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熊貓乎?貓熊乎?!正名孰是孰非?
 瀏覽3,903|回應10推薦1

7s7x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hanksYST(台灣省)

昨日,中國特有動物Panda(為避免歧義,用英文)正式由大陸贈送給臺灣木柵動物園。但伴隨著這兩只Panda的到來,一些“正名”運動也風起雲湧。

其中泛綠層介懷兩只Panda叫“團團圓圓”,名字實在是統戰意味很濃厚。有綠委提出不會帶親人去看Panda。管碧玲議員提出要給Panda改名字叫“獨獨立立”或者很臺灣味道的“春嬌”等等。最有趣的大概是凃醒哲醫師,他甚至說出兩只Panda是投奔臺灣的“反攻義士”,必須得改臺灣名!雖然綠委們氣勢洶洶要幫Panda正名,但根據他們的那些滑稽理由,完全可以一笑付之。因為泛綠委員一貫有發表驚世駭俗言論的習慣,他們不會介意大多數人是否能接受他們的理論,只要能占據媒體版面,增加自身的曝光率,然和怪談都一切OK。(這讓我想起一個典故,說曾今一屆新科立委第一次禁立法院,很多立委為搏媒體版面就怪招齊出。有的天不亮就來立法院當第一名、有的帶狗禁立法院、還有戴假發的。。。。層出不窮。但最後一位女立委卻贏得勝利,這位立委絕就絕在給自己剃了個光頭。)

雖然某些泛綠所提的正名只是一些笑料。但我們不得不看到另外一群人提出的正名又有什麼內涵:

馬英九翻箱倒櫃,找出中共為什麼弄錯貓熊名字的原因,他從舊書堆裡看到老蔣太太宋美齡在重慶陪都時,已將可愛的貓熊擺在動物園供大家欣賞,只是當時欄柵外的「標示牌」是橫寫,當時的中文書寫、誦讀習慣還是由右而左,就像我們在很多廟裡、故宮博物院看到的寫法──熊貓。真正的讀法是從右而左:「貓熊」,不是熊貓。

但是大陸政權易手後,接收的中共官員,來到重慶動物園,以為這種動物叫「熊貓」,就一直錯到現在。

看大陸網站討論「貓熊」的稱呼很有趣,大陸人很有風度,大部分認為馬英九講得有道理,中國人的中文形容詞用法,以第一個字形容第二個字,是天經地義,放諸四海皆準。「中國」就是位在天地之中間的國,「大人」就是不小的人,這是一隻熊,就不能用熊來形容後邊的動物,因為他不會抓老鼠,不是貓科。所以規定從此臺灣只能稱它為「貓熊」。

有點霸氣,也有點不識相,人家剛送你東西,你馬上否定主人家對他的稱呼,但是面對祖先、道統、真理與文化,堅持有理。兩岸文化、實事求是的精神立刻分出高下(民生@報)

這是民生@報的一篇評論文章,題目是馬英九堅持叫貓熊 兩岸文化分高下》的片段。看標題我們就知道,這篇文章不在於真為Panda名,而在於其所言的“兩岸文化分高下”。甚至在文章的最後,作者驕傲的寫道面對祖先、道統、真理與文化,堅持有理。兩岸文化、實事求是的精神立刻分出高下”。文章的見解似乎表達了一個Panda的中文名成為檢驗孰是中國文化的正統。那麼我們看其所謂的正統就是中國人的中文形容詞用法,以第一個字形容第二個字,是天經地義,放諸四海皆準”。所以為了固守中國的傳統,Panda只能叫貓熊,不能叫熊貓

但是,我們有看到中時電子報署名石文南的一篇報道:

到底叫熊貓?還是貓熊?臺北市立動物園決定統一稱「大貓熊」。動物園表示,團團圓圓屬熊科,是像貓的熊,稱「大貓熊」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習慣。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不管是「貓熊」或「熊貓」都是俗名,沒有正不正確的問題。四川稱熊貓時間較早,臺灣稱「貓熊」是根據分類學,屬晚近的事。在分類學上,貓熊分類為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正式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俗名貓熊或熊貓的英文名稱是Giant panda。裴家騏表示,學名只有一個,俗名就像人的小名,可因地制宜

