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自己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信心,其實是「打出來的」。
廣東人自鴉片戰爭以來,作為中國最南端的“通商口岸”(也是來自歐洲商船最近的登陸地),其實就一直在跟「番鬼佬」們打交道,貿易也好,戰爭也罷,他們都一直戰鬥在最前線。
以我對廣東沿海一帶的人的認知,他們在哪怕國家孱弱的時候(清末民初),也能在跟番鬼佬們的交往中保持住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如果你跟廣東人(主要是粵語和潮汕話群體)聊天,他們幾乎人人都能講出很多跟「番鬼佬」們博弈的故事,在他們看來,「番鬼佬」們也「不過如此」。
另外一點,也跟香港過往幾十年中所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有關,特別是原汁原味廣東話版的「李小龍」系列,黃飛鴻系列,霍元甲系列,老人孩子,很多人對台詞都能如數家珍。
我在香港工作期間,香港同事跟我說,他們港人,最佩服的兩個中國人是,第一,李小龍,第二,毛澤東。再問,他們會說,李小龍能打敗「番鬼佬」(當然,是電影),毛澤東,能打敗「美國佬」(他們說的,是「抗美援朝」)。
再回到結論,民族自尊心,毫無疑問,是「打」出來的。一個地區的人(比如台島),從未打過勝仗,他們哪裡來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