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股票長期投資第二站
市長:蕭金星  副市長: Y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商業理財股市期貨【股票長期投資第二站】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可輕信媒體>連美聯社這樣有公信力的媒體都...
 瀏覽4,345|回應16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可輕信媒體>連美聯社這樣有公信力的媒體都...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37289&tpno=3&no=3446&cate_no=0


=======================================
備註:

因為全球太多人想要知道我把前文乙篇 傳給了誰
>> Fw: Just ignore this if you and your friends or your rivals do not invest any.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27310&tpno=0&no=3446&cate_no=0
所以聯合報將本網棧右上方的尋找功能取消
造成許多不便 也包括我本人在內
職是之故
我目前將各欄首文編入

>>cathy20048 所著各文總目錄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349898&tpno=0&no=3446&cate_no=0
日後還會進行分類與子目錄的建立
以及關鍵字 乃至簡介說明
一時之間還作不完
不方便在所難免


==============================


看過[鹿鼎記]我們都知道韋小寶騙人不穿梆
靠的就是[十句話中 九句是真話]
要命的那句就偏偏是謊話
媒體與各種[專家]放言胡說八道
個人已經多次舉出
以下再添一例

以下是8/9當晚美聯社的報導
其中一句話
它說:[10年期美國國庫券殖利率4.39%是((((去年四月))))以來的最高點]

The yield on Treasury's benchmark 10-year note rose on Monday to 4.39 percent,
the highest it has been since last April.

這句話很關鍵
卻是一句謊話

請看下址所附的10年期美國國庫券圖: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TNX&t=6m&l=off&z=l&q=l&c=
((((4.6%))))以上的高點
明明出現在今年四月下旬
怎麼可以說[4.39%是((((去年四月))))以來的最高點]?

再看這張圖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TNX&t=2y&l=off&z=l&q=l&c=
明明去年六月還出現((((4.8%))))以上的高點
怎麼可以說[4.39%是((((去年四月))))以來的最高點]?

原因是
美國聯準會只要一提高利率
就會使得各種炒作股票的美國證劵業者的資金成本加重
因為他們的資金以及其他可能買入股票投資的資金
多是靠貨幣乘數來擴張信用的
所以一旦央行(FED)緊縮信用
就會壓迫到他們的高價賣出
危及他們的獲利

所以下文中其他部分都算中肯
就是這時候塞了一句謊話
就可以騙人成功
和韋小寶一樣[十句話中 九句是真話]
要命的那句就偏偏是謊話

國內的財經新聞尤其亂騙一通



希望聯合報各版主共同留意這個問題
更多的理由請見舊文
>>> 聯合報各網站的版主們!
請團結起來反抗資產階級與政客 以及他們的走狗__知識販子所組成的詐騙集團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12078&tpno=0&raid=1320806&no=3446&t=t&cate_no=0#rep1320806


==================================================
AP
Fed Likely to Raise Rates a Quarter-Point
Tuesday August 9, 9:54 am ET
By Martin Crutsinger, AP Economics Writer

http://biz.yahoo.com/ap/050809/fed_interest_rates.html?.v=8




Federal Reserve Is Expected to Keep Raising Interest Rates; Likely to Go Up a Quarter-Point


WASHINGTON (AP) -- The Federal Reserve, responding to solid growth in the economy after a brief slowdown early in the year, is expected to keep raising interest rates.
The Fed's credit tightening campaign will keep mortgage rates and other consumer interest rates rising as well but at a pace that should slow only modestly the nation's booming housing market, private economists believe.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and his colleagues are meeting Tuesday to discuss what to do with interest rates.

There was a widespread expectation that the Fed will raise interest rates by a quarter-point. That would be the 10th consecutive increase in the Fed's target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 interest that banks charge each other.

The move would push the rate to 3.5 percent, the highest level since August 2001 and more than triple the 46-year low of 1 percent that was in effect before the Fed started raising rates in June 2004.

Although economists once expected the Fed to pause for awhile in its rate hikes, many now believe the central bank will keep pushing rates higher at each of the remaining three meetings this year, leaving the funds rate at 4.25 percent by year's end.

"I think it will be steady as she goes, a quarter-point at each meeting," said David Wyss, chief economist at Standard & Poor's in New York.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opinion has been an economy that is showing new vigor after a slowdown in the early spring.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s measured by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ame in at a solid 3.4 percent rate in the April-June quarter, and many analysts believe it is growing at an even faster pace in the current quarter.

The solid growth helped the economy create 207,000 jobs in July, the best showing in three months. Hourly wages rose by 0.4 percent in July, the biggest increase in a year.

That increase in hourly earnings raised concern on Wall Street that the Fed may start to worry about wage increases making inflation worse. In addition to wage pressures, inflation could also worsen from another flare-up in oil prices, which shot up to a record close of $63.94 per barrel in New York trading on Monday.

Some analysts said that while the outcome of Tuesday's meeting is predictable, the debate inside the Fed is likely to be lively with policy-maker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There is a split between Fed officials who see inflation potentially stepping up and those who think it is remarkably well-behaved for this stage of the expansion," said David Jones, head of DMJ Advisors, a Denver-based consulting firm.

Jones said that while the debate will not affect the quarter-point move at this meeting, it could influence where the Fed decides to stop raising rates.

The central bank is seeking to push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o a neutral level, where it is no longer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but is not depressing growth either. Many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level is somewhere between 3.5 percent and 4.5 percent and where the Fed stops will depend on the central bank's concerns about inflation.

With various signs pointing to stronger 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markets have been pushing up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as well, resolving at least partially what Greenspan has termed the "conundrum" that existed for most of the past year in which long-term rates have been falling even as the Fed moved short-term rates higher.

The yield on Treasury's benchmark 10-year note rose on Monday to 4.39 percent, the highest it has been since last April.

