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市場經濟下的統合
2008/09/21 17:49 瀏覽10,339|回應55推薦2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大風
riquelme

 
我對台海兩岸的未來前景一向審慎樂觀。中國蒸蒸日上,日漸強大,台灣現在由具有『中國心中國情』的中國國民黨執政,我們現在哪裡有悲觀的理由?有很多大陸網友心裡頭著急,深怕錯過時機,台灣就此滑向台獨的深淵。其實就客觀情勢來說,現在比10年前樂觀,也比20年前,30年前更樂觀。

我先說明我的市場經濟下的統合理論模式。我以愛爾蘭與英國的關係為例來說明市場經濟的力量與統獨關係的選擇。

英國的北愛爾蘭在1922年沒有隨著南愛爾蘭脫離英國而去,除了新教的宗教認同之外就是『經濟利益』。那時北愛爾蘭的棉紡與造船工業與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經濟體繫緊密地相結合在一起。物質基礎決定上層政治結構,這使得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的棉紡與造船業成為統派民兵組織(例如Ulster Defense Association, UDA)的最重要經濟支柱與人力來源。相反的,農業為主的廣大南愛爾蘭佃農對於脫離英國,推翻不在位的新教徒地主階級(Absentee landlords)的動機極強(只有新教徒可以擁有土地),同時,長期成本過高,生產力低下的愛爾蘭農業部門在海外的殖民地市場並無競爭力,相反地,由海外殖民地回銷愛爾蘭的農產品卻是南愛農業部門的大敵。所以形成了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南愛爾蘭農業經濟體系。在這種利益分歧的情況下,南北愛分家,北愛留在大英帝國也就是一切順利成章的選擇了。

我說的市場經濟下的統合的意義就類似達爾文的『物竟天擇』論。其實市場經濟就在扮演這上帝的角色,誰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誰就能決定生存、發展、成功。適應市場演化需求的物種,會繼續繁衍下去,無法適應市場選擇的物種就會自然淘汰。

講到這裡,也許網友們應該已經猜到了:其實中國大陸作為一個大市場,在台灣可以扮演這個演化上帝的角色。

台灣一向是依靠外在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這年頭台獨作家、藝人與台獨企業在現在的時日裡越來越難生存。原因無他:缺乏大陸這個大市場會讓這些台獨作家、藝人與偏獨企業難以生存(例如許文龍的奇美,不得不發表支持反分裂法),相反地,適應大陸市場的作家、藝人與企業的生存態勢顯然較好。經過若干年的兩岸交流,大陸市場已經開始扮演起天演的角色。

例如:在選舉里民進黨的場子裡面絕少藝人、作家或企業家敢於公然表態支持,相反地,國民黨的場子裡,就不乏藝人、作家或企業家的公開支持。市場選擇的態勢非常明顯。

例如,台灣的外向型電子、石化產業大多需要依靠大陸市場作為製造與市場基地,這些企業家們也大多傾向於兩岸交流和解與和平共存的國民黨。相反地,內向型的產業,例如營建、金融、醫療產業過去被認為是挺綠挺扁的大本營。因為這些產業不需要依靠大陸市場,相反地資金與人力的外流大陸對這些產業相對不利。因為資金走了,人走了,誰來買房地產與看病呢?所以,營建業出了個『X由時報』,金融出了個『X山銀行』『XX金控』,還有一向綠油油的醫療產業就不必說了。

然而,現在這種情形也開始出現轉變。2008年馬英九競選時就放出大陸資金投入台灣房地產、金融、醫療產業西進大陸的風向球(或是大陸來台灣醫療旅遊的行程),連一向挺綠的台灣南部農民也開始『農產品前進大陸』。這使得大陸的市場選擇開始進入台灣的最後幾個封閉的產業部門,其長遠的市場影響力無疑的將會是巨大的與深遠的。

國民黨內部的統派智囊的這個政策,無疑的,將會使得台灣社會的各階層各產業成為大陸市場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而這恰好是民進黨與李登輝之流最害怕看到的結果。因為到了最後,大陸市場的經濟機制將會扮演篩選的角色。

