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報導】 仇恨可以原諒,記憶和歷史卻不可以忘記。不管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不僅是中國人的歷史,也是全人類的歷史,讓學生知道「以後不要犯相同錯誤」,這才是歷史教育的真諦。 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或有爭議,但事件本身,卻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國中生的觀點,和高中生的觀點會不一樣,老師授課的內容也會不同,「因為國中教過,高中就不再教」只是合理化「高中不教南京大屠殺」的藉口,如果可以這樣解釋,國中教過的台灣史,高中要不要再深入? 或許在台灣,很多人認為「日本人屠殺中國人」與台灣無關;但從歷史觀點看,若沒有南京大屠殺,或許中日戰爭會有不同結果,歷史可能要改寫,兩岸也可能不是今天的形勢,影響性不容忽視或略過。 不論現在執政的政府政治立場上是否親日反中,但對待歷史的態度不應該有立場的差別,這是任何政黨執政後都應有的認識。可惜台灣在矯往的過程中,利用了太多過激的手段,讓學生無所適從,讓下一代認知錯亂,這才是台灣真正的悲哀。 【2007/02/12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