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閒談南奧衝突系列
 瀏覽1,086|回應5推薦1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hanksYST(台灣省)

 

今天看自由的國際新聞,說賴斯在“德國馬歇爾基金”發表的演說中表示:莫斯科正走向“孤立無援的單行道”,強調“俄國目前的國際地位是1991年來的新低”。她說,俄羅斯對內變得愈來愈專制,對外愈來愈霸道,在莫斯科走向孤立、過度反應的過程中,美國不會坐視。 

     

看著新聞,想起我上次罵陸以正在中時的評論狗屁不通時,老烏鴉兄說不如你也寫一篇也好對照,我當時說看看俄國會不會承認南奧再寫,後來也忘了這回事,今天突然想起來,仔細盤算了一下,發現套一句笑話來說,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啊,不止要寫格魯吉亞的戰略地位,還要寫南奧腰斬格魯吉亞生命線的地位以及阿布哈茲的黑海港口重要性,又要討論歷史,又要寫美俄博弈,還有北約、上合、歐洲、中亞、中國、烏克蘭等各方應對。乖乖隆地東,要命了要命了,沒有個幾萬字是拿不下來了,所幸地理和歷史引用資料部分google一下再重新組織也沒差,隨便寫隨便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5727
 回應文章
三、薩卡什維利存在嚴重誤判及對戰局再反省
推薦0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三、薩卡什維利存在嚴重誤判及對戰局再反省

 

 

  1、衝突前的格局:

 

格魯吉亞在蘇聯解體後,逐漸向西方靠近,尤其是2004年薩卡什維利上臺後,一改謝瓦爾德納澤在美俄之間周旋的外交策略,全盤倒向西方,接受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美國也依賴當地的輸油管,得以不經由俄羅斯領土輸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國家。格魯吉亞不但是美國在反恐戰爭的盟友,近年來更積極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引發了俄羅斯巨大的不安。俄羅斯一直以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為籌碼,鑒於格魯吉亞國策上無法放棄對分離地區的主權要求,使得北約難以吸納連領土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格魯吉亞入盟,從而達到保證自己南翼安全的目的。

 

從外交層面看,在薩氏上臺之後,格魯吉亞完全倒向美國,在對外政策上也以加入北約為第一目標,完全站到了俄羅斯的對立面,戰略上失去了進退有據的彈性,徹底放棄了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格魯吉亞問題的可能性。

 

而在加入北約問題上格魯吉亞卻又陷入了悖論,即:如不能加入北約,僅僅依靠格魯吉亞的軍政實力,是不可能收回南阿地區的,因此必須得到北約的助力;但無法解決領土完整問題,卻又不符合北約的要求,無法達成加盟北約的意圖。

 

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上,俄方一直以這兩個地區為籌碼,阻撓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願望,北約的歐洲盟國(尤其是西歐陸地國家)不會冒著與俄羅斯開戰的巨大風險,接受一個和俄羅斯之間有領土衝突並且領土上還有駐軍的格魯吉亞,而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面積相當於格魯吉亞國土面積的1/6,這也註定了無論誰主政格魯吉亞都不可能放棄對這兩個地區的主權要求。

 

從國內政策上,薩氏在2007年的總統選舉時曾經許諾要在任期內解決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民族分裂主義問題,在無法通過和平的外交管道解決上述分裂主義地區的問題的情況下,薩氏為履行自己的政治承諾,也就只有尋求軍事手段了。

 

 

  2、誤判導致註定的敗局

 

我很驚詫薩卡什維利對俄羅斯的戰略底線和反應機制的嚴重誤判。716日,美軍和格魯吉亞進行了較大的軍事演習,事後分析認為,格軍肯定利用這次演習的機會大規模調度軍隊,為戰爭做了準備;但同時俄羅斯以58集團軍為主也進行了“高加索2008”軍事演習,演習地點就在北高加索,而且明顯是針對格方的這次演習而來的。也就是說,薩氏幾乎不可能不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他完全應該預判到俄軍也在南奧塞梯附近集結了相當數量的軍隊。

 

在持續5日的南奧塞梯軍事衝突中,俄羅斯軍隊一直沒有受到格魯吉亞太大的軍事抵抗。從軍事上講,俄羅斯是重型部隊,而格魯吉亞是輕型部隊,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沒有可比性。因此格軍只有速勝一條路,而明知對方已集結軍隊,為何還要冒險?

