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打仗,會有犧牲,但是都喜歡打勝仗,這是肯定的。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共軍能打仗的部隊總是人數越打越多?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思考。
我自己小時候很喜歡跟一些老軍人聊打仗的事情,當然,他們主要是講那些打勝仗的威水事,其中就包括很多由國軍變成共軍的老軍人。我接觸到的老軍人,以劉鄧和徐向前所部為最多,因此,對這兩個部隊的作戰也了解最多。
打仗,其實最關鍵的是「指揮人員對部隊的掌控能力」,掌控的好,就能「如臂使指」,掌控的不好,就算你派大量的「督戰隊」在後面頂著,實際效果也非常有限。
據我所知,共軍恐怕是世上唯一一隻打仗不需要督戰隊的軍隊。他們的部隊,就算是被突襲打散了(通常是戰地指揮官下令「分散突圍」),離散士兵的歸隊率,都能接近全數。而國軍,能收回1/3就算不錯,特別是在士兵比較熟悉的地域作戰,一旦散了,這支部隊,就基本上解散了(士兵各自回家了)。
以抗戰時期的劉鄧係386旅771團為例,該團在七亙村遭遇到日軍夜襲,當團長徐深吉因敵情不明,加之敵人火力兇猛,下令「分散突圍」,整個團拼命外突,日軍打入七亙村,居然一個人都沒捉到。此戰後第二天,就已經90%人員歸隊,第三天,初開兩個傷兵住在老鄉家以外,全員歸建。
此役,771團傷亡32人(一個排都不到),而日軍也傷亡了接近20人。
就算這麼個案例,都被劉伯承和毛老大,全軍通報批評。
說完共軍隊軍隊的有效掌控以外,就該說為什麼人數越打越多了。打仗雙方,不管勝負,戰後總有對方的俘虜。共軍這邊,不單單是對俘虜優待,而且主要是跟俘虜講解作戰的道理,雖然說,俘虜可以「領兩個大洋」回家,但是絕大多數的國軍被俘人員實際上都對共軍很好奇(從心理學上來說,也是正常的),在共軍給俘虜們講清道理以後,很多俘虜實際上都就地加入共軍。
這通常都是人們現實主義的考量,跟著共軍,仗總能打贏,說明自己不一定非得戰死,而且共軍的確是有很多現實的好處,比如,官兵平等,吃喝不愁,家裡還有土地分(國軍士兵,大多也都是莊戶人家的子弟),等等。
戰場上對於部隊的有效掌控,才能打好仗。我還是以周希漢部為例,周希漢大部分時間都是陳庚的參謀長,但是作戰時期,又是一個主力團長,此君對戰場時機的把控,絕對一流,特別是跟日軍作戰中攻防態勢,轉換時機通常是以分鐘計,何時「佈防」,「撤防」,「再佈防」,「再撤防」,都要求精確到分鐘。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在自己損失最少的情況下,有效地消滅敵人,達成較高的戰損比。
一旦一個部隊的戰損比高,兄弟部隊和敵方的被俘人員就都願意加入,部隊就會越打越多。
在共軍的作戰序列裡,有好幾個高級指揮人員(及其下屬)都能很準確地把握戰機(攻防態勢轉換),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猛將彭德懷這方面較差,他的部隊往往存活率較低。這一點從戰後彭大將軍的遭遇也能看到,他被整的時候,幾乎沒有他的部下為他說話(人都是現實的,彭大將軍那是有名的脾氣壞,對部下要求嚴苛),習仲勳是唯一一個例外,為彭大將軍的遭遇到處奔走。
你看看今天中國軍界,基本上都是來自劉鄧係人員掌管,一是因為劉鄧培養的屬下眾多,而是劉鄧屬下成活率非常高(不但能打贏,還能自己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