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股票長期投資第二站
市長:蕭金星  副市長: Y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商業理財股市期貨【股票長期投資第二站】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幫幫我填學術研究問卷啦!! 匿名的喔^^
 瀏覽2,482|回應2推薦0

alicechi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各位朋友你們好:
我是中央大學資管所研究生,
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關於網路購買金融商品的學術研究,
懇請各位朋友協助填寫問卷並幫忙宣傳,
同時為感謝您對於學術的支持,凡是有效問卷,皆可參加抽獎,
我們提供豐富的7-ELEVEN禮券作為獎品……

以下是本問卷的連結:
http://www.my3q.com/go.php?url=alicechiang/46364

本研究為學術研究,匿名問卷,敬請放心填答,
十分感謝您們的幫忙,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我聯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6&aid=2150266
 回應文章
論學術研究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2) 從13歲江蘇農村孩子神童竇蔻談起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論學術研究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2) 從13歲江蘇農村孩子神童竇蔻談起
https://city.udn.com/3446/2150266?tpno=0&raid=2808536&cate_no=0#rep2808536


本文不能算是同名前文的續篇

論學術研究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150266&tpno=0&raid=2382428&no=3446&cate_no=0#rep2382428


而前文所言 在語義上也沒有陳述完全
日後會補上 此處只是要討論下錄新聞

這個神童果真不凡 
當年的我 儘管可能有許多人驚為天人
cf
> 教育英才 (15) 與中國時報閻紀宇兄談我曾大川何以具過人之處(有關神經元與神經鍵)
https://city.udn.com/3446/1689480?tpno=0&raid=2589555&cate_no=0#rep2589555

從愛迪生的名句[天才是一分天賦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來談[資優教育]變形為[聯考型式](3) 幼年自述
https://city.udn.com/3446/1689480?raid=2109242#rep2109242

從愛迪生的名句[天才是一分天賦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來談[資優教育]變形為[聯考型式](2)_敘述與反芻
https://city.udn.com/3446/1689480?raid=2096363#rep2096363


但是我當年還沒有這麼清晰的思路 也沒有這麼大膽的立論
我與神童竇蔻的差別在於 嗯...
依據坊間一本心理學的說法
書名不記得 但是該作者寫了一系列的男女心理學
該系列名為 Man from Mars, women from Venus
該作者提出小孩的學習能力有三種
walkers, runners, and jumpers
神童竇蔻可說就是極速的 runners 天縱英才
而我是所謂 jumpers 
依據該作者對 jumpers 的定義:
怎麼學也學不會 笨的要死(我那被稱為才女的母親至今還把我當小白癡)
卻突然有天自己跳上腳踏車 騎的飛快
也就是說 突然開竅了
而該作者指出人類文明的躍進 主要來自這種悲劇天才
我之所以是 jumpers 
上摘前文兩則已經談到了
我因幼年腦袋嚴重受損 所以我的認知方式與正常人明顯不同
若干正常人視為 piece of cake 的小事
卻對我造成極大的困擾
反過來說 人人對我學習認知的方式都感到詭異到不可思議
因而懷疑我是大奸巨寇
我是不是大奸巨寇 我想
許多派來探聽我種種的探子
都會如是稟告其主子:不過一介尋常人 有如狗屁
如你知道 原始cathy2004 是怎樣的單純到不可思議的女人
而連她都認為我笨得好欺負 
你就很難將我在此影響世界的鉅作與我本人聯想起來
那些探子看人只能從
是不是大奸巨寇來判定一個人是不是領頭羊
根本不信我這種〔長不大的小孩〕
也就是說 
他們所相信的是〔狼行天下 吃肉_狗行天下 吃屎〕
在其眼中 我是後者

神童竇蔻北大開講遭拒 其實與我的處境是相同的
因為我們的出現 影響甚鉅
倘使我輩聖人當道 
許多當紅權貴 不論其是否在教育領域 都可以逮懶趴自殺了

我不知我是否能在此生當權
但我知道這個世界對於中國的驚懼
有極大的層面是來自我曾大川的影響力
我若有他日 我一定要讓神童竇蔻站出來
中國若有明日 要靠這樣的天才來帶領

神童竇蔻說的非常有道理 
儘管違反了我們一般的認為_〔尊師重道〕
理由在於 換個方式說
我們怎麼不去尊重孔子的老師?
再者 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我們為何褒揚孟子 而對孟子的老師姑隱其名?
理由就是 
孔孟是聖人 他們的老師不是
老師的任務就是啟迪出天才 特指像我這樣的 jumpers 
結果呢 學術界貢高我慢的混蛋 幾人不是?
學術界攪七捻三 混吃混喝 違法亂紀
乃至甘為資本家奴僕者 又豈止馬英九? 