 

格魯吉亞軍隊在7日深夜至8日淩晨在重型武器掩護下,對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採取了軍事行動,並於8日上午佔領了茨欣瓦利。實際上,南奧塞梯的軍隊只有3000士兵以及15000名預備役士兵。武器庫裏只有87T72T55系列坦克,180輛裝甲車(包括80輛裝甲運兵車)以及3架運輸直升機米-8。沒有俄羅斯的支持,南奧塞梯對格魯吉亞的反擊非常乏力。8日下午,俄羅斯北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迅速開赴南奧塞梯,增援維和部隊,局勢瞬間逆轉。

 

據俄羅斯媒體813日的報導,俄羅斯北高加索軍區向南奧塞梯派出了第58集團軍、20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獨立陸航團、防空導彈旅等。第58集團軍此次出動的有2個摩托化步兵師,一個獨立的摩托化步兵團,5個獨立的摩托化步兵旅,其中還包括2支山區戰役戰術導彈旅和數支炮兵旅等。(我們之所以一直說俄方反應過度,違反比例原則,從以上的數字應可見一斑。)

 

北高加索軍區駐軍超過10萬,武器儲備有620輛坦克,200輛裝甲運兵車和875套火炮系統(包括火箭系統和火箭彈)。北高加索軍區的軍事裝備並不是俄羅斯最先進的,但曾經打過車臣戰爭,對於南奧塞梯熟悉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迅速拿下戰鬥太正常了。

 

但格魯吉亞確實為了這場戰爭盡力做了準備。薩卡什維利上臺後,引入了美國等北約國家提供的大量裝備,此次進攻中就出現了以色列製造的無人機,以及由烏克蘭或以色列改進的防空系統(所以才能擊落圖-22M這樣的俄羅斯高速戰略轟炸機),從波蘭購買了相當數量的退役的T-72坦克,從捷克購買了自行榴彈炮。格軍隊也都接受了美軍的培訓。應該說,格魯吉亞的軍事力量有了長足的進步,以格魯吉亞的軍事力量,排除俄北高加索軍區介入的因素,單純解決掉南奧塞梯的武裝力量和俄方維和部隊是沒有問題的。從被繳獲武器也可以看出,格魯吉亞確實做了很多準備。除前蘇聯生產的武器和裝甲裝備外,維和部隊還收繳了美國、捷克、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生產的大量技術裝備和輕武器。其中,包括有2008年製造標識的新式武器。還有保加利亞制7.62毫米機槍,以色列制5.56毫米機槍,美制5.56毫米M4卡賓槍,40毫米6管火箭筒以及美國、土耳其、英國、捷克、烏克蘭等國家的其他武器。北約式野戰夾克衫和背囊、士兵毛毯、工兵鍬、軍用飯盒和水壺以及其他器皿,利用土耳其面製成並裹在箔金紙裏的圓餅。這些證明了,格魯吉亞早就預謀進攻南奧塞梯。

 

俄羅斯軍隊表現神勇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俄羅斯軍隊反應很快,沒人預料到俄羅斯可以如此迅速介入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的衝突,使格魯吉亞打一場閃電戰的計畫落空;第二,即便是薩氏預料到了俄羅斯會有所行動,但北高加索的俄軍士兵在不到5個小時的時間內開赴前線,並以最小的人員損失完成了任務。這再次證明了誤判形勢導致滿盤皆輸。

