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 會用各種方式 讓我知道
自然會找醫生 尋求解方
那情緒呢
最常聽到的是說 不要生氣 但就在氣頭上 又怎能不氣
修養再好 都難免
情緒的反應 始於何處 似乎很有趣
外在環境使然 情緒自然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
身體有身體要完成的事情 開心 與不開心都是
情緒欠佳 可能口出穢語 或態度惡劣 甚至動粗 都有可能
既然情緒使命必達 那我怎麼覺察 才能與情緒的我 共生存
尋求出口 也接受這樣的我 自然風雨來去 有起有落 這都不是問題
我把情緒當成問題 敏感也好 擔心也罷
那能否問題的邏輯挪開 情緒帶來的各種作用 也就只是作用
我在生氣 或 生氣中的我 我理解嗎 我接受嗎
不理解 所以情緒很明顯 不接受 所以抗拒 甚至失控
既然我有如此面向 氣自己 或生氣別人 都是情緒帶來的 不能取代全部的我
所以 真實的我相較於情緒更令人興趣昂然 不是
真實的我 沒有情緒的 十分平靜 因為沒有外在環境的條件 自然不用情緒主張
自我也沒有那麼重要 不用凸顯這個我 也沒有我可言
也就只能是真實 全部 且絕對
在絕對面前 我微不足道 一點重要性也沒有
試問 是要拿誰來當成生氣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