射機,於1945年9月5日正式恢復了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播音。第四是積極發展新華社的通 訊技術事業,到1945年底,美聯、合眾、路透、塔斯等各大外國通訊社的電訊,新華社都能夠抄收,擴大了新華社新聞的來源。第五是抓作風,改文風,帶出了 我黨第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水準高的新型的新聞隊伍,為新華社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1946年2月初,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博 古到重慶協助周恩來參加國共和談,擔任政協憲草小組委員會中共委員。4月8日,他和王若飛、葉挺、鄧發等人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由於飛機迷失方向失事,同 機17人全部遇難於山西興縣黑茶山,史稱“四八烈士”。博古同志遇難時年僅39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325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一對外國夫婦和《人民日報》的不解情緣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在《人民日報》的早期創建歷程中,人們會發現一對外國夫婦的身影。他們拍攝的大量照片成為《人民日報》創建史的珍貴見證。同時,通過和《人民日報》新聞工作者的接觸,也改變了這對夫婦的命運,使他們留在中國。



  不久前,89歲的女教授伊莎白·柯魯克應邀訪問人民日報社。看到全新的編輯部大樓,她說:變化太大了!



  要去“紅星照耀的地方”



  伊莎白和他的丈夫大衛·柯魯克早在1948年就與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相熟悉。那時,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解放區才幾個月。



   大衛·柯魯克,1910年8月14日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猶太家庭。少年時家境富有,後家道中落。18歲時前往美國紐約,一邊打工一邊上大學,在那裏接受 了馬克思主義。1936年夏,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的柯魯克回到英國,加入英國共產黨,後加入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國際縱隊”。1940
年夏,柯魯克來到成都,任教於內遷的金陵大學。



  伊莎白,1915年出生在中國成都,父親是早年來華的加拿大傳教士。少女時代,伊莎白 被父母送回加拿大接受教育,上大學時主修社會學。大學畢業後,她又回到成都,打算在四川進行人類學研究,結果遇到了柯魯克。1942年夏天,兩人在倫敦結
婚。當時,歐洲戰場烽火連天。婚後的柯魯克決心參軍,投入反法西斯戰爭。他的語言才能受到重視,被召入英國皇家空軍,擔任情報員。伊莎白先是進入倫敦一家 工廠做工。年底,她加入英國共產黨。不久,她參加了加拿大婦女軍團,成為加拿大作戰部隊的一名護士。



  戰爭中,逐漸成為對日情報專家的 柯魯克隨軍先後駐紮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戰爭結束後,柯魯克回到英國。不久,伊莎白也從加拿大回到了英國。柯魯克夫婦先後進入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
院和倫敦經濟學院,研究中國問題。他們在重讀斯諾名著《紅星照耀中國》時討論說,斯諾寫的已是10年前的事情,如今的中國又發生了什麼?應該親眼去看看, 作一個歷史的記錄。他們的決心得到英共中央的支持,為他們開具了介紹信。行前,柯魯克與《時代週刊》、路透社簽約,撰寫關於中國的報導。1947年夏天,
柯魯克夫婦乘船來到香港,與中共香港工委負責人喬冠華、龔澎夫婦接頭。經中共香港工委安排,柯魯克夫婦乘船北上,經上海抵達天津,與設在那裏的聯合國救濟 與建設總署(簡稱“救總”)中的中共代表接洽。



  中共代表韓敘向柯魯克夫婦介紹情況說,“救總”正在組織一個運輸隊向解放區運送物品,其中包括兩輛吉普車,但現在還沒有找到司機。柯魯克立即自告奮勇,說他可以充當。



  1947年10月底,柯魯克夫婦隨同“救總”運輸隊離開天津南下。這幾百公里路程走得很慢,通過了一段因戰爭造成的“無人區”。11月下旬,他們來到了河北省武安縣西部山區的十裏店村,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交際處就設在這裏。



  他們來到村前,看見村口過街拱門上寫著醒目的白色大字:“毛澤東是中國人民大救星”。另一堵牆上有一塊黑板,上面抄寫著一段《人民日報》上的新聞。這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人民日報》的存在。



  下榻十裏店村後,他們馬上提交了預定的社會調查提綱。



  他們訪問了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所在地,薄一波接待了他們,暢談了4個小時。談話時,薄一波面前放著一個小本子,但他自始至終也沒看上一眼。



