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階級革命系列>資產階級民主的正當性逐步為財團以及走狗立委所蠶食
|
瀏覽5,173|回應16|推薦0 |
|
|
階級革命系列>資產階級民主的正當性逐步為財團以及走狗立委所蠶食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134334&tpno=1&no=3446&cate_no=0
=======================================
備註:
因為全球太多人想要知道我把前文乙篇 傳給了誰
>> Fw: Just ignore this if you and your friends or your rivals do not invest any.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27310&tpno=0&no=3446&cate_no=0
所以聯合報將本網棧右上方的尋找功能取消
造成許多不便 也包括我本人在內
職是之故
我目前將各欄首文編入
>>cathy20048 所著各文總目錄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349898&tpno=0&no=3446&cate_no=0
日後還會進行分類與子目錄的建立
以及關鍵字 乃至簡介說明
一時之間還作不完
不方便在所難免
==============================
一隻鵝能拔幾次毛:為漲價和減稅案算一算總帳
選舉方過,政府用以回應人民渴望休養生息的政策,
竟是各部門爭相提出的漲價方案。
水電費要漲,公路運輸要漲,航空票價要漲,
連健保費率也作出非漲不可之勢。
在各單位談「漲價有理」振振有詞之際,
最可笑的,是即將去職的游揆和衛生署長
提出「二月之前不漲」的阿Q式保證,
不僅預告了民眾在劫難逃的命運,
也表現了政府的鴕鳥作風。
就個別的項目談,人們也許會同意一些
公用費率有調整的必要。例如水費近十年未調,
似宜適度反映成本,並以價制量節約水資源;
如健保財務已現危機,必須漲價方能維持運作;
電價及運輸費率該調,因為燃料成本持續上漲。
但是這些理由也都能輕易反駁,例如:
影響交通運輸及發電成本的油價
已經回跌,漲價誘因已然消失;
而健保財務從未能提出有公信的檢討說明,
在浪費情況獲得改善前,不宜再談漲價。
除此之外,政府還必須回答民眾一個更大的疑惑:
為何要一次調漲多種費率?
如果合理反映成本誠屬必要,何以平日不作為,
卻集中在選後同時推出?======================>黑鍋讓宋閣揆去背
即使在威權時代,
大舉調升價格都是易滋民怨的不智之舉;
而台灣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已創六年新高,
躉售物價更在國際市場帶動下
創了九年新高,達百分之七點零六。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要帶頭刺激物價,
加重民眾生活負擔,豈非不智不仁?
根據消基會的估算,
水電、運輸及健保等漲價因素相加相乘,
政府一年等於拿走民眾一個月的薪水。
點點滴滴累積的負擔,幾已形同變相加稅。
再說,台灣當前經濟
若是榮景一片,民眾對漲價自也無話可說;
但我國平均國民所得已經衰滯五年,
如今還不及民國八十九年的水準,
被原來的同儕國家拋落在後。
在零利率及高失業的壓力下,百價齊漲
將成為加諸弱勢族群的社會枷鎖,
生活將變成一種酷刑。這是主政者不能不慎思的。
除了客觀條件,我們也要提醒政府注意
當前的社會氣氛以及總體的執政觀瞻。
以健保為例,衛生單位一再述說健保財務的危急性,
但健保局員工年年領取四個半月年終獎金的自肥現象,======>這不是混帳嗎!
只怕很難讓一般民眾釋懷。包括政府一再叫窮,
主政者卻一口氣編列六千多億元軍購經費,
並年年勞師動眾率團出訪,甚至坐視各級單位
在媒體上大打不必要的個人化形象廣告,
這都讓民眾難免心中有怨。
再以土增稅為例,兩年的減半徵收
已使稅收損失五六百億元,但立法院又通過永久減徵。
相對的,一批立委最近提案希望提高綜所稅免稅額,
立即遭到財政部以稅收損失過鉅為由一口否決。
事實上,土增稅減徵和免稅額提高,何者更能造福普羅大眾,不辯自明;
但財政部對於人稱「富人稅」的土增稅如此寬待,
對於有利升斗小民的免稅額卻絕不鬆手,這又是什麼為政之道?
近年社會上相對剝奪感持續激化,
正是這種情境下的產物。
==============>泛綠群眾請儘早看出台獨的偽善
==============>台灣當前的問題是貧富[階級]的問題
==============>是階級走狗[政治人物]自肥的問題
==============>不是虛假的名目的[nominal]的台獨問題
==============>在共產主義中 這稱為[虛假意識]false conciousness
==============>是大資產階級拿來哄騙的幌子
從管理論管理,我們同意若干費率應該適度調整,
以維持公用事業的健全運作。
但是,我們絕不能苟同政府用兩套標準來制定政策:
不能在照顧自己政治利益時用一套標準,
在管理國家時又夸夸而談另一套標準;
不能政府一味揮霍浪費,
卻要百姓幫它埋單,更不能厚富薄貧。
===============>只要台獨這種[false conciousness]繼續熱炒
===============>就不可能回歸經濟本質
===============>民進黨當年要推翻國民黨的正當性
===============>就是要反對李登輝主政下的[官商勾結]才是!
一隻吃不飽的瘦鵝,能拔幾次毛?
而主政者若連拔鵝毛的技巧都不懂,
就沒資格說政治是一種可能的藝術。
在野黨立委主張提高免稅額時,
也許把額度喊得太高,
也許錯用了「照顧低收入戶」的理由。
事實上,政府該想想的是那些不上不下的薪資階級,
他們這些年為政府扛下多沈重的財政牛軛,
他們所得沒增加,儲蓄是零利率,投資股市又難獲利,
但所有的漲價措施都針對他們而來,錙銖難逃。
請問:政府如果不能在免稅額度上給這些沈默、
規矩的納稅人多一點喘息空間,要如何談自己的執政績效?