不過,現今大陸市場的篩選機制也難免會發生資訊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來自深綠家庭的所謂『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我對林志玲很感興趣不是因為她的個人條件,因為林志玲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選美比賽得過第一名,而她卻可以一直在綠朝執政時,以巨額的代言費為為台灣的國營企業以及官方機構代言,例如華航及觀光局。簡而言之,林志玲是個典型台灣綠色媒體所吹捧出來、也是綠色政權拿納稅人的銀子所堆砌出來代表性人物,目的在回饋她父母對陳水扁的政治支持。

像這樣的一個綠油油的林志玲在大陸還可以混那麼久,還有一定的人氣,其實頗讓我驚訝的。相對來說我個人覺得張惠妹就倒霉多了,因為張惠妹的政治色彩並不明顯,她唱了『中華民國國歌』不該是她的錯,因為除了類似呂秀蓮之類的死硬台獨分子打死不唱之外,台灣每個中華民國的國民也都從小唱中華民國國歌長大的。林志玲就不同,她是個綠色的指標性人物,我認為除了林志玲她自己的條件還不錯之外,她超強的EQ也讓她能夠一路矇混過關。其實,大陸市場機制就應該將『台獨』這個標籤狠狠地貼在那些綠色藝人、作家以及企業上,讓『台獨』變成『毒鼠強』,絕對碰不得,一碰就死。相反地,比較擁有中國心的藝人,例如SHE(特別是她們的歌曲『中國話』),周杰倫(參加春晚及奧運閉幕),雖然在台灣市場曾受到台獨勢力的猛烈攻擊,可是他們的立場也相對較為穩定,因為他們在大陸市場有相對廣大的利益。但是,這樣的市場篩選機制為什麼碰到林志玲,連『台獨毒鼠強』就會失靈,這點我也還百思不得其解。也許可以請大陸朋友幫我回答這個問題。

政治利益下的統合

好多大陸朋友常常覺得『都已經一國兩制了,台灣還想怎樣?』言下之意是大陸已經做足了讓步,台灣真是不知好歹。

英國除了愛爾蘭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可供借鑑的好例子,那就是蘇格蘭與英格蘭在1707年統合。蘇格蘭迄今還是一個獨立色彩濃厚的邦國。蘇格蘭與英格蘭原本是敵對的國家,卻因為某些制度性的安排使得兩國能夠由共同的君王過渡到共同的議會,而形成了以『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為名的統合。

這個聯合王國的形成,由一個非常重要的『西洛桑法案』(West Lothian Acts)開始。這個法案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讓蘇格蘭形成了幾個優勢:
(1)不成比例的代表權;蘇格蘭人口僅佔英國的1/9,卻在國會佔有1/3的席次。以我觀察的1997年的英國大選為例,選出一席蘇格蘭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的票數約3000-6000票不等。相反地,選出一席英格蘭議員可能需要30000-60000票,相差了將近10倍。
(2)當議決蘇格蘭『國內』問題時,英格蘭議員無權投票。
(3)當議決英格蘭議題時,蘇格蘭議員可以參與投票。

『西洛桑法案』給蘇格蘭帶來的政治利益是巨大的。原因顯而易見:這讓蘇格蘭人擁有獨特地參與,甚至是統治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的機會。也因為如此,蘇格蘭近數百年來,誕生了不知多少的聯合王國的政治精英以及首相。蘇格蘭透過了英國走向了世界。例如英國的前首相希斯,布萊爾等均出身蘇格蘭。

其實蘇格蘭的例子並不特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被賦予了否決聯邦的權利。目的均在保障特特殊的政治群體在國家的憲法特殊地位。

我曾問過幾個死硬的『台獨』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類似的西洛桑法案在台灣實施,台灣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300席的不成比例代表席次,台灣代表可以議決大陸內政問題,而大陸代表無法議決台灣內政問題,這樣你覺得可以接受嗎?

答案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絕大多數的台獨們『可以接受』類似『西洛桑法案』的安排,因為這樣確保了台灣在『聯合中國』的發言權以及獨特性,也提供了台灣人民大量的參與未來強大中國的政治機會,甚至在未來中國的兩黨政治中,台灣代表的關鍵少數地位還容易產生『中國總理』機會。

只是他們認為『鴨霸』的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的啦,不然共產黨如何『一黨專政』?

