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歐戰策:三十年戰爭(四)
 瀏覽1,126|回應0推薦6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南山臥蟲
清泥
妖道
貓靈子
王凯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無知者,無畏

北方雄獅的咆哮

   隨著土匪元帥華倫斯坦的去職,天主貴族們與狂信徒皇帝都鬆了一口氣,這土匪元帥什麼都好,就是沒品,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德.而蝗軍的首領一走,十萬蝗蟲除了少數有經驗的軍官隨著土匪元帥回到封地就國當寓公外,全數解散.很快的,德意志的大地上慢慢地恢復了生機,至少比蝗軍過境時要好得多(烏鴉也開始混得下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唯二倒楣的就是德意志新教諸侯與後面出資的英法荷三國.前者雖然少了土匪元帥這個缺德帶冒煙的強勁對手,披甲武僧卻還是馬不停蹄的奉皇帝陛下的赦令,對之持續追殺到底,不把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地方變成天主教的地盤,皇帝陛下不會罷休(關於此點,披甲武僧的意識形態相同).對於後者而言,由於找來的金牌打手(丹麥)最終被證明只是柴貨,導致三家的先期投資都血本無歸,為了繼續削弱神聖羅馬帝國的實力,他們決定改找一名鑽石級的打手,出面牽頭的仍是法國的老狐狸利希留樞機主教,貓奴主教這次也下了血本(雇用丹麥做打手時,荷蘭是主要的出資人),出資每年一百萬里佛爾(法鎊)的巨款,雇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軍隊來介入德意志的宗教戰爭.

  日後被尊稱為北方雄獅以及西方五大名將在內的古斯塔夫二世,是一位有著齊格飛(北歐神話中的屠龍勇士)的勇猛,也有著上杉謙信式的戰場直覺的一流統帥.由於土匪元帥在去職前,就曾放話要在波羅的海一帶建立艦隊,以防止信奉路德教派的新教國家對神聖羅馬帝國的侵略.這個敏感的議題馬上引起古斯塔夫二世的警覺,那時雖然還沒有地緣政治學說的誕生,但精通戰略的古斯塔夫二世馬上就聯想到:北德的波羅的海沿岸萬一皆落進神聖羅馬帝國的掌握中,除了防禦新教國家的進犯外,也能作為侵略新教國家(北歐最大的新教國家就是瑞典)的橋頭堡.基於最好的防禦就是主動進攻,以及擴大開疆拓土和增加新教影響力的目標,古斯塔夫二世對於參加德意志內戰,援助新教諸侯有著高度興趣.但和缺德的華倫斯坦不同,古斯塔夫二世什麼都不缺,就是缺錢.這時貓奴主教送來的每年一百萬里佛爾的巨款,就相當於瞌睡送來熱枕頭,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北方雄獅麾下的獅子軍團閃亮登場,在獅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率領下,衝向德意志內戰的戰場.

武僧之死

    在獅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領的獅子軍團登陸德意志之初(軍隊兵力約四千上下),已經被披甲武僧到處追殺的新教軍隊還不知道這支援兵是哪一路神仙?對之也抱有猜忌的心理.結果獅子軍團在登陸什切青(現在叫斯賽新-這個德意志小邦是俄羅斯凱薩琳大帝的故鄉)後,只得一面補給,一面等待後續瑞典軍隊的到來.

  作為對手的披甲武僧得到瑞典介入的情報後,基於戰略利益立即帶領四萬大軍攻占支持瑞典的馬德堡城,打算把這座城市搞成防禦和軍需基地,然而此時他手下的僱傭兵們卻集體發狂,燒殺搶掠(恐怕披甲武僧大人的軍隊中,參雜了原本從蝗軍中轉職過來的士兵),城中有25000到30000左右軍民喪生,整個馬德堡城成為人間地獄!這個與漢堡同等級的城市從此以後再也無法雄起。這個暴行震驚歐洲,倒霉的蒂利從此背上了一個「馬德堡屠夫」的惡名,一時間這個綽號比他原有的「披甲武僧」的綽號還響亮。

  而在馬爾格堡大屠殺之後,殘存的新教各路好漢在震驚之餘,也只能選擇拚死抵抗天主教軍隊的進攻,畢竟小命的珍貴程度勝於一切,不反擊就會被對手宰掉.緊接著,在1631年的布萊登菲爾德之戰中,在瑞典的獅子軍團領軍之下,新教軍隊痛毆蒂利伯爵麾下的天主教軍隊,天主教軍隊在此戰中死了七千,被俘六千,此時已經72歲的蒂利伯爵也被打傷,整支軍隊也士氣大損。

  在這場戰役中,古斯塔夫二世採用機動性超強的靈便火炮與騎兵步兵聯合的新式軍隊,完勝蒂利伯爵在戰場上倚仗的是西班牙大方陣(主要有長矛手和步兵組成,每人都配備火槍,火力不若但機動力較差-遇到靈活機動的野戰砲就成了靶子),而瑞典軍隊採用的線式戰術也有利於軍隊火力的輸出,所以老將軍蒂利伯爵實際上是敗在對手的火力覆蓋之下.