The rise in long-term rates has been pushing mortgage rates higher. The 30-year fixed rate mortgage hit 5.82 percent last week, the fifth consecutive weekly increase.

Economists are not looking for mortgage rates to suddenly begin surging. They are forecasting that the 30-year mortgage will be around 6.25 percent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and probably around 6.5 percent in the summer of 2006, still a historically low level for mortgage rates.

Housing has been one of the economy's standout performers. Sales of both new and existing homes are expected to hit new record highs for a fifth straight year this year, with home prices soaring as well.

Analysts said the rise in mortgage rates should be enough to dampen sales and put a cap on surging home prices in 2006.

"I think housing will start to slow down as mortgage rates start to tick up," Wyss said.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不可輕信媒體之六> 我們外交部很優秀嗎? 當年搞丟沙烏地阿拉伯的方式 一如1964年搞丟法國邦交的方式 你中國時報根本就是搬弄是非嘛!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在看以下所錄的中時社論之前
我要先問的是
外交部從今年四月到現在
人事上有何重大改變否?

之所以問四月到現在
乃因為四月中旬中時剛剛有幾篇社論談到
李大維等等外交部人員不該撤換
文中指其如何如何優秀
結果不出一個月
中國時報又出了這種自打嘴吧的社論
>>無能又無心的外交操作手法

我們外交部很優秀嗎?
就像那個香蕉主義的美國間諜陸以正嗎?
我們外交部很優秀嗎?
當年搞丟沙烏地阿拉伯的方式
一如1964年搞丟法國邦交的方式:

有關本欄首文所指陳的文章[就國際法意義談兩個中國]>>Part 1
 ...
註(2)法國遲至一九六四年才承認中共
此舉仍被當年蔣介石政府視為不義
其實
十幾二十年法國不顧國際現實
依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
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
使法國與中共控制下的廣大土地與人民
一直關係不平
連右派的戴高樂政府都飽受法國國內輿論批評
使戴高樂不得再背離國際法規則
而且當時戴高樂還遣特使來台表示
雖將承認中共
但希望不與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
暗示蔣介石
法國願採[兩個中國]政策
可是蔣卻悍然與法斷交
相反地
法國並未與我斷交
去年(1992)與沙烏地斷交情形同此




你中國時報根本就是搬弄是非嘛!



============================
2006.05.02  中國時報
無能又無心的外交操作手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8+112006050200285,00.html
中時社論

快出門了,我們的陳水扁總統還不知道要到哪裡過境,這是前所未有的狀況。而值得憂心的,還不只於此。

一樣一樣數下來,令人擔憂或搖頭的事還真不少。陳水扁總統明天就要出訪巴拉圭與哥斯大黎加了,但美國卻遲遲不肯正式宣布過境地點,似乎有意讓台灣無法大肆造勢。不要說這會導致安全維護及飛航作業的困擾,一國元首出訪,臨到快上飛機了,還不確定要到哪裡落地,這不是很不尊重嗎?
而巴拉圭財政部長建議台灣再度加碼協助償還外債,哥斯大黎加則與中共趕簽經貿與企業合作協定,更別提哥國已有兩位前總統因為政治獻金醜聞身陷囹圄,陳總統此去恐怕無法不面對尷尬的獻金問題。

此外,由於中共以聯合國維和部隊作威脅,以致行政院長蘇貞昌竟然無法出席邦交國海地總統的就職典禮。另一個邦交國索羅門群島則在大選後爆發動亂,反對派指總理里尼用華人資金收買議員,澳洲外長甚至指明是台灣人的錢,里尼已被迫請辭,新的選舉結果可能決定台索邦交的存廢。

而在這個外交烽火遍地延燒的時刻,我們的外交部長黃志芳也沒有閒著,他攜妻帶子到阿布達比參加華航的首航活動,下榻昂貴的豪華飯店,不只旅費到底由誰出講了幾天還兜不攏,更和同行的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旭成在媒體上幾近對罵開來。

同一段時間,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美國和中東、非洲。雖然訪美的實質收穫不多,又遇到鬧場等不愉快事件,但至少確認兩國將繼續發展合作關係;而走訪中東與非洲,則鞏固了與其經濟成長息息相關的油源,以「大國外交」拓展盟友版圖、壯大和平崛起的資源。

上面的每件事,單獨看都已讓人為台灣憂心了,何況還全都湊到了一起。這不能歸咎於最近運氣特別背,而是長期問題的病徵爆發。更具體講,是從陳水扁總統、府高層到外交決策團隊,六年來缺乏國際觀、戰略能力不足、戰術短利幼稚並且以私害公後的慘痛結果。

看看國際現勢,中共迅速崛起成亞洲經濟強權,「錢」景讓全世界心嚮往之;在國際事務的角色也日益吃重,從北韓到伊朗問題,美國都希望尋求中共的合作。這個擺在每個人眼前的巨大演變,台灣當局卻簡直呆若木雞,不但視若無睹毫無因應,更無力為台灣尋找生機。

現實環境愈來愈嚴酷,台灣的生存挑戰愈來愈艱鉅,但我們這些年來的外交戰術,坦白說,只有慣性,沒有腦袋;只有造勢,沒有創勢。

經援、優惠貸款、成立工業園區、乃至私下的政治獻金,台灣習慣性地一直使用這些籌碼替邦交固盤。固然弱勢外交有其不得已之處,但台灣的價值不只是錢,金錢外交也許買得一時,長期而言卻有害國家形象,偏偏形象是台灣爭取友誼的重要資產。外交決策高層沒有能力找到新的方法推銷台灣、界定台灣,連台灣名聲在中南美因獻金案而大壞時,也不曾積極作損害控制。

更糟糕的是,陳總統等高層把外交當作了內鬥的工具。拚選舉、比造勢、飆排場、「盧」過境,不負責任的挑釁、言而無信的善變、跳躍短視的策略,把辛苦積攢幾十年的外交資產幾乎揮霍殆盡,甚至還刷爆了卡讓全民日後必須付出沈重代價。例如,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盟友,雙方關係卻在區區幾年從頂峰跌到了谷底。長久以來的互信已嚴重破裂,美國對台灣政府的尊重大幅打折,這次對陳總統過境的處理,明顯感受得到猜忌。總統過境地點其實還是小事,台灣現在成了美、中聯手「管理」的問題,才是大事,而是什麼讓美國覺得台灣是比中國更難掌握的危險變數?

