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到底要不要發動罷免陳水扁,輿論顯然有著正反兩派的意見。反對罷免的,以中國時報近日的一篇社論為代表,其觀點無非是著眼於罷免案絕對無法通過,在野黨不必投入這種沒有結果而徒增紛亂的政治動作。
我個人則是主張「明知不可為,亦須發動罷免」的。我的理由很簡單:這是台灣的政治主流生態嘛!
台灣目前的政治主流生態,無非就是陳水扁的核心戰略「衝突、妥協、進步」。這亦是陳水扁從1999年開始得以出頭的主要原因;至今,陳水扁的這套戰略還是管用--誰說老美為了「廢統」而修理陳水扁是陳水扁的挫敗與恥辱?不是!陳水扁正是因此而又得分一次,使他的民調支持度因此上升了十個百分點。
試問,倘若不是天天製造衝突話題,拼死拼活猛上街頭,當年的「黨外」能有今天嗎?而,倘若不是「非綠」的選民太過溫和、綁死了在野黨、令在野黨動輒得咎,陳水扁又能撐到今天嗎?
直言之,處於這種政治生態之下,溫和的「非綠」選民是註定吃虧而永遠沒有機會的。這從前年319之後的發展就可以窺見大概,當時,媒體搬出了臺大醫院的病人以及北一女中的學生來表達「民眾希望不要再鬧了」的「社會輿論」,再加上馬英九的臨門一腳,連宋終於沒有足夠的籌碼與後盾來應付來自美國的勸說與誘騙,雙雙宣告放棄。
倘若當時的「社會輿論」倒向連宋,我想美國亦會見風轉舵,逼使陳水扁做出交代,而不是誘勸連宋放棄。
然而,「輿論」既然如此,則不但連宋從此難以再起,「非綠」亦從此難有機會了。
如今,馬英九有機會嗎?看起來氣勢很好,不過,他的「溫和」形象與支持者的「溫和」特性綁在一起,結果如何,還很難說。
溫和的「非綠」選民綁死了宋楚瑜,把「扁宋會」視同宋楚瑜政治生命的終結;如今再綁一個非常配合的馬英九,大做2008取回政權的美夢。我想,這是非常有問題的。
我個人一直公開發言不支持馬英九,主要的原因,除了不服他「撿便宜」之外,就是馬英九一頭栽進「溫和」而無法自拔,甚至越演越烈,拿著國民黨的執政歷史出賣給敵對陣營。以馬英九領軍的藍軍,「溫」到這種程度,我看結果還是自投羅網!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