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浪漫的南美風情
市長: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副市長: 多硯坊 (休) 琪 ( 龍公主)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浪漫的南美風情】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養生保健篇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關心健康, 大家一起來!
 瀏覽1,609|回應4推薦9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老詼訝
灵月
涼涼
Julia小喵
不會爬牆的蜘蛛人
四分衛
方正平
南十字星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2006影響你健康的17件大事(上)

《康健》編輯部選出17件年度醫學大突破,健康、飲食、生活大事件,有的已經在台灣掀起風潮、有的可望扭轉病人的命運、有的今天就可以實踐,讓你更健康。

【文/張曉卉、林貞岑、李怡嬅、黃惠如;攝影/邱瑞金】
台灣治療B型合併C型肝炎 獲得重大突破


台灣約有300萬成人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其中B肝合併C肝的將近10萬人。過去以干擾素治療的成效僅不到一成。這些B肝合併C肝的病人將來轉變成肝硬化、肝癌的時程,比單一肝炎更快、更可怕。


由台灣醫界首創、在「2006年美國肝臟醫學會」發表的臨床治療模式,則為B肝加C肝雙重感染者帶來新曙光。


由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與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哲,與台灣9家醫院合作,針對321名B肝合併C肝感染者與單純慢性C型肝炎的病人,給予長效型干擾素(Interferon)加上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若病人的C肝病毒是第一型,用藥48週,非第一型的則給藥24週,停藥後再追蹤24週,並與單一C型肝炎肝染者做比較。


這項實驗的期中結果發現,慢性B型合併C型肝炎雙重感染者的C型肝炎廓清率達到75%,「在全球肝病治療是劃時代的一步,」陳定信院長表示。


「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發表的治療模式,」陳培哲教授說,利用干擾素加雷巴威林治療的B肝合併C肝感染,將可望成為國際治療準則。


另外,在台灣罹患人數最多的B型肝炎治療,去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Entecavir(貝樂克)、LdT(Telbivudine)2個抗病毒新藥。相對現有的干擾素、干安能(Lamivudine)或干適能(Adefovir),新藥抑制B肝病毒效果更好,抗藥性較小,且對干安能有抗藥性的病人也適用。


而C型肝炎治療也有進展,目前干擾素加雷巴威林治療,約有五成病人可完全治癒,今年美國研發的一種蛋白抑制劑,屬於病毒標的治療,因有專一性,療效可達八成。換句話說,將來C肝治癒率可能因此再提高至80~90%。


醫師建議:現在B型肝炎、C型肝炎都已經有藥可醫,五成C型肝炎可治癒,B型肝炎雖不能根除,但可以控制,「肝炎不會自己好,千萬不要坐以待斃,」陳培哲醫師大聲呼籲。


輪狀病毒疫苗、子宮頸癌疫苗上市, 保護幼兒婦女


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曾說,輪狀病毒疫苗一旦問世,兒科醫生的生意將會大幅滑落,且對兒童疾病型態帶來重大改變。去年底,台灣已經核准兩種輪狀病毒疫苗上市。


輪狀病毒相當難纏,只要有10隻病毒就可以造成感染。可經由人與人之間不潔的手接觸、受污染的飲水、食物、甚至玩具傳染,造成上吐下瀉、發燒、腹痛,嚴重可致脫水死亡。全世界每年有44萬名、平均每1分鐘就有一名嬰幼兒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喪命。


台灣因為醫療進步,不會有孩子因輪狀病毒致死,但每年因輪狀病毒造成的門診人次高達16~54萬,因輪狀病毒導致腸胃炎住院治療超過1萬人次。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幾乎每個幼兒在5歲以前至少會感染一次輪狀病毒,可見多頻繁,唯有憑藉疫苗接種,才能真正有效預防。


而今問世的兩種輪狀病毒疫苗的研究報告皆證實預防效果達到95%,「台灣因為腸胃炎住院的小朋友將減少三分之一,更可以救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小朋友,」黃立民醫師說。


醫師建議:由於6個月~2歲嬰幼兒最容易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建議在寶寶2個月大時口服第一劑,並在6個月前完成產生抗體,需自費。但因輪狀病毒疫苗屬活性減毒疫苗,有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道疾病、腸套疊病史與免疫功能不全的嬰幼兒不建議使用。


