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歡迎陳水扁的二十一響禮砲
2006/09/07 21:00 瀏覽2,206|回應2推薦17

YS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7)

Color
shark
ccoh
時季常
安津
龍公主 觀賞輕歌劇 快樂寡婦
rookielin
慕亞
KILLpestU
badminton

more...

2004年9月9日,貝里斯歡迎陳水扁來訪準備的二十一響禮砲。

 

2004年陳水扁展開「共創雙贏、胸懷世界」的中南美洲訪問活動,這個「共創雙贏、胸懷世界」之旅的第二站就是友邦貝里斯。9月9日,陳水扁來到貝里斯。由於貝里斯沒有禮儀隊,因此以玩具般簡單的袖珍“砲”配上類似散彈槍的子彈,權充迎接陳水扁的禮炮。

 

從上面的圖片,我們清楚地看到有三尊“砲”、兩名“砲手”和一名發令官。每一尊“砲”的前面有七發“砲”彈,第一門砲有一發“砲”彈已經上膛了,一拉繩子就可擊發。所以二十一響,所言不虛。

 

老美說:「一張圖抵一千個字」。此言果真不假,我們現在對歡迎陳水扁的二十一響禮炮有了深刻和明確的印象,絕非文字所能形容。

 

昨天看聯網新聞,有一則標題是【陳總統抵達 諾魯兒童獻唱「高山青」】。這個中央社發自諾魯的電文,其中有一段是:

「總統6日凌晨四時抵達諾魯訪問,總統抵達諾魯機場時,四周擠滿當地民眾,揮舞著中華民國國旗,小朋友高喊「阿扁總統好 歡迎來諾魯」,獻唱「高山青」,隨後,演奏台諾兩國國歌,並以軍禮二十一響禮砲,歡迎第一次到諾魯訪問的台灣總統,隨後,總統前往總統府拜會史可迪總統,再到國會發表演說。」

 

多麼燦爛的描述!記者的妙筆令台灣人心花怒放,不由得一絲驕傲浮上心頭。咦,又是「軍禮二十一響禮砲」,但是如此重點過程中央社沒有提供任何照片,不禁引起 YST對兩年前貝里斯以二十一響禮炮歡迎陳水扁的回憶。

 

跟諾魯比較,貝里斯可就是一個巨大的國家了。貝里斯國土面積22,963平方公里,比諾魯的21平方公里大了不止一千倍;貝里斯人口二十八萬七千人,比諾魯的一萬三千人大了22倍;貝里斯有正規軍隊,諾魯沒有軍隊,只有警察。

 

諾魯是一個很不正常的國家,她的一萬三千人口有四千人是外國人,這些外國人從事幾乎所有比較有意義的工作,澳洲人做工程師,中國人開餐館,日本人開工廠(磷酸鹽,也就是鳥糞,的加工廠),本地人多半就是喝喝啤酒、海灘戲水過閒散的日子。

諾魯是世界第二大洗錢國家,只要交兩萬五千美元就可以註冊銀行,政府什麼都不管,連銀行每年的財務報告都不要求。所以諾魯是全球犯罪份子逃稅和洗錢的天堂。彈丸大的小島和區區一萬三千人口居然有四百家註冊銀行。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這些年單是俄國黑社會組織在諾魯洗錢就至少有七百億美元,有傳說這個數字應該超過一千三百億美元,是蘇聯垮台和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

陳水扁在總統位子不保的時候訪問諾魯這個惡名昭彰的洗錢天堂,你想想,給人帶來多大的聯想空間?

 

諾魯是沒有軍隊的,遠不如貝里斯,何來軍禮?又何來禮砲?如此盛大的軍禮歡迎,中央社為什麼連一張照片都沒有?

 

看著兩年前貝里斯迎接陳水扁的二十一響禮砲照片,心中無限感慨。我們的新聞都在做假,都在為「台灣總統」塗脂抹粉,製造一個前途光明的虛幻假象。YST沒有看到諾魯機場歡迎陳水扁的盛大軍禮,也沒有看到二十一響禮砲的熱鬧。除了官員和記者,台灣人有誰真的看到實況?台灣人還不是記者說什麼就信什麼。想想看,多少億台幣撒出去,就換得中央社這幾行帶著誇張和欺騙性質的電文,值得嗎?

 

YST很難想像諾魯的二十一響禮砲會比貝里斯高明。而貝里斯的禮砲比我想像中元首相見應有的盛況差得太遠了。我記得兩年前當我下載本文頂上這張照片時,在這張照片上方的大字標題是:「貝里斯迎接阿扁的儀仗隊,笑到你抽筋」。唉,台灣記者寫的鬼話也只能騙騙台灣小島上的自己人。小島之外,別人把你看的一清二楚。

 

如果台灣人還陶醉在這種浮誇、誤導的本土新聞,每天還盤算著如何搞「藍綠對抗」,還計算著如何鞏固「本土政權」,還滿腦子幻想台灣有什麼崇高國際地位的話,那麼台灣人連井底之蛙都不如。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大力推薦!
    回應給: YST(YST2000) 2006/09/09 00:04 推薦6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egjc888
校長
龍公主 觀賞輕歌劇 快樂寡婦
Rebec
風語
YST

我也一直很狐疑,到底陳水扁到一個一二萬人的小島國家,會受到什麼樣的歡迎,但沒有看到YST這篇文章之前,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原來是這個樣子。

記者們,你們的報導真的應該多多用心在真與信這個基本要求上面一點。



本文於 2006/09/09 00:05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台灣人的臉被他丟光了
2006/09/08 01:19 推薦0


now551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那也算21想禮炮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184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