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个人有了很多钱之后,想法自然就变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个人成了资本家之后,他就不再是他了,他事实上就成了人格化的资本,一举一动都是资本的意志,作为“自己”的那一部分就逐渐淡出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京东的刘强东。他作为一个成功的资本家,甚至说过“现在看来共产主义并非遥不可及”这样的话,网上还有他如何善待工人的一些说法,可见当年接受的一些教育在他身上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但是,后来又传出京东如何如何使用高科技(如机器人拣选、无人机送货等)优化企业运营、如何如何压低员工待遇、如何如何计划裁员等等报道。其实我能理解,就算他心里十万个不愿意,他还是要这样干。他要是不这样干,就竞争不过对手,就活不下去。入了这个局,就得这样做,否则就出局。
猫兄说“只要资本不被滥用”,就能如何如何。这个其实我也是同意的。只是在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原则下,资本必然被滥用。你不滥用,你的企业收益就不如滥用资本的对手,你就会被淘汰出局。剩下来的全是滥用的。就像百度必须滥做广告、腾讯必须抄死对手一样。
资本主义有个根本的缺陷:
假如我们把所有资本家都归入一个集合,所有的劳工都归入另一个集合,资本家集合向劳工集合购买劳动并销售商品。可以看到,资本家发给劳工的薪水是不足以买光资本家想销售给劳工的商品的(其间的差价就是资本家的利润)。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永远过剩的,或者说,购买力是永远不足的。
资本家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张市场。一是空间上的扩张,将商品卖到新的国家去。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其表面积天然有限,这也成为空间上的扩张的极限。另一个方向就是时间上的扩张,就是设法让劳工将将来的钱先拿出来花,具体体现为消费贷款。这个方向也是有极限的,因为人一生中的有效劳动时间不会超过40年。譬如房产贷款,通常劳动者需要花10年左右时间攒出首付,于是最长的贷款年限就是30年。银行不敢贷出更长时间的贷款,因为超出了劳动者的有效工作时间,还款得不到保障。当这两个方向的扩张都达到极致的时候,商品必然滞销,资本主义制度就必然崩溃了。
猫兄说资本如果不被滥用,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实现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双赢。这个观点有时候的确是成立的。但目前的社会显然有个用机器代替人工的趋势。科技越先进,需要的人类劳动就越少。那些被先进科技淘汰下来的人如何生存?谁能保证新科技出来之后还有同样多的需要人类的工作岗位?假如自动驾驶技术成熟,那些职业司机大多会被淘汰。那些开了大半辈子车的50岁上下的老司机,能去干什么?
而且这个说法还隐藏了一个前提:人必须要有工作才有资格获得资源分配。随着科技进步,这个矛盾会日甚一日地暴露出来。最极端的情况就是我上帖中说的那个终极机器。在这样的极限状态下,劳动者何去何从?遵守社会的既有规则乖乖接受被饿死的命运?
猫兄说社会主义只会养懒人。这里我推荐一篇文章,阳和平 谈毛泽东时代和美国的工人。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父母亲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延安的阳春和寒早。他在社会主义中国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来又去了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对两个制度的差别看得很清楚。实际上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点儿也不比改革开放时代差,那个时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很迅速,两弹一星做成了,后来的载人航天相当程度上还是吃当年的老本,大飞机运十也做成功能上天执行任务了。
从产品产量的真实数据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