台灣高層曾經喊出「烽火外交」,野心很大,可惜往往是把外交樑柱燒了替高層造勢,以致於現在外交戰場四處火起。情況如此危急,外交官員理應全力應戰,結果我們的外交部長卻全家出遊拚外交,並且在海外和國安高層相互嗆聲,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這已經不是外交的問題了,而是更嚴重的、全面的無能與無心。以陳水扁為核心的執政團隊,先是缺乏創機造勢、帶領國家前進的視野與能力,然後又把自己的政經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恣意擷取公器資源,得意時狂妄,挫敗時狡騙。到最後,不要說走不出國外,在國內,也差不多火燒眉毛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不可輕信媒體之五>又一則專家主義的屁話>>工商時報: 股價波段新高得來不易朝野應予珍惜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可輕信媒體之五>又一則專家主義的屁話>>工商時報: 股價波段新高得來不易朝野應予珍惜

下錄這則工商時報的新聞
>>股價波段新高得來不易朝野應予珍惜
說了一大堆屁理由
搞不清楚今天台股衝破七千點的真正理由

真正的理由在此文
Fw: Just ignore this if you and your friends or your rivals do not invest any. 
若不是我猛寄給全世界
哪來這麼多外資要買?!



========================================
2006.04.27  工商時報
股價波段新高得來不易朝野應予珍惜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14+122006042700504,00.html
工商社論

在國內經濟持平向上、外資持續買超加持、朝野政黨對立有望降溫,以及兩岸情勢出現明顯緩和各種條件因緣俱會下,昨天的台北股市拉出一根長紅,加權指數大漲一○九.○四點,以七一六八.九八的波段新高收盤,交易額也擴增至一二四一億元。按理說,股票市場漲漲跌跌,跌多就漲,漲多就跌,朝野原本不值得為股價波動心情有所上下。然而,這一波的股價上揚及交易擴大,除了市場面及經濟面的因素外,國內政治及兩岸因素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為了廣大投資人及工商企業利益,推升股價的正面因素值得珍惜。

從技術層面來看,二○○四年三月初創下的加權指數七一三五是一個關卡,要順利飛越的確需要很多有利條件配合,包括個別上市櫃公司的業績必須有優異表現、股市投資人有錢及有心情在股市上繼續投資、整個產業及經濟呈現正面發展、國內紛亂的政局不再對股市交易構成威脅,最重要的,因為兩岸政策對施政失望的民眾能夠恢復對政府的信心等。因為促漲股價的前提錯綜而複雜,最近幾天股市交易盤中,儘管多次嘗試挑戰這個關卡,但都無功而返。事實上,我們甚至敢斷言,由於促漲股價條件不但具複雜性,而且具困難度,即使政府有心藉著股價大漲以激勵民心宣揚政績,但以當前國內股市規模不小,國際化程度又高,輕舉妄動結果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昨天的一舉闖關成功,雖然與一再創下多年來股價紀錄的日韓美股市相比時間太遲、幅度太小,但已經相當難能可貴,值得朝野各界對背景因素予以進一步了解,進而維護這些條件的繼續發揚光大,確保國內投資人及工商企業的經濟利益。
具體來看,國內景氣持平甚至有向上跡象,應是股價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就國內經濟情勢論,我們可以中華經濟研究院最近的預估報告為例說明。就在上周末,中經院以國際經濟繼續復甦推動我國外銷成長、民間消費也有超乎預期的表現而調高了原先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向上修正了 ○.一七個百分點達四.一七%。雖然國際油價飆漲的趨勢一時間不易扭轉,但從美國、日本、南韓、歐洲及東南亞各地景氣日趨熱絡來預估,今年的我國景氣應可以大致維持在一定水平,股價自然不會太差。

其次,外資的加持也發揮了很大的助攻力道。加上昨日,外資在台北股市的持續買超時間及金額,都已創下新高紀錄。就股市的投資論,連續二十二個交易日以及高達一千七百億以上的買超金額,絕非偶然,尤其外資一向是精打細算、唯利是圖,如果不是台灣股市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精明的外資應該不會將大把鈔票投資在台北股市上。當然,外資的操作原則是將本求利,等到投資報酬達到預定目標即可能扭頭而去,但至少就這一波漲勢而論,外資的確發揮了點火及助攻作用。

再者,國內朝野政黨對立出現降溫跡象也有助於投資人的重回股市。雖然最近的國內政局,因為幾位立委的揭弊及爆料,尤其鎖定第一家庭而使得社會浮動,但基本上來說,朝野政黨的互動較以往幾個月在國會殿堂上的脣槍舌劍緩和。尤其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肯於訪美後與總統陳水扁會面,交換政經及兩岸看法,並取得阿扁總統公開表示願意尊重一中各表,也就是肯定中華民國存在,不再只有台獨一種選擇,對化解在野黨、美國乃至對岸疑慮,穩定國內政局有很大幫助。

最後,影響最大,也是最關鍵因素的兩岸問題,我們認為儘管雙方領導人仍有相互叫囂動作,但整體言,敵對氣氛已較以往緩和,何況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多項兩岸事務上,譬如大陸觀光客來台、擴大小三通、開闢新航路及人民幣兌換上,都有很多具體的善意措施,而且陳水扁總統也承認自己在背後支持。兩岸官員坐上談判桌協商的目標雖然尚未實現,但政府不再意識形態看待及處理兩岸經貿事務,對台灣產業及經濟絕對是好消息,股價焉有不正面反應的道理。

