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馳騁寬闊的願景
市長:
林秋玲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文學創作
/
現代文學
/
【馳騁寬闊的願景】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心生活公約
瀏覽
1,030
|回應
5
|
推薦
1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林秋玲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前言
呱呱落地生命開始,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經歷及生老病死不同旅程,過去現在未來,人生功課不斷,串聯成一部經典!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一刻,努力追尋尊嚴美妙的生活,無憂無懼致祥和 ,無時無刻滋養心靈成長,為生命加分,聖凡兼顧以獲得永恆的幸福!
心生活公約
人好像很習慣忙得天昏地暗,既要上班又要理家,還要維持人際關係,感覺無奈還是很成就感?!後學我也一樣,家庭、事業、道務、志工同時兼顧,身體再強壯也有筋疲力竭時候;此時生活品質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自我要求少犯錯誤,心願已足矣!
因而安排心生涯公約勢在必行,以減少時間衝突的手足無措!譬如儘早取得行程圈在行事曆上;通常我訂定行程都以道場優先,家人朋友依次,視項目親近緩急儘早決策或出席,有空檔再做次要事宜;生活緊湊最好不干擾個人成長或家庭和諧,不影響家庭或道場重要行程,也學會拒絕姍姍來遲的邀請,儘量做到聖凡兼顧,犧牲付出的目的只求圓滿!
在人生各階段,每個人承擔的責任都不同,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要照顧道親和家人前,先照顧好自己;也許我們忙到「沒看到腳沒看到手」,無法留點時間給自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清早或夜深人靜,如能給自己安靜守玄調息,將發覺自己重新得力;若能抽空運動散步,隨時歸零,對身心靈更有幫助!
在最忙亂時,家是精神堡壘;多少時候對生活節奏失控,忘了要與親人同樂。那麼,請留點時間給家人,計劃一些輕鬆愉快的約會,想些有創意的節目,跟家人一起輕鬆凝聚感情是力量,令彼此精神煥然一新!家庭圓滿才是圓滿!
人生轉瞬就過,好好珍惜可以付出的機會。感恩別人需要我們參與或幫辦,有時要花點時間溝通探討,了解到底需要花多少精力時間進去;仔細衡量要求,凡事不吹牛開空頭支票,答應承擔責任前須深思熟慮,承擔責任時量力而為,保持鎮靜應對能力範圍內的事,腳踏實地有始有終,重質不重量,完成任務才是漂亮!
有幸進道場佛堂,生命受洗禮得眷顧,有善知識妙智慧隨時指引;處在千頭萬緒忙亂中,遇到挫折不如意,邀請上帝進入自己生命,願意感恩懺悔時,雖曾經歷人生百感交集,一打開心門,到處都是上帝都是助緣都是啟示;隨時運用三寶真人靜坐保持內心平安,只有內心平安才能應付人生風暴產生力量。
我發覺每天的力量來自跟上天打交道,跟佛一樣勤勞,同時也跟人的關係良好,確知該做的事去做,一切皆在充滿活力幹勁中完成!一股正信正思正語正知正見產生大力量,在人生舞台扮好角色,辦好人間聖事!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每一個願意親近上帝的人,感恩惜福,內心平安,享有豐盛的生命!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0411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結論:現在心境是未來歸宿
推薦
1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林秋玲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結論:現在心境是未來歸宿
人生猶如跑馬燈,歸空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地上的工作要成為過去,犧牲奉獻,搭幫助道機會都要成為過去!在面對生命終結需要交賬時,人都希望「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跑的路已經跑盡,所信的道已經守住,從此以後坦然的心境,站立在審判台前,交出自己人生旅途的記錄表」功圓果滿了無遺憾,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幕!
