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如何看待「宋楚瑜參選總統」
 瀏覽7,862|回應35推薦18

卜算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8)

人在北美
typhooonn
小米^^
Ricola
desertfox
eastandwest
想說就說
Patch Adams
riquelme
愛台也愛中

more...

宋參選對誰有利?誰當選對大局有利?

        宋楚瑜高調重出江湖,立刻引來萬眾矚目。雖然還沒有正式宣佈參選總統,但看這轟動的聲勢,大家都自然地往這方面猜想。「宋楚瑜參選對誰有利?」這是媒體關心的焦點所在;藍軍的反應自是一片罵聲,因為他們認為宋選不上;出來攪局,徒然讓蔡英文得享漁利。蔡若當選,則兩岸關係必然倒退,台灣經濟、安全等等又要回到扁時代,甚至更糟,…而這一切惡果,都是宋出來攪局所致。所以,當然要毫不留情地對宋大加撻伐,就算不能致宋於死地,至少也要把他的影響力(破壞力)降至最低。

然而,在本城市,則出現相反的情形,一片擁宋之聲。因為此地是一個統派的論壇,對於「什麼才是對台灣有利」的判斷標準,與媒體上的藍軍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藍軍媒體關注的「台灣利益」,無非是「兩岸和平」「經濟發展」「國際參與」之類。在這個標準下,關鍵當然是兩岸和平,因為沒有兩岸的和平、和解,一切都不用談了。馬英九縱有千般不是,但只要在這一點上贏過蔡英文,就全面贏過蔡英文了。台灣人除了深綠之外,就算內心再怎麼想獨,也不能置現實的生存問題於不顧啊?(更何況馬一直在表現對「獨」的貼心啊!)而宋,他的兩岸政策與馬無異,行政能力也明顯比馬要強,拋開過去的恩恩怨怨不考慮,宋當選,情況只會比馬當選要好而不會更壞;三人依對台有利的程度來排序,應該是「宋、馬、蔡」。但問題是,宋選不上啊!出來攪局,分馬的票,讓蔡當選,則全盤皆輸了。

而本城市的多數網友看法則有所不同。他們所關心的「台灣利益」,是必須在「中國利益」這個大前提之下的。也就是說,必須有助於中國的崛起,有助於國家統一,能共同參與中國復興,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大利所在。馬雖然承認九二共識(也就是接受「一中」),但實際上卻處處強調「台灣主權」;他討好台獨之程度,讓人懷疑那不止是討好,而是他骨子裡根本就是。於是,馬利用大陸「和平統一」的戰略,在「九二共識」的掩護下佔盡便宜,卻又處處向大陸擺高姿態,向台獨獻媚。這種「吸中國的奶向台獨輸血」的做法,豈不比真正的台獨更可惡?(真正的台獨享受不到「一中」的好處。)加上馬英九行政能力不佳,使大陸加惠台灣人民的政策也大打折扣;而其養「台獨」自重,與綠軍大唱雙簧來向大陸要價的手段,其卑下醜陋也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所以本城市有不少網友,明確表態寧願蔡當選也不要馬當選。因為蔡當選,「一中」的好處沒有了,大陸不再向台灣輸血,台灣就得自己面對經濟、外交等各方面既艱困又每況愈下的局面。在此情形下,台灣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鋌而走險,堅持台獨,不惜與大陸撕破臉攤牌;另一則是翻然悔悟,知道台獨不可行,而認真考慮統一(或至少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就範於大陸的要求,被動地接受統一談判)。以台灣人的聰明,你覺得他們會選擇那一條路呢?所以,蔡當選,反而會開啟統一的大門,比馬這樣不死不活的拖著要好。

因此,在他們心中,如果宋當選,就算其兩岸政策與馬一樣,不會更積極,但以其行政效率,至少可以使大陸的「輸血」不致白流。(何況他理應比馬更積極一些。)而宋選不上,讓蔡當選本來就比讓馬當選來的好。所以,這三個人的排序,應是「宋、蔡、馬」,甚至是「蔡、宋、馬」的。宋選上固好,選不上攪局也很好。

