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為在「乘著歌聲的翅牓」城市中與摯愛台灣的網友出岫兄的回應文,由於深感此一公共議題極為重要,故此來我城市公開,歡迎討論,並賜高見〉 出岫兄:
由於對於音樂,我懂得的實在不多,完全是感受而已;我很難論述──
我只能就歷史文化上的認知與兄交換意見如下:
您的結論是──
「在文化上,在漢文化原有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日本文化,以及自己這半個多世紀海洋文化的發展,已經有他的特色及深度。」
我要談的是就您的結論提出我的看法──
一,漢文化;二、日本文化;三、海洋文化
其一,關於漢文化,我很懷疑現在台灣還有多少漢文化?日據下的耆老有漢文化,國府文化復興,只是招牌,效果有限;如今「去中國化」還有多少,值得懷疑──在個人的理念中「漢文化」是「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是「子從父之命,安得以為孝乎」──前句見於「大學」,後句見於「孝經」。
其次,關於日本文化,我很懷疑當年台灣吸收了多少,就我所知,由於日據初期殺我先民太多,且政策歧視太久,所以我台人多不服;要直到日據末期皇民化運動,年輕人才開始鬆動國族認同;這個問題,我想借最簡單的一項來探討──日本文化可見於深思熟慮的圍棋,日人在台從未對我台人推廣,也從未聽聞我台人在五十年間有高段棋手;由此觀之,小林善繼在「台灣論」中所謂,「日本精神保留在台灣」之說,我以為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復辟的藉口,也是扶植李登輝的理由;李登輝老先生的日本觀,其實不是真正的「日本精神」,只是當年大日本教科書中蔑華的日本皇民精神而已──文化是要積累的,只是皇民化運動,怎可能就得到日本文化的精華?──李登輝取得大位後就莽撞地公開蔑視國民黨,我真不敢想那是真日本精神?〈既使當年真正日本人也不敢如此蔑華──就像,日據下之台人到日本並不如在台灣之受歧視之甚也〉
其三、談流行所強調的所謂「海洋文化」的觀點,就歷史言,中國曾經有著名的「鄭和時代」,俗諺有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說法;我很懷疑您提出所謂「海洋文化」是否有其必要!?因為,在基本的認知上,我相信任何真實人生都是艱難的,所激發的潛力是相近的;所以把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對立、優劣,我覺是不能切合實際的。如果人家辯護中國有海、也有陸,那要如何修改這種論述?至於,過去世界史上的島國優勢,我的理解中是它以海為屏障,不容易長驅直入。那不是文化的優點,而是地理的優勢。島國英倫,二戰以前的千百年間,歐陸要大規模渡海不易,並且歐陸交戰不已,英倫乃有最好的整軍精武的條件。例而言之,英國在二次大戰後威風不再,是因為載具或武器射程已輕易地克服了海峽的寬度;他們的文化沒變,但此重要優勢已失,所導致的結果。
根據以上三個方面,我覺得我們台灣在歷史文化上的優勢並沒有積累起來;也就是由於「蔑華」,由於「去中國化」,徒有某種反華的尊嚴,卻限制了台灣某種反日的尊嚴的歷史文化;所以就純粹的積累言,固然我們的文化可能沒有增加;就積累的文化素質言,則近十數年來,過份強調想像的尊嚴,完全脫離了應該有的批判與自我批判的精神〈類似前述的「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精神〉──這由李扁路線所導致的社會不安,卻不知檢討改正上可以見到。
基於以上的認知,所以我對您結論的樂觀,抱著極審慎的態度。
我反而擔心,如果長此以往,台灣文化大概有一天會變成另一種東方的吉普賽文化,由這種所謂的「本土派」遊盪世界各地。
以上是我衷心審慎的省思。
研究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泥土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