為了尊重生命的意義、價值,和有尊嚴的告別人生,在生時可要好好把握上天恩典、時間和機會,用健康的心理,做好回家的心理準備,畢竟「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再說,「現在的心境就是未來的心境」是不爭事實,生前無事一身清,輕鬆過一生,亡者有充份心理準備超越克服死亡陰影恐懼坦然面對死亡就是王者,下一回乘願而來,正是另一重要大事!
所謂「死別已吞聲,生者長徹徹」在世的人,當然也要能克服死亡的恐懼,以勇敢、寧靜、安祥、有尊嚴陪伴他們,幫助或照顧家中歸空的老人一起跨過生死之門成就功德事,也是自己開始學習跳躍生死鴻溝的最佳實習表現。
ps
終於完成[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練講稿
不是好東西一樣跟大家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也歡迎一齊討論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1371
鼓勵老年人在生時多參與宗教活動
推薦
1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林秋玲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鼓勵老年人在生時多參與宗教活動
宗教對老年有滿足心靈需求和獲得肯定的功能,宗教也是提供老年人交誼的場所,尋找更多友誼;宗教活動對老年人除了提升生活品質,對生命尊重外,還可以幫助老年人有能力面對死亡。有宗教信仰相信有來生、有輪迴,認為生命是永恒不滅的,來世還有希望,比較不懼怕死亡。無宗教信仰者,認為此生結束就沒有了,因而產生焦慮。因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而六神無主不隻流浪何方!
有求道修道的人知道,死祇是換個軀殼而已,接受死亡不能避免的,每個人遲早會面臨的事實,對老年人來說,最好能為自己身後的事務作井井有條安排,包括盡早完成自己未了的心願,自己年輕時想做的事,但一直沒有時間去完成的事務,這些事務都是正向、建設性的才能說是「愿」。藉著宗教感召,減輕死亡在心理的恐懼和焦慮,獲得解脫。
感謝天恩師德,我在一貫道道場蒙受天恩師德,求道有福氣,接受明師一指重做新民,當下得一張「性命保單」─「林中受一指,知主保無恙」「一指中央會,萬八得超然」!學道人歡喜心,學習聖賢仙佛精神,看破放下自在好磁場;修道人心性落實,去毛病改脾氣,當下超生了死;講道人浩然正氣使,身心靈合一,弘法立己利世;辦道人一貫有契機,天人共辦福慧雙修,安身也立命;行道人以道為尊,以德為貴,是標竿創造生命奇蹟!
在有生之年參與學修講辦過程─立德、立功、立言、立願、了願、盡忠、盡孝!功圓果滿走完人生路,活佛師尊來接引,大家欣欣嚮往不再害怕回老家!協助老年人作好準備,亡者不再孤單恐怖,無牽無掛安心的走,我看到好多老年人歸空面目如生,身軟如棉,就是道的殊聖就是最好的見證!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1015
輕鬆say good bye死相粉可愛
推薦
1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林秋玲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輕鬆say good bye死相粉可愛
許多人嘴巴說不怕死,心裡卻是「好死不如歹活」!當死亡陰影籠罩心頭時,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恐懼、害怕、不想死、求神問卜等等現象一一出籠!病人拚命和死亡搏鬥,心不甘情不願放下,步入安息的世界,對回天乏術的病人全無意志的肉體,施行復甦術無疑是進行迫害,阻礙病人走向安息之路。對死者毫無體貼、敬畏與哀悼之意。
一般死者如無心理準備,臨終強烈慾望要活下去,不接受該死事實;即將結束一生,死後世界一無所知,死後無法再見親人,中斷理想失去一切,還有未了願等等等、、的牽掛,要死的人最牽掛財產分不公或債務無人償還,若沒有妥善處理導致遺產糾紛更遺憾!債務遺物也一樣,所謂金錢債好還父母恩難報,需要子女沒妥善處理留給下一代壞榜樣。沒有心理準備的死人,死神降臨變成終極威脅,心理的不安可以理解的,臨死極端反應,死後一定僵硬,死相一定難看!