股價飛越七一三五,固然有其形式上的成就,但台灣政經運作逐漸回復正常,卻是實質上值得欣慰的發展。我們期待朝野再接再勵,促成台灣真正向上提升。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陸以正你這個老小子 最好不要讓我逮到 你吃裡扒外作美國間諜的證據! 與台獨一鼻孔出氣的外省人尤其該碎屍萬段!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8.29  中國時報
貿易逆差、油價飛漲 美國老神在在
陸以正專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5082900069,00.html


上星期我在專欄裏談石油價格飛漲,有朋友擔憂地問:
假如紐約時報星期日增刊的封面故事成真,
世界經濟豈不將面臨崩潰嗎?
我答道不必擔心。有些問題不能純自經濟角度去評估,
還有深謀遠慮的政治領袖早就留下的伏筆。
很多人不瞭解,其實美國人的頭腦沒有外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華府一向的能源政策是:
儘先花錢買別國的原油,供應國內消費,
而把美國地下蘊藏的油源,留到最後才使用。

美國國內原來盛產石油的德州與新墨西哥等州的油井雖已乾涸,
但還有「阿拉斯加州國有石油保護區
(National Petroleum Reserve ofAlaska,簡稱NPR-A)」
原封未動;其依據是國會在八十年前就通過的法律,
由全國土地管理局(US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負責管理,
必須修改法律才能開採。
一八六七年美國西華德國務卿(William Seward)花費七百二十萬美元
向俄國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買下阿拉斯加州,
被政敵罵得狗血淋頭。
如今鑽探結果,證明地下石油蘊藏量
在五十九億桶至一百三十二億桶之間,
可說是歷史上最便宜的買賣了。


同樣地,儘管經濟學者乃至評論家擔憂美國人賺得少花得多,
入不敷出,寅吃卯糧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
從布希總統本人到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主席
格林斯班卻都老神在在,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
去年美國經常帳逆差(current account deficit)是六千六百八十億美元,
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五點七。
今年第一季差額比去年同季又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佔GDP百分之六點四;如換算成全年,將達七千八百億美元之鉅。

依照國會預算局(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正式統計,
美國經常帳逆差增加的速度實在驚人。
二○○○年美國國際貿易收支的差額是四千一百六十億美元;
二○○一年略減,為三千八百九十億;
二○○二年是四千七百五十億;二○○三年達五千二百億。
僅把近五年的赤字加起來,總數已達二兆四千六百八十億美元。
換成其他任何國家,國際收支差額如此巨大,恐怕早已破產了。

以上數字來自國會預算局上月公布的一篇研究報告,
它的重點是說明過去美國主要倚賴外國私人來美投資,
以抵銷經常帳的赤字。
私人來美投資的原因,無非是對其本國金融機構信任不足,
美國的利息較高,或股票市場利多等等。
但近年的趨勢則是私人投資日益減少,
以致美國越來越倚賴外國公法人來美投資。
而其投資方式不外
將款項購買美國銀行的定期存單,或購買美國公債。
它們不斷將錢匯入美國,
事實上也就幫助美國平衡了它的國際收支。

二○○○年外國私人在美投資額達四千四百五十億美元,
是外國公法人來美投資額四百二十億美元的十倍有餘。
到二○○四年,外國私人投資額縮減到一千八百六十億美元,
不及外國公法人匯入美國款項總額三千九百九十億美元的一半。
這些外國公法人也就是外國政府的錢,大半用於購買美國公債,
尤以亞洲國家為最。依序是日本、中國大陸、台灣、南韓與香港。
因此有人說,如果這些政府聯合起來向美國討債,
華府真不知如何才能抵擋得住?

這只是玩笑話,事實上美國破產的情形不會發生。
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我在經濟學家長篇大論的研究報告中從未讀到,
與美國朋友私下接觸時,也從未聽他們提過;
但我相信其中頗有三分道理。
首先,美鈔已是唯一的世界性通貨,不論在
伊拉克、阿富汗、中國大陸、東南亞、非洲、或任何拉丁美洲國家,
老百姓藏在手中或箱底以備萬一的現款,
不是他本國的貨幣,而是美鈔。
美國的聯邦準備理事會事實上等於全球的中央銀行,
它的影響力也遠大於世界銀行 (IBRD)。
只有歐洲人和日本人不大習慣接受美金,
這也就是近幾年來,美元相對於歐元貶值百分之卅五,
相對於日圓貶值了百分之廿四的緣故。

其次,對握有大量美元的各國中央銀行而言,
它們所掌握的一籃子外匯中,固然包括有歐元與日幣,
但為避免風險過份集中起見,必須按比例分配。
正因為美國經濟規模為全球之冠,美元仍佔最大多數。
台灣的中央銀行如此,其他各國也沒有例外。
簡言之,任何人手裡雖握有鉅額美元,
還是要匯回美國存放生息或營利,沒有別處可去。

歷史上有的是前例。
六○年代中期,日本價廉物美的電子成品與汽車大量出口,
賺了美國人大批金錢,在美國大肆搶購。
日本地產商買下了紐約中區的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
震驚全美。
曾幾何時,日本人把洛克斐勒中心又賣回給老美了。
七○年代的石油危機,美元大量流向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家;
它們的政府與富商鉅賈別無他法,還必須把錢再匯回美國,
因為美鈔放在箱子裡只會發霉,永遠不會變多。

這也就是美國只有無辜的小市民才關懷油價飛漲,
蛋頭的經濟學者才討論貿易逆差,
而懂得內情的人寧願讓他們去叫嚷,
正好在雙邊貿易談判時,作為壓迫對方開放國內市場,
或調整匯率的藉口,
內心卻無動於衷的原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不可輕信媒體>之四>舊文>職是之故 中時的社論在胡說些什麼?!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職是之故 中時的社論在胡說些什麼?!
前文刊載於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126534&tpno=5&no=3446&cate_no=0