我個人本來也是傾向於此一觀點的,但在看了市長YST背水一戰親民黨〉一文之後,卻有了一點不同的看法。

加入國際局勢的因素,「誰最有利」的排序將有所不同

YST的文章,最特殊的一點是,把未來十年的國際局勢列為非常值得考慮的重要因素。在YST看來,美國對中國崛起要採軍事遏制的想法從未改變,而未來十年是最後的機會。美國的軍事遏制,也許不一定是打大仗,而是增加中國與周邊地區衝突的可能性,形成一種「戰爭邊緣」的狀態。一旦中國處理稍有不當,就可藉故掀起國際上新一波的遏制中國的聲浪,甚至予以經濟、軍事的打擊。總之,是要打亂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佈署。這個時候,台灣就成了美國最好的一顆棋子。依YST的看法,宋是最有本錢、最有能力抗拒美國擺弄的人。但是他在文中沒有提到,如果因宋而導致蔡當選,那麼,蔡因為在中方反正沒有利益,所以對美的依附程度必然高於馬,那就形成了對中國最不利的狀況。

也許許多人被過去十年的狀況給迷惑了,覺得蔡當選,其胡鬧程度不會超過陳水扁。殊不知陳水扁時代兩岸之所以無事,是因為美國忙於反恐,不得不尋求中國的合作,所以扁成了「麻煩製造者」。一旦美國想要對中國生事,願意給台獨撐腰,那麼,前述台灣「撞到南牆而後回頭」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在蔡主政之下,只會比馬更無顧忌地往「台獨」的一條路子走到黑,為中國帶來種種麻煩。

當然,國際局勢千頭萬緒,風雲詭譎,我們很難預測會生發什麼。但若依「料敵從寬」原則做最壞的考慮,則這三個人依對全中國有利的角度來排序,就成了「宋、馬、蔡」,(與藍軍的排序一樣),而宋若當選不了(很可能),則徒然掉入了最壞的選擇。

加入了這一層考慮,那麼,站在統派的立場,似也不歡迎宋出來攪局了。然而,宋一定只能是個「攪局者」嗎?他有沒有可能衝高選票,甚至最終勝出?

提出新論述最為重要

我覺得YST在文章(背水一戰親民黨)中提出了一個很重的觀念,那就是宋之參選,最重要的意義要看宋能提出什麼樣的論述。任何政權,不論什麼制度,不論什麼時代,要得到支持,說到底,關鍵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謂「事有順乎天理、應乎人心者」(孫中山)。能不能獲得民心,帶動民氣,甚至引領風潮,關鍵在於能不能提出切中時弊而又浹洽人心的論述,也就是要看你有一沒一個合於時代需要的中心思想,而這個中心思想,也總能夠形成一個綱領,被歸納成一兩句亦於掌握的口號。(也就是台灣媒體人喜歡說的「slogan」,只不過台灣媒體人往往誤以為slagon只是騙選票的包裝,而不知它其實深刻反應了政治的基本盤。)