其實這些都該在生前就處理的;安排財產預先寫好遺囑,到法院公證或透過律師辦好法律效力文件和手續!平時生前與老年人談論死亡時,可具體討論心理準備、喪禮安排、財產處理、家庭責任變化等;不違背父母意願或強迫老人來談論,在適當時機自然氣氛下一齊討論!若父母主動提起,把握機會坦然面對,努力破除「忌諱談論死亡」。因「死亡」不會因為不談而不發生,不會因為談論就立即出現。這是稀鬆平常卻又莊嚴的大事,所以選擇寧靜、有尊嚴的情境,向死者告別是人生中最嚴肅、最富有人性的獻禮!
人生重大改變,從出生到長成、婚姻和死亡,每一種文化都有為個人情緒危機而設的禮儀,藉著禮儀得到尊重;我們預先安排計劃過婚禮,特別慶祝什麼結婚週年紀念日或生日會,讓參與者留下溫馨回味!人生可比一齣戲,生死是串場演出,那麼,對事先計劃奠禮計劃葬禮是必然,會有忌諱和奇怪的感覺嗎?
計劃自己喪禮是一件很盡情盡興之事,因為自己不能參加自己的喪禮,只有子女、配偶、同僚、親朋好友全都參加。歸空了身邊週遭的人可能蓋棺論定遮掩死者弱點,稱讚死者德行;只有自己能告訴別人,自己對上天的恩典對家人的謝意,對天堂的嚮往;喪禮是對喪家表示關心與同情和支持的最佳機會,可以撫平遺屬情緒和亡者靈性的需要!尤其安排大德者在告別奠禮中證道,做生平介紹,平穩不生枝節,展現溫馨與哀榮!所以說計劃自己的喪禮,是交給遺屬最佳禮物。
對死亡有心理準備的老年人,歸空前都做妥善交代安排,預先做墳墓、買生前契約、買骨灰塔位,早已寫好遺書項目,簡單扼要的遺書上註明「如果我死了,我要捐贈器官或大體,我想以一貫道儀式處理葬禮,我要火葬放在金陵山,拜齋辦素」隨時更改遺言從善如流,遵照交代的意思去做,親人不致茫然都覺得安心和欣慰輕鬆,死者很有尊嚴離開人世。
譬如公公生前司職風水墳墓師傅,肥水不落外人田,老早就看好風水做個家族大墳墓;他老去世,我們不用費心墳墓問題,輕鬆料理公公後事;婆婆早再七十歲時無所忌諱的準備壽衣,交代以後要跟公公四哥的骨甕放在一起─彼此好互相照顧!
婆婆九六高壽歸空,要歸空的一年,天天跟仙佛跟逝去的舊交打交道,我們一面湊熱鬧的探聽她奇妙的另一世界,也一面為她開釋生死大事;問她怕不怕死,引導她念佛清心自在,告訴她仙佛來接引才走;徵詢並告知她老,在歸空後我們會幫她誦經清齋素宴,進行舉辦簡單隆重告別式!
我們說得很平常平靜,她對死亡並不害怕,她怕累壞我們麻煩我們希望早點回去,希望仙佛趕快來接她!在她臨終前她非常清靜,說了很多窩心的祝福好話!她過世我們一點也不害怕,只是有些不捨,幫她助念穿衣,她還身軟如棉面帶微笑讓人感覺她安心睡著了!緊接著是辦一場在家鄉從未有的告別儀式,讓大家對一貫道有更深刻美好的印象!
