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熱烈的三民主義
市長:泥土‧‧‧郭譽孚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熱烈的三民主義】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原論──三民主義之研究〈原於1980年自費出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第三章 清末民初國內思潮概觀〈一〉
 瀏覽391|回應0推薦0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三章  清末民初國內思潮概觀〈一〉

通常,所有思潮原來只不過是社會中眾多想法裡的幾種平凡的想法。它們能夠成為社會中被注重的思想力量,大約就都是人們基於對社會、國家或者對於民族的歷史、文化的認同,經過選擇的過程而造成的。尤其,當人們面對新局面不能不反省和重新抉擇時,人們為了找出處理新局面中各種問題的方法,總是不能不在所有可見的眾多想法中去找出一樣想法,做為自己處理問題的基礎。一個在眾人思辨爭論之後,共同選取和同意的想法,常能在社會中表現出它的力量,這就是「思潮」。

我國近代史上思潮的形成,正是愛國者在感受到近代中國史的悲劇後,經由或多或少的反省,依照各自的認識和不同層次的覺悟,而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這些力量,有進步的,也有保守的;有激進的,也有調和的。它們的不同,正代表了做為過渡時代的意義。三民主義就是在這個時代的思潮中經由先生的培育和處理而發展出來的。顯然,就如沒有看清同時代人物的形象,我們將難以真正認識偉人的偉大。為了便於以後認識和把握三民主義的形象,所以我們把同時代原來頗為糾纏的思潮;區分為保守、激進和調和三種來敘述:

一、保守思潮

首先應該指出的,在歷史事實的發展中,「保守」並不一定是個十惡不赦的「形容詞」。尤其,對於一個發展已經十分完美的社會,其中「保守」的意義,並不就表示停滯和消極。它所表現的往往是對於文化,對於政治、經濟及社會體制的守護。是每個社會組織和制度充分發展後,都會產生的慣性定律。然而,也應指出,保守思潮對於歷史發展的變化,也確有其停滯和貽誤的可能;以下,就把所謂「保守思潮」,盡量用客觀的態度來敘述:

甲、禮義立國說:前面已提過,我國傳統中有泛道德主義的強烈傾向,並且有「德治」的理想;在時代思潮中,正可以用同治初年,新政開始時,士大夫的「正論」和「至理名言」來認識。當西方列強以「船堅砲利」壓迫中國,部份知識份子主張學習西方技藝時,「正論」的士大夫們就以傳統的「仁者無敵」、「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這類觀念來阻礙當時自強運動的開展。

乙、中體西用說:這是一個偏於玄妙的觀念;它是在承認了「禮義」已不足以立國後,保守的知識份子所提出的主張。細看之下,我們應可以感到它和前述「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的相關性。它引用了傳統中「體」與「用」、「道」與「器」、「本」與「末」的觀念。其中隱含了傳統中「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不器」、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認識,它相當表現了當時知識份子對於傳統文化的深切感情︵註1︶。在戌戊變法前後,這個觀念極具力量,當維新派指出「道」、「器」不能分立,而倡「中西融合」以及「道應隨器變」的主張以推動較大幅度改革時,這派保守的主張則以「若全不學為學為政本末‥‥直似正須中國一變而為外洋政教風俗,即可立致富強,而不知其勢小則群起鬥爭,召亂無已‥‥」的說法來反對大幅度的改革。

丙、精神文明說:這是保守思潮隨時代而轉移時,在五四前後才形成的觀念。它包含有東西文化二分與排斥的觀點,缺乏近代「文化相對論」的認識。這一派保守人士,即將西洋文明指為物質文明,把傳統文化肯定為精神文明,往往其中也仍涵蘊了精神「高超」過物質的認識。它的根據,在前述的「中體西用」說傳承和轉化以外,主要的應該是受到第一次歐戰後,歐洲哲學界經由歐戰的殘酷而自責的影響〈註2〉。這種西方學者對於西方科技文明的懷疑和不滿,成了當時這種精神文明說有力的反證。

簡言之,在整個保守思潮的發展中,我們由三民主義推動社會發展,並且正確評估民族文化價值時,我們應可發見保守思潮,一貫地有急於肯定傳統文化正面價值的傾向;似乎缺乏充分地反省;在巨大的變局中,究竟需要些什麼?以及如何發展出什麼,以增強社會應付變局的能力?

然而,值得一提的,這個思潮到民國二十四年所發展成的「本位文化建設」主張〈註3〉,已顯示出了保守思潮正由對於傳統文化消極的闡釋和防護,轉而注意到社會「此時此地的需要」,強調「建設」在文化發展中的意義,為原來保守思潮的方向,只示了較為理性的和發展的而非停滯的道路。

註1:這種情感,就一般強調理性者言,常常有卑棄它的傾向。事實上,我們雖確應看清它的錯誤,但是實在沒有卑棄它的必要。

註2:此說以梁啟超由歐洲返國之後而大盛。梁著「歐遊心影錄」可以做為時代背景的一個明白解說。時當民國九年,歐戰結束以後。當然。在此應指出,梁氏在我國近代思想史的卓越地位,不是由於這個主張,而是由於他早年對於中國社會和文化變革的深刻構想如梁著「新民說」即是。

註3:這是民國二十四年由王新命、何柄松、黃文山、陶希聖、薩孟武等十教授提出的主張。其中指出,流行的英美派、蘇俄派和德義派,都輕視了中國空間和時間的特殊性,頗有些意義。但是,僅僅強調「本位」及「特徵」,根本上並沒有對急待著尋找出路的中國新文化,提供有效處理的具體方法。僅僅「不守舊」、「不盲從」、「去其渣滓」、「取長捨短這類名詞,實在是它不能為當時接受的主要原因。〈請參考「胡適與中西文化」,牧童出版社,頁一二七~一三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127&aid=21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