【2005/01/2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趙翊安,你阿公阿嬤都是賊喔~~
|
|
推薦0 |
|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12230281+96122324+0+224934+0,00.html
#145 趙翊安,你阿公阿嬤都是賊喔~~
台南和台北的阿公都是賊,
偷了台灣大筆錢
爸爸和阿嬤都愛鑽戒,
阿嬤尤其愛禮券,
媽媽罵阿公那種人去死啦,
阿公叫人家去跳太平洋,
唉唉唉,
這是什麼下似症的家庭啊?
真丟臉喔,
你以後怎麼做人啦
hh posted @ Sunday, December 23, 2007 20:59:29
|
階級革命系列> 中國時報: 不能縱容工商大老藉機發「國難財」
|
|
推薦0 |
|
|
對彼等無恥行逕表達最嚴厲的憤慨
中國時報 2007.11.23
不能縱容工商大老藉機發「國難財」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112300128,00.html
中時社論
台灣的六大工商團體代表據報載打算在十二月初提出稅改方案,要求綜所稅最高邊際稅率由四十%降至卅五%、營所稅率由廿五%降至十七.五%、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十%的規定,引起各界嘩然。據稅改聯盟估計,如果照這樣的計畫推動所謂稅改,將使台灣的稅收減少三千億元,簡直就是動搖國本。此外,六大工商團體代表還請出兩位前任財長(顏慶章與林全)做背書,一副霸王硬上弓的架式,吃定了當前弱勢無能的財政部官員。
一向沉默的台灣人民,面對這群工商團體大老闆、面臨即將大選的國會真空期、又恰逢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懦弱的財政部,可不能再沉默了。在此,我們要揭穿他們呼籲減稅的真面目,也要嚴重警告這些工商領袖不要藉機發國難財,更要呼籲全民睜大眼睛,抵制那些幫助財團掏空國庫的民意代表。哪一個政黨或哪一位立委贊成這種毀敗稅改、圖利少數財閥的法案,人民就該用選票制裁這個黨、唾棄這個候選人!
我們說企業大老闆所提的減稅案是圖利自己,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對外喊話,表面上是為了工商界發言,但細究其內容,獲利最大的卻是財團老闆。從二次賦稅改革的研究報告可知,如果真要提升台灣工商業的經營效率與競爭力,就要廢止以產業別為畫分基礎的促產條例,刪除各種五花八門、錦上添花的產業租稅減免或優惠,如此才能真正有利於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們的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對於如此有效率的改革方案,可曾表示過支持?
又再如,台灣的資本利得從不需課稅,也因此而不當誘使資源進出資本市場,以「過水」的方式逃避稅捐。對於這種全世界少見的資本利得免稅,六大工商大老又可曾對外說過一句公道話?如果對於這麼明顯的稅制不公平,財團老闆從不置一辭,現在一開口就是要為自己減稅,這不是圖利自己,又是什麼?
當然,有些死皮賴臉的人總是會說,綜所稅降低是「全民」受惠,並不是圖利少數人;這又是魚目混珠的矇騙之辭。財團大老闆要求降低的是最高邊際稅率(四十%)。依實際數據來看,年所得要接近四百萬才適用這個稅率級距。試問一般小老百姓有幾人達到這樣的所得水準?大老闆的所得動輒上億,降低最高邊際稅率的最大獲益人當然又是這些披著「工商團體」外衣的財團巨賈。他們以全民減稅為幌子圖利自己,又能騙得了誰?
再以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百分之十的建議為例,又更能看出財團領袖私心自用的圖謀。民國八十七年之前原本是營所稅與綜所稅重複課徵的,但在二次賦改會建議下,將此二稅合一,大幅降低了大老闆的稅負;所謂未分配盈餘十%的課稅規定,正是當時為了兩稅合一的配套。無論如何,兩稅合一還是使國庫每年損失約千億稅收,而獲利最大的,當然就是這些手中股票多多的工商業大老闆。如今,他們從十年前兩稅合一的獲益仍嫌不滿足,又再次要求降營所稅、降綜所稅、降保留盈餘稅,這副永不知饜足的嘴臉,難道廣大受薪階級會看不清楚?
本報社論一再指出,稅制不是不能討論,但切忌在選舉在即、民粹當道、朝野競相喊價的環境中討論。稅率不是永遠不能降,但絕對要以理性的計算為基礎,不僅要分析每種稅率改變的衝擊,還要理解多種稅目之間的牽動與交互影響,絕不能草率行事。國家租稅結構不是不能調整,但是一定要誠實面對所有可能的稅收缺口,依預算法等規定「指名彌補資金之來源」,才是負責任的稅改方案。
如今,幾位工商業大老闆打著「六大工商團體」的名號為自己圖利,這是魚目混珠。他們在欠缺完整研究之下大幅喊價降稅,這是不負責任。他們趕在立委與總統大選之際提出,則是想要趁亂暴獲漁利,更是心態可議。他們藉財政部首長懦弱之際挾前任財長搖旗吶喊,這是趁火打劫。綜合上述,在這個時候提這樣的減稅案為自己圖利,真的像是想發「國難財」。他們若在十二月真的提出減稅自肥案,屆時該予以批判、抵制、抗議的,恐怕就不只是稅改聯盟,而是全台灣的廣大人民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14)>中國時報:美國知名經濟學者 Paul Krugman 指出 貧富差距擴大 是保守派共和黨主政時期 尤其是小布希時代推動大規模減稅政策造成不可原諒的後果
|
|
推薦0 |
|
|
(14)>中國時報:美國知名經濟學者 Paul Krugman 指出 貧富差距擴大 是保守派共和黨主政時期 尤其是小布希時代推動大規模減稅政策造成不可原諒的後果
https://city.udn.com/3446/1134334?raid=2458401#rep2458401
本文做為前文的附錄
財經政策系列 (9)> 財政 租稅 物價 >財經型式的政治問題
On the futilit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XIV>
