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道長過去有兩篇極好的論述, 分別是分析島內的政黨形勢, 另一個則是 對於美國經濟的論述, 可謂是意簡言賅 分析入理 對於一般大眔, 只要看這兩篇短文就可以入門了. 但是不曉得為什麼對於劍友的回答, 長篇大論 我來試著解說一下.
(1) 康熙收復台灣
公元一六八三年(永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農曆六月十四日辰時,施琅率二萬多兵士及六百多艘戰船,從銅山出兵,進攻澎湖。 台灣方面由劉國軒統領鄭氏的部眾與東寧的水師,人數船隻均少。但在各處小島, 築炮台多座,
清船在六月十五日晚抵達, 泊於八罩島(今望安),十六日黎明開始從南往北攻,當時正值南風季節,清軍居上風上流,但施琅攻媽宮,被劉國軒射中右眼,幾乎被生擒。六月十七日,清軍退回八罩島整補。十八日先進取虎井、桶盤兩小島。二十、二十一日,施琅故意用「老弱驕兵之計」,又採用以眾擊寡的「五梅花陣」即五艦結為一隊攻東寧的一艦, 頗有戰果. 要知道鄭成功的藤牌兵實行連坐法是非常有戰力的.
六月二十二日,施琅將其水師分配為左、右兩翼及中央部隊,左右翼各有五十隻船,中央有大船五十六艘分為八股,每股七艘,分為三疊,二船為一疊,指揮船居中。尚有後援部隊計八十艘船,攻擊開始清軍皆以三疊為前進。一股攻蒔裡,直奪雞籠嶼、四角嶼; 一股直入牛心灣,奪砲台,中央五十六艘直撲媽宮。
劉國軒亦下令在媽宮港內所有船隻前往迎敵。初台灣水師,略勝,清軍平陽總兵朱天貴戰死,海壇總兵林賢、興化總兵吳英皆傷。 施琅改變陣式取消分股戰,改為包圍戰,以多勝少。鄭軍開始呈劣勢,副提督江勝、左衛邱輝皆戰死,其他四十一名台灣將領陣亡,一百五十五名軍官投降,一百多艘戰艦全沈,四千八百名士兵投降。此役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記載 ”水為之赤”.
劉國軒見大勢已去, 在吼門淺礁無人防守之處,水漲風順衝險而出逃回台灣。 僅已身免. 清軍損失卻是輕微,戰死三百二十九人,負傷一千八百名。
這後面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 鄭克塽剃頭, 登岸, 献表, 率眾投降, 台灣回歸.
(2) 乾隆滅準噶爾
下面我們來談一些刺激的, 在這裡"滅"指的是英文的genocide 或者是ethnic cleansing. 以前李敖大師在他的節目中, 就說過新疆現在的問題都是國民黨亂搞出來的, 因為以前內地的人, 根本忘記了維吾爾族不是新疆的原住民.
是誰呢? 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提到康熙大帝的一大功績,就是平定準噶爾叛亂,這一說,貌似準噶爾仿佛就是個地方割據勢力。其實歷史上她是一個軍力強悍,還有自己的軍工生產體系,能夠生產火槍火炮,巔峰時期疆域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裡,制霸中亞,威壓俄羅斯的大帝國!
這場戰爭開始於康熙二十九年,最終結束於乾隆二十二年,是一場歷經三朝,持續68年的漫長戰爭。真正徹底平定準噶爾,使新疆往後幾百年安安穩穩的納入中國統治版圖,還得感謝乾隆的驚世決策!