上面的這邊文章雖然寥寥幾字,卻很明顯的指出了民生@報裏《“貓熊”正名》的文章只是在搞兩岸意識對立。其中的錯誤與誤導可以說比比皆是。

錯誤1:“熊貓”還是“貓熊”都只是俗名,而不是正統的學術名。Panda有多少個俗名,根據我搜索到的有:“花貓,花熊,華熊,竹熊,花頭熊,銀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執夷,貊,猛豹,猛氏獸,食鐵獸,大貓熊,熊貓,貔貅,白熊,黑白貓”19種。可能有人發現怎麼沒有“貓熊”呢?其中原因在錯誤3有表述。

錯誤2:作者所謂的“中文形容詞用法”以證明“貓熊”的正統性只是一種詭辯。對於Panda是貓還是熊,直至今日利用DNA技術才分析的出來。而且在中國古代根本沒有動物分類學,所以在造詞命名上根本不會介意它到底是貓是熊。好比,“鱷魚”是魚嗎?“蜻蜓”“騾子”怎麼用中文形容詞用法解釋?“中文形容詞用法”根本無法對所有的中文名詞解釋的清楚!而且形容詞只是一種修飾形容但不具備科學性:“就好比中國的意思是中央之國,但放到今時今日,我們可以看到這根本只是古代人的一種神話。那麼我們今天是不是也要硬拗“中央之國”的解讀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是有文化上實事求是的精神呢?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根本沒有細細分析過中文形容詞用法”,只是為了自圓其說,硬是把風馬牛不相及的的東西拼湊在一起,好來證明其師出有名、言之有理。但其亂加解讀的文字對文化實事求是精神何其不是一種傷害?!

(在舉個例子,雖然中文字是象形字,但誰敢講用象形解讀就能認識所有的中文字的意思?繁體中文字裏也有好多沒有完全按象形的字,那麼它們就不屬於中文字了呢?中國文化本來就是一種立足中土、積極吸取外域文明的包容性文化,用一種定義去解讀研究中國文化,這種做法本身就是與中國文化的精神是背桲的

錯誤3:“貓熊”首先就是一個臺灣式的錯誤叫法。這個錯誤叫法其實也是國民黨帶去臺灣的。“貓熊”真正的俗名應該是“大貓熊”,“大貓熊”是曆史上有記載的俗名,而“貓熊”這個俗名則是民國時期有人誤把“大貓熊”的“大”當作體型的形容詞而去掉了。但前人喊“大貓熊”其實和稱呼“長頸鹿”一樣。從這個典故上看把“大貓熊”的“大”去掉,就好比稱長頸鹿是“頸鹿”一樣。所以“貓熊”這個稱呼也是錯誤而來。可能有人要說,既然允許錯誤的俗名,為什麼19個俗名裏沒有貓熊”?我的認識是貓熊”只是民國政府時政府當時所提出的俗名,但因為書寫原因,以至於陰差陽錯讓讀音順口的“熊貓”成為了民眾的共識,而政府當時也未以正視聽。而且今天能接受“貓熊”讀法的民眾只有受中華民國統戰的臺灣才有,大多數華人接受的還是早已約定成俗的“熊貓”一稱。所以,臺灣的“貓熊”稱呼因為時間與空間的陰差陽錯,並不能成為廣而告之的中文“俗稱”,只是一種比較有臺灣味的“俗稱”。

