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出師表
 瀏覽1,197|回應1推薦0

亨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出師表     諸葛亮          

 

  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
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
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
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篇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
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
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
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
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
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
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
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
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
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
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
,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
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
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課,
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語譯
 

臣亮上奏:

    先帝創建王業還未完成,就半途去世。現在天下分成三國,

益州財力、人力都已困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關頭啊!然而侍

從護衛的臣子,在朝廷內毫不懈怠;忠誠的志士,不念個人得失

為國效命。實在是追念先帝特殊優厚的待遇,要報答在您的身

上啊!陛下實在應該多聽群臣的意見,來光大先帝的遺德,開擴

志士的勇氣,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已,引證譬喻鎮合理,以致堵

塞忠臣進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丞相府裡,上下都是一體;賞善罰惡,不應有別。

如有做壞事、犯法令,及盡忠心、行善事的,應交給主管的官

吏,考量適當的刑賞,來彰顯陛下公正開明的政治。不應有所

偏私,使內外有不同的執法標準。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些都是賢良信實,

志忠慮純的人,所以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裡的事,

不分大小,都諮詢他們的意見,然後施行,一定可以補救疏失,

大有幫助。將軍向寵,性情善良、行事公正,通曉軍事。從前先

帝試用,稱讚他能幹,所以眾人議舉他為中部督。我認為營中的

事,若都諮詢他,一定能讓軍隊和睦,人才都能各按優劣,給予

適當職位。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衰敗的原因;親近小人

,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常和我談論此

事,總是嘆息痛恨桓、靈二帝讓小人用事啊!侍中、尚書、長史、

參軍,這些都是忠貞誠信能為節義而死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

信任他們那麼興復漢室,就為期不遠了。

 

  臣亮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只求亂世中苟全性

命,不求名顯於諸侯。先帝不因臣位卑識淺,委屈自已貶低身

分,三次到草廬見我,諮詢我時事;臣因此感激先帝的知遇,就

答應為先奔走效勞。後來遇上先帝在長阪戰敗,我就在兵敗危

難的時候,接受任命,從那時候至今已經二十一年了。先帝知

臣處事謹慎,所以臨死把國家大事託付我。自接受遺命以來,

臣早晚為政事憂思、為國勢感嘆,擔憂不能完成遺命,因而傷

了先帝的知人之明。因此,五月渡過濾水,深入蠻荒之地。如

今南方已經平定,軍備已經充足,應該鼓舞士彰、率領三軍。

北伐曹魏,平定中原。希望竭盡臣低劣的能力,消滅曹魏,復

興漢室,還都洛陽。這是臣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啊!至於

考慮政事的興革,進獻忠言,則是攸之、禕、允的責任了。希

望陛下把討伐逆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付我,不成功,就治我

的罪,來告慰先帝之靈。如果沒有進德的嘉言,就請責罰攸之、

禕、允等人的怠慢,來表明他們的罪過。陛下也應自我省察,

訪詢治國良策,明察納正直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臣

受恩感激不盡。

      臣要遠離出征,寫這奏表不禁感流淚,心情沉重不知說了

些什麼。

 
 
一、大意
(一)自「臣亮言」至「以塞忠諫之路也」
     說明在危急存亡之秋,宜廣納諍言,勿塞忠諫之路。
(二)自「宮中府中」至「使內外異法也」
     說明治國宜獎懲公開,不可偏私。
(三)自「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至「可計日而待也」
     說明宜「親賢臣,遠小人」,以興復漢室。
(四)自「臣本布衣」至「不知所云」說明出師討賊的用意。(並勉後主
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二、主旨:
說明興復漢室之道在「親賢臣,遠小人」。

三、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表);內容為論說文。

 

教學方向

本文屬議論文,是諸葛亮在出師前向後主有所勸誠的「上書」。文

中反映出老臣謀國的忠誠與苦心,以及處境的艱難。因此,本文的

教學,宜掌握以下幾點發揮:

(ㄧ)知識探求方面:

l         了解三國鼎立時期的國際情勢。

l         了解諸葛亮的生平與成就。

(二)能力培養方面:

l         學習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l         學習委婉勸誡的能力。

(三)情意陶冶方面:

l         培養敬業盡責的情操。

l         培養忠誠守信的習慣。

l          

導讀

    三國時期,蜀漢領地最小,人口最少、國力最弱。劉備死後,

諸葛亮不忘劉備「興復室」的遺志以及託孤的重任,偏偏後主

非英明有為之君,使得諸葛亮必須兼顧對外的爭戰及對內的政事,

因而竭盡智慮,然而諸葛亮依舊不改初衷,抱著「死而後已」的決

心,盡力輔佐後主

      本文是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前的上書,重點在勸勉後主「親賢臣,

      遠小人」,諄諄告誡,不僅老臣謀國的忠誠溢於言表,而當時處境之

      艱難亦躍然紙上。因此欣賞本文,應「以意逆志」,去感受作者偉大

      的人格及任事胸懷。

 