當年孫中山要革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亦可謂旗幟鮮明。尤其前二句,更能普遍反應民意,深中人心。老共打勝國民黨,「打土豪、分田地」是多麼的淺顯易懂,相對的國民黨就提不出什麼生動的口號了。國民黨到了台灣,「反攻大陸」、「毋忘在莒」等,也產生了一定的力量,但等到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明顯只在敷衍,故而疲軟無力。李登輝的「台灣主體性」、「台灣優先」、「台灣人出頭天」等,呼應當時台灣人普遍存在著的受外省人壓制的怨氣,也很能一呼百應,凝聚人心,其效用居然長達二十年;到目前,仍然是綠營的主軸。而其他的什麼「亞太營運中心」等,空泛無內容,基本上沒有人理,自然灰飛煙滅。而「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之類的,既不能反應民意,又沒有真實的內容來創造、帶動民意,十足只是個虛假的高調。至於陳水扁什麼「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擺明了就是純粹的包裝,不過是托庇在「台灣主體性」之下的一個小花招。至於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連續三個否定句,這能代表什麼時代精神?簡直可與葉銘琛的「四不」前後輝映。(也許馬很得意這是繼承了蔣經國的「三不」,殊不知蔣經國的真精神在於「十大建設」,在於「革新保台」,而不是「三不」。後世史家終將證明蔣經國的「三不」是「坐昧先機之兆」,而絕不是他值得稱述的地方。)扁與馬能夠勝出,完全是運氣所致,而不在於他們有什麼真正的中心思想、核心論述,無怪乎他們的時代,只能是一個平庸的、沈悶的時代。

2004連宋敗選後,有識者便已指出,國民黨要有自己的新論述。然而,這個論述一直提不出來,於是整個台灣仍受制於李扁集團的「台灣主體性」,無人敢攖其鋒。然而不幸的是,「台灣主體性」,是個虛幻的論述;過去之所以能夠掀動人心,是在於它能夠消極地幫助台灣人排解長期積壓的鬱悶;但若要說到積極的引領台灣人走出一條有尊嚴的光明的道路,則絕對是無能為力的。因為這個論述其實是建立在「想像的國際現實」(如美國會保護台灣)和「牽強的虛假歷史」(如說台灣文化是荷蘭、日本、英美、中國等四大文化的融合等)兩個幻想之上。虛假的東西如何能生出真實的力量?所以歷經二十年的全力推動,現在已到了外強中乾的地步。

李扁集團的台獨論述已是外強中乾

說「台灣主體性」已是外強中乾,絕不是一句輕率的情諸語言,而是有著明確的證據。如果我們只看表象,那會感覺到「台獨」之「外強」似乎聲勢浩大,台灣自我意識膨脹到極點,對「中國」極盡污蔑之能事,…。但剖開這些表象,就會發現,這其中實有一股十分焦躁、極度缺乏自信的情緒。何以見得?且看台灣媒體所報導的大陸新聞,一概是用負面的角度去解讀,恨不得把大陸形容為一個粗野落後不文明的蠻貊之邦;但另一方面,又極喜歡報導大陸人對台灣的稱讚,想要靠大陸來證明台灣的優越性;這不是缺乏自信下的自我矛盾嗎?我每每看到「三、民、自」所報導的大陸負面新聞,發現他們並非出之於輕鬆的嘲諷,而是有一種煞有介事地諄諄告誡的心態,彷彿在說:「你看,他們那麼爛,千萬不能與他們統一。」一種「被統一」的恐懼躍然紙上。總之,在一切輕蔑、醜詆的背後,不自覺流露出來的是恐懼、焦慮的情緒;要掩蓋這樣的情緒,除了刻意壓低對方,就是極端放大自己的成就;到處尋找「台灣之光」,雞毛蒜皮的事也被拿來當作國際上對台灣的肯定;從某一角度看,豈不正是這種焦慮心情的反應?

如果說,以上的證據還不夠充分,那麼,請問在李扁大力宣揚「台灣主體性」二十多年之後,台灣產生了什麼可以與此呼應的文藝作品?有那一部電影、戲劇、小說、甚至一首詩歌,可以與此呼應而被大眾喜愛且廣為人知的?沒有,連一首流行歌曲也沒有。(被民進黨取笑為幻想的「光復大陸」,至少還有「龍的傳人」傳唱一時。)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台灣主體性」的空洞虛假與疲弱嗎?