我們可以看到兩岸無論稱“熊貓”還是“貓熊”都是錯誤的,但也都約定成俗了,長久以來也沒有人去刻意改變這個稱呼。兩種叫法既然都是因錯而錯,為什麼不能當做一個曆史笑料而談,而一定要翻箱倒櫃,拿出老祖宗不科學的話,來爭個你是我非呢?如果臺灣人硬是要給黑白的Panda貼上臺灣的標簽、統獨的標簽、中國正統文化的標簽,這是與送禮人的心意是否完全違背呢?試想之,如果臺灣的禮物來到大陸,大陸人也給他們更改俗名,臺灣人是否能心安理得接受的了呢?所以,得饒“熊”處且饒“熊”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66509
 回應文章
土豆燃豆箕
推薦1


飛行小牛在等待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iquelme

很有意思的文章。畢竟兩岸五十來年的分隔是有差距的,姑且不論孰優孰劣,我想,首要的是大器點兒彼此尊重及承認差異的存在,分別成長下必有的不同,這是在海峽兩岸相處的必要之道!

初至美國求學時,從大陸朋友處聽聞一名詞「土豆」,素知在台灣朋友口中的「土豆」,指的是落花生,然而大陸朋友原是指「洋芋」... 我這兩一中一台的朋友為此爭執不休,而事實上,這對我這個在台灣長大的「混血兒」而言,這都新鮮,因為我們家自幼只知洋芋或馬鈴薯,花生或落花生;土豆在我家一點兒意義也沒有,頂多就是很「土」的豆吧!

台灣朋友別自以為文明,你們就叫它猫熊嘛!大陸朋友也別引經據典,你們就叫它熊猫嘛!除兩地以外,大家都叫它panda,一聽我們就知道你打哪兒來,只要夠可愛就好!

(我很不能理解處處引《辭海》為注的力道,「貓熊,怪獸名,產新疆。」產地搞錯,又拿怪獸當國寶,難保它沒有仔細考證「貓熊」的來源,不是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47910
吃饱了撑着!!
推薦0


maclin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道台湾的政客怎么不去忙正事,
不去关心所辖区居民的生活,
而去跟娱乐人士抢发媒体的版面和头条,
老是搞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新闻,比娱乐人士的花边新闻还要可笑,

现在不是金融风暴吗?失业等已经解决好了?

不过应该都OK啦.要不就不会出现了"吃饱了撑着,搞什么正名新闻了!"

你们那么热爱去抗议,去游行,去示威,怎么现在"马先生"这将你们的时间不去忙正事...

你们反而乐于看他的SHOW,,而不去抗议一下他"不务正业"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81973
我老家也有这样叫法.
    回應給: kulangsu(kulangsu) 推薦0


zsh456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老家湖北黄冈也叫鸡公,鸡婆,鸡儿,猪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81954
善哉!
    回應給: kulangsu(kulangsu) 推薦0


mapofroc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您從“大名冠小名”這一語法特點的角度,為大家介紹熊貓、貓熊的爭議。

尤其那些翔實的例子,應該使那些無知無恥——也不打算知恥明理——只想靠操弄對立而漁利的政客(及馬屁精),收斂一點兒。

因此,這樣的漫談可謂一舉多得。善哉!

    對了,您提到的閩南方言中的“菜花”,是否指“花椰菜”、“花菜”?我是北方人,我們這裡也將“花椰菜”稱作“菜花兒”。可我從沒想過這是什麽語法現象。看來,身邊有太多等待我們發現的新知,稍不用心就錯過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81922
台灣名嘴馬西平說法
    回應給: kulangsu(kulangsu) 推薦0


ABIAN748DPP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依台灣名嘴馬西平說法,馬英九祖先是回族人氏,所以不懂漢語語法卻自以為是馬更正,或許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台灣媒體毫無邏輯與思考能力猛拍馬屁,水準之差,可見一斑台灣電視媒體跑馬燈寫的錯別字,已經到了將漢字成語寫成"音容苑在"三隻小豬的地步‧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81707
熊貓乎?貓熊乎?
推薦0


kulangsu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漢語(和所有漢藏語系的語言)的主要語法特點是“大名冠小名”,即主名詞位於修飾詞前。此一語法特點在歷代文,現代方言和歷代文獻中均大量保留。例如:



(1)歷代詩文,如:



*西周.詩經.國風.鄭風.將仲子》有無折我樹杞無折我樹桑無折我樹檀,中的 樹杞,樹桑,樹檀。



*西周.詩經.大雅.桑柔》有菀彼桑柔中的桑柔”(柔弱的桑)



*北魏.張丘建《算經》有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中的雞翁”(公雞),“雞母”。



*.杜甫感懷詩有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中的人客



*.白居易酬周從事詩有“腰痛拜迎人客久”中的人客



*.太上隠者答人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中的歷日



*.關漢卿的劉夫人慶賞五侯宴雞母你如何叫喚?”



(2)古代人名,地名:帝堯, 后羿,后稷, 祖甲,祖乙,祖丁。城濮之戰”(濮城之戰)今日的河南省還有“雞公山”一地名。



(3)現代漢語更不勝枚舉,如: 熊貓(似貓的熊), 蠶蟻(形似蟻的蠶),
臉蛋(像蛋一樣圓的臉), 蝸牛(像牛吃草的蝸),蝦米(像米粒大的蝦),腦瓜(像瓜一樣圓的頭腦),輪渡(用以過渡的輪船),林海(如海洋般的森林),韭黃(黃色的韭),等。



(4)閩南方言雞母, 人客, 歷日,菜花, 風台, 麵線,等。



(5)《陳誠日記》中有“軍政部長何”之類的稱呼。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出版的權威性字辭典均稱“熊貓”且為竪排,如:



(1)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 胡弓切”之():熊貓, 獸名, 似貓而善升木。”



(2)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怪獸名, ...距今六十年前, 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



(3)1947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我國特產。...外貌似貓...血緣關係上則與熊相近,故名曰大熊貓.”。



熊貓”正是中華民國政府大陸時的標準用語。





熊貓是在清代被發現,當時尚無白話文。依據漢語的語法和傳統習慣,在清代,民國,乃至今日,均被稱為“熊貓”外貌似貓...血緣關係上則與熊相近,故名曰大熊貓.”。稱“似貓的熊”為“熊貓”是標準漢語。



熊貓是清末民初留下的名詞,更是五千年漢語語法“大名冠小名”的具體表現。





馬總顯然犯了幾個致命,而又未經思考的錯誤:



(1)任何正常的人均知熊貓是熊而不是貓。“中共高層”不可能神經錯亂到把當成



(2)“熊貓若是如此簡單的錯誤,不可能經歷150餘年而無人發覺。



(3)白話文及國語是五四運動以後才產生。



(4)正常情況,不可能無法分清中文是從左到右寫,還是從右到左寫,因爲必有上下文,前後字可供參考。



(5)當年參與編寫《辭海》的編輯們均是一群語言大師,不可能犯如此簡單的語法錯誤。





馬總固然英文比中文好,尚可理解。然,不解的是臺灣眾多的記者,編輯竟無一人反映,豈無人讀過文言文?況且,臺灣90%的人以閩南話為母語,“大名冠小名”此一語法,依舊被活生生地使用。豈無一人曉閩南方言被語言學界稱爲“漢語的活化石”?



悲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81658
文化之爭
推薦1


franzw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hanksYST(台灣省)

熊貓與貓熊就像繁體與簡體字之爭,雖然我也是用繁體字 , 但我也不介意書寫用簡體字 (比較易寫) , 印刷用繁體字 (比較易讀)

很多台灣人自稱中華文化的保護者 , 經常爭取「正統」 , 有時卻忘了中華文化也是有生命的 , 即使加入英文我也不感到出奇

佛教也是印度傳來 , 我們經常講的 "一剎那" 也是來自佛教 , 可是經過這麼多年 , 你在街上問題剎那是中文還是外來語 , 很多人也不能答你

即使極度排外的日本也有片假名和漢字,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包容文化 , 熊貓與貓熊並存也沒有甚麼問題 , 不知為甚麼近年這些另類「文化保護」浮上水面 , 也許大家對中華文化太沒自信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72166
对抗?和合?
推薦2


mapofroc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hanksYST(台灣省)
riquelme