 

 

四、題解要點

1出處:本文選自昭明文選,並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等校改。

2文體:論說文

3主旨:以「親賢臣,遠小人」勗勉後主,而以討賊,復舊都自誓。

 

五、作者重點整理

1姓名:諸葛亮

2字號:孔明,諡忠武

3籍貫:瑯琊郡 陽都縣人。

4成就:為我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雖不以文章著稱,但出師表一篇,

至誠積中、英華發外(真誠積聚於胸中,文采顯現於外),故頗為後人

所稱道。

 

 

 

六、要句解析

要句: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

危急存亡之秋也。

語譯:先帝創立基業還未成功,卻在中途死了。現在天下是

三國鼎立的局勢,我們益州的百姓,無論財力、人力,均感困乏,這

是我們 面臨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啊!

句旨: 局勢,岌岌可危。

 

2要句:誠宜開張聖德,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語譯:你應該廣泛的聽取群臣的意見,用來發揚光大先帝採納忠言的

            遺德,擴大志士們的勇氣;不應該任意看輕自己,引用一些不

            合義理的事來做比喻,以致於堵塞了忠臣勸諫的道路。

句旨:為君者宜廣開言路,接訥諫言。

 

要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

        ,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語譯:皇帝的宮中和丞相的府中,都屬於同一行政體系,賞善罰惡要

            公平,不應該有不同之處。如果有為非作歹,觸犯法令規條的,

            或是盡忠行善的人,都應該交給專管考核功過的官吏去判定刑

            罰或獎賞。

句旨:賞善罰惡,宜公平。

 

要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語譯: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地方耕種,只求在亂世中茍且保全

                 住性命,不想在諸侯間謀求名譽、地位。

句旨:隱居不仕乃一己初衷。

 

要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

        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語譯:先帝不因我的身分學識低下粗野,卻委屈地貶抑自已的身分,

             三次拜訪求我於草廬中,問我當時的天下時事,因此感激在心

            ,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命。

句旨:劉備能紆尊降貴,禮賢下士。

 

要句: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語譯:您也應該自我考察,去訪問謀求好的道理,考察採納好的意

見,深切追念先帝臨終所遺留下來的詔書,而我就覺得受到很大的

恩惠而感激不盡了。

句旨:勸君主宜修德納諫。

七、修辭重點

借代

    庶竭「駑鈍」。(借代才能低劣)

 

2鑲嵌

在詞語中,故意插人數目、虛字、特定字、同義或義異字,來拉長

文句。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也稱為「偏義複詞」。其義偏在「異」

字,

「同」字只是陪襯字)

 

八、形音義辨

1崩殂-去世。古時帝王死曰崩。殂,音ㄘㄨˊ,死。

2妄自「菲薄」-輕視。菲,音ㄈㄟˇ。

3陟罰臧否-即「陟臧罰否」,賞善罰惡。陟,音ㄓˋ遷升、獎賞。

臧,音ㄗㄤ,善。否,音ㄆㄧˇ,惡。

4裨補闕漏-補救不足。裨,音ㄅㄧˋ,助益。闕,音ㄑㄩㄝ,通

「缺」,欠缺。

5性行淑均-即「性淑行均」,品行賢良,處事公正。

6優劣得所-能按人才優劣,予以適當職位。

7聞達-揚名顯達,此指得到提拔賞識。聞,音ㄨㄣˋ。

8猥自枉屈-指劉備降低身分相訪。猥,音ㄨㄟˇ,辱,此為謙

詞。

9不毛-瘠土不生五穀,謂之不毛;此指蠻荒地區。

10駑鈍-指自己才能低劣,自謙之詞。駑ㄋㄨˊ,劣馬。

11攘除姦凶-指消滅曹魏。攘,音ㄖㄤˊ,排除、消滅之意。

姦凶,指曹魏

12自課-自我省察。

13「諮諏」善道-音ㄗ ㄗㄡ,詢問。

14雅言-正直之言。

 

九、成語運用

妄自菲薄-隨意看輕自我

例句:一個人,若是妄自菲薄,缺乏自信,必沒有成功之日。

 

優劣得所-能按人才優劣,予以適當職位。

例句:聖王聽政,詢於芻蕘,然後察納施行,是以能優劣得所,

日起有功。

 

作姦犯科-做壞事,犯法令。

例句:當今功利主義盛行,道德淪喪,作姦犯科者,並非飢寒起

盜心,而是飽暖思淫慾。

 

諮諏善道-訪問謀求善德之道。

例句:自從大有為政府廣開言路,不斷的,察納忠言,以為施政

的箴砭,使得人民生活日臻幸福。

 

三顧茅廬-喻訪求賢才的殷勤懇切。

例句:他一再請你當總工程師,頗有三顧茅廬之意,你怎麼還無

動於衷呢?

