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人民力量組織
市長:方正平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人民力量組織】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
 瀏覽2,432|回應3推薦16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6)

星火
愛台也愛中
ltai
123abc
校長
筆記阿本
邵爺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桃麗絲的家
Rebec

more...

在地化?本土化?多元包容的進化!

本土化的呼聲響徹雲宵,似乎唯有本土的才是好的。一般人不識不知,認為理所當然;意見領袖望風景從,不敢有所違逆。但當本土化走火入魔的發展到在地化或去中國化的時候,再沒有人出來加以糾正,就未免太不愛台灣了。

人,歷經千百萬年的進化,慢慢成形,迄今仍在不斷的接受物競天擇的考驗,他的進化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由於他仍然有形體,所以餓的時候需要吃,渴的時候需要喝,冷的時候需要保暖,想要傳宗接代就需要尋找配偶,想要生存發展就需要努力工作,想要成就功名就需要呼朋引伴,只要一口氣在,生老病死的折磨不會終止。傳說中,有少數人修行進化到不具形體、沒有欲求、神通廣大、壽與天齊,但絕大多數人的進化,還是正在進行中。或許基因科技的發達有可能加速進化的進程,但是要想人人都能「跳出三界外,不落五行中」,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文化的形成也是一樣,文化不是突然就有了十全十美的架構,它是古聖先賢、大奸巨憝及平民百姓、流賊草寇經驗智慧的長期累積。無論古人今人、聖人凡人、好人壞人,都對文化的形成,或多或少貢獻了他們的心力。差別只在具有排他性的文化總會慢慢消失而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總會漸漸壯大,此所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然而「放之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文化還沒有形成,還需要我們及我們的子子孫孫繼續去充實。黃老有莊周,孔孟有程朱,釋迦有十大弟子,耶穌有十二使徒,穆罕默德有阿里,代代有能人加以發揚光大,才能引領時代的潮流。其他死抱經典,墨守成規,不知與時俱進的,只好湮沒在時代的洪流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擅勝場。歷代各朝能兼容並蓄,取精用宏,則國富民強。如果排他斥異,捨長取短,則國危民亡。成功失敗完全在個人的修養與選擇,怎能責怪中華文化的不足呢?

台灣目前的住民來自四面八方,即使所謂的原住民─南島語族,也不是台灣的泥土中自然生長出來的,其確實來源雖尚無定論,但也有早期來自福建沿海的說法。其後人數稍多的移民如:鄭芝龍於台灣開山立寨,明朝招安之後,仍有部份部屬留台未去;荷西據台,抱憾離去時尚留部份種子;鄭成功收復故土,全國各地的抗清志士隨之而至,生聚教訓;清朝開府,部份漳、泉及客屬人士陸續唐山過台灣,開荒墾地;日本投降,部份日裔仍留在地;蔣介石撤離大陸,東南西北的反共志士匯集寶島,勵精圖治;至於歐美人士來台傳教經商,落地生根;外籍新娘嫁做台灣媳婦,外籍勞工至台打工謀生,以台作家者數亦不少。總之,雖然來處不一,絕對多數來自對岸,先來後到,同屬炎黃一脈,文化雖趨多元,大致不離存忠教孝、敬天法祖的華夏傳統。強行在地化或本土化,要以甚麼做為標準呢?真要去中國化,剩下的又是些甚麼呢?即使某些人心嚮往之的日本文化,不也是中華文化的一支而已嗎?

人要包容異己才能成長,國要包容異族才能壯大,文化要包容多元才能波瀾壯闊。秦國如果逐客,不能兼併六國;劉邦僅憑豐沛子弟,不能滅楚興漢;德、日自命不凡,慘遭痛擊;美國融匯各族,世界無敵。中外歷史斑斑可考。台灣僻居一隅,強鄰虎視,正該化異求同,協和萬邦各族,進可經營全球,退可立命安身,怎可劃地自限,分群自困呢?

政客是民主政治的毒瘤,成群結黨是其手段,爭權奪利是其目的。為了掌握基本票源,分化離間無所不用其極,邪說謬論層出不窮。所見者少,所知者微,完全不顧國家的長治久安,卻偏偏以導師自命,蠱惑國人自相攻擊。國家分裂內耗,還有餘力抵禦外侮嗎?還有可能繼續成長壯大嗎?持分裂主張的政客會有正知正見嗎?

台灣人基本上來自大陸各地,即使多數來自漳泉,仍然由河洛開枝散葉,因此可說是有共同的血緣關係。台灣人的文化基本上淵源自華夏文化,即使飽經西方文明的洗禮,仍然保有傳統的流風餘韻。血緣其來有自無法斷絕,文化源遠流長也無法切割,不是很明顯的事實嗎?還要怎樣強辭奪理的狡辯呢?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台灣六十年來的憂患挫折,在工商企業、科學、藝術、運動各領域,都培養出許多世界級的人才,打響了台灣的名號,使得台灣欣欣向榮。所可惜的是政界老成凋零,後繼無人,近期出頭露角的多屬舌尖口利、志大才疏、心胸狹窄、暴虎馮河的淺薄之輩。「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搶奪資源、累積財富不遺餘力,一點也不考慮修齊治平的國家根本大計。「計一日之短長,忽經國之遠略」,氣數盡的更主張在地化以對抗本土化,而不知多元包容的進化才是國家民族生存發展的動力。趨勢如此,如果有見識的人獨善其身,不願意跳出來加以導正,縱使向世界各國磕頭做揖,縱使買盡高科技的武器,內部不合、人心各異、民窮財盡,又能保得住安樂多久呢?只是苦了無辜的老百姓了!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理事長 / 冷血銀行受害人自救連線  總聯絡人:王為仁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236&aid=1777408
 回應文章
政客的言語都是自私自利 !!!
推薦3


james54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ebec
星火
校長

中華民國的國民已經覺醒 , 要愛這片土地就不該分化自己不是嗎 ???

政客的言語都是自私自利 , 只有政治家才有包容的肚量不是嗎 ???

2006/10/10 天下為公  而不是 天下圍攻 !!!

我們是理性的展現我們不要無恥貪腐的政權 , 我們的訴求是要執政當局 還政於民 不是嗎 ??? 難到老百姓沒有重新選擇的權力嗎 ???

今天對陳水扁政府的貪腐是如此的嚴厲 , 相信往後任何一個政黨執政老百姓同樣是如此對待不是嗎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236&aid=1860319
飲水思源
推薦4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Rebec
易燁煌
愛台也愛中
校長

 
身上流的血

口中說的話

筆下寫的字

傳承的姓氏

共同來自那                                                                         遙遠的彼岸

為什麼只因先來後到                                                          要強分彼此呢

離開中國  要忘了中國  離開台灣  不能忘了台灣  這是什麼邏輯  我實在難以理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236&aid=1859569
台灣彈丸島
推薦2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Rebec

台灣一個彈丸小島

如果為了一些族群怨懟就要搞切割,築牆壁壘

台灣將會看不到未來的

子孫更會因之不恥前人作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236&aid=181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