       谢谢栏主让我长知识。这才是天下纵横谈!
       我们通常关于“熊猫”与“猫熊”差异原因的认知,是马英九先生上面的说法(见后面附文(一))。
       但是,据考证,这是靠不住的(见附文(二至五))。实际上“熊猫”与“猫熊”的差异产生得更早,并不是中共官员的事(如果欲借此影射“当时的中共官员都不知道字从哪边念”,那恐怕要失策了)。
        我同意栏主关于将此当作历史笑谈,来闲谈、漫谈一下,而非故意添加对抗思维。
        此外,我也同意附文(一)中的话:“多少年来的隔阂致使两岸对物种的称呼各行其是,称谓的差异导致了交流上的障碍。两岸专家们已经在这方面达成共识:语言文字的差异与融合已成为影响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的重要因素。”——我们现在对用语差异等两岸各种分歧,应加強瞭解溝通、減少誤解隔膜,才可能营造和合氛围。对抗思维太愚蠢,对谁都不利。


(有一点私心,方便的话,请大家帮忙纠正这个用语差异中可能的错误:
http://blog.udn.com/mapofroc/2320089

附文


(一)台湾为什么把大熊猫叫做“猫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5 14:20:56 

        核心提示:大陆和台湾对动物中文名各有各的叫法,名称从未统一过。最常见的一例就是,大陆称“大熊猫”,台湾叫“猫熊”。解放前,大陆动物园名牌是从右往左书写“熊猫”,游客习惯从左往右读,于是造成大陆称“大熊猫”、台湾叫“猫熊”的现状。

  11月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北宣布,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将抵台,大陆则接收台湾同胞赠予的长鬃山羊和梅花鹿各一对。

  听说长鬃山羊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台湾特有的家养山羊的某个名贵品种,但也怀疑是不是野生动物,即台湾宝岛的特有物种——台湾鬣羚。见到散布在媒体上的长鬃山羊的照片时,我才确定的确是内地称为台湾鬣羚的动物。

  早在1989年大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就将台湾鬣羚的名字写入,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台湾山地,台湾鬣羚比较常见(如玉山国家公园密度达22头/平方公里),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在低地已经比较少见。台湾鬣羚属于牛科鬣羚属(Capricornis),鬣羚属动物因有长而密的鬃毛而着称,但唯独台湾鬣羚几乎没有“长鬃”——显然叫长鬃山羊名不副实。

  起初,我之所以迷惑,是由于长久以来,大陆和台湾对动物中文名各有各的叫法,名称从未统一过。最常见的一例就是,大陆称“大熊猫”,台湾叫“猫熊”。解放前,大陆动物园名牌是从右往左书写“熊猫”,游客习惯从左往右读,于是造成大陆称“大熊猫”、台湾叫“猫熊”的现状。幸好这种动物太出名了,即使名称不同但还不至于混淆,但许多其他动物名称的混乱却让人糊涂。

  你知道叶鼻蝠、鼬鼠、麝香猫、石虎、山羌、唐白鹭、巴鸭、冠郭公、臭青公都是什么动物吗?这些名称是作为台湾动物的中文学名被确定的,而大陆将这些动物的中文学名分别确定为菊头蝠、黄鼬、灵猫、豹猫、小麂、黄嘴白鹭、花脸鸭、红翅凤头鹃、王锦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够丰富,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还相对很少,多少年来的隔阂致使两岸对物种的称呼各行其是,称谓的差异导致了交流上的障碍。两岸专家们已经在这方面达成共识:语言文字的差异与融合已成为影响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的重要因素。

  值得欣慰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长期以来致力于学科名词的规范和统一,先后出版了多部学科的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包括《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等。我相信,科学界、自然保护人士、民间也都迫切需要海峡两岸对物种名称的规范和统一,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内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统一。只有语言上沟通了,文字和名词统一了,两岸人民的科学文化交流才能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我们才能向祖国统一的大业迈进更加坚实的一步。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


