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過去十年央行的貨幣發行量: https://www.cbc.gov.tw/lp.asp?tNode=411&CtUnit=457&BaseDSD=7&mp=1
請注意鈔券發行量從十年前(2007年)的9千億左右,一路飆升到2017年的1.9兆。成長兩倍以上。貨幣大量增加導致通貨膨脹,這才是百業物價齊上揚的真正原因(油電雙漲也只是結果)。其實跟大家對物價上揚(10年物價幾乎翻倍)的感受幅度接近。正常來說,假設國際主要貨幣(特別是美元)無明顯差異情形下,台幣的發行量變兩倍,幣值也要貶值一半才是。這就跟韓幣十年來貶值超過50%的道理是一樣的。可見韓國才是採取正常的貨幣政策。
可是邪惡的央行,卻操控台幣匯率,不貶反升。這才是薪資凍漲的主因。為什麼呢? 台幣不貶值,對以出口導向的台灣企業當然不利;企業對外美金報價吃虧之外,換算成台幣的營收偏低。企業營收上不去,員工薪資作為企業成本,當然沒機會增加,最後就是導致大家薪資一攤死水。
那為什麼央行要阻止台幣貶值呢? 道理也容易明白。台灣原物料都靠進口,台幣貶值,必然導致另一種通膨,造成民生壓力;人民生活困難,壓力自然會轉向政府。無恥的政府當然不要背負這種結果。對應方式那就是讓央行操控匯率,維持原本的匯率,造成生活成本沒有增加的假象。其實,如第一開始所提央行早已大幅提升台幣發行量,導致你我手上貨幣購買力降低。在大家沒有明顯感覺的狀態下,稀釋大家手上台幣的購買力,導致每個人越來越窮。
央行根本是結合這兩種策略 (操控匯率+增加貨幣發行)來掠奪窮人手上的財產,非常的沒天理。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國家生活過的人會覺得台灣生活成本相對低的原因(因為央行刻意打壓匯率)。而現在台幣匯率其實已經無法真正反應購買力,應該要像韓國貶值50%那樣才合理。
假如匯率回到常態(相對目前的匯率進行大幅貶值),不但企業美金出口額有機會增加(競爭力增加),台幣計價的營收也會顯著跟著提升。如此企業自然有動機去調漲台幣薪資(畢竟,薪資是企業成本的重要部分)。
結論就是,去你X的14A總裁。祝你早日下地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