回到神童竇蔻的語境
他要指出的是 
一切學問 彼等師者 必也謹候聖人作教
我雖然不把達賴當聖人
但是藏傳佛教在此對聖人的恭謹態度
卻是神童竇蔻的語境
當然北大那批貢高我慢的混蛋教授當然很不爽啦~!
這就是中國的道統多半失傳的原因-學術界攪七捻三 混吃混喝
不像先進國家的學術圈維持住相當的自持
漢人文化圈中總是一群王八蛋把持了學術界
中國自天朝地位跌下來到人人賤之
可以這麼說就是因為這個理由
中國人為何特別講究道德倫理
從佛魔傍生的觀點視之 就是中國人特別沒有道德倫理!
我們的社會太縱容這類王八蛋!

最後 我還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下本題
四庫全書的總編輯_紀曉嵐 與劉羅鍋 大陸捧的要命
讓我們來想一下 
他們的〔狡智〕的確有些大快人心之舉
但是他們可曾對當時那個社會
如我曾大川般提出對系統性風險的〔矯治〕否?
答案當然是否
這是我們毋須對其有過高評價的理由

同樣地 我們常言包拯斷案如何英明如神
讓我們這樣想 包拯所爭到的公道
與整個宋代 乃至中國歷代 乃至全天下的不公不義
這個%是如何微小?
我不是說我們應該如芝加哥學派所言 不要爭那個公道
而是我們要想想如何讓牛鬼蛇神無法混吃混喝
而馬英九還沒走馬上任就忙不亦地與資本家鬼混
就是現成反例
更不要說那該死的李登輝與陳水扁
與其下那批猴急等著要作官的臭老九
說老實話
我能否用兩件事(台北縣升格大賣官)(濫發工程圖利他人)  
是否阻止得了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升任營建署署長 我都沒有把握 
更甭提說要讓他下半輩子因案死在牢裏

理由很簡單 
這件事到現在還被馬英九背後的攝政王_林榮三 郭台銘 許文龍等人
壓著 浮不出檯面
甚至美國為此不願見馬英九 也無法讓馬英九痛定思痛
這還不能說是資產階級誤國否?


結尾的第二部份 我有話和台北愛樂來說
貴電台最近由王韻琴小姐主持的節目 相較於彭廣林沒事哼哼哈哈的屁樣
好太多了 
當然我也要表示許多主持人都把節目弄的很好
但是讓我們想一件事
當我們說道貝多芬 說道舒曼 說道莫札特
乃至整個西洋古典樂時
千萬要搞清楚一件事
我們不是要回到那個〔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的年代
不要再沒事放資產階級的狗屁!
這件事連同你們的廣告一樣令人作嘔!

有關及此 
關渡藝大的蘇顯達教授曾上某人節目
因以下這篇文來向我表達敬意:
On the futilit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XIV>
棄兒與稅率__凱因斯經濟學對政府職能的理解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1187&tpno=0&raid=2400322&no=3446&cate_no=0#rep2400322

小提琴學系的系主任_蘇顯達教授深知
唯有按我前文所云 以建立〔富而好禮〕的均富社會
古典樂的振興乃至藝大學生的出路與生計 才是可大可久
台北愛樂電台若想越來越茁壯 也是同樣的道理

今天我們要想想
莫札特 舒曼為何會早逝?
莫札特 貝多芬為何要慷慨資助同濟會 
用以刺殺無道的國王貴族 用以刺殺為富不仁的資本家?
我想 蘇顯達教授深知其是 可以請教
希望貴電台從而改變目前令人作嘔的趨炎附勢


=========================================

13歲神童 北大開講遭拒
【世界日報╱本報北京八日電】
http://udn.com/NEWS/WORLD/WOR1/4291292.shtml
2008.04.08 08:37
pm