把握機會協助家屬處理喪禮儀式,藉著儀式表達對死者的哀悼與懷念,也讓喪親者能透過喪禮的過程,獲得慰藉。喪禮以簡單隆重莊嚴不舖張為原則;若逝者已經安排好自己的葬禮,或曾交代如何處理,就遵照逝者心願。
在莊嚴告別式中,我們尊敬死者、瞻仰死者,追思禮拜,儘管道親對死者不甚認識,很多時候,藉此幫忙誦經向遺屬表達愛心和關懷,成為喪家精神的安慰。藉著去逝者的生與死見證,或喪家所說的話,能感動參會者,它往往成為參加者的轉捩點,並讓他們得以回轉甚至願將自己轉向對道的肯定而接近道場。
從上述中,可了解對死亡有心理準備的老年人,較能超脫恐懼感,不但幫助自己減少對死的恐懼,也對家屬有心理慰藉。我想這要歸功於天恩師德及道的殊勝,鼓勵老年人參與宗教活動,以協助老年人面對死亡,真正尊嚴的走過人生最後一程!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0714
面對老人死亡的認知與心理建設
推薦
1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林秋玲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面對老人死亡的認知與心理建設
有個哲學家說:「人生最怕的是邪惡和死亡,我們存在就沒有死亡,有死亡就不存在」這是事實!人害怕老害怕死,不管如何注意飲食運動,吃維他命丸隨時進補保健延長壽命,醫藥再發達,照常老化,最後仍會遇外不測甚至死亡,所謂「棺材裝死不裝老」死亡是任何人無法遁逃的恐慌,不問年齡時刻地點都有可能say bye bye時候!許多人在垂死邊緣耽驚受慮,極欲長生不老尋找克服死亡焦慮,嗚呼,真是「莫法度」!人害怕接受死亡的事實,活著卻未必關心過生死大事!
父母老態龍鍾顯示出衰竭徵候,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順利交談,不斷生病不斷出現迴光返照,或看到很多冤親債主。對父母生命終結的子女幾乎精神崩潰,比父母更難接受死亡的事實。例如:父母親生前談話中說:「我死了以後……」,做子女的馬上打斷話題回應:「別胡說了!您會活到一百歲,您永遠不會死的」父母死亡,往往令子女感到雙倍難過痛苦,使子女面對死的經驗,想到總有一天,自己也將面臨死的恐懼和焦慮!所以,照顧老年人幫助家中老人,尤其是幫助父母親走完生命終程,面對死亡能平靜處理問題和情緒,才不會被恐懼無助擊倒,只有心理平靜能幫助年邁父母真正善終。
從社會學看,養育子女責任已完成的老人,已沒有太多心力和年輕人競爭,對家庭和社會經濟壓力小,可說心願已了;退休是社會認同的,一旦撤離職責好像無所事事,心情鬆懈沒目標,心無牽掛反而變成容易回老家的理想時間!
死亡有不同的面貌和聲音,每個人渴望很尊嚴離開世間,快速安祥容易的走了,可惜生命並不依自己笨拙的設計模式啟程!往往死者臨終時,在痛苦沒尊嚴狀況下過世,親人心裡打擊深,常會內疚、後悔、懊惱,困難適應!
有些老人「少年不會想,老來不像樣」貧病交迫孤苦伶仃後悔莫及!這種人晚年倍覺悽涼!死了,可能會聽到不在乎的聲音「人總是要死,年歲大了過世必然,何必傷心」或嗤之以鼻的「早死早超生,睌死真僥倖」生前所作所為,死後功過論評不一!
面臨親人喪亡,無論他(她)年輕或年長,對家屬來說都是生命中最大失落,喪親者生理心理社會層面衝擊壓力大,導致生活解組危機,甚至影響健康狀況!晚年喪偶未亡人絕對傷心難過,朝夕相處失去一半,喪偶者還有一段心路歷程要去面對和調適。如一位朋友的描述:「以前相處每天相罵吵架很痛苦,恨不得他趕快死;現在沒有他的罵聲,天天睡不著,日子反而難熬」!另有一位老伴去了,生活跟著變調,每天失魂落魄不說不吃,一年後的祭日也跟著去了!不論年齡「老少」,「死別」的哀慟,喪親者感受都一樣悲沉,千萬要節哀順變,可不能跟著想不開!