棄兒與稅率__凱因斯經濟學對政府職能的理解
===============================
中國時報 2007.10.16
貧富差距擴大 財政部莫成幫凶
中時社論
全球化與新科技的發展,讓世界變平了;但是對某些人而言,這個世界是不平的,甚至越來越不平,因為生活比以前更苦了。最近十年來台灣越來越多中等收入的家庭發現自己正在邁向貧窮之境,這種所得分配惡化的趨勢,已經到執政當局必須正視的時候了。
本報在昨日製作的「台灣新窮人」專題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效應下,受到新科技的發展、產業轉型等因素影響,一群有別於傳統「老、弱、病、童」的新窮人誕生,估計至少有一三八萬人。這原本是一群日子過得不錯的中產階級,卻突然跌落貧窮的邊緣,由於不屬於政府低收入戶補助範圍,一旦陷入困境,最容易走上絕路。
依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台灣的高低所得家庭貧富差距在九十年達到最高峰,之後趨於緩和,但台灣的貧富差距真的縮小了嗎?根據本報民調顯示,八成四受訪者認為貧富差距嚴重,五成一受訪者擔心淪為窮人,顯然民眾的實際感受與官方統計有很大的距離。
十年來台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超乎各界預期。財稅資料中心統計,年所得逾千萬的富人與所得卅七萬以下貧窮家戶相比,十年來的差距由四十八倍增加至五十五倍;其中,千萬大戶平均股利所得近二千萬元,更是窮人的八百三十六倍,相當驚人。
而不論是主計處或是財稅資料中心的報告,都嚴重低估富人的所得。前者以調查為主,富人容易低報所得,真正的窮人則找不到,更大的漏洞則是未統計股票與土地買賣所得,這是富人最大的財富來源。財稅資料中心的納稅所得,則未包括海外所得與證券交易所得。
近年來,許多上市櫃公司大老闆領取現金股利動輒上億元,高科技的員工分紅亦產生許多百萬富翁;相對地,低所得家戶有八成以上靠薪資所得,近年來勞工薪資成長停滯。因此,富人財富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窮人,貧富差距擴大是必然的。
亞洲開發銀行在年度報告中直指,台灣經濟成長果實由所得最高廿%的家庭獨享,將危及經濟成長。貧富差距擴大的結果,民間消費低迷,也會引發社會緊張。尼泊爾、緬甸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貧富差距擴大是全球化的現象,美國尤其嚴重。聯準會前任主席葛林史班亦關切貧富差距問題,他在最新出版的自傳中指出,新科技創新與競爭帶動的全球化,成為各國所得集中的主要因素。專業技術者的工資大幅攀升,中低所得者薪資成長停滯時,而富人所得在過去廿五年來快速成長,使得美國貧富差距日益惡化。他認為要縮小貧富不均,要靠教育與開放的移民政策。
美國知名經濟學者克魯曼(Paul Krugman)指出,自一九七九年至二○○五年間,美國中產家庭的實質所得僅成長十三%,但最有錢的千分之一的家庭所得成長了二九六%。多數人認為貧富差距擴大主要是新科技進步與全球化因素使然,但是,克魯曼認為,政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保守派共和黨主政時期,尤其是小布希時代推動大規模減稅政策,造成不可原諒的後果。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出減稅政策,與布希政府走相同的路。檢視政府的所得重分配功能,有九成是靠社會福利,只有一成來自租稅,而租稅縮小所得差距的倍數只有○.一五倍,顯示租稅的所得重分配功能不彰,如果再繼續擴大減稅規模,那麼可能連這一點點功能都不見了。
這些年來政府不斷提出減稅案,從調降土增稅到遺產稅,受惠最大的都是富人。此外,從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來看,大股東股利所得可享受投資抵減,而且證券交易所得免稅,未來更研議取消個人的股利所得稅。由於千萬富豪的股利所得占六成以上,任何有關股利的減稅措施,都將使得貧富差距更加惡化。
我國的租稅負擔率已是全球最低,租稅政策嚴重向富人傾斜的結果,台灣成為富人的天堂,窮人的負擔反而加重,這樣的社會難道是大家所期盼的?令人遺憾的是,負責國家租稅政策的財政部幾乎成為減稅部,完全忘了租稅的公平與正義,如果這樣的趨勢無法扭轉,財政部淪為擴大貧富差距的幫凶,那財政部乾脆改名算了
======================================
中國時報 2007.10.13
美經驗 減稅反擴大貧富差距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2+112007101300407,00.html
陳一姍/台北報導
減稅可拉抬經濟?美國稅局十一日公布最新統計,狠狠打了台灣政客一巴掌。過去五年布希推行的減 稅政策,結果只讓前五%有錢人所得增加,後九五%稅前所得不增反減。二○○五年最有錢的一%,總收入占全國比重二一.二%,創下戰後六十年來歷史新高,貧 富差距嚴重擴大。
小布希總統在西元兩千年上任時,由於稅收超徵,決定減稅,還錢於民。十一日美國稅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正是檢視減稅政策成功與否的極佳證據。結果顯示,對於九五%的美國人而言,減稅的好處真是「鼻屎大」。
若將全體美國人,依收入高低分為六組,由低所得排到高所得,所得最高組是收入排行最高的一% 者,次高組為所得排行在九五到九九%者。與五年前相比,唯一稅前與稅後所得均提高者,只有收入排行前五%的人。其中最頂尖的一%,平均稅後收入高達一二○ 萬美元,較五年前增加七.六%,增加金額六萬四千多元。所得次高組的平均稅後收入二十萬美元,較五年前就只多三.四%。
所得第三高組的稅後平均收入只剩十二萬多,只比五年前多三千二百元;但稅前收入,反而減少了五百八十五元。
