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普魯斯特的家討論區
市長:■♀醫楊曉萍  副市長: 晨曦CatherineAll about PROUST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藝術天地【普魯斯特的家討論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閱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與自己的城市戀愛~"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回憶"
 瀏覽4,995|回應1推薦12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2)

oO角兒
龍公主 回台小記 2
☆耀星☆
雪梨情
阿萬伯
月橘‧阿那
林錫銘‧攝影筆記
faith信心
anybody
809666

more...

好是耽溺,受不了囉!--讀者會中此起彼落,許多人受不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我的名字叫紅』)在『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與自己的城市,戀愛得那麼那麼深。 

 

這是帕慕克入圍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之作品。他以父母失和下的童年心境,繪畫與愛情的啟蒙為軸,在說自己城市的故事時,填入許多當時伊斯坦堡嚴肅的資料考證。 

除了是惟一地跨歐亞的城市,伊斯坦堡也是世界上作為首都最久(1600)的城市,歷經希臘、東羅馬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突厥奧斯曼帝國Ottomans統治,於1932獨立為土耳其。她的名字從西元330 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到其後俗稱的「拜占庭」Byzantium,再到奧斯曼帝國的「伊斯坦堡」Istanbul 宗教也從東正教變成回教。這是個文化宗教種族都多元的城市,原本不安於一種形象,直到獨立之後的西化政策。 

他那麼愛自己的城市,把自己整個童年、青少年、乃至青年的夢與憂傷,寂寞與成長,全都給了伊斯坦堡。當人口迅速從百萬膨脹至千萬,當各種因急遽現代化產生的矛盾即將埋沒城市時,他悲切失戀的眼光、尋找知己的步伐,也在伊斯坦堡的街道與廢墟間梭巡著。 

他那麼愛自己的國度,因著薩伊德「東方主義」的精神,忠實地以文字紀錄自己的母國城市,拒絕再以西方人的眼光看這應該不僅屬於西方的城市。博斯普魯斯海峽燃燒的船隻,四個沉溺呼愁的作家,跪拜默罕默德被戲弄的窮人奶媽,以及一輩子都將等待丈夫晚歸的母親。 

韓良露將之與『追憶似水年華』相比,然而除了與依戀母親這個普遍存在的特性,除了童年觀點,大多時候他其的風格實還是自己,非常具象地精密地將身處的都市影像裱褙出來,並沒有太多結構上以及辭藻上的賣弄,誠實直接地敘述反映出底層情感的真摯。 

三萬庫爾德人、一百萬阿美尼亞人被屠殺,除了我,誰也不敢說。」這是作家對於自己這惟一想加入歐盟的回教祖國的觀點他那麼愛自己的國度,20052月對瑞士記者承認二次大戰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與庫德人的屠殺是錯誤的,觸怒國內民族主義並因詆毀國家罪受審。 

奮戰獨立後的土耳其迫害國內弱小族裔,正如民選總統後的台灣仍然可能出現弊端。 

自問臺灣有沒有人如此深愛自己的城鄉,深愛到以意象抒情以考據論理以諷刺矛盾寫成一部全方位的愛戀? 我是慚愧而期待的。 

正如負責土耳其入盟事宜的歐盟高級官員雷恩(Olli Rehn)所言--「這次受審的不是帕穆克,而是土耳其。」我想像,在後代的眼中,這些個年頭受審的不會是執政者,而是選民的智慧。 

或許當我們可以容納反對者,以及反對反對者的時候,城市的歷史戀愛,方得以真正完成。 

本書部份連載 


他出生於伊斯坦堡,除了花三年的時間待在紐約之外,他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主修建築以及在伊斯坦堡大學念新聞研究所;自一九七四開始有規律的寫作起,至今從未間斷。 一九七九年第一部作品Cevdet Bey ve Ogullari得到Milliyet小說首獎,並在一九八二年出版,一九八三年再度贏得Orhan Kemal小說獎。 一九八三年出版第二本小說Sessiz Ev,並於一九八四年得到Madarali小說獎;一九九一年這本小說再度得到歐洲發現獎(la Découverte Européenne),同年出版法文版。 一九八五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Beyaz KaleThe White Castle)這本小說讓他享譽全球,紐約時報書評稱他:「一位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這本書得到一九九的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 一九九年出版Kara KitapThe Black Book)是一個里程碑,這本小說讓他在土耳其文學圈備受爭議的同時也廣受一般讀者喜愛。一九九二年他以這本小說為藍本,完成Gizli Yuz的電影劇本;並受到土耳其導演Omer Kavur的青睞。 一九九七年Yeni HayatThe New Life)一書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轟動,成為土耳其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書籍。 一九九八年Benim Adim KirmiziMy Name is Red)出版,這本書確定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的文學地位;獲得二○○三年都柏林文學獎,這個獎獎金高達十萬歐元,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文學獎。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2&aid=1845226
引用者清單(2)
2006/10/13 16:23 【■♀醫ㄉ♬♪♬♪】 諾貝爾獎【 帕慕克讓伊斯坦堡紅了】
2006/09/11 03:34 【■♀醫ㄉ♬♪♬♪】 女醫大頭貼【屁眼美人】
 回應文章
作家的城市
推薦2


阿萬伯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oO角兒
anybody

世界上不存在對家園不懷著熱烈情感的傑出作家(至少是小說家)。寫作行為的本身正是對家園的探索。那是作家一輩子說不完,總是說不透徹,卻費盡心思要表達的題目。

有的作家寫了好幾部非凡的作品,他的家園在他筆下如此鮮明,甚至其他人認為沒人比這位作家更了解這個地方了。他卻說:「永遠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它。即使說得最清楚的,也離實質要差上一大截。」

我偶而夢想有人會寫我熟悉的街道、公車路線、俯拾即是的風景或其他常經過的地方。不是那種散文小品式的談生活,而是一部龐大的虛構世界

如果台灣出現這樣的作家,可別說他太本土。(或說他太不本土、太西化,有時「本土」作家反而會遭到這樣的攻擊。)更不要拿著地圖或旅遊指南考驗他的地理知識。

作家懷鄉的情感可比民粹主義或鄉土論述還要純真多了。

想到我有個朋友寫過一篇談論我的名字叫紅的文章,順便把網址附在這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litide/3/1245217095/2005030119364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2&aid=186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