準噶爾汗國,與清政府的鬥爭追溯已久。清朝建立後,瓦刺蒙古重新崛起,在首領葛爾丹的帶領下,在天山南北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噶爾丹一代梟雄,東征西討,統一了西蒙古各部,他妄圖效仿成吉思汗,征服中原大地。
不過,既生瑜何生亮, 噶爾丹不幸的遇見了康熙皇帝,康熙兩度親征,打敗噶爾丹,康熙36年,噶爾丹鬱鬱而終。
噶爾丹雖然死了,但準噶爾蒙古並未消失,雍正九年,噶爾丹的繼承者重新統一西蒙古,再次入侵大清。在和通泊戰役中,清軍大敗,死亡近3萬人,是清王朝建立以來清軍的最大失敗。
雍正十年,憑借喀爾喀蒙古的抵抗,才勉強打敗準噶爾,雙方握手言和,劃定了邊界。之後二十年,西部平穩無戰事。但準噶爾一直不死心,等待清朝內部出現問題,他們就會伺機而動;當然清朝也一樣,雙方都想找機會置對方於死地。
乾隆即位後,趕上了千載難遇的好時機,準噶爾汗國的首領噶爾丹策凌病逝,三個兒子為了爭奪汗位大打出手,導致汗國四分五裂。
而此時大清經過雍正攤丁入畝、火耗充公一系列變革,國庫充實,正是國富兵強的巔峰時期。乾隆分析局勢,果斷決定趁此良機,出兵剿滅準噶爾汗國。
這一決定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因為清準兩國已經20年無戰事,安享太平良久,大臣們紛紛在奏折中寫“兵者不詳之器”,言行驚人一致。而且,清軍久無戰爭,軍力衰退,也無良將,沒有信心去打仗。在此形勢下,乾隆的驚人的意志, 決定體現了他超乎常人的戰略眼光。
乾隆二十年,大清組織五萬人馬,出兵準噶爾。戰爭的結果顯而易見,準噶爾汗國四分五裂,清軍兵鋒一到,很多部落直接歸降,三年後,準噶爾汗國滅亡,清朝盡納其領土。
戰爭結束後留給乾隆的是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萬的人口,如何處理這個戰敗國家,成為乾隆新的難題。從康熙35年至今,兩國已經打了70年,準噶爾部屢敗屢戰,表現出了極其強悍的頑強精神。即使內亂,清朝也花費3年才得以平定,這支蒙古,相對於東部的喀爾喀蒙古簡直堅若磐石。如果加以時間,準噶爾汗國說不定又會死灰復燃,危機大清江山。
為了徹底消除隱患,乾隆做出了一個大膽狠毒的決策: 直接滅族!
在清高宗實錄, 卷五百四十四, 我們看到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的明發上諭, 乾隆寫道:
"諭軍機大臣等、現在兩路收服之厄魯特等甚多、伊等外雖投順。多係畏威乞降。其心未可全信。如姑息養奸。將來必致滋事。著傳諭將軍大臣等、看其情形毫無可疑者。即移向額林哈畢爾噶等處。指給游牧。以備來歲屯田之用。如稍懷叵測。即移至巴裡坤。再令移入肅州。即行誅戮。朕從前本無如此辦理之心。實因伊等叛服無常。不得不除惡務盡也。將軍成袞扎布、兆惠等、將現在來降之厄魯特、查明具奏。分別辦理。如應指給游牧。則不必送巴裡坤。其送至巴裡坤者。尤須慎密。如稍有漏洩。是聞風驚竄。地方益難寧謐。並傳諭阿裡袞、黃廷桂等知之"。
皇帝如此命令一下,清朝將領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感覺,任意決斷無數準噶爾部族俘虜的性命。多年以來,準噶爾人降而復叛,在戰爭中對清軍將士和清朝民眾殺戮嚴酷,最終也造成清朝 “帝怒於上,將帥怒於下” 的激烈情緒。 尤其是前線清朝官兵,長途死戰,官長、士兵被殺很多,報復心也日盛。如今,此詔一下,等於是刻意鼓勵前線清朝官兵大開殺戒。於是,各路清將指揮部隊,對各地殘餘的準噶爾部族開始了毫不留情的清剿。
為了從容滅絕準噶爾的人口,清軍頗費了一些心思。在地廣人稀之處,如果遇到蒙古人,當即就可殺掉;如果大批牧民來降,不要立刻剿殺,而是分批運往內地,再全部處死。這次大屠殺加上瘟疫的死亡總數字估計在百萬以上。多年以後,龔自珍途徑準噶爾舊部,“百里之內, 無一爐一帪,皆戰爭所滅”。仍能看見當年屠殺之慘烈.
消滅準噶爾後,天山南北盡入大清,乾隆欽賜這片原叫西域的地方為‘新疆’,拼成了清朝最極盛的版圖。從那以後,新疆再也沒有分裂出去,即使在衰弱的清末和動蕩的民國。
乾隆皇帝的這一決策,雖然給蒙古族人帶來了深重災難,卻讓中央政府牢牢把握住新疆這片廣大的區域。歷史功過難以評說,大家對於悟桐台灣之役 TG要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呢? 大家先提意見我再來說我的看法.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