子宮頸癌疫苗上市了


在各界引頸企盼下,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去年底終於上市。施打對象為9~26歲女性,需在6個月內注射三劑,共需自費12000元,主要針對人類乳突病毒(HPV)6、11、16、18型,以國內子宮頸癌病例感染的HPV比例來看,HPV16型佔60%、18型佔10%,推估預防子宮頸癌的效力約七成。


另一家藥廠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美適康」(Cervirax),目前也在衛生署審核中,針對的人類乳突病毒為HPV 16、18、45、31型,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10~25歲、26~55歲女性注射疫苗後都產生良好免疫反應,具保護效果。


醫師建議: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王功亮表示,子宮頸癌疫苗目的是預防、而非治療子宮頸癌,已經罹患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婦女不適合接種。並且,疫苗的保護效力只有七成,對於台灣婦女子宮頸癌強烈相關的52、58型HPV,目前仍無疫苗可防。因此無論接種疫苗與否,任何有性行為的女性,仍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你吃的藥是真的嗎?偽藥猖獗,戕害台灣民眾健康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更何況吃到假藥可能救命不成反傷身。去年接續爆假的高血壓用藥「脈優」、民眾想重振雄風卻因假壯陽藥導致腎病變、檢警破獲大陸走私價值超過3億的偽藥入台等事件,偽藥問題在台灣似乎愈來愈嚴重。


根據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估計,台灣偽藥市佔率約一成,價值約有百億元,某些明星藥物的假藥比例更高,比如威而剛大約每4顆就有一顆、諾美婷每5顆有一顆是假的。


台北市衛生局曾公布十大熱門偽藥,包括壯陽藥犀利士、威而剛,減肥藥羅氏鮮、諾美婷,治禿頭藥柔沛,維他命善存、皮膚藥膚潤康軟膏、胃藥樂酸克、治療潰瘍的蓋舒泰,以及安眠藥使蒂諾斯等。


【康健雜誌98期】

<轉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飯後吃梨可排毒 中西醫掛保證/ 轉
推薦1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飯後吃梨可排毒 中西醫掛保證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最近網路流傳一篇梨和梨汁都有加速排出體內致癌物質功能的文章,引起很大迴響,不少人從此把梨納為最愛,三不五時就吃一顆,期能遠離癌症的威脅。國內中西醫師認為,自古以來,梨就是清熱解毒聖品,吃梨多少可排除體內有毒物質,為健康加分。

這篇網路文章指出,韓國首爾大學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科教授楊美熙領導的研究小組,透過人體及老鼠的動物實驗,驗證吃梨和排出致癌物質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以老菸槍為研究對象,連續4天內,每天都吃750 公克的梨,吃完再測小便中的多環芳香烴代謝物1-羥基苡含量。結果發現,吸菸6小時後再吃顆梨,血液中的1-羥基苡會經尿液大量排出;反觀飯後6小時不吃梨的老菸槍,經尿液排出的1-羥基苡含量,就明顯減少。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梨肉含有蘋果酸及果膠,既可降低膽固醇,也有預防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作用。此外,梨肉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腸胃疾病的發生率。

吃梨的方法不少。陳潮宗說,生吃梨最簡單,拿來就啃,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切片榨成梨汁,單獨飲用,或加澎大海、冬瓜子、蟬蛻、冰糖煎煮飲用,可收滋潤喉頭、補充津液之效;生梨加冰糖或蜂蜜,加熱熬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若將梨切片,加杏仁5錢、桔梗及川貝母各2錢、澎大海1錢同煮,則可治療傷風感冒。

相較下,西醫對吃梨所產生的效果,就保守許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治療中心主任邱仲峰表示,醫界有多吃梨有助於排除結石的說法,卻無預防癌症的直接證據。

陽明大學醫學院環境暨醫學科代主任楊振昌則強調,致癌物質千百種,光降低1-羥基苡的含量,是否就能抑制腫瘤的發生?恐有疑義。不過,大多數蔬果都含有維生素C、E等抗氧化物質,多吃絕對有益健康。飯後吃顆梨,當然沒問題!