 (二)談“熊貓”和“貓熊”

姚德懷

讀2002年第12期《咬文嚼字》, 見第26頁有《“貓熊”何以成“熊貓”》一文。該文論點其實重複了同刊1999年第6期第34頁《“貓熊”變“熊貓”》的論點。兩篇文章都轉述了同一種看法, 認為“貓熊”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橫排時從右至左讀便變成了“熊貓”。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可商榷的, 以前曾寫文討論過。我的主要觀點是:熊貓既是國寶, 早有土名及傳統的名稱, 熊貓或貓熊都源於洋名, 而“熊貓”語源上可能還是出自“小熊貓”。以下掛上有關舊作兩篇, 拙文之後又掛上武漢朱建頌先生的一篇有關文章。

(三)大熊貓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7年8月第13期第36-37頁。]
讀者來信提到了《術語學、標準化與技術傳播國際學術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 1992年, 北京) 第494頁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一文的片斷。李氏說:

        熊貓早在1869年, 一位法國學者來華, 到四川考查生物資源, 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 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 研究它屬於貓熊科, 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直至本世紀四十年代, 我國在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 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 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 讀成了“熊貓”, 並延用至今, 唯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名正名難於讓人接受, 只能“約定俗成”, 仍稱“熊貓”。

這段文字有許多可疑之處:
 1. 四十年代, 把“貓熊”讀錯 (是否應為“看錯”?) 成為“熊貓”, 不大可能。因為在四十年代, 電台廣播已經十分普及, 如果播音員把“國寶”的名字也唸錯了, 有關方面哪有不立即糾正之理?事實上, 那時已經有“熊貓”與“貓熊”之爭, 而且“熊貓”已經很快地便約定俗成了。
 2. 李氏說, 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 此說不確。《辭海》(最新增訂本, 1980年, 台北) 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重編國語辭典》(1981年, 台北) 也是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反而《現代漢語詞典》把“貓熊”列為正條,“熊貓”只是副條!事實上在台灣一直也是仍有“熊貓”、“貓熊”之爭。
 3. 李文說當時讀中文是從右到左, 這不完全符合事實。實際情況是:當時橫行中文大致上科技界是從左到右讀寫, 傳統則從右到左讀寫。大陸50年代才規範橫排為從左到右。在台灣長期存在著混淆, 而且在頗長時期內官方與大陸唱反調, 規定橫行文字要從右到左, 到近年才放寬。在香港也一直有這類混淆。報章文字橫排時改為從左到右大概還是近十年的事, 大概以《明報》為始, 但是《明報》報頭刊名到現在仍是由右到左。素以“進步報刊”自詡的《大公報》要到回歸前夕的1997年6月, 才宣布橫排文字改為從左到右!

(附記:1869年“發現”大熊貓的是耶穌會傳教士 Armand David,《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譯成“大維德”替代習用的“大衛”。據說內地近年來有主張嚴格音譯者, 可惜中國人如果大聲讀出“大維德”, 歐美人還是無法聽懂。大概最接近法語 David 的, 應是天主教《聖經》的譯名“達味”, 而這“達味”還須以上海話讀出才像。)

(四)再談大熊貓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7月第20期第49-50頁。]
我曾寫過兩段關於大熊貓的文字1 , 其中引《中國大百科全書》說“大熊貓……俗稱花熊或竹熊, 古籍上記載的貘、貊、貔、貅、白羆等均指此獸”。最近看到一則消息, 說陝南留壩縣首次發大熊貓, 並說多年來在農村老人中就有許多關於“花熊”的傳說2, 可知“花熊”應是陝南一帶的名稱。然則“竹熊”又是那些地方的稱謂呢?相信四川、陝西、甘肅的朋友能夠解答這些問題。
    最近也看到《熊貓的風采》3 一書。其中有一節專談中國歷史上關於大熊貓的記載, 列舉了異名及其出處。這裏摘要如下:


