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攻擊。蘇聯出兵東北,為中國共產黨爭取東北創造了“千載一時之機”。8月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連發七道命令,八路軍揮師出關,展開了對東北的爭奪。
延安總部在18小時內連發七道命令,八路軍揮師出關
1945年6月10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佔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鞏固的基礎。”蘇聯出兵東北,為中共奪取東北提供了“千載一時之機”。
8月10日午夜至8月11日晚6點,18個小時之內,朱德連發七道命令,其中有三道命令是直接配合蘇軍作戰的。8月11日上午8點,朱德發佈的第二號命令說:為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敵偽投降:一、原東北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中進發;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四、現駐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隨後,朱德又簽發了第三號命令:為配合外蒙古軍隊進入內蒙及綏熱察等地作戰,並準備接受日、“蒙”敵偽投降,我命令:一、賀龍所部由綏遠現地向北行動;二、聶榮臻所部由察哈爾、熱河現地向北行動。
8月11日11點,朱德發佈第六號命令:為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及朝鮮境內作戰,解放朝鮮人民,華北對日作戰之朝鮮義勇軍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統率所部,隨同八路軍及原東北軍各部向東北進兵消滅敵偽,並組織在東北之朝鮮人民,以便達成解放朝鮮之任務。
8月11日,中共中央致電晉綏、晉察冀兩個分局,命令他們:蘇聯紅軍不日可佔領哈爾濱,外蒙古軍隊已經南下林西、突泉,我綏遠部隊務必全力殲滅傅作義之東進部隊,晉北、平北、冀東三區部隊務必迅速分兵北進,迎接外蒙軍隊及蘇聯紅軍。
同一天,蔣介石卻發出要八路軍停止前進,不許擅自行動的命令。顯而易見,國民黨要同我們爭奪勝利果實了。對此,8月13日,毛澤東在延安幹部大會上形象而生動地說:“桃子該由誰摘?這要問桃樹是誰栽的,誰挑水澆的。蔣介石蹲在山上一擔水也不挑,現在他卻把手伸得老長老長地要摘桃子。他說,此桃子的所有權屬於我蔣介石,我是地主,你們是農奴,我不准你們摘。”毛澤東接著說:“我們對蔣介石說,你沒有挑過水,所以沒有摘桃子的權利。我們解放區人民天天澆水,最有權利摘的是我們。”
8月1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了遠東盟軍最高統帥部麥克亞瑟的第一號命令,宣佈滿洲敵軍只能向蘇聯政府軍隊投降,中國其他地區的敵軍只能向蔣介石政府軍隊投降。為了駁斥這一無理要求,朱德立即向蘇、美、英三國發出說帖,指出,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有權按照有關國際文件接受被其包圍的日偽軍隊的投降,對麥克亞瑟的命令表示抗議。
根據延安總部的命令,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指示所屬各部:第十二、十三、十九軍分區迅速奪取張家口、張北、多倫;冀熱遼軍區主力一部立即向遼寧、吉林挺進。
8月18日下午,第一批赴東北的幹部集中到中央黨校。劉少奇在歡送會上指出:我們還是決定派軍隊去東北,能走的先走,能快走的先到。等到了熱河,要睜大眼睛看一看,能進東北就進去。以後再抽調些軍隊和幹部去東北,不是幾千,而是幾萬。“一切要看情況,有空子就鑽,鐵路不能走就跑路,大路不能走走小路。日本人垮了,滿洲皇帝溥儀捉到了,蘇聯紅軍走了,國民黨還沒有去”,所以,“你們要趕快去搶”。
8月19日,劉少奇為中央起草了一項指示,指出:“山東幹部與部隊如能由海道進入東三省活動,則越快越好。”根據這一指示,山東軍區派呂易帶領一個排作為偵察部隊從煙臺乘坐汽船到達位於遼東半島的莊河,並佔領了莊河縣城。隨後,呂易帶領部隊向大連前進,在大連市郊遇見了蘇軍。呂易說明身份後,蘇軍一名少將同他們進行了“非正式接洽”。
根據呂易帶回來的報告,同時考慮到從膠東經水路到東北較為方便,劉少奇指示山東分局,命令他們抽調4個師11個團,共1.5萬至3萬人,由蕭華率領,於“即日分散”從海路進入東北,不用八路軍番號,而用東北義勇軍或東北其他地方軍名義。此外,劉少奇又電告華北各地準備去東北的幹部,應“即日集中啟程”。而且,他還準備從延安等地再抽調1000名幹部去東北,以“進駐鄉村、小城市及紅軍尚未佔領之中等城市和交通線,去發動群眾,壯大力量,建立地方政權,改編偽軍,組織地方武裝”,儘快在東北佔據優勢地位。