  親身經歷中國農村的土地改革



   1947年底到1948年冬,晉冀魯豫中央局制定了在老解放區貫徹新土地法大綱、糾正前期土改中過左行為的計畫。為此,中央局派出了試點工作隊,其中的 一支由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組成,共12人,隊長羅林。他們於1948年2月25日進駐十裏店村。



  柯魯克夫婦從這天起就置身其間,用自己的筆和照相機記錄了這段歷史。



  工作隊一進村,當晚即召集全村農民大會,逐一介紹工作隊成員。最後一名被介紹的是《人民日報》前線記者吳象,當年27歲。他發音清晰,語言通俗,大聲對鄉親們說:“我們是邊區共產黨中央局派來的工作隊,是來幫助你們實行土地法大綱的。”



  接著,大會介紹十裏店村黨支部的28名黨員。



   在十裏店,《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和農民一樣過簡樸的生活,和農民一樣睡土炕,吃玉米和紅薯,穿土布做的衣服。柯魯克夫婦為在社會調查中與《人民日 報》的編輯、記者相遇而高興,他們中的不少人英語流暢。他們幫助柯魯克夫婦與十裏店的農民熟悉起來,終於到了可以深談的地步。



  柯魯克 具有新聞記者的敏感,妻子伊莎白對社會學調查很有研究。他們像檔案記錄員一樣記錄十裏店農民的家史和經濟現狀,記錄土地改革和復查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還記錄了他們由於擁有土地而激發出的革命熱情。柯魯克夫婦專程訪問了當時《人民日報》的負責人張磐石和安崗,和他們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採訪中,柯魯克拍攝了大量照片。在大量的文字和照片記錄基礎上,他們後來寫成社會學著作《十裏店——中國一個村莊的群眾運動》一書,薄一波親自作序, 指出:作者是“我們同甘苦、共患難的老朋友,好同志”。“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解放區,深入群眾,親臨現場,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採訪和調查研究,以他們流暢的文
筆,為我們一個有代表性的村莊的群眾運動作了真實的記錄。”



  他們留在了中國



  十裏店的土改復查工作 完成後,《人民日報》工作隊揮手告別。他們馬上就要離開武安,向河北省平山縣裏莊進發,去創辦更重要的華北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了。柯魯克夫婦也將著
手新的社會調查。這時,華北局第一書記薄一波找到他們,希望他們到石家莊外語訓練班(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工作,那裏急需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大衛有語 言天賦,伊莎白有中文基礎,他們的條件太符合需要了。



  作為英共黨員,柯魯克夫婦答應了薄一波的邀請,馬上趕赴石家莊。當時,訓練班約 有40名學員,有一定的英語基礎;10多位教師,大都于國共談判期間在各地軍調組擔任過翻譯。柯魯克夫婦一到外語訓練班,就發現缺乏教材。僅有的3位外籍
教師一邊教學,一邊自己動手編寫英文教材。他們緊張地工作,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成為北京外國語學院最早的外籍創建者。柯魯克夫婦一直任教于此,參加了大量 的英語教材編輯和教學活動,桃李滿天下。柯魯克參加編輯的《中英辭典》,很受歡迎。



  2000年,柯魯克在北京病逝。妻子伊莎白教授至今仍生活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裏,繼續撰寫關於中國西南地區人類學的著作。




  不久前,伊莎白將15張於1948年初春在晉冀魯豫《人民日報》駐地武安縣拍攝的歷史照片贈送給人民日報社。她說,這些照片都是大衛·柯魯克拍攝的,還有大量底片有待整理。可以肯定,那是一批關於中國革命的珍貴記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016136
袁素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袁素,原名袁香章,1922年生於江蘇省如皋縣。1940年,他在新四軍創辦的如皋濱江中學讀書。1942年,袁素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畢業後,組織上分配他到如皋縣車馬湖區任區委宣傳幹事,後又擔任宣傳科長。

1944 年,他被調到《江潮報》和新華社蘇中分社三支社當記者。袁素以百倍的熱情在幹中學,學中幹,深入火線採訪,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抗日戰爭勝利後,他繼 續隨軍採訪,冒著槍林彈雨,寫出的不少新聞、通訊刊登在當地解放區的報紙上,併發向延安。1945年10月5日,他和陳揚、石鐸合寫的一篇戰地短通訊《民 兵健兒在總攻擊中》,以感人的事實,反映了人民戰爭無往不勝的一個側面。