貔貅 (《尚書》、《詩經》、《史記‧五帝本紀》)
 貘 (《東周列國志》第35回、《爾雅》、《上林賦》(司馬相如)、
    《貘屏贊》(白居易)、《本草綱目》(李時珍))
 食鐵獸 (《山海經》)  嚙鐵 (《神異經》(漢)
   虞 (西晉)   貊 (唐)
 猛氏獸、啖鐵獸 (《蜀中廣記》(明‧曹學佺))

    我們再翻查《辭海》、《辭源》等工具書, 它們並沒有把貘等和大熊貓連繫起來。例如《辭海》(1989年)“貘”條:“貘”指 1. 貘屬動物……; 2. 古籍中的獸名……, 沒有指出與今天的大熊貓有任何聯繫。可知,《大百科》和《辭海》的專家們對大熊貓的古名並沒有共識。《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深入的分析。
    上面有一個古名“食鐵獸”, 為什麼有“食鐵獸”這樣奇怪的名稱, 難道大熊貓 (或其他動物) 真能吃鐵嗎?《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說明。倒是 George Schaller 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他認為大熊貓常到民居覓食, 舔食炊具, 甚至用強有力的牙齒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 因此有了“食鐵獸”這樣的名稱。4,5
    以前也討論過“熊貓”和“貓熊”的問題。一個說法是在1940年代由於“熊貓”兩字橫排時既可讀成“熊貓”, 也可讀成“貓熊”, 因此產生了混淆。這種說法是不足置信的。1 最近偶然對比了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英文原版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熊貓條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英文版“小熊貓”段說:

        The lesser (red, or common) panda (Ailurus fulgens)……(Sometimes called bear cat, or cat bear)……

其中最後幾個字 (譯成中文即為:小熊貓……有時稱“熊貓”或“貓熊”) 在中文版裏竟然給略去了!這裏可能有兩個原因:1.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這句話不重要; 2.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英文原撰寫者弄錯了,“熊貓或貓熊”應該放在“大熊貓”後面才是。
    不管怎麼樣, 英文原文表明了“熊貓”或“貓熊”之爭, 不僅在中文世界裏才有, 在英語世界裏也早已經有了!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英語版和中文版還有一個區別, 英語版既有大熊貓的圖片, 同頁也有小熊貓的圖片, 而中文版只有大熊貓的圖片, 沒有小熊貓的圖片。這一次我在諦視英文版的時候, 忽然靈光一閃, 有了“頓悟”。大熊貓太像熊了 (熊頭、熊身、短尾), 小熊貓太像貓了 (貓頭、窄身、長尾)。因此小熊貓應該稱“熊貓”, 大熊貓應該稱“貓熊”才是!而早期熊貓、貓熊的混淆, 其源頭可能就是在於小熊貓!
    話又說回來,“熊貓”或“貓熊”, 其詞源畢竟還是近代的、外來的。在中國原產地或古代的稱謂中, 從來不見有“貓”這個詞素。我們的先民畢竟是聰明的, 他們沒有採用“貓”這個語素, 因為貓爪是可以縮進的, 而竹熊的爪是不能縮進的啊!
    我們可否用回本地本色的稱謂“花熊”或“竹熊”呢?
    (本篇只談通名, 不涉及學名。) 

