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卜凱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 全文要點 這篇文章報導「有意忽視事實」的實驗,以及對其它和此議題相關實驗結果的「整合分析」(請見本欄第三篇文章)。「有意忽視事實」在心理學上的正式名稱是:「選擇性無知」(請見「索引」)。這個概念可以參照我在其它幾篇文章中提到的:「認知偏差」和「認知扭曲」(拙作1、拙作2)。 此實驗內容在該文「道德扭捏空間」這一節中有簡略說明。它的結果顯示: 40%的人會為了個人利益,而有意不去了解或追究自己行為的負面後果。 既然是「有意識」的行為,也就蘊含它們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篇報導提出兩個可能的「動機」: a) 免除自己「道德感」的壓力。 b) 免除社會「公評公論」的壓力。 2. 評論 1) 人基本上是自私的。但在「社會建構」的過程中培養出「道德感」。這個「道德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維持社會的穩定運作。 2) 如該文所提到的「選擇性無知」,「道德感」的作用相當有限。這是達斯妥也夫斯基「如果沒有上帝,人就什麼事都可以做了」這個觀察的基礎。社會「公評公論」的作用比個人「道德感」要強;但仍不足以維持社會穩定運作。這是為什麼一個社會必須落實「法治」的原因。 3) 法律是有形的條文,它不可能繁瑣成面面俱到。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加深社會「公評公論」的力道。在下不才,幼承庭訓;鳴鼓而攻之言常在我心,行文弘道其義本於春秋。這是我在文風上不以溫、良、恭、讓自許的原因。 索引: built-in excuse – 不足採信的辯解 cognitive inattentiveness – 思考惰性 meta-analysis – 整合分析 Moral wiggle room – 「道德扭捏空間」 willful ignorance – 「選擇性無知」:指有意不去了解或追究自己行為的負面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