「面對死亡的心理建設」克服自己對死亡恐懼,坦然與家中老年人談論歸空大事,幫助家屬如何面對喪親,做好心理準備心理建設也是重要的議題!協助老年人「事先安排人生最後一刻」為人子女要表現出回饋父母,讓她們感到自己受重視;幫助老年人未雨綢繆超脫死亡恐懼陰影,勇敢面對也泰然接受死亡,在守喪時更要幫助家屬治喪,以實踐「崇禮尚義」!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0711
銀髮生涯心長青
推薦
2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林秋玲
蔚思
長青班專題:如何事先安排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銀髮生涯心長青
傳統文化中,家庭族性、血統連結人性,堅強又權威,賺錢養家糊口,為名為利拼命到底;帶著傳統舊觀念迎接新潮流,還要面對一竅不通的科技;經歷升學、就業,結婚生子、創業、煩惱子女成長與獨立;歲月不饒人,年齡增加,帶來更多經驗和技術,人生成長階段的老化,要面對退休調適,許多失落,如身體、心智能力減弱;失去好看外表、工作機會和收入、身份地位,以及配偶和親友的死亡 ,以前參加婚禮,現在多參加喪禮;曾幾何時由家庭主角閃到一邊,想做無所發揮,最糟糕的是身體機能也開始衰退病變,成為髮蒼蒼視茫茫只剩幾顆牙齒的「老伙仔」[老廢]!
父母年老看子女永遠幼小,習慣攬權治裁關心小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覺日子不多已邁老,一直煞費苦心又煩惱;若子女獨立能力不足則煩惱痛苦,若子女疏離少來貼心關懷,就覺得受到虧待傷害很失望!例如某對退休夫妻,先生忽然心臟病逝,老太太由哀傷中慢慢恢復不久,開始為孩子操心忙碌大小瑣事,兒子很不屑老媽的幫忙,,也唯有在躁鬱症發期才敢喊出「您不要像爸爸」「我不要您來綁手綁腳」嗚呼,天下父母心總是傻呼呼白忙一趟!
「少年卡蕩晃」年輕血氣方剛,雖賣力 工作,有時也帶來罪過錯;「老來老步定」人生閱歷豐富,貢獻史成就感一大篇,存留無價之寶讓人感恩!智慧和經驗能使老年人成為價值無法衡量的諮詢者、傳統的守護者;如有老人調教年輕人學習成功,可以少奮鬥三十年!老年人經驗談,可讓年輕人從容面對即將老年,不再那麼憂鬱、擔心、害怕,,即使步上老年心態也很正常!
過去有所貢獻的老人,步入老年對社會關注稍微不足,對物質環境不夠完善產生恐懼和壓力,翻來覆去的情緒有些「翻癲」會引起子女反感;老人世事已非,高低起伏的身心變化自難接受,還執於過去觀念,叨唸不絕的老人讓人難以適應也無奈!例如老婆婆常說「天地顛倒變」:以前當媳婦要聽婆婆的,現在當婆婆還要聽媳婦的,婆媳戰爭七十回,沒完沒了時,傷心很不是滋味!
