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2012.02.20 02:53 am
台北捷運站內的插座都貼有警語,禁止民眾任意使用。
記者潘俊宏/攝影
如果你在台北車站或台北捷運站,手機或筆記型電腦剛好沒電,可別隨便找個插座充電;因為,當電流接通的那一刻起,警察就可能把你抓起來,並以竊電罪法辦。
一名王姓男子去年在捷運淡水站,因手機沒電,使用車站穿堂牆上插座充電,遭巡邏員警送辦。雖然王男表示「不知道這樣違法」,但士林地檢署認為插座上都貼有「禁用」標籤,不可能不知情,依「竊取電能罪」將王男起訴,最重將面臨五年徒刑。
這不是在車站充電吃上官司的首例。二○○六年紅衫軍倒扁期間,一名參與抗議的李姓女子,因多日未回家,手機沒電,使用台北車站大廳柱子充電八分鐘,遭員警送辦,被台北地院判罰兩萬一千元,並緩刑兩年。換算下來,充電一分鐘「代價」高達兩千六百多元。依刑法規定,若未經許可擅自接用公家機關或他人的水電瓦斯,都可能觸犯竊盜罪。
近年來,政府努力拚觀光,機場戮力更新軟硬體,並提供旅客免費充電服務。政府大幅更新機場設施,卻忽略了旅客抵達台灣後,機場只是第一站,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各種交通運具間「移動」。提升行動上網裝置服務水準,「源頭」雖改善了,下游卻沒有跟著一起改變,造成政策間的矛盾。
以陸上大眾運具提供行動上網裝置服務而言,高鐵各車站內都免費提供;台鐵這幾年也在板橋、松山、台中、高雄、宜蘭、台東等大站設有免費充電區,但畢竟還是少數,且旅客最多的「國家門面」台北車站,並不在其中;台鐵雖已有這樣的思維,但仍不夠普及。只有北捷完全不開放。
北捷解釋,因捷運系統都是「吃電的」,不能確定插座「背後的迴路接了什麼設施」的情況下,萬一造成跳電,車站無法正常運作,會影響所有的旅客,「才特別謹慎小心」,但專家對北捷的說法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