 

十、深究鑑賞

之一

具有真性情的文章,即使文辭樸實無華,依舊是能動人心弦

的,諸葛亮這篇〈出師表〉,堪稱代表。本文原非為文學而

文學的篇章,然而卻千古傳誦不衰,究其原因在於情詞懇切

,句句從肺腑流出。

本文依文意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三段為第一部分,是諸葛

出師臨行前對後主為政行事的進言忠諫。作者主要提出的

勸諫,包括廣開言路、嚴明刑賞、親賢遠佞三點,其中又以

「親賢臣,遠小人」一事,著墨最多,並把「親賢遠佞」提

高到攸關國家「興隆」與「傾頹」的地步,深刻的警喻後主。

文章至第四段,進入後半部分,諸葛亮轉而敘及自身生平,

回顧二十一年來戎馬關 的歲月,既表達對先帝三顧茅廬的「

知遇之恩」,也向後主說明創業維艱的道理。接著坦述自己

北定中原和興復漢室的決心。文末則以北伐不效院受刑罰自

誓,亦以後主能與賢臣勤政慎理為請,以此提醒後主勿忘先

人遺志。

〈出師表〉文思周延縝密,文中提及先帝十三次之多,不但藉追

念先帝以警惕後主,更是表現一代老臣的耿耿忠心。陸游〈書憤〉

詩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實為至評。

 

之二

文章之能令人動容,有的以理勝,有的以氣勝,有的以情勝。

以理勝的文章,必須準確掌握問題的肯緊,剖析得情楚明白

,令人無法辯白,而只有折服一途,韓愈師說便是例子。

以氣勝的文章,必須表現出無比堅強的意志與信心,令人讀

之而生敬佩仰慕之心,譬如孟子王何必曰利一章,又如文天

祥正氣歌,即為顯例。以情勝的文章是以執著的態度,表現

無私的情感,令人感動於其人的人格與情操,屈原離騷

及本文屬之。

情之可貴,在於真誠,而真誠與否,難以偽裝。至誠內積,

自然流露於字裡行間,才能感動讀者;矯情造作,刻意修飾

,讀者自能察覺。本文並未講求辭藻之美,諸葛亮也未強調

自己的愛國之心,然而讀者卻能感受到他的一片至誠。他說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讀者不會懷疑他想攬權;他說「

遂許先帝以驅馳」,讀者不會懷疑他自誇;他說「受命以來

,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讀者不會懷疑

他在說門面話;這便是因為諸葛亮之言的確是情感的自然流

露所致。所以,欣賞本文,「情」之一字,是要重於「理」的。

 

十一:諸葛亮二三事

甲:其人其事

 

*高臥隆中,耕讀待時

 

諸葛亮,複姓諸葛,名,字孔明瑯琊郡 陽都縣(今山東

 沂水縣南)人。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妻氏卻「

色黑、髮黃、醜而賢」,是沔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鄉里因

此流傳一諺:「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其實,她的

智慧、才學、賢德對諸葛亮的事業,有極大的幫助。

諸葛亮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因父母早逝,與弟投靠任

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後往依舊交莿州牧劉表,定居南陽  

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稱隆中)。叔父諸葛玄病逝。

他便與躬耕於隴畝,平日好為梁甫吟,經常自比於管仲

樂毅

 

*草廬一對,決策三分

 

劉備,字玄德涿郡 涿縣人,本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

後裔。曹操邀他對飲,談及當代英雄人物,說:「天下英雄

,唯使君與耳。」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冬,劉備

正屯兵於新野,因徐庶的推荐,親自帶著關羽張飛三顧草

廬,訪求「臥龍」-諸葛孔明諸葛亮有感於劉備的知遇,遂

為他剖析大勢。並且,竭智盡忠,鞠躬盡瘁,輔佐劉備,規

室。劉備曾對二義弟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

水也」。今日成都 武侯祠有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即是前、後出師表;一對指的便是「隆中對」。

襄陽人和南陽人,都說諸葛亮布衣躬耕於當地,相爭多年。

直到清代襄陽顧嘉衡南陽做知府,南陽人士逼他表態,

使他傷透腦筋。他左思右想,總算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便在南陽武侯祠內題了一幅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

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巧妙地平息了這場

爭議。

流傳甚廣的岳書(前、後出師表),出自南陽武侯祠石刻。

據說岳飛於紹興八年中秋前夕,過南陽,拜謁武侯祠,遇雨,

便留宿祠內。夜深持燭,細觀昔賢稱頌孔明的文詞、詩賦及

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如雨下。當晚竟不能成眠,坐候天明。

道士獻茶畢,出紙求字;岳飛遂揮淚走筆,不計工拙,稍微

抒發胸中抑鬱罷了。

 

