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學問的功能在解決問題
 瀏覽311|回應2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亓官先生
胡卜凱

0.  前言

這兩天在搜尋舊作時,找到一篇多年前和一位網友在《中時電子報—新聞對談網頁上就「學問」所做討論該對話可能源自這位網友賜教於我由於時間久遠,當時的脈絡,也就是他批評的對象,我已經想不起來了。不過,從他的第一個評論看來,大概是我引用尼切發揮潛能」這個概念的某篇拙作

由於它包含一些我讀書求知的因緣,刊登於此;行文、標點符號、和編排格式略有增補及修改,要旨未變;附註為新增。

1. 
網友papertiger原文

1) 
發展各自的潛能(或追求生活的舒適),才是要遵守現有秩序或規則,
否則you go to jail
2) 
人為了生存,有時就是需要打破現有秩序或規則!革命不就是這樣?
3) 
這個「人」字用得不妥,應用「我」字

知識份喜歡引用洋名與洋人論述,証明自己之論點,是否挾洋自重?!
難道華夏沒有令人敬仰,學術有成之人?!
在下土巴子不知尼采,黑格爾等洋人是何方神聖!
在下土巴子只知遠的有孔,老,孟,王陽明等
近的有熊十力,牟宗三,徐復觀,方東美等

2. 
「學問」的功能

歡迎光臨,也感謝你的指教。或許你對我不很熟悉,或許我們對「知識」和/或「學問」有不同的了解。以下先就你第二部份的一般性評論略做回應

2.1
我的讀書興趣漢學

對我來說,學問沒有古、今、中、外之分;只有能不能「解決問題」之分。如果你認為某位大師的觀點或學說能解決你的問題,或你特別在意的問題,或你認為是問題的問題,歡迎你介紹和/或鼓吹。

我對漢朝以後的中國學問或典籍的確只有皮毛式的接觸。但我對先秦諸子都略有涉獵。我對孔子尤其推崇。我對唯識學的典籍也下過一點點功夫。我相關的讀書札記都發表在我的部落格。你在google上鍵入「胡卜凱,老子」、「胡卜凱,中庸」、「胡卜凱,大學」、「胡卜凱,孟子」、「胡卜凱,唯識論」就可找到連接,歡迎指教。

2.2
對中國學者「方法論」的批評

近代學者除了牟宗三先生以外,我並不熟悉。一來我對近代中國哲學所研究的課題沒有興趣;二來我對他/她們的方法論或論述方式抱著懷疑的態度。我看了幾本此地學者的著作,我的感覺是他/她們的「方法」在「以經解經」(1);他/她們論述是「套套邏輯(2)

我對牟宗三先生的批評正是「挾洋人以自重」。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用「胡卜凱,牟宗三」來找到我對他的批評。順帶說一句,以我對孔子和康德的了解,牟宗三先生試圖將孔、康二人「送做堆」的論述,完全在胡說八道(3)

2.3
我的讀書興趣西方社會科學

我自己會對西方學者的論述感到興趣有三個原因。

1) 
系統性

我接受「學問是系統性的知識」這個界定。「系統性」有兩個功能

a. 
可以幫助知識「普遍化」也就是「學問」必須解決或應用到所有或大部份類似的問題;
b. 
可以「驗證」論述的邏輯性或者說,檢查一個論述的「內部一致性」和「內部相容性」。

對我來說,缺乏「普遍化」和「邏輯性」的論述,不算學問;頂多是「睿智」、深入的觀察、或天才的靈光一現。西方學者在「系統性」這方面下的功夫,的確比多數傳統中國學者要深刻。

2) 
實用性

我閱讀的書籍都是以解決問題為主。西方學者中天馬行空或胡說八道的也大有人在。我對他/她們的著作並沒有興趣。

3) 
方便性

我在美國混飯吃長達26年之久,這段時間內很難接觸到大量的中國典籍。

2.4
求知小竅門

以下說明我對西方學問的態度(4)

研究學問有許多重點或目標,其中之一是「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

一位教授或學者研究學問也有許多重點或目標。如果「混口飯吃」只佔她/他重點或目標的30 - 40 %;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佔了70 - 60%,那我有以下兩點建議:

1) 
「批判性」的思想方式

歐、美學者提出的概念和理論,是為了要了解和解決西方社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西方社會的「文化」和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果接受我在前言中所說的,那它們的「實際問題」應該和台灣或中國社會的有所不同。歐、美學者了解和解決西方社會問題的概念和理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制約。所以,它們也應該和了解及解決台灣或中國社會問題的概念和理論有所不同。

我最近接觸到的一些人文或社會科學的書籍和研討會(包括過去兩天),我們的教授或學者在大量引用歐、美學者的概念和理論時,很少採取「批判性」的方式。從上述「文化研究」的觀點來看,我認為這種方法論有高度的爭議性。

我建議在引用歐、美學者的概念和理論,做為自己論述的主要基礎時,一位台灣或中國的教授或學者,要準備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a.   
這些概念或理的沿革(文化背景)是什麼?(或:它們要處理的議題或問題是什麼?)
b.   
/你為什麼引用這些概念或理論?(「因為我的指導教授接受這個概念或理論。」不是一個可接受的答案。)
c.   
這些概念或理論應用到台灣或中國社會的「適用性」何在?(或:妳/你要處理的議題或問題是什麼?)

