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瀏覽10,745|回應61推薦8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ThanksYST(台灣省)
傌偀仇
貓喵XD
Pan
yichun
乱石
egjc888
YST

作者按:續集與完結篇已出爐:

續集:兩個假設,簡轉繁與同音字合併

https://city.udn.com/3011/3226238

完結篇:從白登的一段話說起--“同音字合併”系列總結與感言

https://city.udn.com/3011/3231216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在美國現在興起一股“品茶風”,其主要推手是一家茶具和茶葉店叫做TEAVANA,其經營方式和大陸及臺灣的茶店基本類似。顧客可以試嘗和購買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日本,印度乃至非洲茶的各式散裝茶葉。店内並出售各式茶具包括各式各樣的宜興茶壺。店員和顧客多是美國人。高鼻深目的“老外”店員對著顧客滿口茶經,烏龍,碧螺春,龍井的沖泡,宜興茶具的使用說的頭頭是道,倒背如流。尤其見到我這個如假包換的中國“老外”,也像教小學生一樣從頭說起,我只好一邊聼一邊點頭,重新復習一遍什麽叫香片,什麽叫高山茶等等。

此店最近又推出了茶具加茶葉的節日禮盒,擺在店鋪顯眼處,售價不菲而包裝雅致,我趨前一看,兩個設計精美的茶葉罐上印著四個仿宋體大字:

禦園茶藝(EMPEROR'S GARDEN)

看到這四個字,令我啼笑皆非,甚至感覺像是看到一塊令人垂涎的奶油蛋糕上面嵌了一隻死蒼蠅。這想必是某廠商爲了將其商品增加一點文化氣息而使用了傳統字,怎奈傳統字的使用法今天的内地同胞們多不甚了解,乃至把“御園”錯寫成“禦園”。這種洋相出在美國不打緊,反正美國人多數也看不懂。然而同樣的東西恐怕也出口到同在漢字文化圈的港臺,東南亞,以及日韓,乃至為有識之人竊笑,總是一件難爲情的事情。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如今日漸恢復,然而這種對祖先文化遺產的無知(當然韓國人在這方面更是徹底的無知,他們妄圖徹底斬斷中華文化的影響,導致多數人連讀一本五十年前出版的書籍都得請學者教授們翻譯)對中國將來重新領導亞洲文化,總是一個憾事。

其實,港臺同胞們,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人中的敗類台獨分子,若單就使用繁體字這一方面來説,就像是一群繼承了在内地已失傳了的文化的專家。大陸廠商們若對在商品包裝上使用繁體字有興趣,不妨隨便聘請一位“呆胞”校對。呆胞們雖然比起大陸同胞的老成事故,常常顯得更“天真無邪”,然而他們就像是身懷六脈神劍和淩波微步的書呆子段譽一樣,常常出其不意地大顯身手。大陸同胞們有時的確應該刮目相看。

另外,我還曾在唐人街一家豆製品店見過“豆腐,豆漿,豆幹”這樣同樣令人不是滋味的招牌,委實令人“黯然神傷”。(傳統字應寫作豆干或豆乾)

讀者若仔細體會,當知本篇通篇主旨不在“反對”簡化字,而是提醒内地同胞們,尤其是在此大吹“繁體字老子全會”的某些年輕人們,簡化字轉繁體字並不簡單。原本簡化字轉成繁體字不應該是難事,原本應該是在電腦上按個鍵就好了這樣簡單的事。然而在歷經“同音字合併”的劫難后,如今怎樣正確的使用繁體字卻被變成了一門大學問倘若文字簡化是一項德政,又何必再裏面植入同音字合併這一敗筆?給後代製造麻煩呢?