幾乎同時,蔣介石下令組建了國民黨東北行營,任命熊式輝為行營主任,並任命了東北9個省的省長(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將東北劃分為9個省),準備接管東北的行政權。此外,蔣介石還任命蔣經國擔任特派員,以國民政府經濟談判代表的身份赴長春同蘇聯進行經濟合作談判。實際上,自8月中旬以來,蔣介石就命令國民黨軍隊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華北推進。其中,傅作義部沿平漢線已逼近張家口。為了延遲蔣軍向華北和東北推進,劉伯承、鄧小平率部發起上党戰役,晉察冀軍區舉行了平綏戰役。
蘇軍鑒於東北的複雜形勢,也急於同中共取得聯繫。9月14日,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派他的代表貝魯諾索夫中校,在曾克林的陪同下乘專機抵達延安。
當時,中央政治局正在開會討論向北發展的方針,急需瞭解東北的情況,曾克林的到來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劉少奇據此提出,為了爭取控制東北,中央準備派大批幹部和部隊到東北去工作。為此,會議決定成立中共東北局,彭真為書記。9月15日,彭真、陳雲一行乘蘇軍專機飛赴東北。在彭真一行離開延安的當天,劉少奇電告各中央局,明確中共對東北的任務是“堅決地爭取東北,在東北發展我黨強大的力量”。為避免引起美蔣的覺察,劉少奇還特意囑咐,派往東北的幹部不要帶武器,一律穿便裝,打扮成勞工模樣。
遠在重慶的毛澤東,對劉少奇的決策深感“欣慰”。9月17日,毛澤東致電中央,說重慶的“友人(蘇聯)和我們的意見完全一致,希望力爭東北,時機要緊,萬勿失機”。毛澤東還建議,讓呂正操率一至兩個團“兼程北進”。
當天,劉少奇也起草了一封致毛澤東的電報,提出:“東北為我勢所必爭,熱、察兩省必須完全控制。紅軍在東北現已開始撤退,據說在十二月初將撤完。內蒙紅軍即將撤退,已三次要求我接防德王府、百靈廟一線。”在此情況下,“我之戰略部署須立即加以考慮”。
這就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方針,劉少奇建議:在冀東、熱河佈置重兵,除現在已派往東北的部隊外,還需在冀東集結5萬以上的部隊,以便在蘇軍撤退時搶先進入東北。因此,從現在起就應該調集10萬至15萬人到冀東、熱河一帶。同時,將長江以南的新四軍主力轉移至江北,讓出江南8個解放區。至於新四軍主力的去向,要麼直接調到冀東,要麼調到山東,然後從山東抽調10萬人到冀東、熱河一帶。為此,劉少奇提出建立冀熱遼中央局,由高崗、李富春負責,陳毅、林彪或徐向前指揮軍事。
為什麼要這樣部署?9月18日,劉少奇在一份電報中作了如下解釋:滿洲四周連接蘇聯力量,南面旅(順)大(連)又系蘇軍軍事管制地帶,“故我們如能控制熱、察及冀東,在滿洲沿海又配置數萬兵力,即可阻止蔣軍進入滿洲”。
劉少奇提出的這一戰略方針,完全符合毛澤東的意圖。所以,毛澤東和周恩來回電同意中央力爭東北的方針,說東北及熱河、察哈爾控制在手,加之全黨團結一致,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他們建議:“蘇南、浙東、皖南主力迅速即開,冀東屯兵五萬,並成立冀熱遼中央局及軍事領導機關,人選請你們定。”
接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回電後,劉少奇立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他說,我們的方針就是力求控制熱、察兩省,控制東北。“搞得好,蘇也可掩護我們。僅有蘇聯幫助,不成功。要我們有決心,有堅決行動,捨得把其他地方丟了,以保障這一塊,才有可能。”
方針確立後,劉少奇隨即對部隊的調動作了具體部署:山東首先調6萬人,3萬去東北,另外3萬開至冀東。由李富春任冀熱遼中央局書記,林彪為司令,蕭勁光、李運昌為副司令。繼彭真到東北之後,再派5萬人,加上各地選送的100個團的幹部,以便在東北組織10萬人的武裝。
9月10日,中共中央命令山東分局立刻抽調5萬人,馬不停蹄地趕往冀熱遼。劉少奇對山東分局的領導說:“中央是完全依靠你們及山東的部隊和幹部。原則上以山東全部力量去完成這個任務。其他各地加以幫助。望你們全力執行,越快越好。”當天,山東分局就派蕭華率領部分幹部、萬毅率領8個團向東北挺進。
蕭華率領山東軍區1000多名幹部于9月下旬到達安東(今丹東),這是除冀熱遼部隊外最早到達東北的一支部隊。10月中旬,沙克率領冀中軍區1500人到達錦州,呂正操率領晉綏軍區一個團抵達瀋陽,萬毅率領山東軍區濱海支隊3500多人先到瀋陽,然後向吉林挺進。下旬,羅榮桓率領山東軍區機關及直屬部隊4000多人從膠東龍口渡海在莊河登陸,吳克華率領膠東軍區第六師及第五師一部共8000餘人也到達營口。