2008 年3月27日,有「神童」之稱的13歲江蘇農村孩子竇蔻,應北京大學學生徐建雷的邀請,來北京大學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他還未出版的新書內容《教育大革命宣言》。華商報報導,為了這次演講,他稱自己徒步21天,可到了未名湖畔,別人告訴他,講不成了,北大並未同意其開設講座。

竇蔻是誰?他從6歲開始被稱為「神童」。6歲出版第一本自傳小說《竇蔻流浪記》,被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為「全世界最小的作家」,後稱該作品被台灣一國際出版集團購買了版權,將其改名為《我給老鼠換個胃》,向世界華人地區推廣發行,從此一舉成名。

後來,他8歲小學畢業,10歲初中畢業,12歲高中畢業,在這期間一口氣出了四本書,被稱為在爭議中成長的高產作家。對於他的高產,竇蔻的解釋是,他從兩歲半開始和父母四處打工為生,顛沛流離的生活豐富了他的經歷。

去年,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了一段時間的竇蔻,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他稱自己考慮出國留學,已有印尼總統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加拿大聖瑪麗大學三所學校邀請他,但他年齡不夠,因此在15歲出國前要走遍全國宣傳奧運。

在竇蔻步行八百公里到北大後,講座卻不能舉行。「我覺得北京大學太沒有誠信了,他們把我騙了?」竇蔻很氣憤:「當時這個北京大學學生會的頭目說看了我的博客,請我去北大搞一個講座,到了北大,他居然沒有告訴我,還安排記者採訪我,後來,是一個記者說漏了,我才知道講座的審批沒有下來,理由是話題太尖銳。」

竇蔻講的話題是什麼呢?在他的新作品《教育大革命宣言》,第一章叫作「教師稱謂的革命」,主要論題是「不要再將教師放在不恰當的位置上了,而應該將教師的名稱改為:學生服務員。」他在的論調非常尖銳,如「現今中國沒有真正的教育家,只有那些跟鞋匠、裁縫、護士等職業相同並賴以謀生的教書匠」、「我們這一代也不需要教育家,我們只需要有思想的、高素質的的學生服務員」等等。

【2008/04/08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6&aid=2808536
論學術研究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論學術研究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150266&tpno=0&raid=2382428&no=3446&cate_no=0#rep2382428


有人拿我臭罵朱敬一與 Academia Sinica 以及國內佛學界的文章給他看
便有了以下這篇中時的投稿是朱某的婉轉回應
因為是婉轉 所以我在此就不舉詈言激越的前文
算是給他一點面子

在此就科學哲學 Wissenschaftsphilosophie 的高度
對於學界的現象提出反思的警言
談的是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科學]一詞是民初才有的新詞
以往兩千多年來都稱為[道學]
今人所理解的[道學]一詞是狹義的[道家玄學]__道家本體論與本體方法論

因八國聯軍等一連串的國禍家亡
在所謂的有知之士 如胡適 如魯迅 如馮友蘭 等等
強力主張西學建國
否定張之洞的[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中國舊有傳統全數掃地出門
包括孫中山自己是醫生 西方藥石罔治之餘也不看中醫 可知其烈
這當中的話題很多
陳寅恪 牟宗三 張君勱 梁漱溟 太多太多人都發表了各種主張

而我自己學西學卻看到的是
西方剽竊自中國的學術之後 改個模樣 回中國兜售
結果今人還當遠來的和尚會唸經 當寶貝的事例 多如牛毛
個人之諸多前文已經指出若干
此處另有主題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故不言他

道學的意思特指種種科學當中
[恍兮惚兮 其中有相] [恍兮惚兮 其中有神] (道德經)
之所以是[恍兮惚兮] 並非神識不清
而是學問之深奧處 就算博學大彥也只是懵懵懂懂
如同我們走在陌生的路上 (故曰'道'也)
不知(所謂[恍兮惚兮]也)
哪條路才是通往我們要去的地方
這個[尋道]就是[分析]的學術進路 (佛學中作言[分別說])
(不過[英美分析哲學]得另起他文論之)
也就是說 當今所謂科學 其來自英國經驗論的說法
都只是[遍計所執]的[以相為實]的思維錯誤
更糟的是
還不是以現象學所謂的[現象](思惟的鏡子) 上所言'道'也
而是更膚淺的[事物之色身]
這其實是因為美國那個在十九世紀以前毫無學術可言的環境下
由當代的一些人窄化[英國經驗論]而形成的[美國實用主義]
所造成的[丘八哲學]
須知哲學乃科學之母
當這種哲學不過丘八
其因而生成的種種科學都也很快面臨[深入奧境 無以為繼]的狀況
及早地出現[經驗論的本體天堂]
自以為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套佛教的話頭 這就是種種天界形成的理由
思維無法再前進(即言無法再[破相寂滅])
而落入認知平板化的呆滯狀況
所以有販夫走卒的呆滯狀況
也有大學教授的呆滯狀況
程度不一而有種種天界 都自以為已經[止於至善]
其所不能解決的事端
就雙手一攤而告: [沒辦法 事情本來就是這麼回事兒的啊!]

