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歐戰策:三十年戰爭(三)
 瀏覽1,619|回應4推薦6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南山臥蟲
妖道
王凯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大風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無知者,無畏

布拉格的導火索

  自1526年開始,因聯姻關係波希米亞(今捷克地區)國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583年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魯道夫二世將宮廷搬到波希米亞的布拉格,並對於當地的新教徒採取寬容態度.1611年魯道夫二世的弟弟馬提亞斯繼位,1617年他安排堂兄斐迪南二世擔任波希米亞國王.然而身為天主教狂信徒的斐迪南二世卻殘酷的禁止和迫害新教。其實新教裡的狂信徒也有類似的作為(如前面提到的在新教徒的地盤上,天主教徒也不能進行聖駕巡遊這種重要的宗教儀式),一個巴掌拍不響,在戰爭的初期,若沒有足夠喪失理性的瘋狗們互相撕咬,這仗還打不起來.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人們在圖恩伯爵的率領下衝進王宮,將斐迪南二世派來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運氣好,兩位欽差大人實際上掉在糞堆上-保住狗命二條),是為布拉格拋窗事件,並成立臨時政府,由三十位成員組成,同時宣布波希米亞獨立.

好漢不吃眼前虧 

  1619年3月馬提亞斯在維也納病死,身為天主教狂信徒的斐迪南二世繼承帝位。同年6月波希米亞起義軍一路打進奧地利王國境內(捷克與奧地利是鄰居),兵臨斐迪南二世的老巢維也納城下。逼於形勢,為了避免被新教徒組成的叛軍當成祭品抓去分屍,斐迪南二世在壓力下選擇當不吃眼前虧的好漢.在表面上假意答允進行談判,實際上卻暗地裡向天主教同盟求助,並答允將來把普法茲選帝侯(後來被捷克新教徒選舉出來的老大)的爵位轉讓予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這價碼很高,等同巴伐利亞公國握有七選侯中的兩張鐵票-要被選舉為皇帝的機會變高),以換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二萬五千人(帶兵的將領就是有披甲武僧美名的德意志名將-蒂利伯爵),並贊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大量金錢。起義者被逼於該年八月退回波希米亞,而波希米亞議會亦於該月選出信奉新教的普法茲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為波希米亞國王。

武僧出陣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當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亞人自行選出在信仰上對立的國王,於是在解除維也納之圍後隨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進攻普法茲。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亞和普法茲聯軍在白山戰役與蒂利伯爵所統率的天主教同盟軍決戰,聯軍雖佔有地利,但因裝備落後,終為天主教同盟軍所敗,腓特烈五世被逼逃亡荷蘭,而波希米亞則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波希米亞約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主之手。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更強迫波希米亞的百姓改信天主教(毀滅新教信仰),並焚毀波希米亞的書籍(焚書),以及宣布德語為波希米亞的官方語言。1621年至1623年,蒂利再度擊敗普法茲的新教諸侯軍隊。至此戰爭的第一階段——捷克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室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軍獲勝為結束。

  作為天主教軍隊早期統帥的蒂利伯爵出身傭兵,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戰場上的蒂利伯爵身披鐵甲,一手持槍,一手拿著十字架,是天主教軍隊的柱石,這位老當益壯的披甲武僧對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意義,就相當於廉頗對趙國軍隊的價值一樣.只要蒂利伯爵出馬,配合上他拿手的西班牙大方陣的戰術,足以在戰場上守的穩如鐵桶,令新教軍隊畏懼!

  在蒂利的奮戰之下,天主教軍隊把新教諸侯的聯軍打得滿地找牙.而披甲武僧的連戰連勝,除了造成新教諸侯的恐慌外(擔心天主教來討債-誰叫新教先沒收天主教的教產),也導致神聖羅馬帝國的兩個對頭,法國與荷蘭的龐大壓力.假設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一結束,控有今日德奧捷克與西班牙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將在地緣上對法國形成包圍態勢,法國別說與神聖羅馬帝國爭鋒,不被揍成二流國家,被迫稱臣納貢?就是波旁王室祖上燒高香了.至於荷蘭?長期在英國佬的支援下搞獨立,早與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是親戚)勢同水火,而荷蘭什麼都不多,就是錢與鬱金香最多.若讓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室得志,可以合理推算下一步就是與西班牙的親戚聯手找荷蘭的麻煩,一面平叛,一面搶錢.而只要去找商人錢袋子的麻煩,每個商人都會跟你苦大仇深!擋人財路已經不該,何況是擺明就想洗劫對方?