  額外說明一下:瑞典步兵的基本戰術單位是中隊,一個中隊定員408人,其中包括了長槍兵216人,滑膛槍火槍手192人(後來增加到288人)。古斯塔夫二世把中隊的隊形正面拉長,縱深減少為只有6列;在採用滑膛槍的隊伍中,還可以讓士兵更密集地排列,將縱深減少為只有3列。作戰的時候,3列火槍手可以按照傳統方式展開三段式射擊,也可以三列統一進行一次齊射,在犧牲火力連貫性的前提下取得短時間的火力壓制效果.這種依靠火力輸出而非單純靠密集陣行衝鋒與人多勢眾的戰術,相當於現代化戰爭的濫觴.

  至於在炮兵戰術上面,古斯塔夫二世也做了改革,他於1629年他組建了第一個炮兵團,由27歲的托爾斯滕森指揮(後來成為元帥和瑞典軍團總司令),下轄4個炮兵連,還有一個野戰工兵連和一個特種爆破連。這樣炮兵在瑞典軍隊中首次成為一個獨立正規的專門兵種。基本上古斯塔夫二世並不在意大炮的發射速度和口徑,他所關心的,是如何提高炮兵的機動性,以能夠和步兵騎兵聯合作戰。他把瑞典火炮的口徑統一為3磅、12磅、24磅三種,減輕炮身重量,以最輕便的3磅團屬火炮為主,這樣的炮可以由一匹馬或者兩三個人拉走,是理想的步兵伴隨火炮。結合古斯塔夫的指揮藝術,它終於開始敲響了西班牙式戰術的喪鐘。

  然而蒂利伯爵於大敗之後毫不氣餒,重整旗鼓,領兵再戰,他堅決不信自己的部隊不能屠獅,到了1632年的4月,蒂利伯爵再度率軍與老對手在列克河再次激戰,與上次的失敗相同.蒂利又再次大敗、再次受傷。古斯塔夫雖然兩次重創蒂利,但他對這位敵手還是相當敬佩的,蒂利傷重時,他派去了自己的私人醫生為蒂利治療,無奈老帥傷勢太重、年事已高,最終帶著遺憾撒手而去,終年73歲。

      披甲武僧不能再次馳騁於戰場,雖說是求仁得仁,但他的陣亡對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天主教諸侯是一大打擊,天主教軍隊的士氣也受到重挫,斐迪南二世沒有辦法,只能請土匪元帥華倫斯坦再度出山,此時若不借重土匪元帥的軍事才能來對抗獅子軍團,挽救帝國的危亡,一旦古斯塔夫二世率軍殺來,將所有血債一次清算,斐迪南二世這位狂信徒的腦袋,肯定隨時會與鋼刀斧頭甚至絞繩做最親密的接觸.

  面對帝國的危亡,土匪元帥經過考慮後答應出山,但鑒於上次天主教諸侯在皇帝陛下面前講怪話,搧風點火挑撥離間,所以這次土匪元帥事先言明,要本將幫忙打仗可以,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整支神聖羅馬帝國軍的兵權都要給他,他同時還要有財權(弄補給)與外交權力,可以與對手進行政治談判,一言以蔽之,老子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誰也不能干涉(當然皇帝陛下還是可以換帥-但現在他不敢換).對於君主而言,土匪元帥的言論近乎是勒索性質,如果每個臣民都有樣學樣,皇帝陛下也乾脆不必混了.但此時斐迪南二世有求於人,也不得不低頭.

  雙璧互擊

  在進行一次無恥的政治勒索後,再度出山的土匪元帥幾經思量,敏銳地察覺出天主教聯盟的軍隊在新敗之餘士氣渙散,與古斯塔夫二世統帥的瑞典軍隊正面硬撼,勝算極低!所以精通兵法的華倫斯坦決定避實擊虛,採用機動戰術,先拿瑞典的盟友薩克森開刀,和精銳的瑞典軍相比,薩克森軍隊就是一幫廢柴,除了能起到濫竽充數的作用外,別無剩餘價值!當時正負責進攻波希米亞(今捷克)的這幫爛兵三兩下子就被華倫斯坦麾下的蝗軍打得屁滾尿流.取得了開門紅後,蝗軍聰明的避開瑞典軍主力,北上進攻薩克森本土。在華倫斯坦圍魏救趙的良策之下,成功地讓古斯塔夫二世停止進攻奧地利,轉戈北上(原本古斯塔夫二世還想用對奧地利的佯攻,吸引華倫斯坦前來決戰-問題是比狡詐,華倫斯坦一世梟將,是修練有成的積年老狐,豈有那麼容易中這麼簡單的計策?)。

  狡詐的華倫斯坦的第二步是率領蝗軍對著瑞典軍隊耍燈籠,蝗軍在德意志境內東逃西竄,一邊做官(斐迪南二世封的),一邊做賊(不分新舊教的搶老百姓),就是不和瑞典軍隊硬碰硬,主要目的就是想把瑞典軍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他另一個可依恃的盟友就是當時德意志寒冷的天氣,瑞典軍長居北歐,他們當然不怕冷,但在寒冷的冬天,要一邊獲得足夠的補給(原本瑞典軍可獲得的補給,都被蝗軍事先徵用了-連一點殘渣都沒有剩下),一邊追擊到處流竄的蝗軍,實在是太困難了.於是在獅王古斯塔夫二世的一聲令下,瑞典軍隊開始全力追擊蝗軍.

