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貓兄所言,鄧黑貓和毛老大各有特色,也符合中國在不同階段和相同環境下的相輔相成絕佳配合。
從早期的鄧黑貓留法開始,此君就表現出他「現實主義」的一面。
當時的中共歐洲支部,周公,李富春,聶榮臻和鄧黑貓等人,經常在一起聚會(早期的黨小組會議),從家境來說,周公是官宦家庭背景(師爺背景,組織和執行能力超強),李富春(耕讀家庭,鄉村教師),聶榮臻(小地主,經營土地為主),唯有鄧黑貓是農商背景(家有桑園,經營蠶桑抄絲業)。
別忘記了,當時的留法學生,如果不是家裡大富大貴,那麼勤工儉學就是生存的唯一途徑。
說回他們在巴黎的聚會,經常聚會,就涉及到一個很具體的問題,那就是聚會開銷問題。初期的費用,基本上都是周公自己在開支,可是後來,也隨著人員的增加,越來越捉襟見肘。
鄧黑貓其實這時候就已經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會主動找周公協調和幫助想辦法解決,他那時就開始把自己打工的錢全部拿出來開支,為了創收,開始磨豆腐,出面條,把這些東西拿到當地的華商店中銷售,這種經營模式,一直延續到後來莫斯科中山大學,都一直有效。
因此當時在歐洲,跟他們經常聚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什麼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鄧黑貓解決,窮學生想改善生活了,也去找鄧黑貓「辦招待」。
陳毅後來淮海戰役期間,拿出所有的能力支持劉鄧中野的時候,就說過一句當時人們並不是很能理解的話,他說,“這是我對當時在法國時經常到你那裡打秋風的回報”。
鄧黑貓的另外一個高光時期,是從129師當政委開始,一直到後來的1949年以後西南行署頭目。
我們來看看毛老大劃分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戰防區,最初幾仗打完以後,富庶一些的冀魯一代,毛老大交給了115師;賀鬍子的120師守京畿(延安),據陝北和晉西北;再來看看129師的活動範圍,最初是貧瘠的晉東南太行山區,豫北,冀西一代,這些地方稍微有點收成的地方都被閻老西的晉綏軍和地方勢力把持,東部則是日軍霸佔的冀南平原一帶,這一帶,內部窮,外部壓力最大。
鄧黑貓並沒有叫苦,立刻就著手搞經濟,帶領當地軍民開水渠,平土地,種糧食,種瓜菜,養牲口,做買賣,打仗兼發展經濟,啥都不耽誤。據當時的資料記載,129師,晉冀魯豫和後來的二野,一直都是自己生產/生活搞的最好的。(當然,佔據富庶之地的新四軍除外)。
從這裡(太行山)及以後的的數年時間,從籌建地方政權,搞經濟,到清除漢奸二鬼子,收編地方武裝和改編偽軍等,一整套的地方行政和治軍經驗,逐步形成,而且培養了一大批地方幹部(也就是貓兄提到的官僚體系),到後來新中國建立,新中國政府很多施政方法方案(包括政協的成立),都有借鑑當時的晉冀魯豫經驗。
其實共軍的試驗田,一早就由鄧黑貓開始試“種”了。後來改開的「摸著石頭過河」以及各種試點,很多都是源自鄧黑貓的晉冀魯豫經驗。
其實也可以這麼說,今天中國取得的成就之所以遠勝於前蘇聯(他們搞不下去,自己垮掉了),與鄧黑貓的「現實主義」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密不可分。當然這也跟中華民族的勤儉,務實,頭腦靈活,數千年的文化積攢有關。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鄧黑貓是一個新中國歷史跨越「打江山」和「坐江山」階段的關鍵性人物,特別是處理各個時期形成的利益集團的經驗,至今仍然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注:“打秋風”在四川話中是,「蹭吃蹭喝」的意思。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