丹麥湊熱鬧

  於是在老狐狸利希留樞機主教的牽頭下,把荷蘭的資本家們與準備替女婿(普法茲是七選侯之一)出頭的英王詹姆士一世(英王可不會放任自己的半子變成政治流浪狗)湊在一起,大夥一起合計合計,準備找正志得意滿的斐迪南二世的麻煩.而當時流行使用高素質的雇傭兵作戰.於是在三家的智力交流下,很快達成共識,花錢從新教國家中找合適的打手,以援助德意志新教徒為名,去打擊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天主教勢力,這個被三家共同相中的金牌打手就是丹麥的國王克莉斯蒂安四世.

  作為身上流淌著維京海盜後裔血統的克莉斯蒂安四世本身就是一員悍將,在收到三國的撥出的巨款之後(主要出資者是荷蘭-樞機主教大人則擔當誠實經紀人的職務),於1625年負責出兵與德意志境內的新教聯盟共同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動進攻,很快便佔領日耳曼的西北部,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佔領波希米亞西部。這次新教聯軍可說是節節獲勝,主因在於有鉅款支持的丹麥軍與新教軍隊在人數上佔有優勢(實際兵力至少有60000人).披甲武僧再猛,手頭也只有25000條好漢,而好漢向來架不住人多,要披甲武僧手下的傭兵們都化身為葉問?能夠一個打十個-估計聖母瑪利亞顯靈都做不到!但於162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始僱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僱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於該年4月先是在易北河一帶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後再擊敗丹麥,並控制了德意志境內戰略地位重要的薩克森。丹麥只好被迫於1629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定《盧貝克和約》,並保證不再插手日耳曼事務。戰爭第二階段再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梟將與蝗軍

  作為三十年戰爭時期歐洲名將雙璧之一的華倫斯坦,其用兵風格千變萬化,深得兵法的詭道(在風格上比較像林彪元帥)的奧義,但與其用兵之能相較.其人品卻純粹是個混帳.此人原本是個新教徒,十二歲時父母就蒙主寵召,到了1606年先是改宗天主教(背叛了自己與父母原先的信仰),後就加入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中(至少混個溫飽沒問題)。在1609年與捷克一位富有的寡婦結婚(如同高歡傍上婁昭君這位富姐),成為大地主.於1618年參與鎮壓捷克起義,獲致很大的戰果.他只想頂子紅(升官發財),至於故土上死了多少新教徒?那不過是個數字.

  而自從有了富婆資產的協助,華倫斯坦的野心在滋長,又正逢亂世,加上披甲武僧雙拳難敵四手,他適時地站出來毛遂自薦,向正在為軍事問題發愁的斐迪南二世保證:只要皇帝陛下願意賦予老子自籌糧餉以及自行募兵的權力,老子就能替陛下分憂解勞,保證讓新教軍隊灰飛煙滅.

  斐迪南二世雖說是宗教上的狂信徒,為著對宗教的執著,經常作一些昏聵的政治舉動,但還沒笨到跟阿斗與晉惠帝一般的境界.自然知道華倫斯坦言論裡的弦外之音.所謂的同意自籌糧餉,就表示允許對方無限制地對地方進行劫掠(後來華倫斯坦果然遵守諾言-對新教與舊教控制的地盤一視同仁,都進行搶劫的勾當),而所謂的允許自行募兵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讓華倫斯坦大人可以無限制地拉夫充軍,至於某地缺乏耕種的農夫?那不是問題,先前陛下不是已經允許可以自籌糧餉?糧餉只要去搶,還是能有的.總之,華倫斯坦組織軍隊的模式簡單粗暴實用得很:用武力威脅勒索地方,或者乾脆就放縱士兵燒殺搶掠,這樣一來當然不愁錢糧不夠。兵源呢,除了招募四鄉八面的遊民無賴或無地農民,就是直接抓壯丁(這些舉動身兼日本軍人與國府軍人禍害地方之長)。

