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从中国“传统文化”谈“文革”的成功
 瀏覽5,611|回應14推薦5

Stevey8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batul
易燁煌
詹姆士‧貓
dal
八龄叟

中国从宋朝后几百年的时间,除了明朝小部分时间以及毛泽东时代,中华民族就再也没有坚硬、挺拔的站立过,基本上是一场卑躬屈膝、委屈求和的历史。为什么呢?因为腐朽的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在宋朝得到空前发展。

宋朝以后历代,以理学教化天下,去百姓之人欲,存皇权之天理,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阉割得一干二净。纵观这段历史,皇权需要顺民,于是就产生了造就“顺民”的“文化”。顺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实际上是 “顺民培训纲要”。一旦认可了自己奴仆的地位,剩下的就只有服从。对于皇帝老爷来说,这样的老百姓太可贵了。

“顺民文化”的恶果就是扼杀了民族的创造精神,扼杀了个体成员的自主精神。而“传统礼教”是社会内部最好的“维稳”工具;面临外患时也一样,这时的礼教就成了“以洋人为纲”的奴仆“顺民”生产线。“传统礼教”如同一张大网,将所有的人都笼罩其间,顺之则生,逆之则亡,最终塑造出一个“礼仪之邦”。

从宋朝到鸦片战争之后的“礼仪之邦”,每一次朝廷更迭,其实都只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内折腾,换方丈而不换庙宇,甚至连和尚都不换。孔儒们一直牢牢掌握着“教化天下”的权力,“顺民文化”丝毫不变,所以从来就不曾在文化领域内发生过真正彻底的革命。

五四运动虽然意义深远,但范围局限在知识分子之中,而知识分子也深受文化传统影响,不可能具有彻底性。但五四运动可以算成是文革之前的一个预演。所以从历史的角度谈论,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必须“破”。

毛的新中国提倡“人民民主专政”,首先就得培养人民的平等自主意识,有了主人翁精神,他们才会有当家作主的意愿,也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民主权力。但是让长时间失去独立自主意识,习惯“君为臣纲”的顺民,突然起来自己给自己作主,没有了“纲”他们就会无所适从了。而要培养人民的自主意识,则需要一种平等自主的文化环境。在文化领域内破旧立新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所以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必然会“立”。

1954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后,十年之后才开始进行文化领域的改造。这可能也是毛泽东的一个思考过程,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认为文化革命具有必要性的,可能也是经过长久的思索才得出的结论。

一直以来,对文革泼污水的人认为文革是为了政治斗争,是为了打倒某个政治对手而采取的卑劣的方法;但以毛泽东当时的职务以及巨大的威望,有谁可以挑战他的地位?又有谁是他不能轻易击倒的对手?如同传言中所说:他用一根小指头就可以打到某人。既然是开一个会、讲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何以要发动一场全民运动?而且这场运动整整持续了十年?

又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他虚伪,不愿意自己出面不愿意承担整人的责任。可对于一个敢为秦始皇翻案、公然提出“反右阳谋”论的人,纵观他一生,何曾害怕过别人的批评诋毁?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文革主要是为了“反修防修”,这个说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准确,因为这只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目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应该不在政治,而在文化。

要探究文革的起因及目的,有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1.为什么要叫“文化”大革命,而不是叫其他别的什么运动?
2.为什么运动的主力是十几岁的学生,而不是文化界的饱学之士?
3.为什么不由政府组织专人专责破四旧立四新,而放任群众去破除?
4.为什么要打倒权威,可以不批斗专家而让他们自己反省吗?

这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思索,下面就是笔者的一家之言。

1. 对于为什么要叫“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曾经疑惑,如果只是一场政治运动(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将文化大革命当成一场政治运动),那么何必在前面加上“文化”两个字?

以毛泽东在哲学、社会学、政治上的睿智,相信这两个字一定不是随心所欲加上去的。当然,经过前面的分析,现在应该明白,这确实就是在文化领域内的一场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除旧立新,造就崭新的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中国人民第一次摆脱了剥削制度,而此前的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剥削制度下产生和发展的。所以,文化领域内的变革也是颠覆性的,只能称为革命,革新两个字无法说明这场颠覆性的变革。

2. 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既然是文化领域内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文化人来干这件事?不让成年人来做这件事?而让十几二十岁的青年来推动这场意义重大的运动。现在想来,除了那些受旧文化影响较小的孩子,还有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多么机灵活跃,而几十年之后的老年闰土则已经木讷呆板的开始叫鲁迅“老爷”。文化是人成长的环境,所有的人都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文化人更是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很深,他们是没有能力在文化领域内做到破旧立新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由旧文化熏陶出来的,让一个人自我鞭挞很难。

而当时十几岁的学生则不一样,虽然也难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是受旧文化污染最少的,而凭着年轻人的热情,他们也有勇气冲破文化的樊篱,达到破除旧文化的目的。所以毛泽东接连八次接见红卫兵,对于一个喜欢哲学思考、讨厌迎来送往的领袖来说,这是不同寻常的。