所得排行後五○%的平民百姓最慘,稅後平均收入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六美元,只比五年前多一.六 %,二百三十四美元。換算下來,一個月只多了二十美元,大概只夠付臨時保姆一小時的薪水。但稅前收入減少了二百三十四元,減幅高達一.六%。減稅沒讓中下 階層者受惠,反而擴大貧富差距。最新統計顯示,收入最頂尖的一%,囊括了全國二一.二%的所得,超過二○○○年高科技泡沫的高點二○.八%。
收入最低五○%的美國人,收入僅占全部的一二.八%,甚至低於千禧年一三%。一來一回間,貧富差距擴大顯著。《紐約時報》認為,貧富差距擴大與布希減稅政策有關。
=====================================
工商時報2007.10.11
英國擬提高有錢人稅負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2+122007101100456,00.html
【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周三報導,為了爭取民心並增加國庫收入,英國政府擬對在該國定居的富人加徵富人稅。
英國財政大臣達林於周三概述緊縮對私募基金公司經理人與外籍有力人士的租稅措施之計畫。經修改 後,許多私募基金公司經理人之收入被課徵的資本利得稅率,將從先前的一○%提高到一八%;此外,在該國居住滿七年的外國人一年須付三萬英鎊(約台幣二百萬 元)的均一稅(flat tax),他們的海外所得與資本利得才不會遭到英國政府課稅。
在國會報告明年度政府預算計畫的達林表示,「每個在這兒居住與工作的人,都應該公平承擔責任。」此稅制新規定將從明年四月開始實施。
新法可望在二○○九至一○年為英國國庫帶進八億英鎊的額外收入,並在二○一○至一一年帶進五億英鎊。
此新做法已引起英國私募基金與創投協會之關切,該協會指出一八%的資本利得稅將高於法國的一六%、義大利的一二.五%與美國的一五%。
不過,也有一些稅務顧問予以肯定,表示三萬英鎊少到足以將有錢的外國人繼續留在英國居住,而且七年的免稅期不會對來英國從事短期工作的人士形成阻礙。
英國的稅制規定有助該國成為世上富豪與私募基金公司最受歡迎的落腳處之一。根據星期泰晤士報的年度排行榜,英國前十大富豪中只有三位是本地人。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
階級革命系列> 日後我必將置之於死地的名單如下:
|
|
推薦0 |
|
|
日後我必將置之於死地的名單如下:
陳錦煌、蕭新煌、施俊雄、沈柏青、許章賢、張英傑、紀政、陳文郁、楊文全、賴榮祥、周光宙、黃重實、李少桓、黃寬利、陳財、林富男、鄭明嘉、李清利、陳武聰、孫新惠、吳傳芳、余宛亭、陳金田、張德仁、林中進、陳錫淇、江蓋世、程東科、張茂松、李炳聖、陳擇銘、陳仁欽、瓦歷斯貝林、張文章、林暉雄、吳建亨、陳敏英、陳星豪、陳超明、邱李貞守、陳文輝、謝聰敏、高孟定、廖大林、陳光復、蔡世寅、許再恩、辜寬敏、張平沼、李成家、黃石城、黃勝雄、陳宇全、郝廣才、鍾鐵民、曾貴海、翁明志、林火孟、張永義、蔡川澤、何春樹、李繼生、游明同、張國清、陳安雄、李忠良、孫大川、吳金德、陳建年、許勝雄、陳土根、盧宏恩、姚連地、黃美月、陳清隆、顏志發、余拯家、張杰、林麗花(楊麗花)、林榮吉、曾福星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10150541+0+0+060908+0,00.html
|
階級革命系列> 說來說去 還不就是要加薪嘛?
|
|
推薦0 |
|
|
階級革命系列> 說來說去 還不就是要加薪嘛?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134334&tpno=0&raid=2322268&no=3446&cate_no=0#rep2322268
本文作為前文
[財經政策系列(5)\鄭重反對軍公教加薪] 的延長性評論
但因為內容上本文並不是[財經政策]而改列於此
又因為以社會學的角度視之
官僚體系在現代社會所形成的是[新貴族階級]
意即另一種[權貴]
所以列入[階級革命系列]
本文是對本日(2007.07.21)的工商小社論進行批駁
簡言之 我根本認定是種無恥的說客行徑
該文第三段 乍見義正辭嚴如下:
>扁政府主政來,
>文官人事制度破壞殆盡,
>走後門靠裙帶關係封官晉爵者不計其數,
>高階文官薪水微薄,權輕責重,
>決策高官對文官意見棄之如敝屣;
>加上內閣更迭頻傳,政策無法延續,
>決策選舉掛帥短線思維,
>文官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毫無成就感,難怪大嘆不如歸去,
>前仆後繼由官轉民另闢戰場。
而第三段的說法足以在論理上
支持該文第二段中對金融現象的批評:
不論力霸風暴,寶華銀行遲不接管,甚至二次金改,
無不傳出政治黑手介入傳言,
一旦出事,文官須揹黑鍋概括承受,
金融監理官難逃法院斥責,
甚而揹負圖利與瀆職刑責,
背後影舞者卻高枕無憂,
怎不令文官膽戰心寒?
但是重點不再是[政治黑手] [影舞者] 而是
[一旦出事,文官須揹黑鍋概括承受,甚而揹負圖利與瀆職刑責]
意思是說
因為要得[擔關係]
而且是許多盡在不言中的圖利貪瀆的醜事
第四段 也就是結尾
指出因為要得[擔關係] 所以...
>>金管會文官及RTC委員相繼辭官
然後又突然話鋒一轉
狐狸尾巴就這麼露出來了:
>>扁政府若裝聾作啞,不拿出獎勵留住文官對策,...
[留住文官的獎勵對策] 何也?
先賣個關子 暫且不表
重點是
有了[留住文官的獎勵對策]
[一旦出事,文官須揹黑鍋概括承受,甚而揹負圖利與瀆職刑責]
這樣的或有司法懲戒
就可以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經濟學條件下
赴湯蹈火 萬死不辭!!
說白些就是:
阿扁 給我錢! 阿扁 給我錢!
(張震嶽那首一大堆無恥爛人所聽的爛人歌)
如此一來 第三段的義正辭嚴
>扁政府主政來,
>文官人事制度破壞殆盡,
>走後門靠裙帶關係封官晉爵者不計其數,
>高階文官薪水微薄,權輕責重,
>決策高官對文官意見棄之如敝屣;
>加上內閣更迭頻傳,政策無法延續,
>決策選舉掛帥短線思維,
>文官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毫無成就感,難怪大嘆不如歸去,
>前仆後繼由官轉民另闢戰場。
不就是句屁話了嗎? 甚至是句反話了嗎?