後記:

本文主旨:“由於同音字不必要的合併,造成簡轉繁的難度高於繁轉簡”

1.  建議習慣使用簡化字的同胞們,與其亂用一知半解的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畢竟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們通曉傳統字的使用法。

2.  亂用繁體字的根源不是内地商家之過,而是簡轉繁不能一字對一字簡單完成。

3.  究本朔源,得出簡轉繁不能一對一簡單完成的根源在於同音字合併過度。

4.  逝者以已、來者可追,同音字合併過度是可以經過微調而解決的問題。

按語一:我也曾舉例如果后和後,斗和鬥既然都能合併,爲什麽在和再,作和做,查和察不乾脆也合併?要不然乾脆洩、瀉、卸、懈、謝、解、泄這七個意義相近的字也可擇一代替,豈不更省事?事實上,同音字和倂是一個半吊子兼虎頭蛇尾的政策,典型的政治干涉文化,而且和當年毛主席和某些學者一度鼓吹的廢除漢字有很大的直接或間接關係。

按語二:不過,話説回來,這種例子也不光局限於繁簡轉換。比如説,拍攝的非常成功的大戲“雍正王朝”裏面,雍正皇帝也說過“山西好啊!清徐的醋,杏花村的汾酒...”這樣的臺詞,而實際上,當年並沒有所謂的“清徐”,而是清源、徐溝兩縣,就像當年沒有武漢市、襄樊市一樣。不過與尚被港臺以及海外幾千萬人通曉而沒有完全成爲過去式的傳統字相比,這種連續劇裏的小瑕疵恐怕只有考據癖們才有興趣爭論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5675
引用者清單(1)
2009/02/02 10:54 【天與地之間的塵埃】 明明知道同音字過度合併給書寫帶來巨大問題,結論卻是依然贊成使用簡體字。這樣的學者「腰桿」是不直的!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我的回答
推薦0


staronway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有臺灣人對我說簡體字簡化后會產生歧義,我會請他寫出來給我看,接着請他寫相應的繁體字,最後就是----------------請他讀一遍他所寫的繁體字,哈哈,他應該馬上會張口結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8048
執迷不悟與故步自封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oldoa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抱歉,對樓主你這樣的執迷不悟,實在是覺得不可理喻。也就不多說什麽了。新的內容回覆先一步留在你所開的新欄里了。

    基於這樣的話題已然不可能會有什麽建設性的結果,建議兩文直接刪除。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6301
兩個假設,簡轉繁與同音字合併續集
推薦0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新文出爐,已另辟新欄,用續集名義登出。本人雖備受揶揄,亦不以爲苦。雪城,河洛人,樂透彩秘籍和oldoak諸位網友,若有冒犯,在此致歉。然唇槍舌劍,揶揄諷刺皆是辯論手段。大家彼此彼此。今日新文情節雖屬虛構,亦多借用諸位語詞,唯將名字隱去。亦望海涵。歡迎轉戰新欄

兩個假設,簡轉繁與同音字合併續集

現在讓我們假設兩段虛擬的歷史,看看大家是否能看出本欄的真正出發點:

假設一:

假設當年二簡字(例如:师付、兰色、鸡旦)推行成功了,而因爲某種原因只在長江以北實行,而長江以南因爲某種原因依舊使用第一次簡化的一簡字(也就是今天大陸使用的簡化字)。那麽讓我們想象一下下面這個虛擬的故事:

張先生是一個北方人,爲了出差到了長江以南,隨身帶著一本“二簡字對照表”,爲了入境隨俗,於是靠著兒時語文老師所教的記憶,加上對照表的幫助,開始寫一簡字。但是儘管如此,當別人看了他寫的東西,過不了多久,都給他起了個外號--“白字先生”。張先生最後非常沮喪的說:一簡字我都學過,都會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張先生是怎麽寫一簡字的:

張先生寫的字    張先生的本意    張先生在北方所習慣的寫法

雳史            (历史)        (历)

泰多            (太多)        (太)

园朝            (元朝)        (元)

糊蝶            (蝴蝶)        (胡)

养家蝴口        (养家糊口)    (胡)

乱帮不入        (乱邦不入)    (邦)

雕难            (刁难)        (刁)

衩子            (叉子)        (叉)

钩引            (勾引)        (勾)

蓝花            (兰花)        (兰)

翻開張先生的二簡字對照表,我們看到以下的内容:

原字:          二简字合并为:

糊猢蝴餬       

幫邦           

雕凋雕         

衩杈汊扠       

             

蓝篮           

太泰           

历雳           

园元           

張先生很無辜的說:我在北方上學時繁體字(一簡字)語文老師的確教過。胡的繁體字是糊,太的繁體字是泰,元的繁體字是园。就算叉字自古以來有五種寫法(叉杈汊衩扠),我用其中一種寫了“衩子”,他們何至於笑得前仰後合。這群自命清高的僞君子!他們必然是歧視我這個“北方佬”故意和我作對。瞧我明天給他們難堪!