「台灣優先」、「台灣主體性」本是為了要實現台灣人的尊嚴,結果卻把台灣人引入了一個沒有出路的死胡同。越是相信這個論述就越是焦慮,越是焦慮就越是浮躁激憤,一味地仇恨中共(中國),越是仇恨中共,就越是覺得被打壓而卑屈難受…。如此惡性循環,只是加深了無意義、無實際作用的負面情緒;或可同仇敵愾於一時,但毫無益於真正的自尊自信之建立。長此以往,請問台灣的出路在那裡?台灣人的尊嚴又在那裡?台灣豈不是到了該改弦易轍的時候了?

於是,宋楚瑜在此時跳出來參選總統。基於以上的理解,我們對此事的關注,也應從「宋參選對誰有利」、「那一個人當選對大局最有利」轉移到「宋參選能為一潭死水又色厲內荏的台灣政壇帶來什麼新的論述?」

宋楚瑜有新的論述嗎?

像「選總統」這種規模的選戰,各方陣營的一切的競選努力,其實都會互相抵消,打到最後,其實就是「基本盤」的對決。而所謂「基本盤」,要看兩樣東西,一個就是候選人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核心論述。因為台灣是個方向感極不確定的地方,在別的正常民主國家,選民也許會關心候選人端出什麼牛肉;但在台灣,一切政見最後都歸結到核心論述,也就是「大方向」、「自我定位」等問題。第二就是看選民對候選人的信任度,包括過去的表現及所謂「人格魅力」等等。當然,此二者也是互相關聯,而不能截然劃分的。

我們不妨先來檢查一下宋楚瑜是否有新的論述?依據年代電視台對宋楚瑜做的兩次專訪,我觀察到宋有「台灣價值」與「二次寧靜革命」兩個提法。前者不大引起媒體的注意,我卻認為有點新意思。李扁集團的台灣論述,基本上是將「土地認同」無限上綱,以地理劃分來切割歷史文化,切得七零八落,最後把「地域利益」當作終極價值,摧毀「文化認同」之中應有的、富於理想性的文化關懷與歷史承擔。所謂「台灣優先」,「命運共同體」(其實是「利益共同體」),無非就是如此。如今,宋喊出「台灣價值」,想來也不外是「勤奮、善良、好客、頑強打拼、靈活富創意、…」等等,看起來好像仍是向台灣人大灌迷湯,但其實有一點「文化認同」高於「土地認同」的意味。只要詮釋得當,未嘗不能取代李扁的台灣論述而為台灣開出新局。

我一向認為,文化認同應優先於土地認同。文化是傳承的、流通的、人人可以擁有而不必爭奪的,而土地卻是分割的、局限的、資源有限而必須爭奪的。重視前者則趨向於交流互動,突出後者則導致防衛與對立。更何況台灣文化實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強調文化認同,必然可以逐步恢復台灣人作為中國人的自覺,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當然,我也不否認土地認同也有一定的意義,但應是第二序的,從屬於文化認同的,而不能高於甚或否定文化認同。這就好比利益是人人都會追求的,但若將利益無限上綱而不顧道義甚或否定道義,則其後果則必然是災難性的。

宋楚瑜有沒有這樣清楚的認識我不知道,但至少這個開端是好的。事實上,馬英九或多或少也有一點這樣的感覺,他屢次抬出蔣渭水,或許也有那麼一點文化訴求的意味。只可惜馬的基本思路還是臣服於李扁「台灣優先」霸權論述之下,所以他的「推崇蔣渭水」就顯得那麼怪異突兀而前後都不沾邊。

「台灣價值」如果操作得當,暫不與「台灣主體論」衝突,慢慢移形換步,也許真能帶給台灣人民一種新的感受。提出「台灣價值」,代表宋在政治上還是十分敏銳的。但宋提出的「第二次寧靜革命」,則顯得有點莫名其妙。

