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至校,接參加橄欖球校隊的兒子回家。甫跨入車門坐定,兒子立即說了兩件事:這次功課拿三個 A,與 Allan 老師有衝突。"還有,我要求與校長及 Allan 有個正式的會議"。雖然是靜靜聽著兒子補充說明,但也讓兒子正式的口吻嚇了一大跳。
兒子採直接見校長,而非透過父親來處理此事;認為這是他與
Allan 兩人間的事,父親與 Allan 是朋友又是另回事。教木工的
Allan,是個幽默喜歡開玩笑的老師,自己常與他在游泳池閒聊。
回到家,EQ 很高,見過場面善人際關係的媽媽,建議如此回應:"I'm sorry. I didn't get you." 一場風波應可以如此就解決;兒子很生氣,一直氣憤的說:"It's been years. You just
don't get it." 母親的重點是嘗試教導兒子如何處理這種狀況,或者乾脆的說,是用東方的文化方式,來處理發生在西方的人性衝突。兒子的觀點:"這種話是侮辱,老師無權侮辱學生。老師學生必須相互尊重。" 一場典型中國母親與外國小孩的討論,兩人談話完完全全失焦。
一旁的自己束手無策。太太的話,我完全瞭解;在台灣只讀完小學一年級,全然看不懂中文的兒子,他的話我也完全瞭解。台灣經驗,在這裡很多是行不通的。北美是個據理力爭的世界,或者更精準的說,是個講理,是個高度守法的世界---相對於情理法,情字置首位的中國文化。
從兒子身上,看到濃濃的外黃內白:個人觀點的被尊重 (或者乾脆就說是個人主義)。正值青春期兒子的反應絕對是西化的,他要求校長召開 meeting,只因為 Allan 一句情緒化的話:「Are you
deaf?」。木工教室永遠都是吵雜的。
知道若是在台灣,發生此類事,通常是由家長出面溝通;至少,不會直接找上校長。
幾乎完全沒接受中國式教育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台灣了。講起國語閩南話已然洋腔洋調,彷彿老外說中文般一樣好笑;已經是典型 CBC,外黃內白,典型留學生的第二代。身處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根源與文化衝突中,做為父親,我一直很努力的學習著調適著:甚麼是當中制,甚麼是當西式;或者,在羅馬就做羅馬人做的事。
高一的兒子正在唸莎士比亞的 Otello;而在台灣,只有英文系或英美文學研究所方唸 Otello。
學校學的是莎士比亞、聖經,唐詩宋詞是完全沒概念的;古典文學的西遊記變成了希臘羅馬神話,現代文學的朱自清變成了海明威。宋明心學理學已為講邏輯重分析的西方哲學所取代。全然沒有婆媳問題,婆婆自有其住家,婆婆必需遵重媳婦;父親的權威變成父子是朋友,父親不能動手,只能建議。"謝謝、請" 這些字出現在家庭日常生活裡。(雖說,還是很不習慣,向自己的兒女說 Thank you, please.)
兩代間共通的音樂,約只有古典音樂及 Celine Dion了。
學校學的是英美歷史,不知秦漢民國。他們不住在台灣,不懂統獨爭執,他們也無能關心台灣,台灣只有在立法院或機場打架時,方能見報---小小一塊版面---大陸卻時時上報。只知道汽油漲價是因大陸突然需求巨增,只知道中國已然企圖染指能源工業了,中國經濟力量已能威脅到北美的利益了。
他們對養育子女觀點,也與成長環境迥異的父母不同了,更不談金錢的觀念了。
移民出去的,或在國外唸書的小孩,已經不會再是中國人了;即令長相外表,也還只是依稀殘存著黃皮膚罷了,他們已然不折不扣外國人了。
父母最好清楚,一旦送小孩出國唸書--尤其是年齡越小--或移民,而仍然抱持他們學業有成後,依然能回台的想法/希望,註定是會落空的。而且,將來父母與這種生活經驗在國外,不知大長今、雍正王朝何物,只吃生菜沙拉,喝咖啡喝牛奶,吃牛排吃 cheese 的小孩相處,衝突將可逆睹。接掌父親事業後,對人事物處理的觀點與方法,一定也與父親不同。他們用的是北美絕對業績掛帥、盈餘絕對、不談情面的觀點,來處理生於斯長於斯的員工。與中國文化無牽扯的第二代,台灣只是個地理名詞,只是他們飛機旅程裡的一站----- 一個離父親老家越來越遠的站。
8 年的空中飛人,太平洋兩地間飛來飛去。生日時,經常一個人孤寂的在飛機上、在公司裡悄悄渡過;終於,我累了。回家時的經常目睹中國母親外國小孩的雞同鴨講;終於,我累了,很累了。在全家族的反對下,結束了營運狀況甚好的事業;因為知道小孩成長只有一次,夫妻間能有多少個 8 年可供揮霍,因為知道自己的後代,已然無能適應爸爸故鄉的文化了。自己的後代是全全然然的外國人了。而且,金錢財富對坐享其成未曾歷煉過的兒女而言,更是毒藥良藥一線間。
這一路走來,未曾有過絲毫後悔。大學畢業,東飛太平洋彼岸,開始留學生生涯,就已然知曉:知識在那裡,家,就在那裡。喜歡人本主義下的教育制度,喜歡秩序井然的社會,喜歡有邏輯修為,有獨立自主看法的後代;自己在這裡滿心歡喜,如魚得水。應聘回台第一年除夕,望著時代廣場,蘋果緩緩升起,Auld Lang Syne 歌中,太太斗大淚珠冉冉流下際,也就更知曉太太底心意了。
因之,夫妻倆應該弄清楚,以一家寥寥數口卻得分居各地,來易取金錢累積的模式/代價,與人生價值的關係;應該弄清楚,婚姻幸福與栽培後代間的關係。清清楚楚的定位好自己。
尚未澄清自己底真正追求,冒冒然舉家外移;外遇、家庭破碎、多出個外國小孩,都將是可期的。
然後,活寡婦村裡,一群中國女人與一群外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