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说得是!现在的大国之间,热战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双方都有超大规模杀伤武器,尤其是小型战术核弹可以在战役级使用,所以开打后就极其不易控制战争手段和规模的升级,一旦发展到互相毁灭的阶段就再也拉不回来了。那战后就不是“几百年的和平”了,而是永久的宁静。
美苏强力对峙50年却从未发生过直接战争,甚至苏联崩溃后美国亦不敢对“政治独裁”、经济虚弱而又“胆大妄为”的俄罗斯动一根指头,就是明证。
然而台独和港独还把中国当成大清,希望共军在与“联军”的战争中一触即溃,然后日本还能把台湾割出去、英国还能把香港租回去。
不可能吧?就算是大清,亦未在屡战屡败之后分崩离析,而保住了大部分国土,并且其人民从没放弃过复兴和统一的努力。任何民族的生命力都是很强的,中华民族尤其是。
不由得多说几句大清。那近三百年的一朝绝不仅为满人的天下——满人在入关之前就开始了被汉人的同化,其后更与汉人彻底地融血。大清也绝不是如历史给人的感觉那样一无是处,且不说康熙时那中国历史上最宽广的国土所显示的武备之强,其文化成就亦不容小看,远不是只有恶名昭著的八股文。
不同意吗?我来举个例子。我跑步和健身时总听武侠小说,最近刚听完《书剑恩仇录》。其大结局中陈家洛为香香公主之墓所题碑文,无论重温多少遍都让人感动不已: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千万别以为这出自金庸之笔。北京陶然亭实有清墓名为“香冢”,其墓碑上刻着上面那篇碑文,但无题无款,因此不知何人葬于此处,更不知何人题写碑文。碑文与金庸所录有一小小区别:“一缕香魂”在原文中为“一缕烟痕”。原碑已毁,但北京图书馆藏有拓片,网上可以看到,真词书俱佳。
此文出自清之无名氏,但其文词意境不输唐宋,甚有过之,因此初读之时即已扭转了我对清朝文化的不良印象。
这碑文伴着逝者,但在我看来却是中国民族和文化蓬勃生命力的象征。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