【2007/01/21 聯合晚報】@

<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紅番茄+綠花椰 抗攝護腺癌最棒
推薦1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紅番茄+綠花椰 抗攝護腺癌最棒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一餐內同時攝取紅番茄與綠椰菜,可能有助男性對抗攝護腺癌,男性最好常吃這兩種蔬菜。

研究人員建議,每次食用份量為四分之三顆綠花椰菜,以及二至三粒紅番茄,每周攝取三到五次;番茄以經過烹煮為佳,綠花椰菜最好生食。攝護腺癌是英國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台灣二○○四年的十大癌症中,攝護腺癌名列第八。

番茄與綠花椰菜早已證實有抗癌效果。不過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顯示,這兩樣食物若同時出現在一餐正常飲食中,減少腫瘤細胞的效果高於只攝取其中一樣。

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癌症研究」的報告指出,這兩種蔬菜的不同成份可一起發揮作用,從不同的生物路徑攻擊癌細胞。研究指出,男性經常攝食新鮮番茄,可減少百分之四十的攝護腺癌罹患機率,而綠花椰菜中的硫化物成份則可抑制癌細胞成長;兩種食物的抗癌機制截然不同,不必一定要一起吃才能抗癌,但二者相輔相成的效果似乎很高。

2007/01/17 聯合報】@

<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抗氧化劑怎麼吃?謹記5原則
推薦3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老詼訝
丁妹妹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抗氧化劑,5招聰明吃

2007/01/12

抗氧化劑並非每個人都可隨心所欲攝取,想攝取前,最好能了解下列5項原則

【文/李文】

抗氧化劑人人愛,但並非人人都可隨心所欲攝取。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說明,不同的抗氧化劑可相互幫助,構成抗氧化網絡,在人體內形成綿密而堅強的防禦網,所以,應當優先從新鮮食物中獲得,營養補充品只是在飲食不足時,作為輔助。以下列出5大遵守原則:

1.「複方」產品比「單方」好

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是以多種成分同時存在的方式被攝取,若需要補充,建議優先選擇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的「複方產品」。

2.補充β胡蘿蔔素,而非維生素A

過量的維生素A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引起噁心、骨頭酸痛、倦怠、嗜睡、視力模糊、肝脾腫脹、掉髮等副作用,且孕婦服用過量維生素A,可能導致胎兒畸型。人體會自行將β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要補充的是β胡蘿蔔素,而非維生素A。

3.宜用餐時或用餐後服用

抗氧化劑用餐時服用勝過空腹時,也更容易消化吸收。維生素E的吸收需要脂肪協助,最佳服用時機是每餐飯後。至於維生素C,應一天少量多次服用,非一次大量服用,否則易在身體尚未充分吸收前,就被排出,白忙一場。

4.服用最低劑量

人體對抗氧化營養素有固定需求量,無論是維生素C、E 或β胡蘿蔔素,攝取過量都有副作用,保險起見,以最低劑量來服用比較安全。要注意的是,隨體質不同,服用的最低劑量也有差異,最好先詢問營養師,瞭解自己該攝取的量。

例如:當維生素E劑量超過1000毫克時,可能會因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影響免疫力及性功能,因此,成人攝取上限為每天800毫克(mg)以內。若每天攝取4000mg以上的維生素C,可能導致腹瀉,增加腎結石風險,腎結石患者勿過量服用,以免病情惡化。

有酗酒習慣或每天抽菸超過一包者,應避免單獨大量服用β胡蘿蔔素,否則有害健康。

5.注意單位劑量

適量很重要,過與不及都要避免,服用前務必看清楚錠劑的單位劑量。例如:維生素C一般以毫克(mg)為單位販售,但高劑量的特殊產品則以公克(g)計算(1000mg=1g)。

至於維生素E有多種化學形式,不同形式的生理活性不同,因此劑量格式大不同,食物中維生素E的總效力以α-TE表示,加工製成錠劑的維生素 E普遍以IU計算。換算方式為:1 IU = 0.67mgα-TE。

β胡蘿蔔素的換算法與維生素E不同, 1 IU β胡蘿蔔素 =0.0006mgβ胡蘿蔔素,而10 IU的β胡蘿蔔素=1RE微克。

【大家健康雜誌2007年1月號】

<轉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2040517
2006影響你健康的17件大事(下)
推薦3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老詼訝
方正平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2006影響你健康的17件大事(下)

《康健》編輯部選出17件年度醫學大突破,健康、飲食、生活大事件,有的已經在台灣掀起風潮、有的可望扭轉病人的命運、有的今天就可以實踐,讓你更健康。

【文/張曉卉、林貞岑、李怡嬅、黃惠如】

其實,偽藥、仿冒藥已經是全球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在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管理系統與市場控制較有效,偽藥約佔全部藥品1%;在開發中國家平均是10%,但在非洲、部份亞洲國家、中南美洲偽藥比例高達30%,情況嚴重。

偽藥的範圍很廣,從成藥、指示用藥到處方藥物都有,成分有真有假,甚至還有毒性。例如非洲國家尼日曾有5萬民眾接種到假疫苗,造成2500人死亡。

為了遏止假藥危害,WHO在2006年11月成立「國際醫藥產品反仿冒任務小組(IMPACT)」呼籲各國應有效管理、運用最新辨識技術、嚴格立法執法,才能打擊假藥。

在台灣,衛生署無法保護民眾不會吃到假藥,網路、藥局偽藥橫行,連醫院都會發出假藥,民眾如何自保?