先看新聞:
=================================
2005.01.15  中國時報
審哪門子預算?
中時小社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11500278,00.html
...
五院的國外考察費確實很浮濫,
行政院要刪二十%,合理。
但立法院的國外考察費就只刪十%這像話嗎?
不僅如此,所有政府單位房屋修繕費通刪十%,
就是立法院要與學校、營房「同等級」,
「除老舊房舍維護費以外,其餘不刪」;
獎補助經費所有國家單位通刪五%到十五%,
偏偏立法院等少數單位被排除;
資訊設備費全國所有單位通刪十%,
就只有立法院的電腦設備特別重要,
完全排除在通案刪減比率裡面。

立法院罵盡了所有人,卻說不出
為何自己的國外考察經費、電腦設備與房舍預算
要比其他行政部門還要重要,
這就是一個毫無標準、令人無法接受的自肥行為。
...
=============================================
寫中時這篇小社論
不知是蠢貨還是泛綠政府的文化打手?

[國會主權]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從英國光榮革命就可以知道
英國國會傲然以[除了生孩子之外 無所不能]
就是始自[光榮革命]
包括國家元首都可以由政府決定
這在歐洲還是專制王權時代 堪稱首例

也許有人會以我們現在的制度
並不等同於英國
而認為個人引譬失喻
其實不然
[國會主權]作為一個實體存在
固然會因
[實際作為不同]即[屬於現象面的紛陳]
而有實踐上的不同
但是只要當我們說
[實踐上的不同]>PRESENT TENSE<
就蘊含了[將會在實踐上所造成的不同]
>FUTURE TENSE<

所以我們或許應該來探討一下
[國會主權]具有一種本質上的能力
吸收[革命]的衝擊力道 以及
收編[反體制]的既有勢力

但是這種能力不是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
如果面臨行政獨裁一面倒的壓迫
導致行政與立法之間的權力分立破局
原先[國會主權]所吸收[革命]的衝擊力道
以及 收編[反體制]的既有勢力
就會由明而暗 顛覆現有行政獨裁體制

所以[國會主權]
就其本質上是具有[叛逆性]
可是[時窮節乃現]
這種[叛逆性]卻會轉化成為政治體系的綱繫所在
故當我們在討論上列社論時
需要先對此[國會主權]的正當性[Legitimacy]
作一闡述與認識
因為這是討論上述社論的前提

其次
國會具有總體經濟上的管理之責
而有[預算審查權]
儘管現行的[預算審查權]是跛腳的*
還是能夠發揮一定程度的功能

[跛腳的*]
乃指立法院只有[預算刪減權]
而無[預算增加權]
故而自然不能對行政部門短慮而造成的預算不足
給予增加的權力

而社論以[相同項目刪減幅度不等]興師問罪
至為不當的理由是
須知立法院的預算是很難被挪用
也很難浮濫的
這一點是立法院與地方議會大不相同之處
因為在縣市議會與鄉鎮民代表會
或許議員與鄉鎮代頂著不同顏色的帽子
但是都是地頭蛇
集體貪瀆 時有所聞
但是在立法院
政黨政治的色彩壓過地方政治的色彩
任何人任何黨派試圖如是作
總會另外有人要拆穿以求政治聲譽
所以監管成本很低

反過來說
在行政部門的預算是常常被挪用
也常常浮濫的
所以監管成本很高
舉例而言
外子記得有一次去中正大學
探望正在念政研所的同學
當時彰化縣議會把縣府預算書
丟給中正大學政研所審

該同學說:
@@兄 你在立法院待過
幫我看看彰化縣縣府預算書吧!
外子五分鐘十分鐘內
在沒有歷年資料的比對下
隨便翻翻就找出二十餘條項目
粗估可疑浮報金額就超過4000萬
隨後又請了隔壁的財務所的同學來看
更慘!
該同學簡直不敢相信
堂堂一個縣府的預算書
竟然是這樣公然胡說八道
簡直是侮辱議會的集體智慧
根本應該退回重編!

該財務所的同學說:
這要是一般民營企業的財務報表
這個會計(主計)長
可以這輩子都不必吃這行飯了!

當時彰化縣預算書只有區區數大本
大小厚度與電話黃頁簿相當
可是當時行政院的預算書
足足有百餘本
現在更是超過此數
據說是高達四百本
問題不多嗎?

更尤其是大法官會議迄今方釋憲
賦予調查權給立院
在此之前
立院是無權調查的
祇能就帳目數字看看而已
多少不明不白的扯爛污
夾藏在那百餘本的預算書?!

就[應為]的角度上而言
行政部門預算遭砍時
是否應該邀請委員實地了解?
甚至展開調查
更尤其是釋憲賦予調查權給立院
因調查權而來的預算編列
都還不知道該怎麼編
當然要出國取經
學習外國的國會
如何以財務[財政]方式管理政府
如何調查監控行政部門的不法啊!