1946年夏秋,國民黨集中幾十萬兵力,向我蘇皖解放區 大舉進攻。我華中野戰軍奮起反擊,在短短的三個多月時間裏,就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之後,部隊主力向山東撤退。袁素和報社、分社的一些同志 在難以想像的艱苦條件下,爭分奪秒搶時間寫稿、編輯、出報。

這年冬,組織上決定讓他二進靖江縣進行採訪報導。農曆11月11日, 他在穿越封鎖線時,不幸被捕。敵人從搜出的證件中得知他是新華社記者,責問他:“你為什麼要當共匪?”袁素堅定地回答:“你錯了,我是抗日愛國的新聞記 者。匪的名稱只能冠在以武力搶劫人民財物、姦淫燒殺的歹徒身上。”

1948年3月6日,集中營秘密黨支部組織越獄時,袁素不幸又被抓。敵人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都沒有得到任何想要的線索,從而保護了獄中其他戰友。1948年4月,袁素和其他兩位同志被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90140
金革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金革,原名蔡泰來,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於上海。平時他閱讀大量中外進步文學名著,並向上海的進步報刊投稿。1939年2月,他應徵成為我地下黨組織發行的《上海譯報》副刊《大家談》的第一批通訊員。

1940年春天,金革參加了上海地下黨和江蘇省委直接領導的地方武裝,在崇明縣人民抗日自衛總隊政訓處負責編寫油印小報。同年8月,部隊北撤後,他先後在 崇(明)啟(東)海(門)常備旅政治部、蘇中第四軍分區第三旅政治部擔任宣傳工作。1940年冬天,金革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戰爭期間,金革先後在華中軍區八縱隊政治部、華中野戰軍一師政治部擔負宣傳工作,帶領大家創辦了《戰地》報,並擔任該報的第一任社長。1947年1月 下旬,金革所在的部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四縱隊,該縱隊在原有《戰地》報社的基礎上,成立了新華社華東前線分社四支社。他兼任四支社副社長。

金革為黨的新聞事業嘔心瀝血,常常是白天研究工作、審改稿件,夜晚與全體指戰員一道行軍,宿營後他除了編報,還負責為新華社發稿。當時蘇中各報經常能看到他的文章,他寫的通訊《白桐本區長》很有影響。

1947年六七月間,國民黨反動政府對山東解放區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7月29日,金革和新華社四支社的大部分人員緊隨部隊來到了魯西南的滕河邊,搶渡中,金革和他的坐騎被無情的激流卷走。犧牲時,他年僅28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90130
邵雲環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邵雲環,1951年6月19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2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進入新華社參編部工作,1990年9月和1999年3月兩度赴貝爾格萊德分社任記者。

邵雲環主要從事有關前南斯拉夫情況的選報翻譯和調研工作,準確及時地翻譯和撰寫了大量有參考價值的稿件,受到領導和有關方面的好評。1990年9月她奉派 到貝爾格萊德分社任記者,采寫出許多有見地、有深度、有現場感的稿件。1996年5月擔任《參考消息》二編室副主任期間,她悉心經營“時事縱橫”版,不斷 推出好欄目和精品稿件。在參編部工作的20多年,邵雲環的政治、思想、業務都提高很快。

1999年3月前南斯拉夫局勢非常緊張, 科索沃戰火一觸即發,邵雲環主動請纓到貝爾格萊德分社做一名戰地記者。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空襲,邵雲環當日即發回了一篇戰地通訊《悲壯的貝爾格萊 德》。在貝爾格萊德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邵雲環在公開報導的同時,連續采寫了3篇專稿,文章用事實深刻揭露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發動戰爭的罪行,字裏行間 洋溢著新華社記者的浩然正氣。

在邵雲環工作的地方,空襲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邵雲環時刻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擔心稿子發不回來。為此她專門寫了一篇短文《最怕的是稿子發不出去》,刊登在《前進報》上。作為一名女記者,在面臨生死考驗時,仍堅守崗位,表現出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臨危不懼的勇氣。

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用導彈襲擊我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我人員傷亡,館舍嚴重被毀,正在伏案工作的邵雲環不幸以身殉職,時年48歲。