宋的人格持質

宋的「二次寧靜革命」,是肯定第一次還是否定第一次?眾所周知,「寧靜革命」是李登輝為自己塗脂抹粉的東西,宋是李氏革命的重要幫手(甚至打手),對宋而言,這並非光彩的歷史,不知宋舊事重提的目的是什麼?客觀而論,李的「革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的確是一場民主改革,但另一方面(或許是更重要的一面),這是一場以「本土」革掉「中國」的文化革命。此二者,何者為「裡」何者為「表」?何者為實何者為虛?我們就暫不討論了,姑且客觀承認其「兩面性」;宋如果夠聰明,就要知道在其中如何取捨,如何繼承與揚棄,而非概括承受。如果宋只想利用李的資源而概括承受,那麼,他又與馬英九有什麼差別?不過是更為精明刁鑽而已。

「論述」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脫離提出者而成為一種客觀的力量。李扁的「台灣優先」,成為二十年來台灣政壇唯一的政治正確。由於馬無力提出新的論述,於是即使馬英九當選、即使馬英九過去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即便許多人相信馬的內心並不是台獨,都無法扭轉馬英九在此一論述下低頭的趨勢。由此可知,宋的參選,其重要性在於宋的新論述能否成功,而不在於宋個人能否當選。

除此之外,宋之「中心思想」(即其新論述)之於宋,相較於其他候選人與其論述的關係而言,要更為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宋的從政經歷是非常曲折而多變的,使愛之者愛之深,恨之者恨之切。宋的基本政治性格是「投機」,但不同於一般投機者的地方是,他對於「機」的掌握都相當準確。蔣經國去世,宋敏感地察覺「本土化」勢不可擋,所以第一時間便投注在李登輝身上,手段出格,成為李的頭號功臣,那怕背負老國民黨給他的一切罵名也在所不惜。省長開放民選,宋不惜一切,寧願不要行政院長也要參選省長,得罪李登輝也在所不惜。因為他知道,民選時代來臨,民選省長是攀上權力頂峰的必經(甚且是唯一)之路。(宋在任內幹得太出色,李怕葉爾欽效應,所以廢掉了省。)總統選敗之後,宋知道兩岸關係是今後台灣唯一出路,所以抓緊經營。雖然大陸把「第一功」給了連戰,但宋搶不到第一也要搶第二,絕不會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機遇中缺席。

像這樣一個長於投機,且能夠聰明的、準確的投機之人,如果登上總統大位,會把台灣帶到那裡去?從宋接受年代電視台的專訪中,我們可以看到,宋對於「中美關係」的消長了然於心,相較於馬之蒙昧與蔡之死硬,宋似乎再一次預備準確的投機了。「投機」不是個好字眼,但若能審時度勢而正確的投機,也不失為「識時務」的俊傑。然而,由於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對於「投機」「善變」的性格我們還是不能不防範的,防範之道,就在於以其論述來約束他的行為。所以對宋而言,其論述的重要性,也就更甚於其他的候選人。

結語

總之,重點在「論述」。關心台灣的人,無論持什麼立場,都看得出台灣的困境。台灣要能起死回生,重點不在誰當總統,而在於有沒有一個新的、正確的論述;在於有沒有一個領導人,可以成功地將此一新的論述讓多數台灣人民接受。阿扁的烏煙瘴氣,讓民進黨有脫離李扁另起爐灶的機會,可惜蔡英文顯然沒有這個能力。民國一百年,讓身為民國總統的馬英九有很好的文化論述的機會,可惜馬既無此膽,又無此識,平白糟蹋了歷史性良機。現在,宋楚瑜如果真的出來參選,情勢很明顯,如果宋不能帶來令人產生新希望的論述,而只是新瓶舊酒大炒冷飯,則任憑他舌粲蓮花,恐怕支持度還是上不去;不但上不去,最後還會在棄保效應下大幅下滑。相反的,宋如果能成功地提出新的論述,那麼,他將有機會與其他二人鼎足而三;最後不論誰當選,都不可能忽視宋的實力,也不可能不受他所提出的新論述的制約。(只要論述是成功的,那麼,選舉結果之後,仍會繼續發酵生長。)