 

 

  3、戰局反省

 

薩卡什維利明顯想借奧運停戰期間,俄羅斯在使用軍事力量上會因與北京的關係而有所收斂,從而出動軍事力量一舉收復南奧塞梯;但薩氏忽略了一點,如果不能同時收復阿布哈茲地區,完成格魯吉亞的國家統一,驅逐俄羅斯在格魯吉亞的軍事存在,那麼即使取得加入北約的“資格證”,也會永久丟失這兩個地區。或者說薩氏預料到了俄羅斯可能會有所動作,但是仍然有信心在俄軍行動之前完成對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造成既成的事實。從格魯吉亞戰前未將在伊拉克的部隊召回可以看出,格魯吉亞確實隱藏的很深,甚至開戰前一天還裝模作樣地簽了停戰協議。

 

對於格方為何能實施閃電戰以及俄方為何能快速反應,如前所述,是雙方都剛剛進行了軍事演習的緣故,在此不再贅述。

 

有的評論說薩氏認定美軍會出兵協助格魯吉亞是一個重大誤判,我倒是不這樣認為。事實上,從俄軍迅速封鎖波季就可以看出,即使美軍馳援,也沒有兵力投放路線,美軍不可能從伊拉克或者阿富汗調兵支持格魯吉亞,那也只有從本土調動部隊,但美軍實際上已經在這兩個戰場上投入了太多兵力,即使抽出一個師的兵力,也沒法和俄軍110萬的後盾做比較。同時,格魯吉亞不是美國的北約盟國,美國沒有義務為格魯吉亞而戰,從格美軍事演習後美軍就迅速離開可以看出,美軍無意介入這場衝突,只是提供了一些軍事裝備而已,這種情況下,薩氏應該十分清楚美國的戰略底線的。所以薩氏最大的誤判不是沒有料到美國沒有出兵協助,而是沒有料到俄羅斯的出兵是如此的堅決、迅速。

 

但是,薩卡什維利犯的這個錯誤後果很嚴重,俄羅斯在第58集團軍在5個小時之內便兵出格魯吉亞,回過頭來打了格魯吉亞一個措手不及,在俄空軍和重裝集團軍的打擊下,格魯吉亞兵敗如山倒,薩氏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無力為急轉直下的形勢負責了。所以說,薩氏在遭到俄軍的打擊之後說俄軍事先有所準備的說法聽起來有點可笑,明明是自己先開戰,打不過了就耍賴,栽贓給俄軍,又自己先提停戰,實在是太混亂了。由此也證明了薩氏由於對全局判斷有誤,導致左支右絀,又送給了俄軍進犯的口實,俄軍也毫不客氣,對波季和塞納基迅速佔領,除進行破壞之外,也收繳了大量武器,更糟糕的是,借此機會承認了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獨立,薩氏可謂雞飛蛋打。這次衝突對格魯吉亞來說,除了贏得了西方國家的同情分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收益。事實上,自從衝突發生以來,西方也只是在輿論上譴責俄羅斯而已,進一步的制裁行動遲遲不能出爐,從這一方面上也可以看出,西歐國家不會為了格魯吉亞貿然開罪俄羅斯。

 

我們回過頭來反省薩卡什維利的外交策略:對於夾在兩個極權中間的格魯吉亞來說,倒向美國或者倒向俄羅斯其實都是不明智的,只能利用自己的戰略地位在美俄之間周旋。但薩氏選擇了倒向美國,格魯吉亞在沒有獲得北約安全保證的情況下挑戰了俄羅斯的戰略底線,這一做法是非常冒險的,如果不是俄羅斯礙於形勢有所克制,恐怕格魯吉亞失去的將不止是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了。至於格魯吉亞是否能借此機會加入北約,我看也不然,儘管布希說過“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承諾依然有效”,但是歐洲國家,尤其是西歐,是不可能冒著與俄羅斯開戰的危險接受格魯吉亞加入的,尤其是西歐國家在能源等一系列領域還要仰仗俄羅斯。