所以,轉移老人角色調適心態,重定自我價值觀;了解自身狀況不執於賣力,了解自己雖有貢獻仍必須接受垂老及面對死亡的事實。比如有位80多歲奶奶,年輕時馳騁山頭有負重衝勁,如今高齡仍未歇息,還什麼也要插手;某天抱腦性麻痺孫女出去,不小心挫傷腰椎三節脊椎而住院。雖說「要活就要動」,但要有彈性並非逞強,老了就該把擔子卸下,如果負荷責任不休息,勞累自己還連累家人,簡直幫倒忙!其實他們都希望子女「青出於藍,藍勝藍」,希望子女不會失意或意外;老人家若了解「轉變或停歇」清閒又自在,也是一種生活哲學。
人生既定老病死過程,老沒有豁免權,老年人身體機能像崩山,一但「老到袂餔土豆」時,容易罹患憂鬱症、老年癡呆症的疾病跟著來,甚至病情嚴重而逝。 「久病無孝子」會導致人際關係惡化,身心疾病惡性循環要有孝心最佳關照,也要有醫師評估協助,以免子女擔負不孝不盡心罪名,造成壓力太大反弄垮自己。
譬如有位重鬱症精神病症合併的男人,失眠一年多,他懷疑妻子與人有染、懷疑電話被竊聽,甚至拿刀攻擊來家門口的每一個男人,因為他認為對方是妻子外遇對象非殺不可;太太安撫保證,女兒亦加入勸說都無效,反而加深其疑心病,認為家人聯合騙他;過去一年家人親情關心無濟於事,造成漫長的折磨;然而,二週藥物治療病情卻穩定下來!由此可見,除了親情還要靠藥物轉移惡化的病情,這是值得重視的事!
說老年人記憶差,她們對陳年舊事詳細鮮明,回憶還滾瓜爛熟不忘!相對的,學習新事就顯得能力不足。有時需要溝通,好不容易獲得她認可的事,第二天老毛病一來習慣依舊患,也不必太意外!從好方面看,過去溝的不悅通的困難,也不是大問題,單純溝通隨時可重新開始,她們的情緒決定好壞情境,大有空間好說好說!
夫妻、子女、婿媳、孫子女等等,跟老人家住同一戶同一棟樓,環境情境體貼比言語溝通更久強。至於住在對街隔村、醫院安養院等不同地方的老人,家人也要有同理心做溝通和安撫。雖說每天同住一處太親近容易爭執,比不上分開、定時接觸探望互動的親;但是老年人都想「落葉歸根」期待晚年享受天倫之樂,她們除非不得已,是不習慣也最不想離開自己老家,去養老院或療養院的。
譬如有位成功生意人,父親是需要全程照顧的癡呆症者,因為自己沒辦法照顧只好送至安養院;他與太太仍不斷抽空去看他,每次前往安養院途中,他想到自己不孝沒盡心,身體就跟著不舒服;意謂著過去困難送父親(公公)前往安養院有「罪惡感」無法心安。
人都有個性,老人亦有脾氣毛病,溝通時必須去關心了解老人:比如容易退縮的老人,要尊重其隱私。多疑的老人,要事先提供事實資料讓他明白。凡事講求條理規則有強迫性格的老人,應盡可能讓他參與事情全程。習慣好事代別人決定的老人,讓他明白自己的需要和堅持。依賴性重的老人,給予適當的依賴就好。這些現象的溝通原則在短期或長期相處中一定有稽可循,不斷評估和修正絕對可以相容相通!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人親朋在面對老人孤單恐懼和病痛,要去陪伴關懷和幫助,驅除老人孤單恐懼和病痛,做子女的更應該有諒解和寬愛的孝心!與老年人溝通與一般人一樣,暫且想想老人的可愛,愛老年人多一些,看她們需求什麼?耐心不放棄溝通,有完整的溝通經驗,刻繪唯美的天倫藍圖。除了了解他們生活心情有挫折、混亂、生氣、期望 、感謝、欣賞、尊重、感動……外,最好讓她們有宗教信仰和心靈依託!看看很多老菩薩來上長青班好學不倦,雖然有聽沒有到,但是風雨無阻的護持佈施,度人度己,心情開闊爽朗多福氣又年輕是金錢買不到的!
叱吒風雲的一生接近尾聲,老年過程無須想不開看不破,老年人要修心養性,隨時注重也考量自己和別人的立場,心情保持平和輕鬆,照常工作運動玩樂,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生活自助也助人,多棒的活寶!平時儲存能源累積德行,銀髮生涯心長青,有健康的身心靈,以備有日可以一團祥和的回天─「現在的心境就是未來的歸宿」!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66&aid=10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