我以為,我們真的不必太在意宋的參選所造成的結果。如果宋畢竟東拉西扯胡說一通,那麼他最終只是個曇花一現的小丑,原本該誰當選還是會由誰當選,宋影響不了大局。如果宋果然有所見地,並且風生水起有引領風騷之勢,則就算當選不了,也會從此改變了台灣未來的走向,這仍然是好事。倘若宋雖有所見,卻因形格勢禁等種種因素不為台灣人民重視,起不了作用,那也只能說是台灣人的劫數未盡,苦還沒有吃夠,所以還沒到覺悟的階段,只好再自找苦吃一陣子。而最壞的情況是,倘若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但沒有好的論述,而且還造成蔡的當選;而蔡當選後,又真的如YST所預言的發生了美國對中國的軍事遏制,而蔡又毫無保留地願當美國的棋子,…雖然這一連串情況都發生的機率很低,但如果真的發生了,那也只能說,台灣人是在劫難逃,怨不得別人;而對中國崛起的大勢而言,或許是平添考驗增加曲折,但中國畢竟今非昔比,和平崛起是潮流所趨人心所向,終究還是不可阻擋的。

回到現實的政治。要不要阻擋宋參選?我以為無此必要,況且要擋也擋不住。要不要支持宋楚瑜?現在說還太早,要看宋未來的表現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699616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從馬打壓紅衫軍及欺壓中國人的例子來看,
    回應給: 寄居者(oci1) 推薦3


我愛夏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能者優先
Rebec
X-ray

馬先生和宋總統比,差多了。

老馬因為比較幼稚, 所以個性軟弱得多。

這裡的偽統憤青喜歡馬先生,原因很簡單:因為對美國人而言,馬先生比較容易對付。

馬英九是個中性不直(straight)的人,又忠於台獨選票。

宋先生呢?一個習慣用勤政愛民的人,是很容易被抹黑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238
這裡許多偽統憤青對大陸懷著莫名的恨意和惡意
    回應給: 寄居者(oci1) 推薦1


我愛夏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eaizuguo*😻真正核武

你是比較偽的一位, 歡迎常來搞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232
從夜間部主任這個例子看來
    回應給: 子夜流星(naudngst) 推薦0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宋先生和馬總統比,差多了。

小馬雖然比較年輕, 但是個性穩得多。

這裡的武統憤青喜歡宋先生,原因很簡單:因為對共產黨而言,宋先生比較容易對付。

馬總統是個中道正直的人,又忠於台灣人民。

宋先生呢?一個習慣用利益交換的人,是很容易被收買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195
這裡許多武統憤青對台灣懷著莫名的恨意和惡意
    回應給: 佟湘玉(shitou) 推薦0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妳是比較友善的一位。歡迎常發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187
再多的廢言....
    回應給: 寄居者(oci1) 推薦1


我愛夏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X-ray

都改不了"馬英九不誠實"的事蹟是冠軍的事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099
你在擔不必要的心, 李扁時代都搞不垮國家, 何況老蔡?
    回應給: 佟湘玉(shitou) 推薦4


我愛夏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X-ray
riquelme
佟湘玉
Rebec

若是馬迷們勸退宋的理由是害怕蔡英文當選, 那麼叫馬不要選啊!

因為是馬迷們講出"泛藍團結"的鬼話, 不是嗎? 馬宋之中一人退出, 藍票便集中給另一人, 不是嗎? 那麼請馬退出, 事情就解決了.

還有, 憑什麼把挺宋的人抹藍? 至少我不是藍的, 我是紅的.

我又不是藍的, 我想投宋一票, 憑什麼鬼藍營剝奪我的機會?

留給我一匹爛馬, 和一支空心蔡, 只有兩個選擇? 憑什麼? 就憑鬼藍民的鬼叫?

誰要跟藍營團結啊? 我才不想被抹藍!  我投宋就是藍的?  這可是公然侮辱我耶!

宋若參選, 就是依照法律給他的權利, 既合法又合理.

這三個人參選, 最怕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即, 害怕自己不能當選!

