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字自成系統幾十年,用慣的人自然是沒有什麼不便的.文字只是負責紀錄,傳遞知識...的工具,是簡是繁或是拼音皆並無大礙,只要能用好使,就功能性而言足夠了.
我不會說簡體字的功能性不齊全(都發展幾十年,若有問題應改善了吧),也不會說簡體字不具備某些方面的優異性,更不想鼓吹”返璞歸真”,回復繁體.即便在我眼中那是個人為錯誤,可既成事實在此,用不著縁木求魚的去改變十三億人的書寫習性.
但我的重點不單單在於功能性的探討.除了功能性,我還想問問,有什麼好理由化繁為簡?
我不反簡體,我反的是改行簡體的理由(如掃盲強國),反的是中華文化中,文字傳承遭人為腰斬的作為.繁體字筆劃是多了點,但也沒有什麼嚴重不好,非改不可的理由.所謂歷史趨勢,不過人造矣.老共當年不這麼做,相信繁體字至今也能夠活得好好,不會被歷史趨勢所淘汰.
如mamamio兄所言,其外祖母上了識字班後才認識三五百常用字.可見得簡體掃盲,一下子要克竟全功達到全民識字的程度,一樣困難.
人都老了,還記得住那許多字嗎?(簡繁皆然)
因此,掃盲的效果不在簡繁,而和政府對基礎教育投注的心力,人受教育的情況有關聯.當年八年抗戰完了換國共內戰上場,老百姓哪兒有環境好好讀書?待中共建政急著掃盲,卻搞錯對象將繁體識為障礙,這一點的確可惜.
教育一代人,不是簡單的將文字改成筆劃少的就能夠立馬收效,這事情要慢慢來.我也能夠理解中共當時的心焦,惜中共對中華文化的破壞,並不止這一件事.
自秦統一文字後,中華文字就一直依著時代的需要不斷自然演化,這精神是今天簡化字較欠缺的,也可惜了繁體字.
如CXZ18兄所提的陰陽二字,簡體字成為阴阳.在這裏面,哪裏看得出傳承的概念?哪兒去找字根?
即便有許多繁體字也看不出個傳承來,至少是自然演化,時代汰換的結果,卻不是專家們的斧鑿拼湊.
我想檢討的是決策問題,文化傳承問題(理由已經於前幾篇中詳述),而不是要去責怪一套行之有年的文字系統.
所以,各位談些關於簡化字好用的優點,在下是可以加以贊同的.
http://weibo.com/1946156414/profile我的微博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