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哲學 vs 宗教 》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86952&History=0&Page1=1
(略有修改)
胡卜凱 (#1628)
俠客行網友 (#1626) :
我不敢說我讀懂 ( 或讀通 ) 《四書》,更不敢說我了解孔子。但是我很尊重孔子的智慧。像孔子這樣承先啟後的學者,決不是一般腐儒。他一定有所謂「分析檢驗」 ( 通譯為「批判」 ) 的研究方式和治學態度。換句話說,「孔子身為殷人後 裔, 豈有排斥自己祖先的思想」的說法難以成立。我常說,如果我們都遵照「祖先」的辦法行事,我們還在茹毛飲血。
其次,《易繫詞傳》參雜許多老子或道家思想。「孔子作《易傳》」非常可能是後人偽託。這一方面的考據和論述相當的多。不是我一個人的見解。
從《論語》的文字來看,「子不語怪力亂神」是非常寫實的描述。就這種「言談行動」來分析,即使我們不下「孔子排斥『怪力亂神』」的結論,我們至少可以,也應該做「孔子對『怪力亂神』沒有興趣」的詮釋。
孔子的偉大 ( 至少從我的觀點看 ) 就在於他的入世,或對人情世故的深刻睿智,或他「實用( 主義 )」的傾向或性向。他的不談「怪力亂神」,很可能在他認為「多談無益,也無意義。」
我們當然可以說「孔子不談『怪力亂神』是因為孔子不 懂。 」但這句話毫無意義 (information content) 。因為有誰懂「怪力亂神」呢 ? 一般談「怪力亂神」的人,不是因為他 / 她們懂「怪力亂神」,而是因為他 / 她們 (> 99%)有夠勇或(有夠無恥)在那裏騙財騙色或混(騙) 口飯吃或妖言惑眾。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