所以宋若參選, 就是希望自己當選.

他幹嘛要理會那些本來就不會投給他的人?

他甚至也可以主張台獨或獨台啊! 他有一切的言論自由!

他有絕對的理由做他想做的事!

有人說他參選是為了拉下馬, 這不是廢話嗎?

總統的位子只有一個, 他想當選, 馬就得敗選, 不是嗎?

宋太客氣了, 他應該直接表明: 請馬下台吧! 我來!

因為蔡參選就是這個理由, 她可不會說"我參選不是為了拉下馬!"

老娘當然就是要拉下馬啊, 不然老娘選個屁?

台灣這島上怎麼鬧, 都不會影響國家的崛起, 李扁都擋不住, 何況老蔡?

老共應含笑看台灣的選舉, ----又不是天塌下來了.

另外, 李敖爆料連戰的"轉述", 一定確有其事.

因為:

一, 宋確有其他管道和中共溝通, 但不表示中共不能拜託連戰"加強宣導"啊!

二, 依李敖的個性, 這種事不會亂扯的, 要嘛就說出來, 要嘛就不說, 他不會編故事的.

三, 若此事為假, 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連戰"假傳聖旨", 二是宋騙李敖.

四, 總之, 若有人說謊, 絕不是李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096
宋先生應該出來選總統 ....是選舉制度不良故意排擠他
推薦4


愛鄉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夢醒叮噹
Wish MJ happy
Rebec
愛鄉人

沒有絕對多數總統制是馬先生的錯 

臺灣根本不配稱民主國家

人民應覺醒讓專制又無能的馬先生下臺

連勝文槍擊案的發生,! 人民已經領悟馬先生為勝選不擇手段的邪惡真面目!

馬+扁 =騙, 馬先生其實比陳水扁更會騙----

馬先生一定要下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073
我的看法
    回應給: 卜算子(alpha1960) 推薦5


佟湘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eastandwest
想說就說
riquelme
egjc888
卜算子

读卜算子兄的文总会有收获的,天下真是个学习的城市。

我对于您所说的“我們真的不必太在意宋的參選所造成的結果”这句话还是有异议的。

我本人既不挺宋也不拥马,我觉得这两人谁上去对两岸关系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宋楚瑜先生上了台真的就会主动开启两岸政治谈判的大门?我认为在台湾大多数民众还没有转变“独”的观念时候,宋楚瑜先生是不会这么做的。除非大陆已经强大到美日插不了手,宋先生才有可能趁势开启政治谈判大门。或者,宋先生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只是我愚蠢没看出来而已。

站在我这个大陆人的角度来说,马、宋谁当选我都赞成,唯独蔡当选会对两岸关系影响很大,那我当然赞成当选概率高的马英九先生。选总统,应该是个长期准备的过程,7月份之前宋先生还没想法,那么宋先生短时间内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方面准备好吗?说和做差别应该很大吧?我更愿意认为宋楚瑜先生现在的“高声望”只是民众在发泄对马、蔡的不满,一旦宋先生真参选的话,民众对他会以参选人的标准来要求的,那么,宋先生准备好了吗?如果因为宋的参选而导致蔡当选的话,我相信经济方面蔡大部分会延续马的政策,但在政治方面必然要强调“独”,加之美日或明或暗支持(美国经济如果没有转机或者转机不大的话,很有可能挑拨台湾独立),两岸关系势必会和扁时代一样鸡飞狗跳甚至更恶劣。而对大陆来说,现在显然还没到摊牌的时候,这样会逼迫大陆武统,这不仅对台湾来说是“噩耗”,对于处在崛起的关键时刻的中国,也绝不是好事。