 

如果日後歷史上一定要給薩卡什維利記一筆,格魯吉亞會因為他的貿然出擊導致失去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認定他為罪人,而在俄羅斯和西方的角度看,他將成為一個笑話。It's just a joke.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7165
還沒寫完
推薦0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還沒寫完

還有三至四個章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5756
續二
推薦0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續二)1918年夏天,格魯吉亞通過武力解散了阿布哈茲人民委員會。阿布哈茲併入到了格魯吉亞版圖。19212月蘇聯推翻了格魯吉亞政權,將其劃歸蘇聯。19213月,在蘇聯政府的直接干預下,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成立。同年12月,阿布哈茲同格魯吉亞簽署協議,同意併入蘇聯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10】。1931年,蘇聯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成立。
  
  史達林時代,格魯吉亞領導人對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實行了殘酷的民族歧視政策:在基礎教育中,格魯吉亞語取代了阿布哈茲語;更換了許多阿布哈茲人已經習慣了的地名;在所制定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長遠經濟發展規劃中,實施了吸引格魯吉亞族人到阿布哈茲就業的措施。到1980年,格魯吉亞人口在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所占的比例已從原先不足20%達到了45%。民族歧視政策導致了阿布哈茲族和格魯吉亞族之間長期的敵對【11】。
  
  蘇聯解體前,阿布哈茲問題已達到了極端尖銳的程度。阿布哈茲領導人認為,徹底擺脫格魯吉亞統治的最好辦法是阿布哈茲直接歸蘇聯政府管轄。
  
  198949日,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員警在軍隊的支持下鎮壓了要求阿布哈茲獨立的遊行示威活動,共有20名示威者死亡,其中18名是婦女。 
  
  1989715日至18日,在阿布哈茲首府蘇呼米市,首次發生了阿布哈茲族與格魯吉亞族的武裝衝突,有12人在衝突中喪生。
  
  19927月,阿布哈茲最高人民委員會通過決議,取消了1978年所通過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憲法,用1921年所制定的憲法草案取而代之,這等於廢除了阿布哈茲當初併入格魯吉亞的法律依據【12】。阿布哈茲最高人民委員會分裂成了阿布哈茲和格魯吉亞兩大派,阿布哈茲派占上風。在阿布哈茲,首先在強力機關開始了大規模地清除格魯吉亞族人的運動,甚至還成立了阿布哈茲近衛軍。作為回應,格魯吉亞政府向阿布哈茲派遣了大批部隊,由此,阿布哈茲開始陷入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衝突持續了14個月,有4000多名格魯吉亞人在衝突中喪生,另有1000多人失蹤,阿布哈茲人也有4000多人在衝突中死亡。在阿布哈茲,至今仍埋有大量的地雷,已有數百名居民因地雷爆炸而失去了生命。大約25萬名生活在阿布哈茲的格魯吉亞人因武裝衝突而逃離了家園,他們相當於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總人口的一半。1994年至1998年,先後又有8萬名格魯吉亞人被遣送或逃離出阿布哈茲。
  
  自發生武裝衝突後,阿布哈茲實際上已脫離了格魯吉亞政府的控制,阿布哈茲族人在阿布哈茲重新佔據了大多數。
  
  4、第一個小結
  
  我不想完全用傳統國際法的角度來看格與南阿之間的關係。感受得到格魯吉亞衝突分量的人,現在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周邊的“納卡衝突”:同樣是在這個具多種戰略意義的地帶,同樣是背景複雜而綿延多年,同樣是原蘇聯的一部分,同樣是民族、宗教、領土問題糾結其中,同樣是能源產地兼通道,同樣是歷史上和目前都處於幾大政治板塊不斷衝撞擠壓爭奪之中【13】。
  