  斐迪南二世當然深知一旦讓這位梟將出去組織蝗軍,隨時能讓他的帝國治下寸草不生,但是在飲鴆還是渴死的辯證關係上,狂信徒還是選擇了飲鴆.而華倫斯坦這位蝗軍司令果然不負皇帝陛下的厚望,一出手就驚天地泣鬼神,他與蒂利伯爵充分的配合,迅速在易北河一帶將曼斯菲爾德(人稱新教的阿提拉-不過匈人絕對不會認同此點)這位水貨名將打得丟盔棄甲,

  後來華倫斯坦趁勝追擊,向德意志北部進軍,沿途繼續滾雪球似地擴張他那支「蝗蟲大軍」.接下來兩三年中,華倫斯坦所向無敵,又從丹麥軍手中奪取了多個重要城市和港口,將丹麥軍隊逐出德意志領土,並攻入半島,占領了丹麥大片領土。他手下的「蝗蟲」也多達十萬之眾.斐迪南二世為了獎勵他,不但把西里西亞公國給了他,還將梅克倫堡作為他世襲的封地.

  雖然連戰連勝,但由於蝗軍一出征,各地是戶戶起火,村村冒煙,不但寸草不生,還外加雞犬不留,焦土千里和鬼哭神號等嚴重問題-史稱蝗軍過境後,連烏鴉都混不下去!因此大部分的神聖羅馬帝國臣民,包含舊教的政治公敵新教徒在內,上至各路諸侯,下至貧窮的百姓,幾乎無人對華倫斯坦抱有好感,這跟多數人對土匪頭子都抱有敵意是同樣的道理.即使華倫斯坦此時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冠上的第三顆寶石,也無法消除絕大多數人對他的憤怒與猜忌.

  更讓帝國上層貴族與皇帝陛下疑懼的是:華倫斯坦不是呂布般的單純武夫,他對於政治和外交的手段也很在行.在取得戰場優勢後,他還說服皇帝斐迪南二世,於1929年與丹麥簽訂了和約.這份和約規定,德國把所占領的丹麥領土還給丹麥,而丹麥則保證不再干涉德國內政.說實話,這個條件對丹麥來說真是夠寬鬆了,不割地不賠款.或許因為這個很夠意思的和約,在三十年戰爭的最後階段,丹麥居然改站在德皇一面,對瑞典作戰.這也可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了.  

  有這麼個精通兵法,政治外交全才,手下又有十萬精銳蝗軍的梟將在身邊,相信每個皇帝都會睡不安枕,這和趙構容不下岳飛是同樣的道理,而相較下華倫斯坦這種人對皇權的實質威脅性還更大.所以在重賞華倫斯坦後,皇帝陛下就想把此人一腳踢開,到了1630年,斐迪南二世就罷免了華倫斯坦的職位。華倫斯坦也沒多說啥,交出軍隊,乖乖回封地去了.他相信,反正總有一天,皇帝陛下還得依靠老子來替他解決問題.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0700
 回應文章
歐洲貴族-你的名字是虛偽
    回應給: 無知者,無畏(weiyi65) 推薦3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hownc
妖道

  歐洲的貴族是一個相當虛偽的團體,這幫豬頭要坑人(同屬貴族群體)之前的慣伎是:稱呼被坑的對象為親愛某某某,然後下一步就是利用花言巧語來坑害之.至於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幹的卑鄙無恥的事就更多了,例如壓榨農民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然而這幫精明的混帳與王室間,既是親戚也是合作夥伴.基於利益,他們也會選擇合作對象.如法國貴族就是王室的打手,而在英國,王室則選擇與平民中的工商業者合作,一起去壓制貴族.