至于宋先生会有什么样“论述”,站在统一立场上,我觉得现阶段他也不会有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的中心思想。说统一是票房毒药,说增强两岸经济关系,马英九现在做的风生水起,他能论述的大概只有内政了。有网友说宋楚瑜有高瞻远瞩能力,我不这么认为,他如果有高瞻远瞩能力就不会和李登辉情同父子了。当然,这有可能只是他偶尔的马失前蹄,人总会犯错的,可他这错也犯的忒大了。

ps,李敖在某节目说中共透过连战给宋楚瑜传话,让宋楚瑜不要参选。我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宋楚瑜自己没有和大陆沟通的渠道吗?他既然和大陆有深厚的交情,老共为什么要通过连战传话?是连战和宋楚瑜关系太好,所以大陆要通过连战传话?我实在不明白老共为什么要通过连战传话?其二,就算老共真的通过连战给宋楚瑜传话了,这种暗箱操作的事情连宋会说出来吗?宋楚瑜和连战难道以后不想和中共打交道了吗?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一天台湾土地没踏上过,也许都是一派胡言,还请诸位海涵。各位要骂就骂吧,我一定虚心接受批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031
不盡然都是媒體的責任。
推薦5


naudngs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eastandwest
尿布小孩
riquelme
NIW
卜算子

在天下縱橫談有一個情況很有意思,就是對統獨立場的判定,不在於對兩岸發展的看法,而在於對馬英九和宋楚瑜的態度。

 

把反對宋楚瑜出來選總統的聲音都歸給媒體,或是因為受到媒體的影響,其實是見樹不見林的觀察。我從來不因為媒體對宋楚瑜的評論而改變態度,2000年的時候支持他是如此,2011年唾棄他還是如此。像我這樣的統派,大有人在,所以我認為受媒體影響對宋楚瑜從支持轉為不支持的,就算有,也是極少數。更何況不支持宋楚瑜的統派,未必都反對他出來選總統,從他開始有動作,我就希望他出來選,即使因此拉走馬英九的票讓蔡英文當選,我也不改初衷。不客氣的說,就怕宋楚瑜自己不敢。

 

我從不在意誰當總統,原因很簡單,誰當總統都不能改變兩岸統一的趨勢,差別僅在於統一之前兩岸關係是否合諧。

 

說句實在話,不要說省長,一般老百姓可以感受到縣、市長行政能力的,能有一成就很了不起了,今天宋省長被懷念,只差沒到各縣市百姓都搶著要幫宋楚瑜立生祠的程度,看在眼裡真是感到好笑。

 

馬英九兩任台北市長我都住在台北市,行政能力好壞我也沒感受到,但是我感受到多數台北市民對他的支持。這是不是也像宋省長被懷念那麼好笑呢?不是,因為今天如果馬英九回鍋再選台北市長,仍然可以當選;而宋楚瑜雖然沒有省長可選,不過從他在總統選舉的態勢,可見端倪。

 

如果宋楚瑜真是因為幹的太好招李登輝忌,表示他連中國官場最普通的「功高震主」的道理都不明白,當的起卜算子網友「他對於『機』的掌握都相當準確」的讚譽嗎? 

 

再來講講他競選台北市長的往事。當時正值紅衫軍倒扁運動盛行,宋楚瑜被封為「夜間部主任」。他拒絕「泛藍共推市長候選人」的協商,在國民黨按初選規則提名新黨歸隊的郝龍斌之後,宋楚瑜大概一來讓夜間部主任的頭銜沖昏了頭,二來認為郝龍斌不足以和他抗衡,於是投入市長選舉之「機」。結果如何,就不多說了,他當的起卜算子網友「他對於『機』的掌握都相當準確」的讚譽嗎?

 

至於論述,用一句不怕開罪卜算子網友的台灣俚語來開個玩笑,只怕是「生雞蛋沒有,拉雞屎一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00010
宋的基本政治性格是「投機」,但不同於一般投機者的地方是,他對於「機」的掌握都相當準確
    回應給: 卜算子(alpha1960) 推薦0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準確到了總統大選連敗兩次?

然後上次選台北市長只剩下五萬票?

這世上沒有所謂「準確的投機者」。

所有投機者的下場都一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699943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