所以我說在本文標題上說:
>>說來說去 還不就是要加薪嘛?
還只不過是句客套話
重點是多少官商勾結的[盛傳]
看來都不是假事情 小事情
更無恥的是
誰又為此買版面 進行這種[誨淫誨盜]的宣傳?
這種不具名的方式
就是資產階級玩慣了的勾當
===========================================
工商時報 2007.07.21
辭官潮警訊
工商小社論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20514+122007072100428,00.html
最近金融重建基金委員相繼求去,金管會旗下未滿六十歲高階公務員紛紛轉戰週邊單位,政府高階文官乍現一波波辭官潮,實是一大警訊。
扁政府高階文官提前請退現象與日俱增,處長級以上申請提前退休案例,環保署及經濟部不遑多讓;成立短短數年的金管會,留不住旗下高階優秀人才;就連RTC金融重建基金委員,都因問題金融機構處理緩慢,紛紛求去。何以文官及學者接踵爆發出走潮,值得決策者警惕深思。
不論力霸風暴,寶華銀行遲不接管,甚至二次金改,無不傳出政治黑手介入傳言,一旦出事,文官須揹黑鍋概括承受,金融監理官難逃法院斥責,甚而揹負圖利與瀆職刑責,背後影舞者卻高枕無憂,怎不令文官膽戰心寒?
扁政府主政來,文官人事制度破壞殆盡,走後門靠裙帶關係封官晉爵者不計其數,高階文官薪水微薄,權輕責重,決策高官對文官意見棄之如敝屣;加上內閣更迭頻傳,政策無法延續,決策選舉掛帥短線思維,文官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毫無成就感,難怪大嘆不如歸去,前仆後繼由官轉民另闢戰場。
金管會文官及RTC委員相繼辭官,只是文官體系投射對公務環境失望的冰山一角,扁政府若裝聾作啞,不拿出獎勵留住文官對策,對執政品質及國家競爭力將是一大斲喪。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階級革命系列>宣揚楊儒門典範
|
|
推薦0 |
|
|
階級革命系列>宣揚楊儒門典範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所代表的是台灣階級革命的典範
一個高尚的靈魂對抗行屍走肉麻木不仁的台灣資產階級社會
本欄除了藉此讚揚楊儒門典範之外
將會針對台灣任何有關階級對抗的事蹟
在此公開表揚
也對滿街狼豕的司法警政系統給予[大審判]的預告
此輩資產階級的走狗
都必須予以最殘酷的戮屍 誅九族處分
一個社會要有倫理 就得善惡有報
儘管我無法及早站上權力制高點
以致於沒有辦法有 instant justice
但我向台灣社會保證
善惡不但有報
而且我現在要求台灣社會
不可在日後寬恕賊人
他們必須在未來面對地獄現前
無此 奸佞難消
我擔不擔心另外一個資產階級的國際走狗__人權組織呢?
我想我的前文就是回答
Make Putin the Czar, my dear comarades in Russia!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070180&tpno=0&raid=2249121&no=3446&cate_no=0#rep2249121
當然我在政治經濟兩方面已有多篇論文
扭轉這種資產階級宰制貧苦大眾的混帳局面
而這個扭轉已是全世界數千萬人都已經知道的經濟層面
至於政治層面就不是那麼一蹴可幾
最主要是權力既得者 不會願意輕易放下宰制他人的權力
基本上我願以下文來談:
我可以在此轉告上蒼對眾生的指示:
這個眾生平等的天堂會在我們有生之年到來
這個人類歷史的終結點會在距今五百年以內到來
歐洲將率先進入阿彌佛陀的國土
可是華人所處的亞洲
將在距今約二百七八十年與約四百五十年
資產階級而有最後兩波反撲
之所以是距今約二百七八十年
乃是因為我這幾年的文字功業
將有許多神仙 天兵天將受到感動之餘
在這未來兩百五十年內紛紛下凡
有多少呢?
比方說我在台北盆地中央
整個盆地連同周圍的山陵全部都是車馬兵將
你說有沒有一千萬?
他們會來解決神州中國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一是在2020-2025左右將要爆發的中國與日韓戰爭
就我的判斷 日本可能性比較高
(聖諭 烏金 指太陽)
而戰爭時間也在壹年以內解決
日本會在此戰敗後 認真了解到人類生命高尚的真諦
從此進入佛國聖境 人人是思想家 哲學家
在2050-2060年的是中國爭取[世界第一]的戰爭
中國將為此付出極慘痛的代價
死亡將超過一億人 戰爭也長達數年之久
中國到時候出現的聖人與我的關係很特殊
基本上他會在當上中國的主人之後
公開表達以我為榮 他是受到我的感召的
而就另一個層面而言
此君還是我在天上的主管之一
我只是他的先遣軍
真正的討伐是他御駕親征
至於我是誰? 佛經中有我的名字 四個字的
====================================
中國時報 2007.07.13
從兩件升斗小民遭檢警誣陷案談起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71300319,00.html
中時社論
台中地檢署一樁烏龍起訴,警方搜索被告住宅,查到四百餘公克白色結晶體,並未送交鑑定是否為毒品,只因被告於偵查中坦承施用K他命,尿液送驗也呈陽性反應,檢方即根據被告之販毒前科、驗尿結果及偵查中自白,起訴被告意圖販賣三級毒品,嗣經法院將查扣之晶體送請刑事局鑑定,赫然發現並非K他命,亦無毒品成分,日前乃以現行法律並不處罰單純持有、施用三級毒品,判決被告無罪。
於此同時,台北也出現另一起警方烏龍案件,松山分局查察竊盜,於報案之大樓取得監視影帶,未經必要查證,即將錄影帶中出入該樓的裝潢工人父子指為假裝潢、真竊盜集團,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追緝。嗣後發現裝潢工人並非竊賊,被誣為歹徒的工人父子名譽已經受害,分局長公開道歉,分局進行懲處,被害人則考慮請求國家賠償。