張先生回到家裏,上網看了許多文字學方面的文章,學了許多新知識。第二天,靠著這些新知識的武裝,張先生來到出差的單位,找這些稱他為“白字大王”的同事理論。

張:你們不要自以爲正宗!胡字刁字古已有之,你們不懂!真是少見多怪!多音字,一字多義本身就是漢字的特點,從說文解字開始就有本意與引申義。何況這本是做生意的噱頭。我要是不這樣寫,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嗎?你們自以爲正宗,看不懂別人的“錯別字”、“通假字”,很抱歉,要繼續學習的是你們,因爲你們學得並不全面!

衆人:……

這時,有一個和張先生恰巧同時出差來到南方的北方人劉先生出來打圓場說:大家不要爭,這是教育的問題。等到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的漢語水平,怎麽可能還會有那麽多錯別字?怎麽還會有那麽多人僅僅會讀寫二簡字而不會繁體字(一簡字)?這是教育的問題。

聽到這兒張先生大呼冤枉:不對不對!您甭幫我打圓場!繁體字(一簡字)我在課堂裏全學過,一個也沒有少。他們非說我寫的不對。這是意識形態問題!他們幾個我認識。他們到北方來出差也寫簡化字(二簡字),我可從來沒有故意說他們寫錯了。我這個人直率慣了。不搞這些花花腸子。老劉,難道你的意思是說我沒受過教育?告訴你,我連大小篆都會寫!他們是狹洋自重加食古不化!別懞我。毛主席說:要貼近人民群衆……

衆人之一:您寫的字讓我們看了頭疼。我們難道不是群衆?

衆人之二:要說張先生也是無辜的,都是同音字合併過度的後果。

衆人之三:依我看,把這幾個合併的字改正過來,以後您在電腦上按一個鍵,我們就全看懂了,這不就結了?

張先生(心裏說):你們真麻煩,等再過幾年,政策下到你們這邊,叫你們全用簡化字(二簡字),看你們還嚷嚷什麽!

假設二:

韓國在二戰以後基本上廢除了漢字的廣泛使用,而只限于當拼音文字(諺文)字義不明時用括弧標出原字。然而到了2020年左右,由於中國文化影響的復興,加上當年懂漢字的老人們基本上凋零殆盡,韓國政府開始重新推廣漢字。有人建議請中國派文化團來幫助推廣此一政策,但是自視甚高的韓國學界立刻予以否決,說我們有漢字諺文對照表,用不着他們來教育我們!大統領也出來信心喊話:這些漢字字典裏都有,大家去翻一翻就會寫了,沒什麽了不起。

於是大家開始翻字典。無奈查字典乃是世界上最枯燥無味的事情之一,有的人翻著翻著就睡着了。最後大部分的民衆還是寧願拿著漢字諺文對照表找字,也不願意查字典了。

有一位姓權的商人,到了中國投資設厰。他賣的是家具。到了掛招牌這一天,特地從韓國國内請來一位年輕書法家,為他的“大發家具厰”題寫招牌。書法家平時臨摹古本,什麽字都會寫,可是不懂漢語,平日臨摹的醴泉銘多寶塔寫得惟妙惟肖,然而裏面到底講的是什麽卻完全不懂。權老闆打開對照表一看,光是一個KA字就有三十八種寫法,什麽假傢加價等等等看的他頭暈腦脹。最後乾脆把對照表一扔,對書法家說:你看著辦吧!