說完道學義涵
其次是本文的題目
偽道學(偽科學)的問題
何言偽學?
偽學之一種是有如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天動說]
轉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地動說]
儘管如今我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中心
乃至我們的銀河系也不是宇宙中心
但是無論如何
星相學的基礎__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天動說]
已經被判為偽學了
這種學術典範移轉 我們通常口下留德
比較少稱之為偽學
但是西方得自中國的啟迪
卻時常見到反噬
判定邏輯不清晰或是邏輯有明顯斷裂處
乃至於不能數量化或是不能從現象界取得徵相
就被判為偽學
這其實是希臘神話[戀母情結]中[弒父]橋段的活劇碼

舉例駁之
不論天動或地動說
在當時都不能解釋為何地球會懸浮於虛空(宇宙)當中
甚至於不能解釋地不是平盤而是球狀!
這即使到了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當時人们還以漫畫嘲笑之
我所見過的一則古漫畫
一則是蘋果樹下 有如時鐘鐘面呈一圈的一打人
這12個人的足部都對向一點
所以看來像是空中漂浮12個人
有人站立 有人倒立 有人左橫 有人右臥
另有一人(第13人) 在蘋果樹下被乍落的蘋果砸的莫名其妙
這個[第13人]有暗譽 表示離經叛道 (出賣耶穌的馬太)
這在當時基督教權威極重的環境下
這是對牛頓有足以要其老命的指控!
如何?
牛頓的萬有引力才可以解釋為何是球狀的陸地
可是他也沒辦法解釋為何[地球會懸浮於虛空(宇宙)當中]!
按照西方駁斥中國學術傳統的罵人法
你牛頓這不是片面嗎?
因為牛頓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不能解釋為何[地球會懸浮於虛空(宇宙)當中]!
所以就是偽學! (如該漫畫中所欲表達的意圖)

在我看來許許多多的傳統學問
就是這樣被胡亂地批判成偽學
而這些二毛子跟著瞎起鬨 更是可恨!


吃個飯先
回頭再說


===========================================
中國時報 2007.08.27 
知識分子 有距離才有高度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82700218,00.html
朱敬一

自一九八五年返國任教迄今,匆匆已二十餘年。記得剛回國在研究所授課時,命題難易掌握不佳、分數寬鬆收放欠妥,給研究生們造成不小的壓力。某一年耶誕節,學生們致贈卡片一張,上面寫著「很高興這一年來與老師一起成長」,幽默中帶有一點諷刺與抗議,令我產生相當的警惕。的確,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警惕、成長。我們都是平凡人、都有性情、都會思慮不周,當然也都會犯錯。思慮不周是「惑」,犯錯是「踰矩」。孔老夫子要四十才能不惑、七十才能從心所欲不踰矩,可見這終生學習的過程有多麼漫長。

教書二十幾年來,對於法政經社各個學門漸有涉獵,勉強可說對於社會科學沒有「大惑」。但是這些年來,自己始終對於「學」與「仕」之間的應然關係,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仍然有些模模糊糊的疑惑。尤其是,華人社會數千年來「學而優則仕」的古語早已深植人心,於今雖然時代情境不同,但究竟如何不同、此不同情境又如何影響學仕分野,總想要清清楚楚的辨明,才能去惑。這篇文章是一點心得分享,其中有八分是自省,只有兩分敢說是抒論。