蘇聯紅軍暗中相助,中共力爭獨佔東北
此時,莫斯科在東北的決策開始向有利於中共方面傾斜。促使史達林態度轉變的原因是美軍在青島登陸。美國人的此舉顯然同史達林把東北納入蘇聯勢力範圍的戰略意圖相衝突,所以,史達林不惜打破蘇中條約的制約,利用中國共產黨的力量牽制美國。
1945年10月1日,美海軍陸戰第一師在秦皇島登陸。另外,美軍又將國民黨軍隊運至大連。莫斯科無法容忍美國人的舉動。10月7日,莫斯科一紙公文送到蔣介石那裏,提醒他說:美國軍艦在大連登陸,違反了蘇中同盟條約有關大連港為自由港、任何軍艦不得進港的規定。幾經交涉,莫斯科最終同意國民黨軍隊在營口和葫蘆島登陸,但蘇軍事先又將這兩個港口交給了共產黨軍隊,所以,蘇聯人又警告蔣介石,如果國民黨軍隊在這兩處登陸,蘇軍將不能對其安全負責。
隨後,美艦駛入大連海域,美艦司令與蘇軍交涉,請求登陸,但遭到蘇軍拒絕。美艦隻好調頭南下,登陸秦皇島,並將國民黨第十三軍送到那裏。不久,美軍又將國民黨第五十二軍運至秦皇島。爾後,杜聿明率部從秦皇島啟程,向營口、葫蘆島駛去。因這兩個港口已被八路軍控制,國民黨軍隊只得折回秦皇島。
為了阻止國民黨軍隊從陸路進攻東北,劉少奇電令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要他們設法滯留華北國民黨軍隊兩個月以上。
關於東北部隊的佈置問題,劉少奇在10月9日給東北局的電報中指出,進入東北的部隊應分散活動,每個縣一個連或一個排。他還特意叮囑東北局,目前“決不應集中部署,不要怕人家譏笑我未脫離遊擊概念”。劉少奇這樣說,自有其道理,因為“我無飛機大炮”,一旦脫離遊擊概念,難免“將遭滅亡”。
10月11日,毛澤東從重慶返回延安。在瞭解情況之後,他對中共中央關於東北發展方針給東北局的電報作了修改,加了這樣一段話:“我黨方針是集中主力于錦州、營口、瀋陽之線,次要力量于莊河、安東(丹東)之線,堅決拒止蔣軍登陸及殲滅其一切可能的進攻,首先保衛遼寧、安東,然後掌握全東北,改變過去分散的方針。”顯然,毛澤東同劉少奇的想法不一樣,他想獨佔東北。此時,東北的形勢也確實對共產黨有利。10月底,運送國民黨軍隊的兩艘美國軍艦抵達葫蘆島,準備登陸。李運昌部在蘇軍協助下預先佔據了該島,並進行了阻擊,迫使美蔣退回秦皇島。
國民黨軍隊眼看從海路進入東北無望,便將注意力移向陸路。美軍積極協助蔣軍搶修已被八路軍破壞的秦皇島至山海關的鐵路,更有甚者,美軍還為國民黨軍隊修路擔任警戒。莫斯科無法接受這一現實,於是,蘇聯人決定給蔣介石一點顏色看看。10月14日,蘇軍突然搜查了國民黨吉林省黨部,並封鎖了東北行營。次日,蘇軍派人通知中共東北局:如果說我們過去要你們謹慎,那麼現在,你們應“以主人自居,放手幹”。還說,東北所有兵工廠、武器彈藥都可以給中共軍隊,你們用這些武器彈藥去抵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蘇軍的態度如此積極,毛澤東大為振奮,聲稱我軍正在組織55萬人至60萬人的野戰軍,亦即:蕭克、羅瑞卿之第二野戰軍,林彪、蕭勁光之東北野戰軍,張鼎丞、粟裕之華中野戰軍。此外,還有70萬到100萬的地方軍。這些野戰部隊編成後,加之“友人”援助,就有相當的把握在東北取得優勢。
隨後,毛澤東連續簽發電報,落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10月14日,毛澤東電告彭真:“俟大批幹部及軍隊到後,除仍以舊遼寧省及熱河為第一位佈置力量外,對舊吉黑二省首先是吉林省各重要城市迅速佈置相當力量。”次日,毛澤東又指示山東軍區,責成他們儘快抽調部隊海運至東北,具體由羅榮桓、李作鵬負責,要“每日不斷,源源北運”,以保證在11月份派完,並全部集中于遼寧。
為統一指揮進入東北的部隊,10月31日,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任命林彪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呂正操為第一副總司令,李運昌為第二副總司令,周保中為第三副總司令,蕭勁光為第四副總司令,彭真為第一政委,羅榮桓為第二政委,程子華為副政委。
隨著11月份的來臨,毛澤東在擬訂當月作戰部署時提出,中共的任務是奪取東北,鞏固華北和華中,而主要的作戰方向應轉至東北方面,第二個作戰方向才是華北和華中。為此,毛澤東指示林彪、彭真,首先在葫蘆島至錦州、營口至海城一線盡力阻滯登陸的國民黨軍隊,以便於進入東北的部隊快速集結,途中部隊能夠即時抵達東北。並且積極尋機消滅國民黨軍隊,使其不能進抵瀋陽。同時,毛澤東又指示山東第一批進入東北的6個師兼程北上。此外,毛澤東還要求蕭克、羅瑞卿的部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