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台灣史觀──〉
追尋的旅程
作者.楊渡 2007-05-17
一年的專欄,在今天結束了。還記得剛開始時,我坐在香港機場的過境大廳裡,開了電腦中的一些檔案,心中猶豫難定。我曾以《金剛經》的三十二品為架構,寫了三十二則短篇愛情故事的大綱,想寫愛情的各種面向。然而,我還想寫凱達格蘭人的故事,他們是台灣最早面對全球化的民族,從無法睡眠開始流浪到台灣,歷經祖傳的金山被發現,最後消失在「民族通婚融合」的大爐子裡。故事精彩,最重要的是我想從全球化的觀點看台灣史,以及一個民族的消失。
我更想寫的是我父親的故事。
十二年前赴美進修。當時美國經濟不景氣,亞洲經濟奇蹟遂成為學界稱頌的模式。學界熱中探討亞洲奇蹟的背後原因,包括:國民儲蓄、政府公共投資、土地與勞動力便宜、中小企業的崛起、家族式的管理、儒家思想與價值觀等。然而,我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受。那是來自我的家庭經驗,以及多年在地方基層採訪的認知。
那不是理念分析,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故事。我的父親只是一個鄉村農民,像所有農民一樣,他在經濟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農業資本轉移為工業資本的大環境,農業的沒落,工業的崛起,他必須尋找出路。他受教於日據時代,小學畢業,缺乏現代性的經濟知識,更不必說國際觀了。他只能自己摸索。用農民社會裡的人脈觀念、社會交際、家族式的經營方法,來尋找出路。
他走過許多彎路,上過許多當,曾經茫然,也曾痛徹心肺的付出代價。祖父在土地改革中取得的一點農地,在困難的時候,被他拿去出售償債。我母親為了幫父親的支票解套,開了她的支票,還因票據法而入獄。我曾陪著祖母,站在黃昏的空蕩蕩的工廠,撿拾俗稱「鐵屎」的廢鐵屑,去換一點錢來維持生活;也曾面對房子被檢察官查封,差一點被拍賣的危險,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無家可歸了。
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開始在思想上為自己找出路。因為憂懼未來無路可走,只能休學做工養活祖母,我在心中開始建構自己的烏托邦:貧民醫院,貧民收容所,給老人安養的醫院,給孩子上的貧民學校......。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父親帶來的。一開始,我非常不諒解父親帶給家裡的困境。但成長後,我跟著父親南北奔波,才明白這一切的背後,有一個更複雜的故事,一個從農轉工的大時代的家族故事。當我開始用一個更遠的距離去看父親和他的奮鬥時代時,那整個台灣在全球工業化的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就更為清晰的顯現它的原型。而我父親的形象,也更為高大、勇敢和寂寞。
我於是帶著深情,開始寫起這個專欄。從最早的凱達格蘭人,寫十七世紀第一波全球化的時代,台灣無法回頭的命運;到後來我父親無法回頭的工業化的命運。
如今這個專欄雖然結束了,但於我,卻彷彿只寫了一個長篇故事的大綱。但願到2008選舉結束之後,我可以回家,好好寫一個長篇的故事。那可能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謝雪紅說過:「人生是追尋真理的旅程」,旅程中我們可以分享這一段閱讀時光,也是緣分,謝謝你這一年的陪伴。握手!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2007年05月17日)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