  在瑞典軍棄而不捨的追擊下,古斯塔夫二世率領兩萬精銳(包含部分德國新教諸侯的軍隊)終於在古岑這個地方追上了蝗軍的主力,此時的蝗軍主力也有兩萬餘精銳,足堪一戰.具體來說,蝗軍的實際兵力還略佔優勢,機動性最高的騎兵也較多,但瑞典軍火炮力量較強.在戰場上,冷靜而詭詐的華倫斯坦採取堅壁戰術,古斯塔夫二世則發動攻勢的主動性,一開始就揮軍全線進攻.最初,瑞典軍擊潰了天主教軍的左翼,並壓迫到中央,而華倫斯坦也擊退了瑞典陣營左翼的德國新教軍.混戰中,隨著瑞典騎兵發動衝鋒的一代英主古斯塔夫二世不幸在雙方混戰中中彈陣亡(當時的戰場上有大霧).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得知國王戰死,瑞典軍在經歷短暫的混亂後,竟然士氣百倍地衝上來,以「哀兵必勝」之勢發動瘋狂反擊.最終,華倫斯坦丟棄全部大炮和輜重,撤離呂岑。瑞典軍取得了戰場勝利,但他們的傷亡不比敵人少(當然天主教軍隊潰散的更多),而且失去了古斯塔夫二世這位軍隊的靈魂與大腦.

梟將之死

  在呂岑會戰之後,失去靈魂與大腦的瑞典軍隊成了喪魂的大貓,不復往日的勇猛,經常被重整旗鼓的蝗軍追著打,然而頗有政治頭腦的華倫斯坦卻計畫私下與瑞典軍的將領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對瑞典軍隊和殘存的德國新教軍趕盡殺絕.與此同時,他反而向斐迪南二世提出政治解決而非軍事解決的方案.具體來說:他勸諫斐迪南二世見好就收,不要把對手往死裡逼.同時他還主動釋放手中瑞典軍隊與德國新教軍隊的戰俘,對新教方面釋出和談的善意.與此同時,華倫斯坦還發表在現代看起來頗為成熟的政治主張::「咱們要建立偉大的神聖羅馬帝國,不能靠殺光新教徒。能實現兩教的和平共處,才是持久之道。」

  客觀說來,這話是有道理的,如果華倫斯坦的政治主張能夠實現,德國將能夠早300年統一,而且成為歐洲理所當然的霸主(神聖羅馬帝國所控制的疆域,除了所謂的大德意志外,還包括部分富饒的北義大利區域).但卻很不合斐迪南二世的意。而那幫天主教諸侯就更不爽了。在他們阻撓下,和談並沒有展開。

  這讓華倫斯坦也很不爽。想不到斐迪南二世是個沒有政治頭腦的阿斗,要靠這昏君建立統一的神聖羅馬帝國太難了。他決定乾脆自己來促進和平。1633年,華倫斯坦開始和瑞典、法國、薩克森等勢力秘密和談,

  後來當斐迪南又命令他去救援巴伐利亞時,華倫斯坦卻走到半路停下來宿營。在華倫斯坦看來,這些事兒都是合情合理的。當初咱們說好,我有資格與對方和談,我釋放戰俘為的是恩威並舉,而軍隊該怎麼行動,我作為總司令當然最有發言權.這些都是為了咱神聖羅馬帝國好,幹嘛要聽你這昏君瞎指派?

  可是在斐迪南二世看來,華倫斯坦就完全是一副隨時準備叛變的架勢了.那些憎恨華倫斯坦的人(既有敵對的新教諸侯,也有同一陣營的天主教貴族)趁機散布各種謠言,說華倫斯坦這傢伙野心勃勃,想要搶諸侯們的地盤,甚至可能占領某地自立為王云云.....當然,土匪元帥一時興起,可能還會想把皇帝陛下變成政治流浪狗,要知道蝗軍的槍桿子可還握在土匪元帥手中......

  與此同時,蝗軍內部也是流言紛紛.為此,華倫斯坦召開軍官會議,讓軍官們宣誓效忠自己.此舉既可以說是為了穩定軍心,但說成是別有異心意圖謀反也完全可以的.這些留言蜚語廣傳的結果,才能出眾卻又個性十足的華倫斯坦,就成為全神聖羅馬帝國所有人的眼中釘.1634年初,斐迪南二世頒布命令,再次解除華倫斯坦職務,隨後剝奪其權力。這下華倫斯坦的蝗軍也潰散了(傭兵知道沒人發餉,自然就散夥了).2月25日,幾個官兵闖進了華倫斯坦的臥室.面對這些自己一手招募來的蝗軍弟兄,華倫斯坦閉目嘆息,扔下了寶劍,旋即被殺死.就這樣,三十年戰爭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梟將,神聖羅馬帝國的實質守護者,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