當我們討論學與仕之間的關係時,前者通常是指教授、研究人員、知識分子,或是中國古代所說的「士」。雖然今日之環境複雜百千倍於古代,但是對於知識分子與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古人的了解相較於今日學者卻是毫不遜色。一代大儒余英時先生指出,在主政者心中,「知識分子最不可愛的性格之一,便是他們對於國家的基本政策或政治路線,往往不肯死心塌地接受;不但不肯接受,有時還要提出種種疑問和批評。」對於這類政策批評,主政者當然會感覺芒刺在背。但是奇妙的是,一旦主政者重士貴智,把「士」變成臣下之後,從政學者的智識「便將完全為人主效忠,絕不會發揮任何批判的力量」。余先生這一段文字的整理,其實是出自馬王堆的黃老佚文,可見兩千年前的學者對學與仕關係的參悟,就已經相當敏銳,將學者從政後喪失風骨的危險,描述得淋漓盡致。

為什麼學者從政、從知識界跳到政界,就可能會如余先生描述的「性情大變」呢?社會學泰斗韋伯在其著名演講中指出,學者的特性就是「距離感」與「判斷力」,而前者尤其重要。唯有與外在事務保持一定的距離,學者才能有「清醒的頭腦與理性的判斷力」,甚至堅持到獨排眾議、逆流而抒論的地步。但是政治基本上就不是一個能夠保持距離的行業。韋伯說,政治的本質是投注熱情、採取立場、進行鬥爭、獲得權力。固然從事學術研究也需要熱情,但是學術熱情只是一種專注的態度,一種甘於寂寞的執著。韋伯描述學者要有一種「從前數千年歲月已逝,未來數千年靜默等待」的內斂涵養,理性而持續的獻身,以一種「若不工作到凌晨一點,就不算是一個教授」的堅持,去面對學術志業。

但是從政則不同。政治熱情是對政策的投入與責任感,韋伯形容為一種「莫名其妙的亢奮」。政治人物的成就來自於權力,其爭取權力的過程,難免要喚起或接納民眾的激情、要順從外在的壓力、要強悍地與政敵鬥爭、要維持捨我其誰的參與、甚至要選擇立場暫棄是非。凡此種種,都是與學者們「保持距離」、「維持理性」的堅持格格不入。因此韋伯說,「從政的美德與學者的美德是不相容的」。進一步言,如果學者在學校內就巴望著官場的權力大位,或是在官場與學術之間跳躍游走,恐怕也很難保有韋伯所說的兩種美德了吧!

讓我們再回來華人世界看看相關的說法。余英時先生曾指出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有其客觀的準則與內在的理路,堅持其求真的精神與節操,如此才能超越、批判。我認為唯有如此,才可能真正達到韋伯所說的學術要保持距離才能維持客觀,這一點不難理解。但在此我要強調,唯有保持距離,才能維繫余先生所說內在理路的清明,才可能超越對立、拉出高度,做成有益社會的見解。

就以最近喧騰一時的司法案件為例,司法檢調也好、電視名嘴也好、社會大眾也好,一旦沾染了政治立場,不能保持距離,就再難維持內心理路,提出具有(人權)高度的見解。同理,學者專家踏進了政治,又豈有倖免之理?

綜上以觀,學術與政治不僅路線不同,而且幾乎是互相排斥的。韋伯不但將教授學者與政治判斷做嚴格的劃分,甚至希望學者避免在自己專業的範圍外說話,更要對表態性的政治活動保持緘默。就長期而言,韋伯認為學術不該是投身政治的踏腳石;他認為:學術必須要獨立於政治之外,才可能為政治提供服務。

把前述中西兩位大學者對知識分子的定位投射到台灣,我們大概就會感到極端的不安。台灣今日的問題 已經不只是學政界的過分「交流」,甚至連學者應有的距離感,都已經極為模糊。十幾年前,我與數位同事在台大校務會議提案,要對教授借調官場有所限制,以避免學官兩棲之弊。但是在戒嚴與一黨專政的長期陰影下,這個借調限制提案,只能消除學官兩棲的不理想現象,卻無法釐清學仕殊途的根本觀念。十多年後的今天,學術界所扮演的批判角色已是每況愈下。在藍綠加速對立下,台灣幾乎已經難以存在保持政治距離、維護立場中立、敢於政策批判的空間。台灣的意見似乎永遠是兩極二元,而愈來愈難看到允厥執中的、具有知識高度的黃鐘之言。

走筆至此,我終於析解了「白馬非馬」之惑。添了政治顏色的學者就少了距離,少了距離的學者就失去了高度。失去了高度的學者還能不能算是學者,也許就要去問公孫龍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6&aid=238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