職是之故
中時小社論在胡說些什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不可輕信媒體[之三]>所以美聯社這則新聞不是白痴就是胡說八道!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以下是東岸時間10:17(am)晚台灣十二小時
美國股市盤中資訊
美聯社的新聞稿是說:
經濟數據差所以開盤下跌
[July Inflation Jumps on Higher Gas Prices]
這真的是屁話
經濟數據差股市跌 這點沒錯
但是公債(10年期國庫劵)竟然也大跌
那就說不過去
理由是
公債上漲是出現在 股市下跌 經濟數據差
當公債同步大幅下跌
便是[the Relative EPS]的理論奏效
所以美聯社這則新聞不是白痴就是胡說八道!
>>>If you do not invest any, just ignore this.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17233&tpno=0&raid=1338855&no=3446&t=t&cate_no=0#rep1338855

真正的原因是
經過前文中[the Relative EPS]的衡量
公債實在沒啥投資價值
所以美國法人紛紛殺出
請見日線圖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TNX&t=3m&l=off&z=l&q=l&c=
而股市下挫
理由也是因為[the Relative EPS]的衡量
美國的投資人作投資組合的調整
調整什麼呢?
把經過[the Relative EPS]衡量為投資價值低於股王的股票
以及股王這檔股票賣掉
轉手買進小型電子股(羅素2000)以及傳產股

在此我必須對美國表達一點敬意
這個國家會成為世界第一強的大國
不是沒有理由的
理由在於[明理]
當美國的投資人看到[the Relative EPS]
就知道cathy20048說的才是真理

反觀台灣的股市還以為可以是如同既往
大戶法人公司派還以為可以翻雲覆雨!
等著看好了
這些高價電子股今年都會出現
護盤所造成的鉅額虧損
這不會出現在季報當中
而會出現在明年五月的年報當中
依據之前個人對茂迪的推估
這檔股票將在明年第二季底出現50元的價位!

另外
也是對前文[the Relative EPS]四點說明
那就是有關

Q:看不懂英文的[the Relative EPS]怎麼辦?
A:
改看同欄之內的首文
講得更詳細

Q:萬一茂迪不再是股王時 還要以茂迪來衡量嗎?
A:
哪檔股票是股王
就以該檔股票來衡量所有上市上櫃股票
以及 債劵 銀行定存利息 等等所有投資標的物

Q: 債劵 銀行定存利息又不是股票 如何衡量?
A:
以購買一張股王的股票 [相同金額]
拿來作定存等投資
獲利多寡可與股市中所有股票的股利股息相比
當可知道定存的價值何在

Q:我經過計算
這類相對EPS很高的股票都是小型電子股傳產股
萬一買了之後下跌 那不就是虧了股價?
A:
首先當然可以找更低的價位進場
其次
比較[現價]與[可能出現的更低價位]
以[the Relative EPS]公式作兩次計算
都是以股王的價格與EPS來作計算基準
當會發現其實在股利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
這都說明了
在明年分派股利股息時可以拿得到的投資盈餘
反觀債劵定存
其所形成的是即使股價下跌
投資價值仍然遠遠高過公債公司債定存利息
不過
這只限於經過[the Relative EPS]公式所衡量
投資價值高過股王數倍到數十倍的股票
須知投資價值低於股王的股票也不少
更尤其是EPS為負的股票
不太可能會在明年派發股利股息

反正一句話
就算買了就跌
也比錢存在銀行划得來!

=================================================================
10-YEAR TREASURY NOTE (^TNX)At 10:17AM ET: 42.24 0.46 (1.08%)
42.24Trade
Time:10:17AM
ETChange: 0.46 (1.08%)
Prev Close:42.70
Open:42.81
Day's Range:42.20 - 42.81
52wk Range:3.80 - 4.69

Dow10,603.41-30.97(-0.29%)
Nasdaq2,155.74-11.30(-0.52%)
S&P 5001,230.57-3.30(-0.27%)
10-Yr Bond4.22% -0.05
NYSE Volume381,086,000
Nasdaq Volume326,202,000


AP
July Inflation Jumps on Higher Gas Prices
Tuesday August 16, 9:35 am ET
By Martin Crutsinger, AP Economics Writer
July Inflation Jumps 0.5 Percent Reflecting Higher Gas Prices; Factory Output Slows Sharply


WASHINGTON (AP) -- Consumer prices shot up in July, reflecting higher prices for gasoline and other energy products while output at the nations' factories, mines and utilities slowed sharply.
The Federal Reserve reported that industrial production rose just 0.1 percent last, the weakest showing in three months. Output increases at factories and utilities slowed after big gains in June while mining output actually fell.


The overall increase was below what economists had been expecting but they are still looking for solid gains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as factories boost production to restock depleted store inventories.

Meanwhile, the Labor Department reported that its closely watched Consumer Price Index rose 0.5 percent in July, the biggest increase in three months. In July, overall inflation was driven higher by a big 3.8 percent jump in energy costs.

However, outside of food and energy, prices remained well behaved. The core inflation rate edged up by just 0.1 in July. This price category, which is closely watch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was helped in July by a 1 percent drop in new car prices, the biggest one-month decline in more than 30 years.

In another report, the Commerce Department said construction starts on new homes and apartments fell a slight 0.1 percent in July, a possible sign that the red-hot housing market is beginning to cool off.

The decline left housing construction at a 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 rate of 2.042 million units last month.

The report 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showed a tiny 0.1 percent gain in output at factories, below the 0.4 percent increase in June. Output at utilities rose by 0.7 percent following a giant 4.6 percent jump in June that reflected a return of hot weather that increased demand for electricity. Output at mines, a category that includes oil drilling, fell by 1.3 percent in July, the second decline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Analysts said the big 0.5 percent overall increase in consumer inflation last month was not as serious as it might first appear because outside of energy, prices remained well contained.

"Energy is a killer, but if you don't use it, you're not seeing a whole lot of inflation," said Joel Naroff, chief economist at Naroff Economic Advisors, a consulting firm in Holland, Pa.

So far this year, inflation is rising at a moderate annual rate of 3.5 percent as the explosion in energy costs has not yet triggered underlying inflation pressures. The core rate of inflation, excluding food and energy, is rising at an annual rate of just 2.2 percent so far this year.

But the soaring costs of fuel could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economy ultimately if consumers pressed by this higher expense cut back on their spending elsewhere.

The overall moderation in inflation pressures has allowed the Federal Reserve to keep pushing interest rates up gradually rather than being forced to switch to a more aggressive credit tightening. The Fed increased a key interest rate last week for a 10th time over the past 14 months. Economists expect more interest rate increases to follow.

