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CY、YS、和WJ諸兄都各有專精,我很佩服他們的某些見解。看了他們討論的議題後,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敬請指教。
1. 「文化」的臧否
我所了解的「文化」指的是:
「人類為了解決和應付生存及現實的問題,而設計出來的生活方式、典章制度,以及根據這兩者而來的文學、藝術、知識、和行為規範及模式等等。」。
因此,在承載該「文化」的社會消失前,我們大概只宜討論該文化中某個特定面向的缺點,或此面向、缺點應該修改的方向;不宜「全盤」否定此「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是「社會結構」、「生產模式/關係」、和其他n個因素的函數;影響前兩個因素的氣候、地形、在地生態,人口數目、生產技術等等經常變化,它們並非定值或定數。從而,社會結構和生產模式/關係在不同時間和地區(社會)有著不同的型態或內容。「文化」也就是一個「時間」的函數。
在「恢復固有文化」或「恢復固有道德」之類的主張或「論述」中,「固有」一詞其實是個「無固定『所指』」的形容詞。換句話說,這類表達方式只有「口號」功能,不具「認知」上的意義。
在「社會『結構』」一詞中,「結構」不指剛性、硬體式的骨架或架構;它指在一個社會中,各成員的「地位」和「角色定位」、這些地位和角色定位所蘊含或制約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所蘊含或規範的「行為及互動模式」等等。
2. 「文化」的陰暗面
在討論某文化中某個特定面向(這個或那個「制度」、「精神」等等)的「缺點」、應該如何「修改」(它們)、或某些特色需要被「恢復」時,我們還需要做一個「定性」分析。
我曾說過:
「… 如果你覺得這個『制度』在打壓或剝削你,你要了解,打壓或剝削你的不是這個『制度』,是設計這個制度的『人』或『一群人』。除非此『人』是白痴,我敢打賭,99%的情況下,他們做這樣設計,一定有私人的目的。(例如打壓或剝削你、我)。」(1)
這個觀點的基礎是「資源不足分配論」(2)。後者是否說得通,自然需要公論。
在第一節的了解和上述觀點下,我認為,任何一個文化中某個特定「制度」、「精神」都有一群靠它們獲取利益的人,也都有一群被它們打壓或剝削的人。因此,當我們討論(文化中) 某個「制度」、「精神」的「缺點」、「修改」、「革除」、或「恢復」時,我們需要搞清楚:
「誰設計的制度?」和「為誰設計這樣的制度?」
「誰制定的法律?」和「為誰制定這樣的法律?」
「誰論述或炮製的知識?」和「為誰論述或炮製這樣的知識?」
「做這些(『缺點』、『修改』、『革除』、或『恢復』)主張的人,站在誰的立場發言?」和
「做這些(『缺點』、『修改』、『革除』、或『恢復』)主張的人,知不知道自己站在誰的立場發言?」
以及
「在(所討論)過去文化中,使得某個特定『制度』、『精神』具有這個或那個『功能』的『客觀條件』還是否存在?」
然後這類論述才有認知上的意義(3)。
3. 自尊和認同
「自尊」和「認同」可能不完全是主觀的決定。中國人一向用比較具體的方式來表達思想;管子的「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在馬克思的論述中就成了:「社會存在決定意識;不是意識決定存在。」
在中國人被列強(包括「『小』日本」)欺凌了100多年以後,談「自尊」似乎有點「奢侈」;當老百姓不但不能安居樂業,反而被各色各樣的士紳、軍閥、買辦、黨棍、武警、城管、貪官污吏、假洋鬼子、無產階級先鋒隊(?)等等長期傷害,欺騙,打壓,暴凌,剝削,和「被『XX』」之後,要一般苦哈哈的人「認同」中國文化,我想有點趕鴨子上架。
但是,在和平崛起和儕身G2之後,「民族自尊」應該不請自來,油然而生。同樣的,如果中國的確能夠進入小康社會以及和諧社會,大多數人不必擔憂「被『XX』」,則不認同中國文化的人,大概不懂什麼是「認同」,自然也就無從「認同」。此之謂「社會存在決定意識;不是意識決定存在。」
真正需要恢復「民族自尊」的人,我認為應該是那些把所有中國當前問題都完全歸咎於西方政府、帝國主義、外國媒體、或「普世價值」,而認為「責任」這個概念不及於執政者或執政黨的啦啦隊或歌頌派。
4. 關於毛澤東
歷史事件只發生一次,討論「如果不是這樣,如果不是那樣 …」只有借鏡或參考的意義。其次,任何事件發生的時間點都有「稍縱即逝」的問題和可能性。例如,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所打下的文化和政治基礎,「可能」沒有「文景之治」所建立或儲積的國力;從而,當匈奴入侵時,漢武帝「可能」沒有足夠的武力抵禦。於是,…。我無意,也無能力論述秦始皇的功過,以上的假設推論在指出:我們評論歷史人物,要注意「大歷史」的角度和脈絡。孔子的「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評論毛澤東亦然。只要中國今後能屹立於世界舞台,毛澤東治國能力的重要性就遠遠不能和他做為革命家的重要性及他對中華民族的功勞相提並論。
附註:
1. 在討論相關議題時,我常引用下面這兩句話:「法律是強者限制弱者的工具;道德是弱者限制強者的工具。」它們把「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這兩個面向的「功能性」、「工具性」、「牟利性」、和「打壓性」等等描述得非常生動。(忘了是誰說的;大概是尼采或叔本華兩位中的一位。)
2. 請參考拙作,《交換價值和資源分配》,2006 -- https://city.udn.com/2976/1506367
3. 我這些觀點,來自我對馬克思、尼采、傅柯、薩伊德、批判學派、和「『後現代』主義」等觀點的了解、誤解、道聽途說、或chop sui。
-- 另一論壇相當熱鬧的討論到相關議題,略表己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