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盈餘」,不是那麼簡單,主要是三個方面:
1.居民存款,
2.貿易盈餘,
3.FDI(外商直接投資)。
中國每年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資就有數千億,多年來,一直是盡流入,也就是說,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美元資金,遠大於中國對外投資的美元資金。
中國利用這些錢(FDI盈餘)作為發行人民幣的參考因素,根據《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可以通過央行的FDI往來帳抽離資本。也就是說,這些錢是別人的,他們隨時要用,都可以抽取。
雖然來自mi國的FDI比例不高(由西人掌管的,也就4%左右),中國吸引的外資多數是海外華資(港澳台和海外華人資本),就算是通用在上海的項目,實際外資也不大,主要是設備,技術和管理,土地,廠房等硬件基本上都是中國的。馬斯克的Tesla在上海那麼大的工廠,他的實際投資也非常少。
貿易盈餘,主要來自國際貿易結算,這些錢只是由央行管理,這些錢名義上是在貿易結算商,按照國家外匯管理條例,這些錢結匯企業有業務需要的時候(包括國際採購等),隨時可以動用。
第三,是居民外匯存款,這筆錢,也不是國家的,這些錢,存款人歲時可以動用。
中國派往全球的留學生,以數十萬記,這方面的開支,每年就是數十億到百億級別,這些錢,都需要隨時動用。
試想一想,中國是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每天該得需要多少資金進行貿易結算?
再說回來,如果不是中國央行hold住這些美元(通過全國各大商業銀行營運),誰有能力來管理這筆資金?
外匯存款,貿易盈餘,外商直接投資,都需要支付利息,這些資金捏在你手上,如果你不投資,就是一個數字,利息哪裡來?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投資在什麼方向上才有利息?財經菁英們選來選去,最後才將大部分鎖定在mi國國債,並非頭腦發熱,也並非不知道mi國國債的風險,但是講真,如果mi國國債都不能兌現(通過印鈔就可以兌現,成本無限接近零),那是會爆發世界大戰的,甚至是核戰爭。
鍾山兄提到購買「海外資產」一事,其實是這樣的,央行hold的mi元,一旦買成資產,就是失去了資金“流動性”特點,就不能放在往來帳目上,而是放在資產帳本上,而要把資產帳上的資產再變回往來帳(恢復其流動性),就麻煩了,你必須賣掉資產。
所以通常把資金便成資產的,都是結算盈餘方(外匯資金擁有人)而不是hold外匯的央行(外匯資金託管人)。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