For July, energy costs shot up by 3.8 percent, with gasoline prices rising by 6.1 percent as the pain motorists have been feeling at the pump was mirrored in government statistics.

Energy costs had fallen in May and June after rising sharply in the previous three months. However, the May and June price declines were reversed in recent weeks as global oil prices shot up to new record highs.

Analysts said motorists can expect more price jumps to come as gasoline pump prices have continued to rise in August with the pump price hitting $2.55 per gallon, the Energy Department reported Monday.

Food costs were up a moderate 0.2 percent in July even though the cost of fruits jumped by 2.8 percent.

The moderation in core inflation in July was helped by a huge 1 percent decline in new car prices, reflecting the attractive discounting automakers provided last month to help clear out a backlog of unsold cars.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不可輕信媒體>之二>舊文>聯合報各網站的版主們! 請團結起來反抗資產階級與政客 以及他們的走狗__知識販子所組成的詐騙集團
推薦0


cathy2004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當任何人負責某一資訊服務的職位時
他的職業道德就是如實提供是項資訊
中國時報的專欄作家朱雲鵬
本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崛起]
泛泛就其文字表面而言
似乎挺為中肯 不帶特定色彩
但是其所云云
多半不是我等所能輕易取得的資訊
所以也無從說其對錯

這是[專家主義]的一個潛在危機
理由是我們仰賴這類專家提供正確而有效的資訊
這使得我們對朱雲鵬等專家所說的事項進行理解
並不是站在同一對等立場來談
換言之
我們進行判讀的不是他們所選用的資料
而是以他們的文章作為[文本]進行解讀與詮釋
這使得渠等之錯誤形成一種[先天上]的錯誤
各種詮釋也就會出現荒腔走板的誤解
而這還是不嚴重的
嚴重的是渠等專家刻意扭曲事實
諸不論其扭曲事實的理由為何 居心為何

於此僅就其文中一部分來談
文中
>>...出口成長,加上非經濟因素的漸次沉澱,帶動了這些國家的成長走高,
>>部分力道也反映到股市之上:哥倫比亞股市去年上漲八六%、
>>委內瑞拉二四%、阿根廷二八%、巴西十七%,都是明顯的例子。



我在此引用的是Yahoo!阿根廷與巴西的股市指數

阿根廷
http://ichart.finance.yahoo.com/z?s=%5EMERV&t=2y&q=l&l=off&z=l&p=s
如圖所示
阿根廷04年開盤指數約為1,100點
1,100*(1+0.28)=1,408
可是圖上所顯示的點數約為1,340點
絕對沒有接近1,400點
反過來說
阿根廷去年股市漲幅應該是21.82%左右
而不是28%

巴西
http://ichart.finance.yahoo.com/z?s=%5EBVSP&t=2y&q=l&l=off&z=l&p=s
巴西04年開盤指數約為23,000點
23,000*(1+0.17)=26,910
可是圖上所顯示的點數約為26,100點
絕對與26,000點較接近
反過來說
巴西去年股市漲幅應該是13.48%左右
而不是17%

再例如文中:
>>最近大陸已經開始另作考量,欲增加優良公司的上市,
>>放寬國營企業釋出股份的上限,...
須知早在六月底七月初
大陸証管單位就因為大陸股市跌跌不休
已經撤銷釋股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形
我們不得不問朱雲鵬教授
你這篇文章當中到底是哪部分可以信?

所以我們能不去懷疑[專家主義]嗎?
朱雲鵬也許是偷懶
別人給他錯誤的資料沒有去求證
但是中央大學給你一整個研究單位供你指揮
你都沒做好
現在連出個嘴
研究員研究生就會去作的事
這樣只出嘴巴的事都懶得做嗎?
是不是太說不過去?
其次
這類事情都可以用[筆誤][疏忽]來一筆帶過嗎?
再來
有多少包藏禍心的事情
都是透過這樣的貌似客觀中肯的[報告]來夾帶過關?

更需要知道的是
個人即使揭發此等醜態
可是我們社會中有幾個人知道?
怎麼敵得過中時的媒體威力?
所以社會全體性的知識扭曲認知扭曲已經造成
籲請各版版主
以救世的心境來從事自己網站的經營

過去將近一年以來
各式各樣的資產階級騙錢術
cathy20048糾舉非一
甚至聯合報都一直想辦法透過各種技術手段
阻止個人登載這類
足以危及這些資產階級與政客利益的文章

聯合報各網站的版主們!
請團結起來反抗資產階級與政客
以及他們的走狗__知識販子所組成的詐騙集團

這樣的集團太可惡了!



=============================================================

2005.07.25  中國時報
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崛起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72500206,00.html
朱雲鵬


日前人民幣開始採用釘住一籃子貨幣的新制,對美元升值二%,
使得亞洲其他主要貨幣連動升值,美元在國際上的漲勢暫時走緩。
一般認為,這次順應市場情勢和美元脫鉤,將是人民幣
步入較靈活調整期的第一步,而這個階段的來臨,並不令人意外,
和大多數更先進新興經濟體走過的路類似,也就是說,
只要出口競爭力提升、經濟持續成長、所得水準上升,升值無可避免。
升值將使得出口競爭力的上升趨緩,但也能促進本身經濟結構的調整、
增進人民購買力、擴大在世界經濟的比重。正因為如此,
討論「新興四磚」(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又稱為「金磚四國」)
在未來世界經濟可能扮演的角色時,升值都被當作是一個重要變數。
高盛公司的原始研究報告中,便直接假設這四個新興經濟體的貨幣
相對於美元之匯率,將會隨每人所得的增長而漸次升值,
預計未來五十年約升值三倍,平均每年升二.五%。