醫師、藥師建議:簡單的說,多數偽藥沒有中文標示、沒有衛生署許可字號或專利字號、沒有防偽商標或特殊印刷,但一般人還是很難從外觀辨識真假。擔心拿到假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諮詢厝邊較具規模的、有配戴執照的社區藥師,若服用一段時間症狀未改善,詢問醫師與藥師。

或者可上網查詢,台北榮總提供「藥品外觀及內中外層包裝查詢系統」網址:http://www.vghtpe.gov.tw/~pharm/ 共蒐集常用的1400種藥物圖像比對。衛生署有網站提供18種常見偽藥辨識方法。

http://www.doh.gov.tw/cht/medicine.htm 並且呼籲民眾不要買來路不明、水貨、散裝藥物。

代謝症候群 威脅台灣482萬人的健康

「代謝症候群」是近幾年全球醫界討論得最火紅的新興流行病。

在經歷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內分泌協會、國際糖尿病聯盟、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陸續提出診斷標準後,衛生署也訂出適合台灣民眾在的診斷準則。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指血糖、血脂、血壓、腰圍等指標異常、且同時聚集在一個人身上的現象(見表2「你是代謝症候群一族嗎?」)。代謝症候群可說是富貴病的前哨警訊。衛生署指出,比起健康的人,有代謝症候群問題者,將來罹患:

■高血壓的機率多3.7倍

■糖尿病的機率多6倍

■高血脂症的機率多2.8倍

■腦中風的機率多2.2倍

■心臟病的機率多1.3倍

國民健康局的調查發現,台灣整體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5%,而依據全民健保醫療2004年度統計年報推算,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門診病人有482萬人。

代謝症候群問題也蔓延到青少年。三軍總醫院家醫科祝年豐醫師推算,台灣約有10萬名青少年有代謝症候群問題,但他的研究卻發現,93%的家長,不知道代謝症候群是啥米碗糕。

醫師建議: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恆表示,要知道自己是否有代謝症候群,最簡單的方法,先測「腰圍」。若男生超過90公分(36腰)、女性超過80公分(30腰),就需警覺。許醫師的臨床經驗發現,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經常結伴出現,換句話說,有一項異常,其他2、3、4項也經常不正常,醫生、民眾都要有警覺。

要避免從代謝症候群變成心血管病、糖尿病,最好方法就是飲食控制、減輕體重與運動。尤其是減重,研究發現,若能減少原體重的6.5%(比如從70公斤減重至65公斤),就可改善血壓、血糖與血脂。

瑜伽熱,燒遍全台

台灣的瑜伽市場會記得2006這一年。企業家、明星、男人、女人、小孩、孕婦、銀髮族……,大家在練瑜伽、談瑜伽。

這一年,不僅瑜伽教室招牌櫛比,一家接著一家開,甚至某家單店宣稱創下一年1億元的業績。

外資搶進也是台灣瑜伽市場特殊的現象。如香港的Pure Yoga、新加坡的True Yoga等,都創下不錯的業績表現;首創精品瑜伽風潮的Space Yoga今年也開了第三家店。

事實上,不只台灣,全球都在瑜伽熱。美國《瑜伽期刊》調查,美國有1650萬人定期在練瑜伽,比2002年成長43%。除此之外,還有2500萬人說,在未來一年他們會去嘗試瑜伽。

台灣瑜伽的下一步呢?有人認為,台灣瑜伽熱已經燒過頭,但Space Yoga的負責人馬修(Matthew Allison)不以為然。連美國這個瑜伽已經非常成熟的市場都持續成長,他預估,台灣未來瑜伽會更主流,瑜伽內涵也將更深化。

瑜伽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影響瑜伽練習者的食衣住行,如美國現在很風行Yogi餐廳,以瑜伽飲食做為食材與烹調方式以吸引瑜伽人口來光顧。

(更多內容,請見康健雜誌98期)

【康健雜誌98期】

<轉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202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