第二天,招牌掛起來了。店門外顧客如雲,大家都擡著頭議論紛紛,反而店内冷冷清清。權老闆急了,忙出店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無奈他左看右看也不明白出了什麽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招牌是怎麽寫的:

“大法佳句”

這時候有個好心的韓國華僑大媽上前,用韓語向權老闆解釋。權老闆一聼就火了!什麽!你們中國人真是假清高!一個KA字非要有三十八種寫法!這是士大夫主義!我的招牌寫的是通假字,你們看不懂!漢字是我們韓國人發明的,已經申遺了,將來是我們的專利,到那天你們都得這麽寫!你們知道嗎?不要以爲你們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告訴你們,連孔子都是我們韓國人……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欄主:

比起二簡字,一簡字的同音字合併真的是爲數不多,但是雖然只有十幾個字,畢竟使用頻率不低。在碩果僅存的幾千萬傳統字使用者眼中,禦和御,乾和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板蘭根衝劑、令狐衝、範冰冰、怒發衝冠錯了就是錯了,絕非什麽通假字,一字多義的解釋可以蒙混過關。說句笑話,帝王御女術絕不可能變成帝王禦女術,總不成歷代皇帝都有“妻管嚴”?這種令人頭暈的寫法原本在新華字典裏面都有説明,可是一般大衆誰有閒情逸致去查字典呢?這十幾個字一旦改正過來,簡化字的合理性大增,而簡化字轉繁體字最大的弊病就消除了。以後簡轉繁只是按一個鍵就能解決的問題,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爲呢?難道真的是“面子問題”?還是幾千萬人傳統字使用者在中國龐大人口中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比不上十幾個字來的重要?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6222
乱用汉字的事情确实存在
    回應給: oldoak(江苏省)(oldoak)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御园这个词,不知道厂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御园的“园”一般应该是“苑”才对。厂家写成防御的御,然后配“园”。觉得搞擦边球,搞笑的成分要浓得多。因为如果说“御苑”,那么别人会查你是不是和皇家有关系,弄不好就是侵权事件。反之,则既给人联想,真追究起来,又可以脱身。

当然对于“老学究”们来说,这自然是不行的。搞学问的不懂商业智慧,不必计较啦。商业方面很多厂商都拿汉字来做文章。比如家乐福,许多小得不能再小的百货公司改成“佳乐福”“嘉乐福”“家乐富”等等,数不胜数。你如果说他侵权,还真的找不到理由,可是无疑他又借了家乐福的光。

不过乱用汉字的问题目前确实非常严重,各种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全国都有。至于有人拿繁体字来说事,汉字的同音合并被当成“意识形态工具”使用确实非常令人厌恶。是他们故意模糊历史。但历史终究是历史,谁也模糊不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5727
哈哈~~你送不回来的。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heluore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囘應給河洛人

本欄重點是提醒大家“與其亂用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亂用繁體字的原因出在同音字合併”以及“内地商家在往商品上印製繁體字時最好先查查新華字典,或找個知情人校對一下”。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簡轉繁的高難度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現在改進也不遲”。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現狀提出批評不是内地人的專利。何況,我也不是臺灣人,就好像市長不是臺灣人一樣。我生於國外,兒時寄居臺灣,長大長住海外,父輩祖輩來自大江南北,妻子來自内地。套一句祖籍浙江,長於北京,曾兩度常住美國,暫居過青島,避亂於四川,最後“偏安海曲”的“臺灣人”梁實秋先生語: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我的同鄉。由此奉勸不要以狹隘的地域心態討論問題。您的文不對題。“無知無恥無畏”以及“徒增笑耳”原封奉還,請笑納。

××××

第一,你的文章我没回应,我并没说什么,要不,我就不是回应给那个人了。你太敏感了。不是给你的,你怎么能送回来呢?稍安毋躁。我顶多是借了你的东风便宜,趁这机会跟你说声叨扰了。

