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運背後有金主, 例如蘋果報紙的黎智英參與某些民運, 當初許多中國台灣企業也捐獻給民進黨等等, 我個人武斷猜測, 希望透過支持民運, 最後讓法律鬆綁, 擴大企業競爭力是主因, 而追求企業名譽等等才是第二o
香港已經很開放了, 所以梨智英可能目標在獲取企業名譽(他曾發表著作[我已無求], 可能暗示滿意他當時的企業競爭力了), 或者目標在敗壞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的名譽; 反觀中國台灣, 當初兩蔣父子支持國營企業, 所以民營企業若支持民運, 換來法律鬆綁, 要求國營企業減輕競爭力, 讓民營企業擴大競爭力, 這就是有利可圖的好生意o
總之, 不同民運後面有著不同金主, 他們頭腦精明, 善長分析計算, 不過普遍來說全局觀很疲弱, 大多數金主只擅長計算如何擴大企業競爭力, 不過物極必反, 美國國企太少, 反而削弱了美國在低利潤行業的競爭力, 企業不肯配合全國利益而投資在低利潤行業, 長久說來整個國家會被拖垮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