*諸葛亮的抱負與風度

 

三國志:「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

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

友善,謂為信然。」

魏略:「諸葛亮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

汝南孟公威,俱游學。三人務於精熟,而獨觀其大略。」

每晨夕,從容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的人仕進可至刺史

、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笑而不言。

語林:「武侯司馬懿濱,將戰,戎服蒞事,使人密武侯

乃乘素輿,葛巾,持白羽扇,指揮三軍,眾軍皆隨其進止。懿聞而

嘆曰:『諸葛君可謂名士矣。』」

襄陽人和南陽人,都說諸葛亮布衣躬耕於當地,相爭多年。直

清代襄陽顧嘉衡南陽做知府,南陽人士逼他表態,使他

傷透腦筋。他左思右想,總算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便在

南陽武侯祠內題了一幅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巧妙地平息了這場爭議。

流傳甚廣的岳書(前、後出師表),出自南陽武侯祠石刻。據說

於紹興八年中秋前夕,過南陽,拜謁武侯祠,遇雨,便留宿祠內

。夜深持燭,細觀昔賢稱頌孔明的文詞、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

覺淚如雨下。當晚竟不能成眠,坐候天明。道士獻茶畢,出紙求字

岳飛遂揮淚走筆,不計工拙,稍微抒發胸中抑鬱罷了。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諸葛亮在(戒子書)中告誡子弟說:「夫君子之行也,靜以養

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上表

主劉禪也曾提到:「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主。今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

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

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這些桑、

田,是用攻佔益州之後,劉備賞賜他的錢所購置的產業。此外

別無他產,一家人全靠此過活。在諸葛亮死後。果然「如其所

言」。

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對當時蜀漢群臣,影響極大:蔣琬「方整

有威重」,董允「秉心公亮」,費禕「寬濟而博愛」都能承

葛亮的遺規。尤其費禕家不積財,要求子弟「布衣素食,出入

不從車騎,無異凡人」;姜維身據上將重任,樂學不倦,清素

節約,「宅舍敝薄,資財無餘」;鄧芝善恤卒伍,賞罰明分,

不治私產,身死之日「家無餘財」,他們無論治國、治家都頗

諸葛亮的風範。

諸葛亮起自隆中,為報達劉備知遇,竭智盡忠佐助劉備創建帝

業,進而南征、北伐,輔佐幼主。以「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

立」,矢志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陳壽說他:「黎

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者,言猶在耳;雖

之詠召公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孫樵刻裴晉公

武侯碑陰說:「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之民,歌道遺烈

,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甘棠遺愛由是可知。

武侯祠楊慎題詩有云:「劍(錦)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

又曛。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南陽祠宇空秋草,

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哲人

雖遠,典型猶存;武侯丹心,永耀汗青。

 

乙:軼聞掇拾

(一)               

諸葛瑾和弟弟諸葛亮、堂弟諸葛誕,都有很高的名聲,三人各

在一國做事。當時人們認為蜀國得到其中的龍(指諸葛亮),

吳國得到其中的虎,魏國得到其中的狗。(根據劉義慶世說新

改寫)

(二)               

司馬懿渭水濱,派人窺探諸葛武侯。聽說諸葛亮「乘素輿,

葛巾,持白羽扇,指揮三軍,眾軍皆隨其進止」,他嘆息說:

諸葛君可謂名士矣。」(根據裴啟語林改寫)

(三)

諸葛亮日理萬機,事必躬親。親自校閱簿書,竟日流汗,丞相

主簿楊顒很擔心,勸他「為治有體,不可上下相侵」,不要親

自做這類瑣事,以免累壞了。(根據襄陽記改寫)

 

十二、附錄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
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
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
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
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人然陟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
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
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
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
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髣拂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
烏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
時爾。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策
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
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諅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
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
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
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
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
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
: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
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料。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大意:
   (一)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至「謹陳其事如左」
     說明出師討賊是臣冒危難以奉先帝遺意之舉。
   (二)自「高帝明並日月」至「此臣之未解六也」
     說明今為討賊進趨之時的六個理由:
     1.高帝有謀臣良平,猶不能坐定天下,我們怎能以
 長策取勝?
     2.不戰不征,徒使孫策坐大。
     3.曹操智計殊絕,猶困險偽定,況臣才弱。
     4.曹操能猶有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
     5.期年而喪數十年所糾四方精銳,何以圖敵?
     6.今民窮兵疲,不能與賊持久。
   (三)自「夫難平者」至「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說明凡事難可逆料,臣只能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5762232
 回應文章
毛澤東
    回應給: 亨利(henryone) 推薦2


穹蒼群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coh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以前看過毛澤東評論諸葛亮犯了三大錯誤, 選將不當, 太晚親自上陣, [隆中對]放棄荊州, 很有意思呢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57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