第二,你先别提什么梁先生的话,你先去拷问一下台湾人为什么炒作这个话题,马英九还要捣鼓成遗产呢。

至于地域狭隘,呵呵,你的高帽你得收回去咯,不好意思,我不合适,你给台湾人送去。要有也是他们有。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5477
哈哈~你送不回来的。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heluore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囘應給河洛人

本欄重點是提醒大家“與其亂用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亂用繁體字的原因出在同音字合併”以及“内地商家在往商品上印製繁體字時最好先查查新華字典,或找個知情人校對一下”。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簡轉繁的高難度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現在改進也不遲”。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現狀提出批評不是内地人的專利。何況,我也不是臺灣人,就好像市長不是臺灣人一樣。我生於國外,兒時寄居臺灣,長大長住海外,父輩祖輩來自大江南北,妻子來自内地。套一句祖籍浙江,長於北京,曾兩度常住美國,暫居過青島,避亂於四川,最後“偏安海曲”的“臺灣人”梁實秋先生語: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我的同鄉。由此奉勸不要以狹隘的地域心態討論問題。您的文不對題。“無知無恥無畏”以及“徒增笑耳”原封奉還,請笑納。

××××

第一,如果你不是台湾人,说的就不是你。你没必要这么敏感。反正炒作繁体字的人都是不懂装懂之人。

第二,你也检讨一下你的拼音过关了没有,能不能辨别不同语意不同语音?如果不行。

第三,更不要提那什么梁先生的话来混淆视听。你先去拷问一下为什么台湾人及马英九要炒作这个话题。

至于狭隘嘛,本人没说这个。这个问题确实是台湾人一直再炒作,然后有一些也同样无知的大陆人再跟风。你太敏感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5460
君子擇善固執?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oldoa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昨天下午有事出去,今晚才得以上網,繼續拜讀與學習眾網友的妙論。但讀了CXZ18網友的兩篇回覆文章,真的讓人如鯁在喉,不得不再次和CXZ18討論一番。

1) CXZ18網友說自己是:君子擇善固執。說來慚愧得很,鄙人還真的不知道此典故。本想去翻翻大陸商務出版社88年版的《辭海》。但先網上搜索了一番,于Yahoo上得到了如下解釋:

擇善固執 注釋:
(1)選擇好的、正確的事而堅固執行,決不改變。(執:持守、掌握。)
(2)通常用以表示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態度,經過選擇後認為美善的,就堅持去做,不隨便受人影響而有所改變。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成語造句:
(1)君子擇善固執,見利思義,有其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絕不受他人的影響、蠱惑。
(2)他雖然很頑固,但卻是「擇善固執」,如此也就沒什麼大礙了。

相關成語: 冥頑不靈  食古不化  故步自封


  讀到此,我有點哭笑不得了。大家針對CXZ18網友的3個論點有歧義,各抒己見,你倒是偏要指責大家弄錯了你的意思,說什麽自己提的是:本欄重點是提醒大家‘與其亂用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由此奉勸不要以狹隘的地域心態討論問題。您的文不對題。‘無知無恥無畏’以及‘徒增笑耳’原封奉還,請笑納。

    天哪,我已提醒你了,大家對“與其亂用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的觀點沒有異議。而是對你的3個所謂的原因不認同!

    這個,哪來的“
好的、正確的事”需要你去堅守?難道你的3個觀點就找到了解決了漢語學習、使用的問題根源?

    而後,樂透彩秘笈網友又針對你的觀點,舉了一篇☆♡Princess蕾蕾♡☆的文章《「去中國化」快要成功了
裡面所提及的非常危險的現象。你倒好,對此視而不見,來句“我雖曾寄居臺灣,但我不是臺灣人,對小島上上演的鬧劇也不甚感興趣。臺灣彈丸之地(有人說鼻屎大的地方)就如牆頭之草不提也罷。”,竟然躲開了!!!你不是要學君子,要堅持你的“擇善固執”,“對事情的看法、態度,經過選擇後認為美善的,就堅持去做,不隨便受人影響而有所改變”的么,怎么又學起了君子的謙讓態度了?

    這個,讓我是好氣呢?還是好笑?