行筆至此,我想呼籲各路朋友好好思考。其實現在的『一國兩制』所提供的政治、經濟誘因其實都很明顯的不足。大陸現在給台灣的,比起加拿大給魁北克的,英國給蘇格蘭的其實都還明顯的不足。未來中國版的『西洛桑法案』其實值得我們思考。還有,其實未來蒙古、西藏乃至於越南也可以使用類似的方案予以漸進的統合。

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西洛桑法案的『放權讓利』結構穩定嗎?與Pan一項反對的『放權讓利』不是一樣嗎?我想兩者之間有根本性的不同。我反對的是對個別廠商的小恩小惠的收買,這是無法持久的,也無法跟可能的『漢奸利益』來相比。西洛桑法案給予蘇格蘭的是系統性的長久利益,蘇格蘭分享了英格蘭的政權與海外利益,英格蘭解決了長久在自家後院的敵對分裂政權,可以騰出手來專注海外擴張。使得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結合持續了300年之久,迄今尚未分離。

依照我的個人經驗,說服台獨其實不太難,難的是在說服一部分的大陸朋友。因為在這個統一的『聯合中國』未必是個『紅色中國』。不過,我相信這裡的兩岸網友的智慧及高度,因為中國的利益應當高於任何黨派的利益才對。

本文於 2009/09/20 22:53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6871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阶级斗争理论已经被共产党否定掉了
2009/09/24 00:32 推薦0


JX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陆中国共产党, 目前否定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阶级斗争"基本行不通.

 

所以就目前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搞阶级斗争的.  邓小平曾经向金庸为他父亲被土改枪决而道歉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5853
還是要看共產黨將來如何做
2009/09/23 21:06 推薦0


seises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共早期搞土地改革一樣是反對居多,縂不能寄希望于地主向佃戶宣傳分田地打土豪的好處,工作是做出來的。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5574
有钱没钱分阶级说法不太对
2009/09/23 11:27 推薦0


JX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比如大陆采购团, 大量采购台湾产品,  实际上照顾了台湾劳工. 

台湾公司卖东西给大陆多了,  工人就业就多了, 普通人钱就多了.  不能说大陆采购台湾产品, 只有"富人"得利.

其实两岸关系正常化后, 穷人普通人得利可能更加多. 比如, 台湾人找不到工作, 如果大陆市场有机会, 可以到大陆人来发展, 短期和长期的都可以.

现在中国基本没有"阶级斗争"说法,  穷人和富人可以和谐发展, 共同富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4885
腸胃決定腦袋
    回應給: Pan(panwh) 2009/09/23 08:16 推薦2


大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Pan
riquelme

  1. 你講的沒錯,有些幽微現象我是忽略了.不過我覺得台灣那時有些人的確蠻特殊的.像宏碁的施振榮不要說本省外省,連總經理都用義大利人呢.現在教育下的台灣人(陳水扁時代)可能出不了這種大格局的人了
  2. 你這篇文章的思路很好!我們台灣人都不見得了解有些人腦袋為何會那樣想!你用市場的角度看待統獨,這是高明的!照馬克思講法,這叫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腸胃決定腦袋!很多人覺得自己信仰統獨,可是可能不知道這種信仰只是市場的結果吧.像獨派自由時報老闆林榮三就是炒房地產起家的!也是以經營房地產及金融業為主,看他報紙的似也多以勞工階層為主,(也有醫生族群)
  3. 所以統派想統一應從經濟,階級下手.這是大陸及台灣統派要思考的新方向.我是建議大陸不要只照顧到有錢的台商.我每次看工商時報覺得大陸官方只會給台商有錢人優惠.這是不好的這在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台灣的中下階層也應是照顧對象


本文於 2009/09/23 08:35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4624
有一個幽微的小現象。也許是你忽略的
    回應給: 大風(lin2010) 2009/09/22 12:49 推薦0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並非如此.郭台銘是外省人.但宏碁施振榮 華碩施崇棠都是台灣本省人啊.這大概是你的偏見吧. 在那個時代電子業跟矽谷產生了緊密的關聯,是台灣電子業成功因素.跟是本省外省根本沒關係. 台灣過去有陣子根本不分本省外省,這正是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候.像廣達的林百里跟英業達的溫世仁就是很好的朋友.他們才沒有這種觀念呢!