  英國著名思想家霍布斯曾提出過一個“叢林世界”理論:“在沒有國家制度時,每個人都是其他個人的敵人,他想盡辦法偷搶人家的財產,也想盡辦法不被別人偷搶。在這種沒有國家制度的條件下,大量資源被用於從事偷搶和防止被偷搶的活動,因此生產活動不可能發達起來,而偷搶在結成人群的團體之間發生時就是叢林戰爭與叢林世界。”他這是在為“國家”這個公共權力機構的合理性作論證,但實際上,他的這個理論更適合於用來解釋人類進入“文明社會”迄今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從這種“叢林世界”的生存法則來說,大國俄羅斯與小國格魯吉亞衝突的結果就只能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俄羅斯軍隊長驅直入格魯吉亞,並控制住格魯吉亞國內鬧分立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兩個地區。當然,俄格衝突的淵源錯綜複雜,既有沙俄時期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恩怨,也有蘇聯時期形成的民族矛盾和中央與地方矛盾,最主要的還是現實的利益糾葛:俄羅斯不願讓格魯吉亞完全脫離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而成為美國與北約擠壓自己的排頭兵,而格魯吉亞則希望成為西方世界的一員從而獲得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方面的保障,從而完全擺脫俄國的控制。
  
  乍看起來,美歐雖然對俄國的“衝撞”沒有什麼太多的辦法(我在《西方苦於缺乏對俄施壓工具而倍感尷尬》一文中已經闡明,不再贅述)但似乎在“道義”上占了上風,它們指責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的行為“違反了聯合國保障格魯吉亞主權完整的有關決議”,並針對俄羅斯舉科索沃的前例為自己辯護之舉反駁說:科索沃是在“國際社會的推動下”獨立的,是“特例”,與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完全不同【14】。這說法看似振振有理,但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問題與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其性質在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美、歐不顧聯合國保障塞爾維亞主權的有關決議極力推動和支持科索沃獨立,現在卻又反對俄羅斯主導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獨立,在相同的問題上採取截然相反的立場,正應了那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當然這是自身政治利益所決定的。所以,普京最近在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公開指責美國和歐盟採取雙重標準,這指責還真無可辯駁。
  
  中國在此次事件中處境尷尬:為自身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計,中國對俄羅斯與美國任何一方都不能明確支持(注意俄新網91日的一條消息《上合組織多數成員國理解俄強制格魯吉亞執行和平動機》:俄羅斯總統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表示,上海合作組織大多領導人理解俄羅斯強制格魯吉亞執行和平行動的動機。梅德韋傑夫在接受3家俄羅斯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我們的近鄰是非常客觀的。我同出席上海合作組者峰會的大多領導人舉行了會晤。他們理解俄羅斯行動動機。梅德韋傑夫同時指出,各國對俄羅斯行動的反應區別很大。他說:“也許這是應該的。”他補充說,俄羅斯在這種條件下做出了非常必要和充分的決定。梅德韋傑夫說:“俄羅斯做了需要做的一切基本步驟。這不是一項簡單的決定。”——如果讓我解讀,這句“上海合作組織大多領導人理解俄羅斯強制格魯吉亞執行和平行動的動機”和這句“各國對俄羅斯行動的反應區別很大”,非常之微妙,是不是在指中國,我個人認為就是,這些細節的解讀很重要),但最終說不定會把雙方都得罪並難免會使自身利益受損。但面對賴斯18日的類似“鐵幕”演說的說法,如果“新冷戰”來臨,中國絕不要倒向任何一方,才會取得最大利益(在此對中國如何應對不多說了,後面會詳細些闡述)。
  
  
  注:第二部分有點長,不想細看的就看我用注釋符號標出的一些重要時間點,那些很值得玩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5739
二、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歷史沿革
推薦0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二、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歷史沿革
  
