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歷史』這個領域,貓兄無異是這裡的翹楚。
我對歷史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當然也是遍閱自己感興趣的歷史。從我自己的觀感來看,同一個『史料』,可能被不同的人認證為『史實』,也極可能被另外一個人刻意忽略。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別?
我個人的看法是,那是因為每一個寫史的人都有自己的『史觀』。比如,來自蔣幫的歷史人,很容易就把有關共軍的史料中的人物稱為“共匪”,而共軍背景的歷史人,就很容易把有關國軍史料中人物稱為“蔣匪”。
從毛老大的『階級分析』角度來看,作為人的『社會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階級背景,每個人的意識形態中,無一不被打上『階級烙印』,這個烙印一定會客觀地影響一個人的『史觀』。
以此為鏡,我大致認為,書寫歷史,必須等那段歷史中所有的人都從這段歷史烙印中的消磨完結以後,才能比較公正地評價記錄下來的史料。也就是說,用幾個世紀以前的史料寫出來的歷史,才會相對公正。
按照中國的修史規則,通常是下一個朝代的寫史人,書寫上一個朝代的歷史。但是也很奇怪,作為一個接近300年的清代,已經滅亡了超過109年,自今仍然無人書寫《清史》,我的感覺是,民國政府,是不是放棄了書寫《清史》這個重任?或者是其他原因?
節請貓兄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