5月15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邵雲環同志“人民的好記者”榮譽稱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90121
戴 燁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戴燁,原名肖毓岱。1917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懷來縣。1938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9月,戴燁被分配到晉察冀通訊社和《晉察冀日報》工作,後任 晉察冀通訊社採訪科長,兼《晉察冀日報》特派記者。這一時期,他深入前線陣地,采寫了《被麻雀戰啄食的皇軍》《洪子店溫塘是怎樣收復的》《秋收殲滅戰》 《封鎖溝的毀滅》《劉狗台堡壘的毀滅》等許多反映根據地人們反“掃蕩”戰鬥的報導。

在1941年日寇發起的大掃蕩中,戴燁潛入敵佔區,接連寫下了《敵寇“治安強化”在三專區》《敵 寇二期“治安強化”運動下的晉東北》《敵寇在X分區的“三光政策”與“並村政策”》《活路》《“無人區”裏的人們》《人間地獄》《陽泉礦工的悲慘生活》等 新聞和通訊,揭露日偽軍的滔天罪行,鼓舞抗日軍民堅定信心,打擊敵人,鞏固和保衛我抗日邊區。

他在以筆揭露敵人殘暴的同時,還寫下了《晉察冀邊區不可摧毀》《活路——記阜平東莊民兵的故事》等多篇反映我邊區軍民奮起反抗,保衛家園,戰勝敵人的消息、通訊和側記,歌頌了我根據地軍民的反抗和鬥爭。

1942年冬,平北地委決定開闢宣化南部深井一帶新區,指定戴燁為開闢新區工作團負責人。1943年1月13日,他在組織護送平北軍分區領導穿越鐵路線時,被敵人發現,英勇犧牲。他犧牲時,年僅25歲。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616
甘 正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甘正,原名甘維清,1914年生於江蘇省嘉定縣南翔鎮(現屬上海市)。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無線電專科學校學習。上海淪 陷後,他於1939年到了重慶。當時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經常往來于延安與重慶,與國民黨方面進行艱苦的談判。我地下黨為了將談判進展情況及時向黨中央匯 報,在重慶建立了一座秘密電臺。地下党瞭解到甘正不但電訊技術好,而且思想傾向進步,為人正直,痛恨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就將甘正吸收到了這座秘密電臺工 作。

1940年底,他來到延安,進入抗大學習。結業後,他先被分配在延安自然科學院工作,後於1942年春調到新華社,在新聞台 負責抄收英文電訊。他精通技術,工作一絲不苟,不僅使新華社的電訊技術工作有了新的發展,而且培養了一批電訊人才,為新華社以後的大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1945 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新華社、延安解放日報社派遣一支先遣隊,奔赴東北組建東北總分社。甘正同志因業務技術強,思想好,作風正派,能吃苦耐勞,被挑 選參加了這支先遣隊。1946年2月,東北總分社正式成立,甘正既擔任電務科報務員,又擔任電臺的機務員。1946年初,甘正被任命為機務主任,經他和同 事們的不懈努力,東北總分社發射台於6月建成。發射機除擔任通報任務外還對東北全境、分社電臺、十個縱隊新聞台發同文電報,並轉發總社文字廣播。

1947年6月27日晨,值班人員發現廣播機發生故障,報告給甘正。他不顧連日工作過度疲勞,立即起床,帶上工具,到現場搶修。搶修過程中,甘正同志不幸觸電,經搶救無效犧牲,時年33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605
李竹如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竹如,原名貽萼。1905年1月5日出生於山東省利津縣。1925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附中高中部讀書。1927年加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8年夏,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法學院。1932年夏到山東省立平原第五鄉村師範教書,在該校成立了第一個黨 支部,指導革命活動。1936年5月到達上海,創辦《文化報》,宣傳抗戰鬥爭。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李竹如參加 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做民運工作。1938年5月1日,晉冀豫區黨委機關報《中國人報》創刊,李竹如被任命為社長。193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 報《新華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589
呂 平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呂平原名呂萍,1929年出生於山東省膠東地區,曾在膠東日報和大眾報社工作。解放戰爭開始後,她轉到前線工作,由於表現出色擔任新華社三野總分社第24支社機要組組長。

呂平性格活潑,工作積極,不到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曾參加豫東戰役和淮海戰役,在工作中一直沖在前面,行軍中也不甘落後。