卅年間經濟力量大轉折


人民幣或是其他新興國家貨幣的升值,以及這些國家經濟成長率的攀高,
背後反映了一個相當長期的大趨勢:
在一八三○年之前,現在所謂「已開發中國家」生產毛額的加總,
遠小於所有現在所謂「開發中國家」,就連一般作為衡量生活水準的平均每人所得,
「開發中國家」的平均值也略勝於「已開發國家」。
然而,其後一八三○到六○年的三十年間,這兩群國家的經濟力量,
出現了轉折性的大交叉。主因是英國等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
製造出大量廉價的產品,輸出到當時以印度與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
摧毀了當地的製造業,後者經濟成長率應聲下滑,前者的經濟成長則一片大好。

這種消長所帶來的比重變化,在二次戰後的一九五三年達到最高峰,
當時已開發國家占世界工業生產達到九成四,所有開發中國家只占六%。
不過,從六○年代開始,多數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腳步開始加溫,
兩者之間的差距逐漸減少。
許多研究指出,開發中國家不需要面臨自己發展尖端科技的壓力,
而可以利用早期先進國家開發出來、已經趨於成熟的技術來生產,
再加上勞力充沛,可以快速地從事大量生產,創造很高的成長率;
理論上其他條件不變,經濟愈落後的國家,進步的空間愈大,成長率就愈高。
只可惜在現實世界中其他條件並非不變,好些開發中國家的成長狀況
有一段時期不如預期,不過,最近十年,愈來愈多開發中國家的非經濟因素
漸趨沉澱,「拚經濟」漸成為穩定的主流,經濟成長持續而明顯地上升,
與已開發國家工業生產的差距開始快速縮小;樂觀者甚至指出,
在本世紀的中葉,也就是在上一次趨勢轉折的二五○年後,有機會出現另一次轉折。

經濟成長拉高原物料價

這種樂觀的估計不一定會成為真實;就算屬實,
二者人民生活水準的差距,還是很大,短期內不會出現轉折。
即使如此,開發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比重日益增加,仍將是不爭的事實。
在此之前,各種有關價格趨勢、商品特色、外貿擴張的分析,
基本上僅需要考慮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經濟力量太小不足以牽動大局。
可是到了現在,情勢已經不同。拿原物料供應來看,
中國大陸因為經濟成長力道強勁,所帶來的可觀需求,
已經開始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出乎數年前多數專家的預料。
近年來印度也加入了高成長的陣營,隨著基礎建設的大舉開工,
對各種原物料的需求也會跟著走高,其潛在影響亦不容小覷。

目前亞洲與拉丁美洲的雙邊關係上,已經有一個很明顯的新現象出現,
就是大量拉丁美洲原物料向亞洲各國出口,後者成為前者的首要市場之一。
巴西的黃豆和糖,祕魯的銅和黃金,委內瑞拉的石油、鐵和鋁,
與哥倫比亞的鐵,均是如此。
出口成長,加上非經濟因素的漸次沉澱,帶動了這些國家的成長走高,
部分力道也反映到股市之上:哥倫比亞股市去年上漲八六%、
委內瑞拉二四%、阿根廷二八%、巴西十七%,都是明顯的例子。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在消費者市場。
過去亞洲四小龍是歐美重要品牌的代工夥伴,生產技術一流,
但產品行銷策略是由歐美廠商主導一切,以歐美客戶的需求為主要對象。
但以中國大陸和印度為首的亞洲大型開發中經濟體起飛後,
所產生對產品的龐大需求,已不可忽視。這些消費者需要價廉的產品,
但同時受到歐美主流產品的影響,他們還是希望產品
具備若干功能上的多樣性與新穎性。如何一方面具有新穎功能,
一方面維持低製造成本與低價格,形成了一個新的挑戰。

全球金融亦將受到衝擊

在眾多的新興市場,品牌的競爭亦日趨激烈。
全世界的先進國家廠商都希望在新興市場先發制人,樹立品牌形象,
只是各地的本土廠商也希望趁此機會發展本地品牌,
更想以本地發展品牌經驗的基礎,向其他市場擴張,於是硝煙四起。
在先進國家如日本,廠商推出的新產品多以國內市場的銷售為測試場,
其經驗可作為外銷到其他先進國家市場,與新興國家中高級消費市場的參考,
但由於生活水準的差異,尚難作為新興國家一般消費者的參考。
反過來說,低收入國家本土品牌在本國的經驗,
不能作為外銷到歐美日中上階層消費者的參考,
但足以作為這些市場中廉價消費者市場的參考。
要令人深思的是,這些具備些許新穎功能的廉價品,
未來有機會取代許多高價品,反而成為主流,
如同過去十年在電子市場之所見。

新興經濟體崛起的另一個衝擊,將是全球金融。
高盛公司報告指出,世界金融會因為開發中國家興起而有所不同,
但其時間會在較後面。由目前狀況審視,此種衝擊的時間點,
也許比原本預測的要提前,但是在不同的新興經濟體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
以股市來說,不論是體制、開放程度與治理程度,都有差異,
若一視同仁地把股市當作經濟發展的不二指標,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例如在拉丁美洲和東歐,在過去兩年間將兩者畫上等號,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可是一般被認為是新興經濟體中成長潛力最雄厚的大陸,
過去三年來股市行情的走向,就因為制度上的原因,與經濟成長剛好相反。
最近大陸已經開始另作考量,欲增加優良公司的上市,
放寬國營企業釋出股份的上限,是否出現否極泰來的機會,
全球的專業者都在觀察。

國際情勢須有新的審視

原料、市場、金融,難以涵蓋未來影響之全部,
但已足以讓全球的政治領袖、工商企業和投資者,
要對未來的國際情勢作新的審視了;在可見的將來,這種情形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人民幣只是一個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其升值趨勢也只是開始,
但它代表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以後我們會看到更多新興經濟體貨幣的升值,
和其經濟力量的躍升。這是全球莫大的挑戰,也是空前未有的機會。
(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