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深入研究任何問題,一定要先懂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而能在青史留名的人物,幾乎都是出類拔萃之輩,庸人是吃不了那行飯的。
純從經濟問題來看,這世上搞經濟只有三種辦法:
(一)計畫經濟
(二)政府占強力主導性的凱因斯主義
(三)自由的市場經濟
以人民中國建政時期的情況來看,毛周政府非常清醒的看到中國與西方的差異在於沒有進行完整的工業化,中國本質上仍是個農業國家,加上中國在體量上是一個大國,為著中國的長遠發展,兼顧到當時人民中國欠缺資本及遭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的現實問題。它唯一能走的路,只有依靠蘇聯提供的工業技術擴散,迅速建立工業永動機這個方法,這是形勢比人強。
當然,這種做法的必然代價有二:首先是人民生活水準的大幅降低,因為工業投資需要大量的資本,人民中國並無殖民地可供掠奪,只能大家一起節衣縮時共體時艱。其次是發牢騷的人肯定很多,尤其是官員和部分吃不了苦的百姓,而毛周政府對此的解決之道就是不斷的搞政治運動,藉由清算鬥爭的模式,來統一國民意志和轉移百姓的注意力。這兩種做法與計畫經濟交互作用的結果,就是人民中國迅速的建立了自己的重工業基礎,打造了還不算差的輕工業基礎,並完成了一個相對之下非常清廉的執政團隊(其實是透過多次政治運動,把人民中國搞成一個沒有警察的警察國家的結果),這是他的優點。但相對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連最親毛的人也承認毛時代沒有富人,彼此間缺乏信任感(一直搞政治鬥爭的代價)則是毛式政策的缺點。
但毛式政策的推動,一定要有毛如此有克利斯馬魅力和威望的領袖才能施行,毛一死,肯定人亡政息,原因也非常簡單:(一)官員都是千里為官只為財,不可能臣清如水一輩子(二)老百姓也要發點財,要為國為民也該有點限度。在這兩個主因的引導下,毛一死,果然鄧的改開就上路,這實際上是水到渠成。任何違反人性的經濟政策,就算有其必然的歷史背景,也勢必會被迫讓路。若沒有鄧黑貓的改開,繼續搞毛政策,人民中國恐怕會比蘇聯更早崩潰,因為在底子上,蘇聯比人民中國強。但對於此點,像本貓的好友:熱愛祖國網友是無論如何不會承認的。
至於鄧黑貓的改開能成功,除了大家都想發財的時勢外(這次韓國瑜在高雄大獲全勝其理如一),毛周替他留下的家底是主因(可惜黑貓幫的三流團伙,對此亦是打死不認,還一再亂放謠言,更是混帳),透過毛周政權積三十年之功打造出來的工業永動機(這是一套非常完整,可以不斷升級的基幹產業鏈),外加美國對華開放市場,以及海內外所有華人(包含台灣在內)的大量投資,鄧黑貓的改開非常成功,補足了毛周推動工業化最大的一個弱點-資金不足。因此,中國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的工商業社會才能功成(所謂的工商業:要先有工業化,後再有商業化的市場經濟才能完成。毛解決了工業化的問題,鄧則有效處理商業化的問題,兩者缺一不可-蘇聯就是只搞工業,卻弄不成商業化的資金流動,反要靠政府補貼,最後瓦解的,是以本貓在情感上與治理實績上佩服毛,卻肯定他的政策只要他一死,就絕對玩不下去,治理國家要依靠的是人與制度而不是神與超人)。
所謂路是人走出來的,華夏民族要救亡圖存,需賴所有才智之士共同努力,光靠一兩個超群的英雄,是絕對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的。華夏民族與列強在清末後最大的差距就在工業化上,沒有工業化,華夏被打斷的脊梁就無法重生。而這個過程不能一蹴可幾,需好幾代的豪傑之士共同努力。至少奪得華夏本土執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在這方面,沒有讓華夏的有識之士失望。中共的體制是在培養人才,讓有能之人上位,同時總結經驗,逐步修正錯誤。只要方向搞對,自鴉片戰爭後開始的社會制度轉型,或將終結於吾等的有生之年(中美的霸權交替過程,會是這段路的最後一道坎)。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