2) 
「清楚明白」的概念

(
這一部分因為根本文主旨無關,故略去)

2.5
小結

我在此處介紹的,我有所了解的西方學問,大概屬於所謂「社會科學」領域。具體的說,就是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由於哲學是一切學問的基礎,有時自然也不能不有所討論。如果你認為那些傳統中國學問可以應用到當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議題,請介紹和討論。我相信大家都樂於跟你學習。

3. 
回應網友papertiger的具體賜教

現在簡單回覆你三個針對性的評論:

1) 
發展各自的潛能(或追求生活的舒適),才是要遵守現有秩序或規則,否則you go to jail

我的回應:

一個人要「發展各自的潛能(或追求生活的舒適)」,尤其是「發展各自的潛能」,往往要打破一些「以維護既得利益階層優勢為目的」的法律、規範、禁忌、和禮儀等等。這是我和老網友討論的重點。

我不認為我的「邏輯」有問題,我相信我們兩人在基本假設和認知上有所不同,我們彼此的思考模式和推論結果也就有差異。人們得到不同的結論,未必和「邏輯」有關,大多數場合是由於各自選擇了不同的前提。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我接受的基本假設和認知,我在此處對我的「價值觀」、「社會觀」、和「政治觀」等等都有說明。你可用「主頁功能」搜尋。

至於go to jail或不go to jail要看是不是違反了具體的法條,或有沒有錢買通法官。「現有秩序或規則」是一個一般性的用法,我相信在21世紀,因為「挑戰或打破」某些「現有秩序或規則」,而go to jail的「判斷」,恐怕與現實不合。

2) 
人為了生存,有時就是需要打破現有秩序或規則!革命不就是這樣?

我的回應:

為了「生存」而「革命」的例子,我認為在歷史上少之又少。我能想到的只有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的起事(5)。大多數人都傾向「好死不如賴活」。反而,「革命」通常是為了「發展各自的潛能(或追求生活的舒適)」。我想沒有一位歷史學家會認為,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以及何美尼領導的伊朗革命等等是為了「求生存」。

我相信這是我們對現實的認知不同或我們對什麼是「生存」的界定不同;導致我們兩人得到不同的「生存」。它和我思考的「邏輯」無關。

3) 
這個「人」字用得不妥,應用「我」字。

我的回應:

我相信我的觀察至少適用於世界上95%的人,也就是說,至少適用於60億人。根據一般的「語用」和/或「邏輯」習慣,我把它「一般化」並無不妥。反之,以少數(.0001%?)聖賢的行為來質疑這個判斷,可能有「以偏概全」的「邏輯」問題。


附註

1. 
此處指:中國學者通常引用/翻譯(為白話文)同一本著作中其他章節的文字來闡述或詮釋該著作的一段文字。我把這種方法叫做「以經解經」。ˉ
2. 
此處指:中國學者往往翻來覆去的用同義(或近義)概念來闡釋典籍中文字的意旨。我借用修辭學「套套邏輯」一詞來形容這類詮釋工作
3. 
我前幾天看到鄧曉芒教授《論康哲學對儒家倫理的救贖 》這篇大作。該文近一萬字,已經遠遠超出我目前的閱讀能力;所以並未拜讀。但僅僅從該文的「摘要」來看,就可知道我這個評論不是「胡說八道」。(12/27/24補增)
4. 
本節以下內容摘自拙作《在「靠文化」學術研討會的發言》。
5.
我對歷史上幾次「農民起義」的詳細情形不熟悉它們之中有些應該也屬於「求生存」。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40032
 回應文章
讀書和讀書人
    回應給: 亓官先生(medicchi169)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毛主席認為讀書愈多愈反動。」

這是毛主席站在他自己「立場」所做的「判斷」。採取不同「立場」的人,應該會用其它的詞彙來形容或指示。

「讀書」跟「反動」(或其它人格特質)之間,大概也不一定存在著「相關性」。不過,「讀書」是一種「社會建構」過程,它自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形塑」力道。「形塑」的方向和深淺,應該是每個人所經歷其它種種「社會建構」過程之間,彼此交互作用、因緣和合以後的函數(1)

有些人書讀多了以後,會培養出「獨立思考」的性向和能力。
有些人書讀多了以後,會培養出「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志向和氣魄。
有些人書讀多了以後,「溜鬚拍馬」的能力更上一層,乃至於儕身三客流境界(該欄2024/07/07 附註1)
有些人書讀多了以後,「偷雞摸狗」的點子推陳出新,那一天玩過頭進了號子。
有些人書讀得再多,也白讀了。


附註

1.  
我過去多次談過「知識份子」這個議題,請參考學問和知識份子還原歷史真相 知識份子之無恥知識份子風骨再現、以及「知識份子」和公共議題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40788
讀書愈多愈反動
推薦0


亓官先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毛主席認為讀書愈多愈反動

所以不喜歡知識份子

最喜歡和文工團的無知少女聊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724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