雖然你說得也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幽微的小現象。也許是你忽略的。

1.臺灣人喜歡唸醫科。優秀的本省人大多投入生物或醫學的範疇。
2.外省人比較喜歡出國念書。也許是逃難心裡,念理工科可以容易拿到出國留學的獎學金以及居留權。陰錯陽差的讓臺灣與矽谷連接起來了。

我四十多,我觀察我們這一代其實這樣的比例很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582
任意分本省外省意思不大
2009/09/22 08:50 推薦0


JX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本省本土人, 只有原住民. 我看来, 大部分台湾人都是外省人, 陈水扁也是福建来的外省人.

但是要分中国人和外国人.    台湾是中国的地盘, 是中华民国从日本收回的领土.  反了中国, 是不太一样. 

即便不会说台语的"外省人"也难免有几个败类,  这么区分本省外省意思不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222
事實並非如此.郭台銘是外省人.但宏碁施振榮 華碩施崇棠都是台灣本省人啊
    回應給: 圣武晋军(WNFuture) 2009/09/22 08:39 推薦0


大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湾的经济奇迹好像是在从全中国各地来的外省人手里发展起来的吧?!呵呵......


郭台铭不就是我们山西人么。

事實並非如此.郭台銘是外省人.但宏碁施振榮 華碩施崇棠都是台灣本省人啊.這大概是你的偏見吧.

台灣在那個時代電子業跟矽谷產生了緊密的關聯,是台灣電子業成功因素.跟是本省外省根本沒關係.

台灣過去有陣子根本不分本省外省,這正是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候.像廣達的林百里跟英業達的溫世仁就是很好的朋友.他們才沒有這種觀念呢!



本文於 2009/09/22 08:41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205
我也是乐观的
2009/09/22 06:40 推薦0


JX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这点我同意PAN说法, 其实今天来说,  两岸和平发展, 将来和谐统一, 我是乐观了. 2005国共和解了, 一个很大的死结解开了.

绿色台独问题, 以后慢慢解决. 只要国民党执政不下台, 就没有问题. 

就目前台湾绿色政党的表现来说, 实在看不出民进党还有再回来执政的可能.



本文於 2009/09/22 07:13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149
台湾有可能获得西洛桑法案的权利
2009/09/22 06:37 推薦0


JX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西洛桑法案』 就是说, 台湾在整体中国的代表权, 大于人口比例.

目前台湾占全中国的人口, 不到2%, 但是和平统一后, 在议会代表权,  或者主权议会代表权, 超过是可能的,  可以有10%甚至更多的权利.

目前来说, 大陆很愿意给台湾人超公民待遇, 台湾人到大陆可以自由工作, 但是大陆人不能自由到台湾定居.  这点香港已经是这样了.   经济文化一点没有问题.

政治上面, 由于大陆是一党独大, 不太可能放开让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参与领导.

但是, 将来完全有可能政治参与.  所以这话不要说死.  除了政治外, 其他代表权大陆应该允许台湾人超过大陆国民的地位和待遇.

政治如果台湾人也有管理大陆的权利, 那就不是一国两制, 而是联邦的一国一个制度了.  这个要等以后先和平协定, 后军事互信再说, 太遥远了.  但是话不要说死, 将来统一后, 后代也许会这样处理统一问题.

目前比较重要是和平发展, 和谐发展.  先把和平协定, ECFA等经济政治问题搞好.  "92共识"下就可以把这些都弄好.  "92共识"是一个中国下的对等的两岸关系, 虽然不理想, 但是也可以让两边和平发展, 互相帮助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148
這的確是時代的諷刺
    回應給: 望统(JXZZ) 2009/09/22 01:04 推薦0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的確是時代的諷刺。

過去GCD極力抹殺國軍中蔣系將領的抗戰貢獻,現在卻為了提醒台灣人國軍也曾經是中國抗日的正面力量。

20年前當李登輝與陳水扁還沒有主政的時候,90%的台灣人自認自己是中國人,贊成台獨的不到10%。如果這一切可以在20年前開始,今天的海峽兩岸絕對不會是這樣的境況。甚至,已經完成了統一。

老毛死得太晚,文革也結束得太晚。小蔣卻死的太早。

現在也許有點晚,但還不到絕望的時候。我對海峽兩岸的未來還是樂觀的。但是,彎路多了。


本文於 2009/09/23 15:07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623011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