呂平熱愛新華社的譯電工作,技術熟練,工作負責,譯電準確。渡江戰役前夕,24支社共發出20多篇稿子,都是通過呂平發往總分社的,沒有出現一處差錯。渡 江戰役開始後,新華社三野總分社24支社和火線報社的同志們,主動要求作為機關人員首批渡江。呂平和大家一起,在支社社長夏公然的帶領下,同乘一條渡船隨 部隊第二梯隊從江北岸過江。當船抵達目的地江南銅陵附近渡口靠岸時,第一個跳上岸的通訊員,踏上了敵人埋下的地雷,呂平和船上很多同志被彈片擊中,彈片從 她的腋下穿入肺部,她沒有來得及跟周圍的同志說最後一句話,就停止了呼吸,犧牲時年僅20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575
陶 迅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陶迅原名李鼎香,1925年4月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43年夏,他加入我黨領導的進步青年組織——青年解放團。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 4月,陶迅在組織的安排下,轉赴華中解放區工作,被分配到華中建設大學新聞訓練班學習。抗戰勝利後,陶迅到新華社華中分社工作,歷任報務員、通聯幹事、助 理編輯。

1946 年10月,陶迅被調到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後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第24軍),歷任縱隊《火線報》、新華社24支社電訊編輯、通聯幹事、記者,擔負起戰地採訪 報導任務。在萊蕪、孟良崮、豫東等重大戰役中,他深入前沿陣地,冒著槍林彈雨,記錄人民子弟兵的戰鬥業績;利用戰鬥間隙採訪指戰員,整理材料,編發稿件, 及時為團報、軍報、新華總社采寫稿件。在1947年的山東沙土集戰鬥中,他拿起犧牲戰友的鋼槍,同連隊戰士並肩戰鬥,英勇殺敵,受到了部隊指戰員的一致稱 贊。1948年11月,淮海戰役開始後,陶迅隨部隊採訪,采寫出許多戰地新聞和火線通訊。

1949年4月渡江戰役開始後,24支 社和火線報社的同志們,在支社社長夏公然的帶領下,同乘一條渡船隨部隊第二梯隊從江北岸過江。當船抵達目的地江南銅陵附近渡口靠岸時,第一個跳上岸的通訊 員踏響了敵人埋下的地雷,陶迅及許多同志被彈片炸傷。傷勢最重的陶迅因腹內出血過多而犧牲。他在臨終前斷斷續續地說:“我上衣口袋裏還有幾塊錢……這是我 最後一次黨費……”犧牲時年僅24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565
沈 蔚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沈蔚,原名朱鴻壽,1916年9月出生于江蘇省吳縣。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他作為八路軍總政治部前線記者團記者,赴晉察冀邊區采 訪。1939年初夏,沈蔚到達冀中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冀中區黨委機關報《冀中導報》的復刊工作,並擔任冀中通訊社(1942年3月正式改稱新華社冀中分 社)副社長。冀中分社與《冀中導報》是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沈蔚同時也是《冀中導報》編委委員、記者科科長,還負責《冀中導報》副刊的編輯工作。

沈蔚在深入群眾采寫新聞的同時,還為當時冀中根據地黨報通訊工作的開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940年到1942年春,冀中通訊社每年召開兩三次由各縣通訊員 骨幹參加的通訊工作會議。作為分社的主要業務領導之一,沈蔚總是熱心地給通訊員講解新聞的基本知識,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新聞採訪和寫作中的問題,啟發大家 研究。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冀中分社還堅持出版了新聞業務刊物《通訊與學習》,沈蔚不僅負責具體計畫、組織和審定稿件,還親自撰寫文章,在新聞業務和理論 方面給廣大通訊員以悉心指導。在處理記者和通訊員來稿時,沈蔚非常認真負責,經常通宵達旦地編輯修改稿件。他說,即使不能採用的也要爭取每稿必複,告訴作 者我們需要哪些方面的稿件,鼓勵他們繼續多寫稿。

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了大掃蕩,沈蔚表示反“掃蕩”正是學習鍛煉的好機會,他要求和冀中人民戰鬥在一起,把群眾英勇鬥爭的事蹟和風貌采寫下來,報導出去。這年7月,沈蔚在一次突圍戰鬥中英勇犧牲于河北省安國縣小張莊村,年僅25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988553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