同一天的報紙出現兩起如此離譜的案件,顯示了檢警辦案品質普遍低落的程度,依照證據辦案,依據科學方法蒐集調查證據,本是檢警追訴犯罪的準繩;但這兩起案件,檢警辦案所缺乏的基本動作,簡直令人咋舌,連最起碼的證據送驗或是紀錄查詢,也不會做。警察 學校的基礎教育及實務訓練,還有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培養檢察官辦案素養的相關課程,似乎都繳了白卷。其結果,是無辜的人冤屈遭到追訴,也可能使得真正犯罪的人逍遙法外。
檢察辦案不重證據法則,不遵守法定程序,實不自今日始。直到最近幾年,檢方才開始在較為重要的刑事案件中,認真進行法庭對辯攻防,卻仍然並未普遍將實施公訴視為檢方的主要職責;其沉疴之深,即可見一斑。從後往前說,檢方不重視法庭活動,不以法庭審判對證據的嚴格要求作為偵查的行動指標,不以之指揮警方辦案,就會發生胡亂蒐證,只憑臆測想像的情節辦案,缺乏可以支持起訴所需要的堅實證據;從前往後說,檢警不重視蒐證查證的科學辦案基本功夫,檢方所提起的公訴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犯罪,就會形成法院必須根據嚴格的證據法則判決無罪,使得被告白受控訴,國家資源虛擲;或者竟是法院根據粗疏的證據囫圇吞棗,使得不該有罪的被告被判有罪,無辜受累,不但不能發現真實,也賠進了勿枉勿縱的司法信用。
遠者不說,最近才又被高等法院判處死刑的蘇建和等三人強盜殺人案,就是警察辦案不力、蒐證訓練不足,最後重傷整體司法形象的慘痛例證。此案案發之初,就是因為警方草率,連被告者驗屍程序也未臻完全,卻拿著不合採證程序的主觀推論以及共同被告供證反覆的自白做為憑據追究三個被告的極刑罪責。依據大法官三年前的程序第三八二號解釋所要求的嚴格證明原則,也就是超越合理懷疑的定罪法則,稀疏而微弱的間接證據加上瑕疵密布不堪取信的被告自白,前次高院的無罪判決,無寧更能符合法治的要求。而司法難掩護短痕跡、不肯堅持正當法律程序、在證據法則上虛與委蛇的妥協判決,不但輕賤生命的態度絕不可取,其間愧對法治而傷害司法形象的無動於衷,更令人感到齒冷。就是這種錯誤的價值選擇,間接鼓勵檢警繼續草率辦案,繼續草菅人權;審判與檢警交相為用,踐踏法治人權,於是層出不窮,難以根絕。
近年來,政治人物涉入司法案件的數量明顯增加,重點司法案件重視遵守程序正義、證據法則的程度,確有一些進步,但是一般升斗小民所面對的司法程序,是否有同樣程度的提升,卻很值得懷疑。前面的兩個例子,可能就是普通百姓慣有的際遇。現在偵查中羈押被告雖然須要得到法院同意,但是使用偵查不公開為藉口妨礙辯護權利的武器對等地位,情況仍然普遍;而檢警調查機關仍然獨占包括監聽、限制住居、禁止出境在內的強制處分權,對於無辜人民基本人權的威脅,也極其嚴重。就以前引例證之中,由於法院不能堅持嚴格證明的證據法則,導致檢警輕視查證手續的漫不經心,不難想見未經新聞曝光而受害者忍氣吞聲乃至含冤被刑者,尚有多少?
多年來司法改革旗幟高擎,或不能說是毫無建樹,但又曾有多少標竿性的冤假錯案埋葬了改革努力的成果?恐已不勝枚舉!司法事業的主事者,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藉著教育訓練還有審判實踐的確實要求,將嚴格辦案程序與證據法則植入司法檢警人員的血液之中,像是呼吸一樣不會忘記,以使台灣人民真正揮別檢警經常陷人於罪的法治夢魘?
|
黃創夏: 真正的巨犯,警察、檢調和司法官,絕大多數不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嗎?真罪不追,卻非要入楊儒門於罪,台灣的司法界,同樣讓人看不起。
|
|
推薦0 |
|
|
真正的巨犯,警察、檢調和司法官,絕大多數不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嗎?真罪不追,卻非要入楊儒門於罪,台灣的司法界,同樣讓人看不起。
特赦?阿扁欺侮楊儒門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ts/archive/2007/06/22/4090.html
黃創夏
真讓人受不了!在電視畫面中,看到陳水扁的快速「特赦」楊儒門的「仁政秀」,一副「同情」農民、「悲憫」農民的姿態,剛吃下肚的晚餐,差點逆流到喉頭,一口鮮血,很可能要氣到噴出好幾公升。
因為陳水扁根本不該是「特赦」楊儒門,他應該是「道歉」,他該說的是:「是的,政府錯了、陳水扁錯了。政府與阿扁對不起農民,才會刺激楊儒門去做出那樣的事。所以政府根本沒有理由處罰楊儒門,更不該限制他的自由!」
但陳水扁和政府,卻是在混水摸魚。
為什麼要「特赦」楊儒門?看看陳水扁的理由吧!除了空空洞洞的「其情可原」外,竟然是「楊儒門在獄中表現良好,沒有再犯之虞」。
這是什麼?正是統治者高高在上的嘴臉!透個這麼一個「仁政秀」,陳水扁不需要為農村的蕭條道歉了,當然這位國家最高掌權者,也不必為這麼多農民困境負起責任了。
這真是吃楊儒門豆腐的便宜算盤啊!透過「其情可原」四字廢話,陳水扁不需要思維、政策,甚至連口號都不必費神了,就可以擺脫陳水扁對不起農民的所有一切失政了。
楊儒門到底犯了什麼「罪」?他的「白米炸彈」從頭到尾沒有牽涉到他任何個人的私心私利,也沒有獲得他個人任何的利益,不要說有Tiffany鑽戒了,連一張SOGO禮券都沒得利。楊儒門只是因為對政府的農業政策不滿,出於對台灣農民的關懷,用十七顆沒有殺傷力的「白米炸彈」,想要喚起社會重視農村。
一毛錢,楊儒門都沒有從中取利。
楊儒門傷害了誰的財產與生命?沒有!相較之下,那些透過官邸密室操作,把幾兆、幾兆在計算的公營行庫,全民資產搬給特定財團、那些只在塗改報表數字,讓警察忙著「造業績」,不是真正在護民保民的「治安秀」,傷害的生命與財產,比楊儒門大上千萬倍!