  至於歐洲因工業革命而興起,其實與貴族也有關聯.歐洲國家普遍土地不大(俄羅斯例外),人口不多,為了避免自己亡國,從貴族淪落到奴隸市場被標價賣出,貴族們經常試錯,進行軍事與政治制度的革新,在英國弄出工業革命後,其餘歐洲國家依樣畫葫蘆,讓歐洲在近代的文明爭霸上,佔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列強都是先富強,爾後再搞民主-有的還是偽民主,可惜搞民運的蠢貨對此至死不悟!).而由歐洲首先弄出的話語權,日後又被美國佬發揚光大.很多事情稍作抽絲剝繭,實情也不過如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1490
歐洲的戰爭史實際上也是這些貴族之間的糾葛
    回應給: 貓靈子(db71ede2) 推薦3


無知者,無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妖道
貓靈子

整個歐洲的戰爭史,實際上也是王室和貴族之間的利益和權力糾葛。當然,他們可能會編造各種冠冕堂皇理由,然後收買寫書的文人(或者是直接就是自己的御用文人)編造故事和歷史來掩蓋他們歷史上的各種見不得人勾當。

天主教在羅馬傳開以後,教會又變成一個香餑餑。新的一幫人借助上帝的名(他們本應該感謝猶太人而不是把他們趕盡殺絕)要求免繳稅賦搞特殊化,搞得國家的稅源虛脫,於是又爆發了宗教戰爭。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通過傳播信仰,利用教會來斂財,是當時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天主教的「贖罪券」。

貓兄是歷史方面的專家,我就不賣弄了,例子,一抓就一大把。

從整個歐洲的歷史來看,不管是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和宗教之間的戰爭,其骯髒程度,不會比屎坑(床鋪總統的用語 shithole)強多少。

但是也不可否認,近代的科技和工業文明的確是他們帶頭,而且掌握了著書立說和建立話語體系的先機和成就,於是,所有的劫掠和利益爭奪,都被他們洗白了,搖身一變,居然變成人類文明的“先驅”。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1443
是的
    回應給: 無知者,無畏(weiyi65) 推薦5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妖道
無知者,無畏
貓靈子
轻松一笑

  像哈布斯堡王室(奧地利與西班牙),羅曼諾夫王室(沙俄),霍亨索倫王室(普魯士),溫莎王室(英國-實源自德國),波旁王室(法國)彼此間的關係都是親戚.王室間的通婚是常態.這也導致某些野心家一旦得勢,就想讓自己的級別升等,自立為王,與這幫王室結親,以法國的波拿巴家族(拿破崙叔姪)為典型的代表.

  然歐洲王室對於血統論實際上看的比中國還來的重,沒有源遠流長的王室血統,你個草莽英雄即使稱王稱霸,這幫老貴族還是要在行動上歧視你.例如拿破崙被沙俄王室悔婚,是導致拿破崙犯下遠征俄國的錯誤軍事行動的因素之一(但與哈布斯堡王室結親則被接受),而拿破崙三世只被歐洲王室在稱呼上稱為朋友,不被稱呼為兄弟(歐洲王室彼此間是以兄弟相稱),都是歧視行為的代表.

  到了議會政治的時候,即使王室退出第一線的政治操作,然與王室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貴族們則與新興的資產階級相勾結,假民主之民在背後操弄歐洲國家的政治,這點在英國上議院與下議院的運作中特別明顯.而貴族政治在背後操弄比率最低的則是法國與俄羅斯,這和兩國遭受底層百姓由下而上推翻貴族政治的暴力革命有極強的關聯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1304
歐洲的統治者都是親戚!
推薦6


無知者,無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妖道
轻松一笑
大風
何偉濤
貓靈子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其實歐洲的王室基本上都是親戚,就算是沙俄也不例外。

從這一點來說,跟中國的周朝是不是很像?

也就是說,歐洲實際機制上還是封建時期遺留下來的,雖然穿上了“民主”和憲政的外衣,但是骨子裡面,還是封建的那幅骨架。

歐洲人,實際上是不紀錄族譜的,如果他們像中國人或者是猶太人一樣紀錄族譜,你會發現,實際上不管他們的姓名字怎麼改,但是實際上還是那些人在管理歐洲,所謂的議會,不過坐在前臺的一群代理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697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