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到會代表25人,代表全國15個地區團組織的5000多名團員。大會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團的綱領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明確提出“剷除武人政治和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壓迫”。大會選出團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施存統為團中央書記。
1924年5月5日,設立在黃埔的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學員開始入學。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校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惲代英、肖楚女、熊雄、聶榮臻等共產黨人先後在該校擔任政治領導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國共產黨還從各地選派党團員和革命青年到軍校學習,其中許多人成為軍校的骨幹。黃埔軍校是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孫中山建立的訓練革命軍官的學校,是一所國共合作的學校,為革命軍隊培養了大批軍官。
五月九日
1931年5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目前的政治形勢及黨的緊急任務》的決議,強調改造蘇區各級領導機關,號召白區黨組織發動群衆,必須在“五卅”當天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舉行示威或飛行集會,不這樣做,就是“極可恥的取消主義與逃避主義”。這是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實際工作中的進一步貫徹和發展。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兩個解放區及其領導機構合併,組成華北局、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和華北軍區。劉少奇兼任華北局第一書記。同時,還決定加強中原局,成立中原軍區,劉鄧大軍及陳謝部隊改爲中原野戰軍。鄧小平任中原局第一書記。8月,經過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改爲華北人民政府,董必武當選爲人民政府主席。這個在華北4400萬人口的區域建立的党和黨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統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將誕生的新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
五月十日
1924年: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肯定了國共合作5個月以來的成績,指出了國共合作實現以後共產黨內出現的右傾偏向,認為“只有發動工人參加鬥爭,防止資產階級的妥協性,民族解放才能徹底”。這次中央擴大會議提出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外的複雜環境中,要認識鞏固我們黨的重要。會議強調要堅持國民黨一大宣言中的革命政綱,以這個政綱作為標準來正確對待國民黨左右派之間的鬥爭,以經常地普遍地宣傳和實行這個政綱來擴大國民黨組織,加強左派,削弱右派,並批評前一段工作中對兩派採取調和政策的錯誤。會議提出共產黨自身教育工作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產業工人中大力發展共產黨的組織,批評前一段“沒有十分努力去吸收工人”的錯誤,並制定了加強黨的工作的具體措施。會議指出,產業工人是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建立和擴大工會的組織,發展勞動運動,是我們黨的最重要的任務。會議還按照不同情況,對在工會運動方面如何幫助國民黨作出一些具體規定。這次會議,對於糾正黨在前一時期工作中的右傾偏向,堅持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性,正確處理同國民黨左派和右派的關係,加強党的自身建設,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會議根據同國民黨右派爭奪工人運動領導權的複雜情況,適當調整了黨的工會活動和產業工人加入國民黨的政策,使黨在開展獨立活動時不至受過分的束縛,能夠保持有靈活機動的餘地。
1927年:5月1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到會代表60余人,代表團員5萬多人。會議選出新的團中央局,任弼時當選為書記。
五月十一日
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向華中局、北方局發出《關於向河南發展方針的指示》,要求河南地區組織抗日遊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7月25日,中共中央發佈向河南敵後進軍的部署命令。根據中共中央控制中原的戰略部署,冀魯豫區派一部兵力南下,建立了豫東根據地。8月15日,彭雪楓率新四軍第四師主力西進,於9月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師長彭雪楓在夏邑八裏莊戰鬥中犧牲。9月至10月,八路軍太行、太嶽、晉綏等軍區和陝甘寧邊區先後派出部隊,渡過黃河,進入豫西地區。後來在嵩山、箕山地區和隴海路新安、澠池段南北地區,開闢了河南新解放區,並成立了河南行署及軍區。
1949年5月11日至6月17日,第一野戰軍進行陝中戰役,5月20日解放陝西省會西安,並擊退敵軍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所部的聯合反撲,共殲敵4萬餘人。
五月十二日
1949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華中局(12月改爲中南局),林彪爲第一書記。
五月十三日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決定,原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與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以高崗、王世泰、張邦英、林伯渠、謝覺哉、陳正人、蕭勁光爲委員,賈拓夫、李卓然爲候補委員,高崗爲書記。
1942年5月13日,爲了統一陝甘寧和晉綏兩區的軍事指揮,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賀龍任司令員,徐向前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關向應任政治委員(關在養病期間,由高崗代理政治委員),林楓任副政治委員。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華東野戰軍在山東蒙陰孟良崮山區全殲敵人自詡爲“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共3.2萬餘人。
五月十五日
1925年5月15日,上海內外棉七廠日本大班(廠長)率領打手槍殺中國工人、中國共產黨黨員顧正紅,打傷多人,工人罷工反抗。上海學生援助工人,租界巡捕進行逮捕。租界當局還損害中國工商業者的利益,宣佈要在上海增加碼頭捐、實行交易所註冊等。這就進一步激起了工人、學生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憤怒。
1926年5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二屆二中全會。譚延愷、蔣介石等9人聯名向全會提出旨在限制共產黨、篡奪國民黨党權的《整理黨務案》。這個限制共產黨活動的提案蔣介石事先取得了鮑羅廷的同意。中共中央派張國燾、彭述之指導出席這次全會的中共黨團。在黨團會上討論是否接受《整理黨務案》時,大家意見不一致。最後,張國燾按照他同陳獨秀商定的讓步方針,要大家接受。從此,擔任國民黨中央党部部長的共產黨員全部辭職,換上了國民黨右派分子,蔣介石又當上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此外,蔣介石又通過國民黨中央任命自己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按總司令部組織大綱規定,出征動員令下後,凡國民政府所屬軍、政、民、財各機關均須受總司令指揮。這樣,蔣介石就壟斷了黨政軍財大權。
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爲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並考慮各國鬥爭情況的複雜,需要各國共產黨獨立地處理面臨的問題,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22日,向全世界公佈了這個決定。26日,中共中央作出完全同意解放共產國際的決定,指出:“中囯共產黨在革命鬥爭中曾經獲得共產國際許多幫助,但是,很久以來中囯共產黨人即已能夠完全獨立的根據自己民族的具體情況和特殊條件決定自己的政治方針、政策和行動。”6月10日共產國際正式解散後,中囯共產黨解除了對共產國際章程、決議所承擔的義務,並完全擺脫了它的影響。
五月十六日
1949年16日、17日,第四野戰軍相繼解放武漢三鎮——漢口、武昌、漢陽。
五月十七日
1948年5月17日,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經過72天的爭奪,在這一天攻克晉南重鎮臨汾,晉冀魯豫與晉綏兩個解放區聯成一片。敵人孤立據點臨汾的解放,使我軍圍城兵力變成了戰略機動兵力,並組成了華北軍區第一兵團。6月1日至7月21日,這個兵團及地方武裝進行了晉中戰役,以少勝多,連續殲敵10萬余人,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晉中地區。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