更不必說,那些燒炭的、那些上吊的、那些不知下一餐在哪的無辜冤魂、無奈小民,傷害生命?楊儒門哪可能比得過那些喝紅酒、吃牛排的顯貴達官!
一條命,楊儒門都沒有傷害到!
楊儒門真的「破壞社會制序」嗎?拜託,比起那種動不動就喚起台灣最敏感的「族群」神經線、造成社會對立與撕裂;比起那種透過國安情資,國會大立委群起用「紅帽子」造成一位風評還不錯的檢察官,因此失控崩潰;比起那種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讓許多人誤以為兩岸可能會開戰;比起那種動用司法力量,動不動就「教訓」高科技廠商、動不動就查稅換政治獻金;比起那種蓋一條捷運動不動就坍塌‧‧‧
楊儒門造成的「社會驚恐」?和朝野政客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
楊儒門會不會「再犯」?如果出獄之後,楊儒門從此不關心、不擔心農民,「無再犯之虞」,那才奇怪!
說穿了,陳水扁不敢真正面對的是,楊儒門根本是個不折不扣的「良心犯」,因為他的動機是出自於良心,出自於無法坐視農業和農民,繼續被犧牲、被糟蹋。講更明白一點,如果陳水扁帶領的政府,能解決台灣農業的困境,從來就沒有農業政策的失政與失能,那麼,楊儒門根本就不會出現!
至於那些統治鷹犬的檢警司法,也不必在哪假惺惺「反彈」啦!
真正的巨犯,警察、檢調和司法官,絕大多數不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嗎?更多的人不是還會「護航」換取自身的升官發財嗎?真罪不追,卻非要入楊儒門於罪,台灣的司法界,同樣讓人看不起。
不要輕忽楊儒門現象。更不要以為「特赦」了楊儒門,台灣農村就此平安無事,大家生活美滿。因為楊儒門的特殊行為,讓民眾對他產生了同情與支持:他每個月在世界展望會以一千七百元領養兩個貧童;九二一地震後,將家人為他每個月兩萬元跟會存下的九十一萬「娶某本」匿名捐給慈善機關賑災;他自首前寫了字條給父親楊昌順,希望把弟弟楊東才檢舉他所得的五十萬獎金捐給創世基金會。一個生活小康的雞販,為什麼會這麼慷慨利他?難道他只是個單純善良的「傻瓜」?
從他長期細密地規畫十七起放置炸彈案件,可以發現他不是基於一時衝動而行事。他是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他的抗議行為。他在接受偵訊時表示,加入WTO之後,稻農受到衝擊、學童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等問題,政府置之不理。楊儒門投書媒體、寫信給立委表達對這些問題的不滿,卻未獲回應,因此決定以「白米炸彈」喚起社會對這些問題的關注。
楊儒門正是以利他行善的事蹟、對自己犯案動機的陳述,強化了其行事的正當性。楊儒門要抗議的也是全球化帶來的衝擊。全球化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那些從台灣赴上海開創新事業成功的人受益,那些因為農產品進口而農作價格爆跌、產業外移而失去工作機會的農村居民受害。楊儒門要為受害者發出不平之鳴。
這是良心犯,比起在野時代的黨外和民進黨,楊儒門既無「城市遊擊戰」的念頭、也沒有佔領火車站造成癱瘓、更沒有拋出汽油彈、公開喊衝與喊打‧‧‧
如果陳水扁把過往民進黨的行為都視為是民進黨傳統論述的對抗不義「良心」反抗權的話。那麼,陳水扁只有向楊儒門「道歉」,才是最該做的事,他和政府根本沒資格與立場去「特赦」楊儒門。因為,要被「審判」的,是政府,是陳水扁,不是農民,也不是楊儒門!
