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可以「吃」出來,根據專業營養師表示,如果經常感到鬱鬱寡歡、失眠,代表血液中的血清素不足,血清素較高的人,比較有快樂及舒適感、容易入睡且不易飢餓,建議民眾可以多攝取全穀類的主食,例如南瓜、全麥麵包,還有深海魚、新鮮蔬果。
衛生署嘉南療養院盧冠琪營養師表示,依照飲食均衡的原則,建議民眾主食類食物的選擇以全穀類為主,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紅(綠)豆、薏仁、南瓜等,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最多,南瓜可以增加好心情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蛋白類食品可多吃深海魚例如:旗魚、鮭魚、鮪魚、沙丁魚、鱈魚、鰻魚、秋刀魚,根據研究報告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是因為魚類是她們餐桌上主要的食物,而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類似抗憂鬱藥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其他還有牛奶、雞肉、海鮮等。
在蔬果類的食物上可選擇菠菜、海帶、香蕉、柑橘類,維生素C充足抗壓能力就會比較好。長期的憂鬱或厭食會造成營養不良,加重情緒低落彼此相互影響下易導致惡性循環,就快樂不起來。
盧冠琪營養師表示進一步表示,飲食保健的首要原則是要達到均衡飲食,在各類營養素充足的條件下,體內才能合成所需的各項激素或是荷爾蒙,依照衛生署建議每天主食2.5碗至3碗以「全」穀根莖類為主、蔬菜類3碟、水果類2份、豆魚肉蛋類4份、油脂類2-3匙建議有三分之一以堅果類作為油脂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