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7.01.25 04:10 am
繼「三隻小豬」算不算成語引發爭議後,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再度語出驚人,公開反對使用成語及典故,「成語這個東西會讓人思想懶惰、頭腦昏鈍、一知半解,」他並直言,「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下午在部務會報中,對部內官員公開闡明他對成語的看法,「我是胡適的信徒,胡適文存中的八不主義,其中一個就是不用典、不用成語。」他說,「如果我是學務單位,就不會公布成語典。」
杜正勝進一步說明反對成語的原因,「成語只存在過去的情境,脫離這個情境後,就只能一知半解,這也許是二千年前的情境、五百年前的情境,與現在的生活沒有關係,與你要表達的感情沒有關係,如果有關係也是很淡薄。」
杜正勝說,如果一定要用典,也要避免採用冷僻的典故,要用大家都很熟悉,對意涵很清楚的典故,「如果大家不熟,用典就沒有意義。」
他並再舉「成語典」中的「國王的新衣」來說明,「如果我說你不要再穿國王的新衣了,大家都了解,但如果回到一百年前,當時的小朋友就聽不懂。」
杜正勝說,對典故背景熟與不熟,不同的世代都不一樣,一百年前的啟蒙入門書「幼學瓊林」,裡面一大堆歷史故事,現在小朋友都不讀了,反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這才是他熟悉的。
教育部將「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奧賽羅」收入「成語典」附錄「專題成語」引發的爭議,本來已改稱「參考語錄」、並取消連結後逐漸平息,但杜正勝卻親自上火線,用三隻小豬來造句,又將爭議升高。
有許多網友就在討論區中打趣地編了「第四隻小豬」的故事,還暱稱杜正勝為「杜小豬」;還有人說,「杜正勝」也可以當成語,意指「不太會做事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