  1、格魯吉亞
  
  西元前6世紀,在現格魯吉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科爾希達王國,西元46世紀建立封建國家。西元610世紀處於伊朗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哈裏發國統治之下。西元610世紀基本形成格魯吉亞民族,並於西元89世紀初形成了卡赫季亞、愛列京、陶-克拉爾哲季等封建公國以及阿布哈茲王國。13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帖木兒先後入侵。1517世紀初,格魯吉亞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公國和王國。1618世紀格魯吉亞為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的爭奪物件。1801年至1864年,格魯吉亞各公國先後被沙皇俄國兼併,改為梯弗裏斯和庫塔伊西省。1918年德國、土耳其和英國軍隊侵入格魯吉亞。1921225日成立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312月以後改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加入格魯吉亞【1】。1922312日,格魯吉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于同年12月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125日,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0114日發表獨立宣言,改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於199149日宣佈獨立【2】,後於19931022日正式加入獨聯體。19958月,格魯吉亞通過新憲法,將國名由原來的格魯吉亞共和國更名為格魯吉亞。
  
  2、南奧塞梯
  
  格魯吉亞政府認為南奧塞梯法律意義屬格魯吉亞一部分,全稱叫格魯吉亞共和國南奧塞梯自治州。
  
  現在的南奧塞梯事實上已處於自主管理的狀態,是一個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南奧塞梯同俄羅斯的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接壤,面積3900平方公里;目前實際人口約7萬人(蘇聯解體前為19萬人),主要由奧塞梯族、格魯吉亞族、俄羅斯族組成,其中奧塞梯族約占60%,格魯吉亞族約占25%,俄羅斯族約占2%
  
  177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時,奧塞梯併入俄羅斯版圖【3】。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後,北奧塞梯分離出,加入到了俄羅斯的山地共和國。1924年,山地共和國取消後,北奧塞梯單獨成立了自治州,仍屬俄羅斯管轄。
  
  十月革命後,格魯吉亞獲得獨立,南奧塞梯成為了格魯吉亞的組成部分。19212月,蘇聯推翻了格魯吉亞政府。19224月,隨著格魯吉亞蘇維埃政府的成立,南奧塞梯成為了蘇聯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
  
  上世紀80年代始,南奧塞梯的民族主義分子開始活躍。19891110日,南奧塞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將自治州升格為蘇聯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4】。決議被提交到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委員會審議。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委員會否決了這項提議。
  
  19891123日,格魯吉亞民族主義分子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反對南奧塞梯民族主義分裂活動。他們組織了5萬多人,準備到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集會,遭到了南奧塞梯民族主義者的反對,雙方在茨欣瓦利市附近僵持了兩晝夜,最終因軍警的干預而解散。自此,在南奧塞梯自治州,分裂與反分裂勢力開始了武裝對抗。
  
  1990920日,南奧塞梯自治州宣佈成立共和國【5】。同年129日,選舉了南奧塞梯共和國最高人民委員會。
  
  19901211日,格魯吉亞最高人民委員會宣佈,南奧塞梯共和國為非法,並決定取消南奧塞梯自治州,將其作為格魯吉亞的一個普通行政區,同時還宣佈茨欣瓦利市等南奧塞梯主要市區實行緊急狀態。在南奧塞梯,武裝衝突加劇。
  
  199116日,格魯吉亞政府向南奧塞梯調派部隊,並對該地區進行了軍事封鎖。其結果造成大約13萬南奧塞梯居民逃離了家園,其中10萬人逃往北奧塞梯,其餘逃向了格魯吉亞。
  
  1991年至1992年,在南奧塞梯地區,格魯吉亞政府武裝控制了茨欣瓦利市周圍的制高點,猛烈的炮火造成市內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據南奧塞梯官方統計,1989年至1992年期間,武裝衝突至少導致了該地區3000名和平居民死亡,另有300人失蹤,超過4萬人成為了難民。在戰火中毀壞的村莊達上百個。即使這樣,格魯吉亞政府也沒能控制住南奧塞梯地區。
  