3. 放手发动群众去破四旧,目的并不是为了砸烂那些文化标签,而是为了通过这个过程,破除人们心中的锁链。只有自己,才可以解开自己的心结。封建礼教的枷锁,长久的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很多都已经成为了神圣的禁忌,而要破除禁忌,非得自己亲自去“冒犯”自己心中的禁忌,然后才可以破除。政府当然也可以组织专人去除四旧,立四新,但这样就达不到帮助人们破除精神枷锁的目的了。

4. 以前,对于文革中批判所谓的“反动权威”不以为然,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他们中绝大多数可能都是无辜的。但现在明白了,对于个人来说,他们也许是无辜的。但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他们就是一个标牌。如同四旧里面的神龛一样,成为广大群众心中的禁忌,而这种禁忌的存在,就是一种枷锁。所以,凡是与旧文化沾边的 “权威”,一旦“权”了“威”了,一旦成了某种文化的图腾,那么为了要破除群众心里的禁忌,也就只能委屈一下他们了。尽管他们本身并不一定有错。

那么到最后,文革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呢?文革似乎是失败了。但真是这样吗?这要看它发起的目的,以及留给历史的结果。

在这场延续十年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之后,请看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还是宋朝时候的“礼仪之邦”吗?第二,中国人还对现实生活中的谁崇拜臣服吗?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

第一,中国不再是宋朝时候的“礼仪之邦”,骨子里面再也没有了“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失去的不是表面的“礼仪”,而是所谓“传统礼仪”背后的精神锁链。

第二,中国人不再崇拜臣服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除了对高尚的英雄人物崇敬之外,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尊重,谁也无法凌驾在别人头上。尽管有时候我们可能表现得恭谦,但这种恭谦是建立骨子里的平等之上的。

毛泽东自认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解放了全中国;第二件事是文革,文革其实就是解放了中国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思想枷锁。文革要打破礼教思想束缚,建立平等意识、自主精神,奠定平民文化的基础,这些目标都达到了。

“传统礼教文化”好比是监狱,文化大革命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内的一次集体越狱行动。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人民丢下了精神的枷锁,中国人民得到了从内到外真正的解放,这就是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事情。其实他只做了一件事情:解放中国人民,先解放身体,然后解放思想。文革失败了吗?文革成功了。

当今中国社会,如果没有公平,就没有安宁;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也就没有和谐社会。失去锁链的百姓,不再是顺民;今天社会的不“和谐”,归根结底来源于四个字:“造反有理”。

想要封杀“造反有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已经融入到“刁民”们的文化里。想要重新塑造一种新的“仆从”文化,时间可能也已经不允许了。谁还有能力像他老人家一样大规模的发动群众来创立一种新文化呢?

如果不发动群众,“传统礼教文化”有如何普及?于丹们是徒劳的,即使她的书能买几百万册,可震撼力哪能和亲手砸碎“孔夫子”雕像相比?毛提倡的“人民民主”,已经使人民不会允许“传统礼教文化”起来重新奴役自己!所以祭孔、大办孔子学院等等,也许只是起到让洋人臣服于中华文化的作用罢了。

(主要取材于网友渡痴禅师大作)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2950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要了解文革的思路,建议网上看几部电影《决裂》《春苗》《创业》
推薦1


Stevey8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易燁煌

有关文革对教育的思路,就是提倡学生到工农兵中去学习,对外独立自主,对内为工农兵服务的思路。其实就像公司里“要当经理,先做普通职员”是一个性质。要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同时树立为“普通大众”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为老板服务)的思想,而所学的文化知识方面,是指与工厂农村实际相关的知识,像车床,土壤,牲畜等。当然这些都是在爱国教育的基础之上的。

年轻人想了解一下文革的思路,建议看几部电影,像《决裂》(教育),《春苗》(农业),《创业》(工业),等代表作。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1869
道理比较精妙
推薦0


da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但是,看来做事还是中庸的好,不能太极端,

否则好心会被当成驴肝肺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0613
有點意思
推薦0


letounny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聽你這麼一舉例,還真有點意思。看來中國人擺脫枷鎖擺脫的蠻成功。

當然事分兩面,極端了都不好。文化大革命中的確是存在一些“極端”的。但今天看了此貼,思路一轉,佩服原創者,很有意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0069
说的太好了!仰视ing!
    回應給: 万里飘(Stevey88) 推薦1


gzyong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詹姆士‧貓

大哥!你说的太好了,我思路有你这思路,但就是说不出,没有那么有条理!!!

我看台湾电视剧,老师少爷的叫,我真想上去踩死那个叫少爷老爷的。

有手有脚,又不是孕妇,残疾人。自己不会干啊!!

在大陆直接一脚送他上西天!!!

在日本企业韩国企业台湾企业体罚员工是常事,常让员工跪着,在大陆,遇到此事,那日本人,韩国人会被人打死的 !!!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2952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