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位學長, 十八年前到歐洲來留學。他曾受過良好教育, 在臺灣時還擔任過大專教授。 由於出國留學是他平生的宿願, 因此雖年逾花甲仍毅然決然地到歐洲來留學。在德、奧留學必須先參加入學語文測驗, 一般要具備中級以上德文水準才有希望通過考試。在沒有通過語文考試之前, 只能先到先修班學習o 我這位學長便經過了此一階段。到了先修班後, 他意外地發現, 班上的中國留學生竟幾乎清一色全是來自大陸的。更令他意外, 並至今不解的是, 這些學生到了國外後, 雖然已脫離了當局的監控, 卻仍替大陸說話, 即使是因 ”六四事件”而被迫出國的亦無例外。這與他在臺灣時, 從官方報導中獲得的印象差異甚大。他曾困惑並感慨地對我說, 大陸的思想教育太厲害了, 把這些年輕人全洗腦了。 我對他說, 結論不要下得太早, 可能被洗腦的不是他們, 而是我們呢。我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 臺灣不論藍, 綠政治人物至今仍一味推委, 甚至抗拒兩岸政治對話。鑒於兩岸長期分隔對峙, 雙方缺乏瞭解與互信, 臺灣與大陸的接觸必須先經後政, 先談和平, 再談統一, 這個順序是合理的, 必要的。但當兩岸接觸已長達三十年, 已有一百五十萬台商長年居住大陸, 每年來往於兩岸間的人員已近千萬, 兩岸已簽署了十八項以上的協定後, 今日仍堅持必須先經後政, 只要和平, 不要統一, 連個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利的”服貿協議”, 都被擋在立法院中動彈不得, 這說得過去嗎? 若說這不是受過去長期洗腦的影響, 不是藍綠獨派在立法院中唱雙簧所致, 又能做何解釋呢? 再這樣拖下去兩岸還有統一的一天嗎? 所謂”不統, 不獨, 不武, 雙方互不承認主權, 互不否認治權”的主張, 作為一個過渡性政策或無大礙, 但長此以往, 不求突破, 不步入政治對話, 則’’互不否認治權”的結果, 必將墮入藍獨的陷阱。關心兩岸和平, 中國前途的人還能姑息, 等待下去嗎? 時間拖得越久, 則將來為完成統一支付的代價越大。而完成統一是必須實現的既定方針, 這是全民族的意志, 任誰也阻擋不了。藍獨與綠獨有任何本質的差異嗎? 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前者講究”溫良恭謙讓”, 搞實質台獨的手段既細膩, 又委婉。為著不願被指為”數典忘祖”, 他們仍緊抱”中華民國”的國號, 國旗與憲法不放, 不敢公然否認自己是中國人, 但 卻不斷玩弄並偷換主權與治權,中國,”中華民國”以及臺灣的概念, 說得天花亂墬, 令人昏頭轉向。在他們刻意操弄下, 今天在臺灣還有多少人搞得清楚, 臺灣, “中華民國”與中國三者之間的關係呢.? 而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過去是連小學生都能講得一清二楚的。而今日卻恐怕連大學教授都講不清楚了, 即使心裡清楚, 嘴裡也講不清楚, 或不敢講清楚了。而綠獨的操作手法則顯得粗魯而赤裸, 他們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承認。因此欲與他們展開政治對話就更為困難了。長期以來有一個流傳頗廣的傳說, 即曾經有人問過毛澤東, 他此生有沒有做過什麼憾事。他回答說, 令他最感遺憾的莫過於當年更改了國旗與國號。 這或許只是一個不值得去考證的傳說, 但卻反映了不少人心頭的遺憾與痛楚。當年在大陸第一屆政協會議中, 對此是有過不同意見的。若沒有此一更改, 兩岸統一的工程會小得多, 而國際反華勢力與台獨可操作的空間也會小得多, 或根本就沒有空間可以操作o.但即使如此, 兩岸用了不同的旗號, 並不會因此模糊了兩岸同屬一國的事實, 其關鍵即在於兩岸在主權上從未分割過, 而依國際公法與國家學說也無從分割起。如果有人問道, 臺灣既有自己的土地、人民、政府、國旗與國號,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 簡單而清楚的回答, 即臺灣沒有主權。主權是國家的靈魂, 沒有主權是不能成為國家的。臺灣不論依”中華民國”,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 都只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是全世界所公認的事實, 即使美日或臺灣的邦交國亦無例外。除非兩岸人民的代表簽訂協定, 同意臺灣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這有可能嗎? 不論藍獨或綠獨, 其推委政治談判的理由, 都是藉口臺灣民意不支持, 條件尚不成熟, 因此大家還必須耐性地等待下去。他們還慎重其事地搬出民調的結果來證明, 反對進行政治談判的不是他們, 而是臺灣人民, 他們只是尊重民意罷了。我們並不懷疑臺灣民調的資料, 但卻懷疑民調的方法與流程, 尤其是形成民意的客觀環境與因素。如前所述, 既然受長期洗腦的影響, 連一個大學教授都對大陸充滿成見, 無法客觀地做出評斷, 又何能期待一般小老百姓做出合理的抉擇呢? 但有理由相信, 一般小老百姓若能有機會客觀地認識兩岸的現狀與處境, 是會贊成與大陸改善關係, 儘早開啟政治談判的, 尤其是處於目前民生疾苦, 每況愈下的環境中。這與政治人物的境況是完全不同的。臺灣經濟再不景氣, 他們仍能坐領高薪。請問, 目前一個立法委員的薪資是普通老百姓的幾倍? 因此維持現狀, 即維持他們的既得利益, 他們又如何會允許現狀被破壞, 被改變呢? 而維持現狀的最有效辦法, 莫過於“不統、不獨、不武”, 這完全是為既得利益階層設計的政策。這個政策再執行下去, 屬工薪階層小老百姓的生計即將難以為繼。為什麼”服貿協議”至今仍被擋在立法院中, 無法審議通過呢? 難道真地如部分立委所言, 由於事關重大必須逐條審查, 免得通過後侵害到部份中小企業的利益嗎? 如果他們真地那麼關心人民的生計, 為什麼還放著那麼多民生法案不去立法, 不去審查, 卻忙於內鬥, 忙於政爭呢? 其實部分不願意通過”服貿協議”的立委, 其真實動機在於欲阻擋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尤其擔心”服貿協議”一旦為臺灣人民帶來實質利益後, 他們長期恐嚇臺灣人民, 拖延兩岸進入政治談判, 為兩岸和解設置障礙的意圖, 即將原形畢露, 難以得逞了。本月十二日, 兩岸學者, 專家, 不分統獨立場, 共聚上海, 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政治對話。這是鑒於這樣的對話, 在藍綠政治人物間尚難推動, 而國內與國際形勢的發展, 卻已不允許兩岸間的政治對話再拖延下去了。因此此一活動是具有戰略考慮與戰略意義的。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意見, 究竟有幾成客觀反應了臺灣與臺灣人民, 尤其是工薪小民之所需, 或主要只反應了他們自己形之已久, 並自以為是的政治成見, 或甚至只反應了其所屬意藍綠黨派的政治利益與立場, 都將關係到此次政治對話, 對兩岸關係的和解與改善究竟能發揮多大效益, 以及對緩解目前臺灣的經濟困境, 又能產生多大作用.o 我們對此雖無奢望, 卻肯定並支援這樣的對話能繼續下去, 不要中斷。謝芷生, 2013年10月18日,臺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