(五)三十年代已有“熊貓”之稱  朱建頌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11月第21期第50頁。]
    《咬文嚼字》1999年第6期所載《“貓熊”變“熊貓”》, 介紹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舉辦的動物標本展覽時, 人們把從左到右的“貓熊”兩字讀成從右到左的“熊貓”, 經過媒體傳播之後, 造成以錯為對的情況, 以迄於今, 云云。
    這則以錯為對的“故事”, 跟姚德懷先生在《詞庫建設通訊》第13期 (1997年8月)《詞語隨筆》中提到的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所述的完全相同, 姚先生即已提出三點可疑之處, 值得重視。最近, 姚先生又在《詞庫建設通訊》第20期 (1999年7月)《詞語散記》中提到英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中有“小熊貓有時稱熊貓 (bear cat) 或貓熊 (cat bear)”的情況, 表明英語世界裏也存在同樣的分歧, 這就不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問題了。
    在這方面, 我特作兩點補充:
    (1) 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 胡弓切”之(三):“熊貓, 獸名, 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 是小熊貓。(見1978年重印本, 第935頁。)
    (2) 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怪獸名, 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 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 第1849頁。) 這是大熊貓, 儘管產地不確。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說“1869年由耶穌會傳教士大維德發現”(見卷8第691頁), 則《辭海》此條草擬於1929年前後。
    以上兩項資料反映的時間都在30年代 (實際更早), 足證稱“熊貓”並非40年代所發生的以錯為對的偶然現象。再者,《中華大字典》和《辭海》都是直排的, 絕不致發生差錯。
    另外, 對姚先生述及的內容作兩點補充:
    (1) 我國古代大熊貓的異名除《詞語散記》所列8種之外, 還有:白豹 (《爾雅》), 猛豹 (《山海經》), 白狐、執夷、白羆 (陸璣《詩疏》)。當然, 這些都是文獻上的說法, 確否尚待考證。
    (2) 關於食鐵之獸,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貘》中提到“今四川川東有此獸, 薪采攜鐵飯甑入山, 每為所齧”, 也許就是 George Schaller 所說“大熊貓常到民居……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的依據。這類推測和發揮, 稱得上是“合理的解釋”; 而“能舐食銅鐵”(《爾雅》郭璞注) 乃至“須臾便數十斤”(《蜀都賦》劉淵林注) 之類則極不合理, 不可信。               □
       [430079 武漢市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

    [編者注:1932年商務《動物學大辭典》既無“熊貓”、“貓熊”, 也無 Panda。]


1. 《詞庫建設通訊》, 1997年8月第13期第23、43頁、第36-37頁。
2. 新華社消息, 刊1996年3月17日香港《大公報》A6 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72056
马英九要为熊猫正名 挺好笑
    回應給: 柒上柒下(7s7x) 推薦0


jqf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篇大陆学生写的博文,转载在下:

        马英九要为熊猫正名 挺好笑
  作者:冯小晗 湖南湘潭 学生

  看了关于马英九想要纠正熊猫应是猫熊的报道,幷一再强调记者媒体应将其正名。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看了这个报道觉得挺好笑的。一个堂堂的大“总统”,居然在卖弄这点小学问。

  我知道你有学问,你是博士,但是我更清楚你是大“总统”,是管理台湾人民的统治者。

  熊猫是可爱温顺的动物,我就喜欢叫熊猫,这样显得像猫一样更亲近人更温顺而没有像熊一样笨重凶悍。我们的课本上也是这样解释的,熊猫学名猫熊但是俗称熊猫。既然是俗称,大家都叫习惯了,就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去更名了,更没有必要要大“总统”来强调了。

  现在中国人也包括台湾人都称其为熊猫,我想要我们喊了那么久的名字突然一下要改过来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名字,像马大“总统”这样过分的强调改名字只会让我觉得是在贬低他自己的格调。

  希望我们的马大“总统”不要再提出类似于这种问题来矮化自己了,拜托我们的马大“总统”,格调放高一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71896
让我想起一件事
    回應給: 柒上柒下(7s7x) 推薦0


jyo198021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湾竟有人把这些事提高到中华文化的程度实在让人为之汗颜。

这让我想起一开始接触电磁学时,老师告诉我一个电场强度E,和一个磁场感应强度B。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B会叫磁场感应强度,而不叫磁场强度。后来大学后还有一个电场感应强度D和一个磁场强度H。最后才发现这个命名错误是因为当初的人搞错了……

如果真的按物理原则,B和H的名称应该互换才对。不过因为历史原因就一直错下来了,似乎也没人会去要求修改。语言吗,不过是习惯罢了。世上本来没有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6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