2)提醒CXZ18網友再仔細去讀一下我前一篇文章(放心,昨天下午全文我已核對過兩遍,不會再回去修改)第二段的觀點:我同意你的觀點,包括踏雪沒心情等眾網友心情:我們要善待、善用、善於學習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

   以及前文標題和文末的結論:加強漢語學習,這個才是解決之道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CXZ18為什麽沒有好好的設想一下,等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的漢語水平,怎么可能還會有那么多錯別字大肆出現?怎么可能還會有那么多人僅會讀寫繁體字而不會簡體字?怎么可能還會有那么多人僅會讀寫簡體字而不會繁體字呢?怎么可能象鄙人這般連“擇善固執”都沒聽說,而需要去查字典或是求助與他人的事情呢?

    好了,相信CXZ18或是其他人對此有異議:假如每個人都需要對漢語如此精通,1)那該需要多少時間去學習?可能么?2)有這個必要么?難道文盲就不要活了?

    對了,這個就是事物的本源:文字是傳文載道的媒體(媒介),而非生活本身!

    你搞那么多精妙、高深的東西出來,最後還不是充當了人與人溝通的橋梁!首先是讓大家能夠達到最起碼的溝通;其次才是精進。也就是說錯別字是使用者的學識問題,而非你的那個什麽同音字合并問題(并,倂,在我沒有專業學習繁體字的人看來,是一樣的)。個人認為你所舉的
豆腐,豆漿,豆幹,禦園茶藝,沒什麽問題。因為,看到豆干,我知道它指的是什麽;禦園茶藝,我不認得第一個字,但是我知道是某一家和茶藝相關的店鋪或是公司。所以,我沒有興趣去查《辭海》。

3)最莫名其妙的,就是CXZ18網友你下面這倆段文字:
    “您的文章表面上彬彬有禮,另一方面又頗多出言不遜,居高臨下之詞。而我不能接受的倒不是這些虛的東西,而是煙霧彈式的‘硬抝’:先把問題複雜化,再避重就輕的從最不相關處入手,等到說完了一大堆,接著各打五十板,最後來一句願大家共同努力。
    “繁簡不易轉換一個純粹技術性的問題,在您口中變成了正統之爭。我們在臺灣近年來看多了陳水扁式的轉移焦點法,這方面的眼力還是有的。”
   
    請你認真仔細地去完整的讀一下我的前一篇文章。好好的體會與推敲我的遣詞造句,然後再來告訴我,憑什麽你得出上述觀點?你讀不通,讀不懂,那么就麻煩你認認真真的去請教能夠讀得懂的人,無論大陸、香港、澳門、台灣,還是其他海外的華人或是任何學漢語的人!

    實在是沒人愿意給你教導,那么建議你去請教你的小學語文老師。因為他/她沒有教好你如何去學習!

    當然,鄙人也非常樂意向你逐字逐句解釋--雖然在下對語文一向不求甚解。

    最後,解釋一下,為什麽此文對CXZ18網友你毫不留情面,因為我不得不滿足你自己提出的意愿(看不懂,沒關係,好好去體會學習--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4844
认真读了介绍的文章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其实这些文字改革从晚清就开始了。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再来争论。消灭汉语不是中共的“特产”,民国政府也是“革命党”,所执行的政策一般无二。甚至蒋介石到了台湾仍然提及汉字的简化。许多的史实大家可以去查,我也不再多说。

由于当时的文字输入工具的落后,汉语注音系统的不完善。这使汉字的实用在当时出版,教育方面处于“弱势“。汉字改革从1806年就开始了。

我们回到中共执政后,汉字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罗玉章,他是主张全面汉语拉丁化的一个人。可是当罗玉章给毛泽东写信的时候,毛的批示并没有带有太多的偏见。拉丁化新文字的使用曾经在延安时期就在苏区进行过,实际效果毛显然非常清楚,中共的第一套拉丁化文字方案是在苏联制定的。但在中共试行后很快就不了了之。

