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談判:(1)中國國民黨是“中國”的,馬英九氣勢和心底太小,強調“中華民國”不說“中國”,這樣的政治技巧實際上束縛自己和國民黨,也是讓國人看不起的發端。國人(包括大陸黨的正派的人),希望國民黨以“中國”爲重溝通兩岸關係,從而實現國家統一。只要國民黨直言維護“中國”,13億國人會擁護國民黨來大陸合作主政中國的;若不能直言維護“中國”,讓國人失望,“國共”談判桌上自矮半截,只能讓國人失望、同情,偏安一隅作“割據”地方,成國中地方“小政權”,而且是不能分裂中國主權和國體憲法的“自治特區”。若是這樣,中國國民黨繼承孫中山遺志的革命形象便喪失掉,在今後的中國發展事務中不會有大作爲,不會有讓國人尊敬的位置。因爲13億國人,希望中國國民黨能與大陸合作擔當孫中山革命遺志共主中國。這是在“談判桌上”理應提出共商事宜的。
(2)胡錦濤“以人爲本”實際上是孫中山民生、民族、民權的時代旗幟,無論各自的“主義”是什麽,愛民、養民、讓百姓活命安居生活,是國家立政的根本目的。馬克思學說要愛民人人有財産有自由生活的權利,“以人爲本”、“民生、民族、民權”的旗幟也是要愛民保護人人有財産有自由生活的權利,只是時代不同,民心需要有不同的對策,本質是一樣的。讓人活不下去,讓一部分人淩駕於群體之上,這是時代不允許的。所以,臺灣的當政者以及國民黨應憂國憂民擔起孫中山的立國責任,共謀合作發展中國,這是13億國人希望的。臺灣同胞應該與全國13億同胞融爲一體。只要國民黨有爲國作爲的責任心,明確提出國家統一建合作政權,國人會堅決擁護支援的。
(3)其下細節作個人的認識說明。“中國”、“人民”、“共和”都是中國西周時期就傳下來的辭彙,是華夏族群的文化傳統,“中華”是清代後期梁啓超等這些有志於變革中國的人新出的辭彙。所以“中華的人民的共和的國家”,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國體正名,何況這個名稱不是中囯共產黨提出的,是民衆提供的國體名稱,被國人接受形成共識而贊同的,包括“五星紅旗”也是民衆提出的方案被國人接受認同的,甚至是中國國民黨人力主支援的,符合13億國人的基本認識。例如中囯共產黨提出的“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華民主主義專政共和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均被否決。我說這些的意思是,國民黨要承認歷史事實,謀求國家統一是立党立國的大政,接受“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事實,會受到全國13億國人的擁護和支援合作主政中國的,這才是國人希望的中國國民黨。另外“中華民國”的本質含義不就是“中華的人民的共和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