  19926月,格魯吉亞總統和俄羅斯總統在索契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達戈梅斯協定》。協議規定,衝突各方立即停火,並成立由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北奧塞梯和俄羅斯四方組成的停火監督委員會。
  
  1992714日,由俄羅斯、奧塞梯、格魯吉亞組成的維和部隊進駐衝突地區。南奧塞梯事實上成為了獨立的地區。
  
  1992119日,南奧塞梯就獨立問題舉行了全民公決,參加投票的民眾中有98%贊成獨立【6】。1992529日,南奧塞梯宣佈獨立,並通過了憲法,選舉了議會【7】。與此同時,格魯吉亞政府再次聲明,南奧塞梯只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行政區——茨欣瓦利區。
  
  2003年,格魯吉亞總統易人,新總統薩卡什維利的主要執政綱領就是要恢復對南奧塞梯的控制權,結果導致地區衝突進一步加劇。南奧塞梯政府宣佈,將完全脫離同格魯吉亞的所有聯繫,直到格魯吉亞政府正式承認,1989年至1992年對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是種族滅絕行為,並就此對南奧塞梯進行必須的賠償為止。
  
  20046月,南奧塞梯向俄羅斯政府提出請求,希望將其劃歸俄羅斯。儘管俄羅斯沒有正式答應南奧塞梯的請求【8】,但此後,已有90%以上的南奧塞梯人拿到了俄羅斯護照。由此,今年88日,當再次發生格魯吉亞與南奧塞梯大規模武裝衝突後,俄羅斯政府的出兵行為和宣佈承認南奧塞梯獨立的行為就有了“合理、合法”的依據。
  
  3、阿布哈茲
  
  阿布哈茲位於外高加索的西部,與俄羅斯相鄰,東南部是黑海。格魯吉亞政府認為其法律意義上屬於格魯吉亞共和國。面積8600平方公里,蘇聯解體前人口約50萬,現在人口不足18萬。
  
  19世紀初,阿布哈茲公國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早在18世紀時,迫於土耳其人的壓力,在阿布哈茲就有相當一部分居民開始信奉伊斯蘭教。由於不堪忍受土耳其人的殘酷統治,阿布哈茲人多次進行了武裝起義。與此同時, 阿布哈茲大公開始轉向俄羅斯帝國尋求保護。1808年,阿布哈茲親土耳其分子謀害了親俄羅斯的大公。1809年,阿布哈茲繼任大公平定了國內的反俄羅斯勢力,並公開轉向俄羅斯帝國請求庇護。阿布哈茲大公的請求得到沙皇政府的批准,1810217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頒佈詔書,將阿布哈茲公國併入俄羅斯帝國【9】。
  
  1864年前,阿布哈茲公國一直處於自治狀態。1864年,執政的阿布哈茲政權被內部的軍事集團推翻,起因是阿布哈茲強硬軍事勢力不滿司法權被沙皇剝奪,更不滿俄羅斯政府強迫他們信奉基督教的舉動。於是暴發了反俄羅斯的武裝起義。這次起義導致了1877年至1878年的為爭奪對阿布哈茲公國控制權的土耳其-俄羅斯戰爭。戰爭結果使一半左右的阿布哈茲人脫離了俄羅斯政權的統治。
  
  直到十月革命,阿布哈茲公國在沙皇的統治下始終處於分裂狀態。1917年二月革命後,阿布哈茲政權轉到了俄羅斯孟什維克(資產階級政權)的手裏,同年5月,又轉到了俄羅斯布爾什維克(無產階級政權)的手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5735
一、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戰略地位
推薦0


wei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戰略地位

格魯吉亞處於俄羅斯南翼與北約國家土耳其的中間位置,從地緣的角度,格魯吉亞位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是俄羅斯的南翼的戰略屏障,失去了這個戰略屏障,俄羅斯的南翼就直接暴露在北約面前,增大了與北約正面衝突的可能性。