而当毛接到罗玉章的信件时,批复是和郭沫若等商量,并组成文字改革委员会。而实际上又变成了“汉语拼音的”改革委员会。这实际上就否定了原有的汉语拉丁化的文字改革。这时启用的文字改革方案几乎是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翻版。拼音方面征集的方案大体上分成三类,一种是拉丁化,一种是中化,一种是拉斯化(苏联化)。而汉字改革则是集成了民国文字改革的成果,听从了章太炎,刘师培,郭沫若等的意见,彻底否定了将汉字本身的拉丁化,使用世界语替代等等方案,执行了基于汉字,基于汉字演变史的简化。

至于汉语拼音,传说中毛和斯大林的谈话,据说是斯大林“允许”中国有自己的“汉化拼音”。但很显然,这是斯大林所不愿意,而毛坚持的结果,斯大林曾经想中苏使用一种语言,而毛泽东显然连汉语拼音都不想“斯拉夫化”。而是想创造中国自己的拼音。但汉语拼音一拖就是三年。中式拼音失败。毛不得不支持现用的“拉丁化”的拼音。一方面拉丁拼音在中国有几十年(民国时就开始了)的教育基础,其二,毛显然要用西方来和苏联进行平衡,汉语拼音的拉丁化使西方接受中文变得相对容易和简单。其三,当时毛提出了“洋为中用”的原则,主张开阔思路,只要有用的东西,不管是东西方,中国拿来都可以使用。你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读读毛的那段讲话。和后来的邓小平的话是多么的相似,当然毛泽东还有一句话是“古为今用”“尊重历史,结合实际”。

随后周恩来更加是限定“拼音”只是用来给汉字注音。

如果毛泽东想“割断历史”。想“消灭”汉字。这些显然都不会发生,也绝对不会出现现在的汉字简化方案。我们今天很可能使用的是“世界语”,使用的是苏联化的文字,或者干脆以拼音代替中文。可是事实不是如此。

汉语简化的纷争已经200年了,我们希望在我们手里结束。珍视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汉字输入法”得到了国家最高的科学奖项,因为它为我们在电脑时代的汉语文化奠定了基础,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将使汉字在表意,在词库上面的优势得以显现,而输入方面的弱势接近消失。这是汉语的“春天”。科技的发展也使繁简在功能方面的差异趋于“消失”。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范统一汉字。这方面我不想多说什么,我想毛泽东的话应该是真理,就是“贴近人民群众”。要有利于我们的教育,要能够尽最大可能地节约社会成本。简化字至少在现阶段具有优势。如果有一天,我们消灭了纸质媒体,彻底解决的汉字的输入编辑系统,彻底解决了我们的文盲,实行的更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那时繁简的区别还真是无关紧要。那时的情况可能会大大地不同,只是我们这一代恐怕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3761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也不要問我往何處去 !
    回應給: 乱石(jolt) 推薦1


ABIAN748DPP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XZ18

要問在台灣的美籍英語教師George Herzog,為何將簡繁字體無限上綱至意識形態?
也要問為何台灣領導人從蔣經國以來[ 寧為雞首,勿為牛後 ]? 我不認為這些是與大陸執政者作為直接相關‧而是與背後影武者的龐大身影有關,雖然那只是個被過度放大的影子,卻足以讓多數台灣人[ 看到一個影子,生下一個孩子 ]‧至於離題了,不過是借題發揮,消化資料罷了,並非針對樓主‧話說回來,不針鋒相對往往也不會激蕩出什麼火花,對個人的知識成長沒多大助益‧請別介意,您就當我是在跟一個網路影子激烈對話的瘋子‧其實我真的只是在磨練我自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3428
老兄何妨平和一些?
    回應給: 樂透彩秘笈(ABIAN748DPP2) 推薦0


乱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看CXZ18老兄讨论的都是纯技术问题,您老兄也是资料一堆一堆的,大家就事论事,何必上纲上线非得扯到政治上伤了自家兄弟的和气?

另外看了您老兄不少帖子了,发现老兄对大陆和台湾都很熟悉,这倒是很难得,我猜不出您老兄是在哪边长大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3259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