引用:http://gohome.hinet.net/hts/archive/2007/06/22/4090.html
|
階級革命系列> 中時小社論: 鈔票賺得愈多,所得稅逃得愈多,這種稅制,早該檢討,塞住狗洞
|
|
推薦0 |
|
|
階級革命系列> 中時小社論: 鈔票賺得愈多,所得稅逃得愈多,這種稅制,早該檢討,塞住狗洞。
=====================================
中國時報 2007.04.24
割所得稅盲腸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42400303,00.html
中時小社論
再過一周,又到繳稅季節,檢調這一陣子兵分多路,偵破幾樁綜合所得稅逃漏大案,牽扯出商場、金融圈、醫界知名人物。鈔票賺得愈多,所得稅逃得愈多,這種稅制,早該檢討,塞住狗洞。
咱們的綜合所得稅制,奠基於民國五十七年到五十九年的第一次賦稅改革委員會。經過將近四十年運作,照理說,歷經刪增整補,體制早該粲然大備,純熟穩健,無虞大規模逃漏。
其實不然,現行綜合所得稅漏洞極多,檢調這一陣子破獲的漏稅案,並非硬碰硬闖關,而是鑽空子爬狗洞,在體制當中順勢而為。所以,才會有鄒開蓮、詹翠芳、朱樹勳之類,還有點名氣之輩涉案。
說穿了,問題全出在「抵稅」。亦即,本來該繳稅,後來卻因為買了什麼,或者捐了什麼,而能抵繳所得稅。不管是捐實物,還是捐現金,都成了逃稅大戶的運輸大隊,國庫公款就此汩汩流入大戶口袋。
許多年前,稅務風紀很爛,稅務員不受人尊重。當時,絕大多數的稅務風紀案件,都是出在屠宰稅。因為,整個屠宰稅體制,就是誘使稅務員貪汙舞弊的絕大淵藪。後來,財政部鐵了心,割掉屠宰稅這條盲腸,稅務風紀就此大幅好轉。
同樣,捐贈抵稅已經成了所得稅制的超級大盲腸,財政部實在該再狠下心來封死所有捐贈實物抵稅管道,並且,大幅縮小捐贈現金抵稅管道。唯有割了捐贈抵稅盲腸,才能真正堵住綜合所得稅逃漏狗洞。
|
階級革命系列>中時社論: 財政部不能再為富人降稅
|
|
推薦0 |
|
|
中國時報 2007.04.20
財政部不能再為富人降稅
中時社論
財政部最近舉辦了不少次公聽會,都是為了減稅。三月二十二日的公聽會,是為了所得稅法第十七條各項之免稅額、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當然,年底大選在即,每一位立委都要求財政部放寬各種免稅額與扣除額。這些要求美其名為「租稅合理化」,但是說穿了就是要求減稅。
四月三日,財政部又召開了遺產贈與稅改革公聽會,改革的原因也是冠冕堂皇,諸如現制級距繁複、稅率偏高、繳納困難等等。這兩個公聽會相比,所得稅法十七條是立委主動提出,財政部被動因應;但是遺贈稅調降卻是財政部態度積極,準備了一大堆數據資料、各國比較,似乎是「長官交辦事項」。
在此,我們不得不向財政部澆一桶冷水,希望該部官員能夠眼睛放亮、頭殼清醒,不要在倉卒間把台灣稅制弄得萬劫不復。
何部長回國服務僅僅三年,也許我們該先幫何部長回顧一下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的租稅變革史。自一九八 ○年底,台灣各種租稅每一年都在降;娛樂稅、地價稅、房屋稅、土增稅、貨物稅、證交稅、牌照稅、遺贈稅、所得稅、契稅、營業稅、兩稅合一,無一不在降稅之列。十幾年來唯一「增加」的稅,就是二○○五年立法院通過的最低稅負制。為什麼多年來各類租稅只降不升呢?這當然與台灣獨特的政治生態有關。台灣的政治人物總是喜歡討好選民,也沒有理性討論政策的習慣,租稅當然就只降不升。久而久之,政府預算赤字日益嚴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財政部就該理解:不論任何稅目,要增稅是難如登天,要降稅卻是易如反掌,根本談不上是改革。財政部雖然說稅改是為因應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屆滿之全面檢討,但是所謂全面檢討,就該有類似第一次或第二次賦稅改革委員會之全面研究,而不該針對幾乎沒有什麼重要性的遺贈稅單獨討價還價。此外,一旦所得稅與遺贈稅的減稅列車發動,案子進了立法院,就如同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後果就操在不負責任的立委諸公手中。財政部如果對全面檢討租稅開了頭,就要對修法的後果負完全的責任。萬一最後諸稅齊降,財政惡化、局面難以收拾,財政部就不能把責任推給立法院,而要負起百分之百的政治責任。
其實,財政部在當下提出遺贈稅降稅案,早就給外界「輕重不分、緩急不辨」的觀感。台灣產業不振、 資金外流是事實,但任何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這與大陸磁吸、產業空洞等大環境有關,而與遺產贈與稅率干係不大。對岸中國大陸最近才大幅調升他們的所得稅,卻不擔心資金外流,只因該國投資誘因極強,區區租稅根本無關痛癢。反觀台灣,旺旺、聲寶出走,其背後因素難道是遺贈稅率的高低?如果不是,那麼調降遺贈稅究竟是為了台灣經濟,還是為了完成官員特有的學理憧憬?如果認為降稅就可以吸引資金回流台灣,那麼是不是該把台灣稅負降到和開曼群島一樣?這些問題,都值得財政部官員省思、檢討。
最後,我們也要提醒財政部注意台灣民眾對降稅的一般觀感。日前,該部向記者透漏,許多大富豪用非現金捐贈的方式巨額逃稅。這樣的逃稅手法,其實與兩三年前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節稅一樣,都是富人常玩的遊戲。兩年前,財政部也曾經發布若干匿名大富豪分毫未稅的新聞。相對而言,領薪水的中產階級不但一毛錢的稅都跑不掉,當然也不可能有餘力做實物捐贈、或是去買公共設施用地。如果繳所得稅時,貧富階級之間就已經如此不公平,財政部若還要站在富人立場,為他們爭取遺產贈與稅的減免,那就真的是悖離人民情感了。當局一方面宣稱富人常用非現金捐贈的方式逃稅,另一方面又替富人開遺贈稅節稅之門,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施政邏輯,恐怕真不容易說清楚。
總之,遺贈稅也好、所得稅也罷,我們認為現在都不是討論調降的時機。如果何部長能夠在紛亂的政局中守住「不減稅」的關卡,那就是功德一件了。其他的諸多所謂稅改,就稍安勿躁吧!
|
階級革命系列>轉載\孤女飢寒 政府何在
|
|
推薦0 |
|
|
孤女飢寒 政府何在
【聯合報/鄭治平/公(台北市)】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678115.shtml
2007.01.07 04:43 am
與父親相依為命的高中生沈念慈,在她父親病發死亡時,郵局帳戶內只剩一元,這是父女倆最後的財產。少女小雅,才十來歲就獨自生活,因沒有經濟來源,三餐有一頓沒一頓,洗澡只能洗冷水,生病也沒人管;更不幸的是她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母親在日前過世,卻留下上百萬的房屋貸款債務,令人對她的未來感到不捨。
筆者曾經在社福機關服務長達五年,對社會福利制度略有了解,其實許多良好的社福制度,問題往往在基層執行者,無法以「愛心」落實執行。
我強烈建議新聞媒體,應該闢個溫馨關懷(或人民投訴)版面,與人民力量結合,督促麻痺的官僚系統,積極解救關心我們可憐的孩子們!民意代表也請做些好事吧!
【2007/01/07 聯合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