而且格魯吉亞的戰略價值還不止於此,其境內的外高加索山脈是天然的屏障,一旦失去了外高加索山脈的遮罩,俄羅斯平原將再也無險可據,俄羅斯的軟腹將門戶洞開,從格魯吉亞出兵的北約軍隊可長驅直入俄羅斯的腹地,俄羅斯的軍事戰略空間將被極大的壓縮和被動。

除此之外,格魯吉亞還有“里海-地中海輸油管線”經過,一旦俄羅斯控制了這條輸油線路,對西方,俄羅斯可以更好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能源牌,增加和西方——主要是西歐博弈的籌碼,對中亞國家,可以通過輸油管線的辦法增加對中亞產油國的控制力。而這條石油管線一旦被北約控制,不僅俄羅斯會失去一些和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也會削弱對中亞的控制手段和控制力。更壞的情況是,若阿塞拜疆也加入北約(阿塞拜疆雖然一直周旋於美俄之間,但是,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不是沒有),那麼不但俄羅斯和伊朗的陸上聯繫幾近徹底切斷,只有亞美尼亞還能被利用;美國甚至可以以外高加索為踏板,染指中亞,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這樣的結果,是俄羅斯無法忍受的。

最後,更遠一點的講,外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和伊朗的陸上聯繫的紐帶,只有控制住外高加索地區,俄羅斯才能夠更好的通過伊朗施加對波斯灣乃至中東的影響力,其伊朗-敘利亞的戰略連線才能得以展開,在週邊和美國展開周旋。

事實上,俄羅斯與北約直接接壤的土地,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的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飛地加里寧格勒;而北約現在擴充所到達的邊界,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俄處於被北約包圍的困境之中,南方有黑海有土耳其扼守,北方北約兵鋒已直抵愛沙尼亞,距俄羅斯的北方重鎮聖彼德堡僅有咫尺之遙,在這種形勢下,俄羅斯和北約的戰略緩衝實際上只剩下莫爾達瓦、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外高加索地區,在俄白聯盟建立之後,烏克蘭和外高加索地區以及成了俄羅斯和北約之間最後的戰略緩衝。


  說完格魯吉亞,再說說南奧和阿布哈茲:


阿布哈茲2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擁有重要的港口巴圖米,在俄烏因塞斯托波爾黑海基地爭吵不休的時候,阿布哈茲的這個港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俄在黑海裏的兩大港口之一羅斯托夫在亞速海內,顯然不適合作為艦隊基地;而黑海邊上的新羅西托克,距離烏克蘭太近,不利於艦隊行動的隱蔽,而且戰略縱深小,易遭攻擊。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很難無視巴圖米的存在,而蘇呼米擁有可以起降安124重型運輸機的機場,可以作為遠端航空兵前進基地。此外,阿布哈茲還有該地區最大的水電站,提供了阿布哈茲全境以及格魯吉亞1/3地區的電力供應,這也是可以加強對格魯吉亞控制的一個手段。黑海艦隊若駐紮在巴圖米,則可以完全控制格魯吉亞重要港口波季。

而南奧塞梯邊境距離格魯吉亞戰略要地哥裏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隨時可以將格魯吉亞攔腰斬段,切斷東西格魯吉亞的聯繫。我們觀察格魯吉亞的地圖發現,其生命線的鐵路上由西向東一字排開分別是重要港口波季、軍事基地塞納基、戰略要地戈裏和首都第比利斯;而此生命線與“里海-地中海輸油管線”的交匯處就是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一旦有衝突再次出現,俄軍只要出南奧佔領戈裏,就可以利用鐵路調兵,其距離到第比利斯也不過兩個小時左右。由此顯見,俄軍駐紮在南奧,格魯吉亞絕無寧日。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03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